恪守成憲成語解釋
發(fā)音:kè shǒu chéng xiàn
簡拼:kscx
類型:貶義成語
結(jié)構(gòu):動賓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不知變通
出處:《元史·完澤傳》:“元貞以來,朝廷恪守成憲,詔書屢下,散財發(fā)粟,不惜巨萬,以頒賜百姓,當時以賢相稱之!
解釋:謹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示例:要發(fā)展,就不能恪守成憲,墨守成規(guī)。
己巳,中書右丞相、加太傅、錄軍國重事鄂勒哲薨,謚忠獻。元貞以來,朝廷恪守成憲,詔書屢下,散財發(fā)粟,不惜巨萬以頒賜百姓,皆鄂勒哲贊襄之功。帝倚任甚重,而能處之以安靜,不急于功利,人益稱其賢。復以特穆格為中書平章政事。初,特穆格乞解機務(wù),詔仍以平章議中書省事。時諸王朝見,未有知典故者,帝曰:“惟特穆格諳之!狈操n予諸王禮節(jié),悉命掌行。至是遂復以前官授之。庚辰,云南行省平章伊蘇岱爾入朝,以所獲軍中金五百為獻,帝曰:“是金卿效死所獲者。”賜鈔千錠。辛巳,詔:“僧人與民均當差役。”癸未,各道奉使宣撫言:“去歲被災人戶未經(jīng)賑濟者,宜免其差役。”從之。命江浙行省右丞董士選,發(fā)所籍硃清、張宣貨財至京師,其海外未還商舶,至則依例籍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