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讀《三國演義》有感
初中生讀《三國演義》有感1
觀察玉的斷面,雖有棱角但不傷人。教孩子要像玉一般做人做事有原則,但不會傷害他人,內方外圓,善修己行。
同時,一個好老師在施教的時候,也要如同審玉一般,靜心觀察每一個學生,長養(yǎng)他們的優(yōu)點和長處,幫助克服他們自身的瑕疵,孔老夫子就是這樣因材施教的典范。在《論語》中記載,子路問孔子:「請問夫子,聽到一個道理,馬上就去做嗎?」孔子說:「有父親兄長在,你怎么可以聽了就做呢?」可當冉求也問同樣的問題時,孔子的答復是:「聽了馬上就去做,不必請示父親和兄長!棺勇、冉求的問題相同,孔子的回答卻不同,引起了另一個學生公西華的疑惑,他就向老師請教為什么?鬃訉魅A說:「冉求的性格比較抑退,所以要對他加以引導推進。而子路性格比較急躁,一辦事就想兼辦兩人的事,所以要抑退他!
因此,父母師長要善于觀察學生的特點。例如敏銳的學生反應快,卻往往流于輕率,要教他們持重含蓄;對遲鈍些的學生,要啟發(fā)他的自信,補上他的不足;懦弱的,多鼓勵他嘗試,使他勇敢起來;剛強好勝的,拓展他成人之美、與人為善的心量!抖Y記學記》中還提出:教育的藝術,在于老師的態(tài)度溫和,對學生引導而不牽強,使學生容易親近;勉勵而不壓制,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啟發(fā)而不徑直表達,給學生以思考和體悟的空間。
在琢玉的時候,用的是水和金剛砂。這二者正是為師者的很好寫照。水就像老師的心,善利所有的學生。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曾說過:「有二種人不會嫉妒你的成就,他們就是父母和老師」。金剛砂比玉要堅密,就意味著為師者應有更高的「學為人師,行為師范」的.德能,用自己的身教,真正感動啟發(fā)帶動好學生,所以說老師要不斷深入經典、義理,在人品上扎扎實實地落實,在道德修養(yǎng)上提升自己,才能達到正己化人的教學成效。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上所施,下所效」的教之真意。
初中生讀《三國演義》有感2
《三國演義》描寫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表現了亂世英雄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書中有那么多英雄豪杰,我卻最欽佩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又稱臥龍。誠然,在這天下之間,他并不是最厲害的,可論才能,論謀略,古往今來,恐怕只有西周初年的姜子牙和漢朝初年的張良可以與之相提并論。
遙想當年,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的風采,草船借箭的聰明才智和七擒孟獲的攻心之計,早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三氣周瑜,第一氣,逼得孫權和周瑜不得不將孫權的妹妹嫁給劉備,后來又使周瑜連中兩個埋伏,還諷刺道:“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把周瑜氣得暈倒在船上。“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由此而來。第二氣,周瑜設計諸葛亮,看諸葛亮答應了,他就以為諸葛亮中計了,卻沒想到諸葛亮早已識破了他的計謀,就等著他自投羅網呢!周瑜眼見白跑了一趟,氣得老傷復發(fā),從馬上一頭栽到了地上。第三氣,周瑜醒來后,真的要硬著頭皮去攻打西川,諸葛亮卻派人提醒他不要盲目攻打西川,那樣東吳的后方就空虛了,曹操就會乘虛而入。眼見自己沒有前進的路,諸葛亮又算計的這么氣人,周瑜當場氣昏過去。醒來后,他長嘆一聲:“既生瑜,何生亮!”說完就死去了。
我欽佩諸葛亮,并不只因為他的神機妙算,更因為他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自從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后,他就一心一意地輔佐劉備,助他成就霸業(yè)。自從當了軍師,他為劉備出謀劃策,使劉備打敗了許多強敵,占領了無數城池,最終成為一方霸主,稱帝漢中,建國蜀漢。劉備死后,他的兒子劉禪繼位。所有事諸葛亮都親自盡心盡力地做,可他那么勤勞,卻吃的很少,心里只有責任,最終,諸葛亮還是病倒了,連續(xù)命之法也被魏延破壞。在大限將至之時,諸葛亮還在為國家擔憂,他把自己所有的經驗知識都傳授給了姜維,又叫來馬岱和楊儀,交給他們一個錦囊,告訴他們如何在他死后殺死造反的魏延,他強撐著給劉禪寫了最后一篇表書,囑咐他要想著統(tǒng)一天下的責任,約束自己,愛護百姓。最后還交代了他死后的一些事情,以及他死后由誰來擔任丞相,說完就與世長辭了?上莿⒍U是個扶不起的阿斗,蜀國江山就這么敗在了他的手下。
諸葛亮為蜀國如此殫精竭慮,只是為了報答劉備當年對他的知遇之恩。無論是他的神機妙算也好,鞠躬盡瘁也罷,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我敬佩諸葛亮,所以我會努力成為一個像他一樣的國之棟梁!
初中生讀《三國演義》有感3
《三國》這本小說我已經看了很多次了,但是每一次閱讀我都頗有感悟。比如這次吧,我從中積累了不少的歇后語,例如: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關公赴會——單刀直入;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董卓進京——來者不善;許褚斗馬超——赤膊上陣……
讓我為大家介紹介紹這本小說吧:本部小說主要內容是從東漢末年,漢靈帝昏庸無能,才得黃巾起義,終于到了西晉統(tǒng)一,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銳復雜的統(tǒng)治軍事斗爭。
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幾次大戰(zhàn)役,如袁曹戰(zhàn)官渡,赤壁大鏖兵等。每次戰(zhàn)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生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國演義》里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劉玄德、關云長、張翼德、曹孟德、諸葛亮……其中,我最喜歡里面的關云長。
關云長算是一員猛將,他雖不如諸葛亮擁有聰明才智,也不像張翼德剛中帶柔,柔中有剛,但是他是對劉玄德忠心不二。當曹操數次贈送關云長金銀、美女時,他并沒有動心。而是騎上赤兔馬,手提青龍刀,向曹操辭別。
我要學習他的“忠”字,他是認定了劉備,就再也沒有投靠別人,這讓我很敬佩,想起當日本人向我們的國家進攻時,我們中國人可是出了不少漢奸,關云長就像是當時跟著共產黨的將軍,不是小人,不會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放棄了自己的朋友或戰(zhàn)友的人。在那么險惡的時期里,他能那樣的忠義,真是不簡單!
說點兒難聽的,如果說咱們世界又爆發(fā)了第三次的世界大戰(zhàn),真的,那時還會有幾個站在自己的國家,守衛(wèi)著國家的呢?恐怕那時就屈指可數了吧!
所以我要做一個不背信棄義、不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而放棄自己的國家、戰(zhàn)友和朋友的人。最后,我要說,《三國演義》不僅讓我開了眼界,還告訴了我許多小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真是一舉兩得呀!
【初中生讀《三國演義》有感】相關文章:
讀露珠有感05-10
軍訓讀有感05-08
讀《沙漏》有感05-08
讀棋王有感05-06
讀螞蟻有感05-06
讀《南轅北轍》有感05-04
讀魔戒有感04-27
讀《曹操》有感04-25
讀《基地》有感04-24
讀《一九八四》有感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