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不文行之不遠成語
【成語原文】: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標準發(fā)音】:yán zhī bù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繁體寫法】: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是什么意思】: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同“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成語接龍】:口不擇言 →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 遠不間親
【用法分析】:作賓語、分句;用于勸誡人
【讀音預警】:注意多音字:行 ① xíng 舉行 發(fā)行;② háng 行市、行伍③ hàng 樹行子 ④ héng 道行。
【出處說明】:宋 陸游《嚴州到任謝王丞相啟》:“黼黻圣猷,謂言之不文則行之不遠;甄陶士類,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長!
【對應近義詞】: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成語】相關文章:
成語解釋04-27
成語偃革為軒解釋04-06
案無留牘成語解釋04-05
牢甲利兵成語解釋04-05
簡賢附勢成語解釋04-05
番窠倒臼成語解釋04-05
日異月更成語解釋04-05
暮翠朝紅成語解釋04-05
輕繇薄賦成語解釋04-05
姑置勿論成語解釋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