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感動中國有感(14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感動中國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感動中國有感1
邰麗華,這位無聲的天使, 她沒有一句豪言壯語,卻用她自己獨特的語言為國家贏得了巨大的榮譽;邰麗華,這位“美與人性的使者”,她沒有驚天動地的聲音,卻用最美的'舞姿震撼了世界,感動了中國;邰麗華,這朵無聲盛開的鮮花!看完她的故事,我的心怎么也平靜不下來。一閉上眼,滿腦子就都是她的身影,使得我一次又一次打開書本,一遍又一遍讀她的故事,一回又一回被她感動,為她折服。
特別是當我看到:當她在排練廳里跳得汗流浹背時,老師仍然皺著眉頭,好幾次老師都因失望,摔門走了,把她一個人留在空蕩蕩的練功房里。邰麗華感覺自己的信心被撕成無數(shù)碎片……我的心頓時也像被一雙無形的手撕成無數(shù)碎片,我為她而感到絕望,為她而感到傷心,為她而感到不平,為她而感到……卻不料雖然邰麗華在無助與自責中沉默了一段時間后,逐漸平靜下來,決不放棄,繼續(xù)練習,練習,加倍地練習,反復地練習……哪怕昏倒,哪怕傷痕累累。一直到舞蹈的韻律漸漸滲透到自己的血液中?吹竭@里,我真的驚呆了!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這是一種何等的毅力!聯(lián)想到自己,平時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一時學不會,老師或家長稍有不滿的神情流露。我要不就是生氣,要不就是破罐子破摔,從不肯好好反思自己。比比邰麗華,我滿心慚愧。她是一個聾啞人,卻如此堅強,如此執(zhí)著,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向她學習!
自從暑假開始讀了《感動中國》,邰麗華似乎就一直伴隨著我,影響著我,當我在游泳池里游得精疲力竭,老師還要我苦練蝶泳時,我恨不得要打退堂鼓時,邰麗華練功房里不停旋轉的身影就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我頓時信心倍增,認真地學,刻苦地練,終于掌握了蝶泳的要領。
當我在鋼琴練得心煩意亂時,想到邰麗華汗流浹背,傷痕累累的模樣,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堅持下去。彈!彈!彈!我終于順利通過了鋼琴六級考試。
我自己也沒有想到,邰麗華對我的影響會這么大。
感謝《感動中國》,感謝邰麗華。我深深體會到:一本好書對人們的影響是多么的大!
讀感動中國有感2
今天,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一位感動了全中國的小女孩——何玥。
何玥是廣西桂林人12歲。2012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yè),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治療。9月初,何玥病情突然惡化,二次入院,腫瘤以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11月17日何玥腦死亡,她的父親根據(jù)她的遺愿將她的兩個腎和一個肝捐給了三個人。
看到這個故事,我心中充滿了敬佩。我佩服這位12歲何玥能如此有愛心。我佩服這位12歲的何玥能有如此大的決心。我想,她在天國一定會生活得幸?鞓返。
從何玥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另一個人的影子,她雖然沒有何玥那么偉大,但是她也在關心著社會上的`人她就是我們小區(qū)的梁奶奶。每次發(fā)生了什么大事,比如說哪里發(fā)生了地震,還有新聞里嘗說的關注留守兒童等等。她總會伸出援助之手,去社區(qū)捐款,我們小區(qū)也常搞這些活動,梁奶奶對我說。她捐得最多的一次把她一個月的退休工資都捐了出去,這讓我很感動,她的善舉,不僅僅只有我能看到,全世界的人民都能看見。
我要學習何玥及梁奶奶。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讀感動中國有感3
我讀了《感動中國》,他講述的是十二位杰出人物的感人故事。他們的事跡震撼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他們的身上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他們是當代青少年當之無愧的學習楷模。
其中,最讓人震撼的就是田世國的事跡了。他講的是田世國的媽媽患上了尿毒癥晚期,他為媽媽獻出了自己的腎。一位醫(yī)生得知后,說:“如果患尿毒癥的老人們都有你這樣的子女,超碼每年有三五十萬這樣的病人活下去。”三五十萬,多么龐大的一個數(shù)字!只要有一個感恩的心就能換來。
我想到了自己,平時經(jīng)常跟媽媽為一些小事而鬧別扭,在我心情不好時會故意拗著她,她讓我學習,我就偷偷看書,他讓我看書,我就偷偷玩,F(xiàn)在想起來,我很后悔,比起田世國,我像一粒沙子,他像一個巨人;我像一棵稚嫩的小草,他像一棵挺拔的'大樹。雖然我不能像田世國一樣做一件那么偉大的事,但我可以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古人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雖然做不到古人所說,但媽媽說得對的我一定要聽,媽媽為我好的事情,我盡量去做,我要變成一個懂事的孩子,也要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媽媽可以依靠的大樹。
讀感動中國有感4
為了不讓一只羊掉隊,她們一邊聚攏四處亂竄的羊羔,一邊拼命地追趕羊群。漸漸地,天黑了下來,積雪已近一尺厚。汗水和雪水在她們脖子四周和胸部、背部結成了厚厚的冰甲,腳下越來越沉重。玉榮的氈靴已經(jīng)和腳結結實實地凍在了一起...姐妹倆相互攙扶著,趕著羊群,一步步挪向鐵道。從中午開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倆整整奮斗了20個小時。寒冷、恐懼、饑餓、疲勞、責任感全部集中在了兩個小姑娘身上。終于玉榮昏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姐姐龍梅也好不了多少,但仍撐著跟在羊群后面。幸好牧民哈斯朝祿父子倆及時趕到并發(fā)現(xiàn),叫鐵路工人和趕來尋找她們的公社書記等人,將姐妹倆送往醫(yī)院搶救。
姐妹倆的生命保住了,但是龍梅失去了左腳拇指,玉榮雙腳被截肢,造成終身殘疾。而她們放牧的384只羊,僅有3只被凍死,其余的安然無恙。姐妹倆冒著大雪和零下三十多度的`氣溫,用自己的責任和生命看護著屬于生產(chǎn)隊的384只綿羊的英勇事跡很快傳遍大江南北。她們?yōu)榱斯怖娑鴼垙U讓我十分感動。
這說明以后干什么事都要有責任心。我們也要廣泛宣傳她們倆的感人事跡。特別是在學習上不能偷工減料,要踏踏實實干好每件事。
讀感動中國有感5
這是一本弘揚中國教師精神的書,一本凈化教師心靈的書。學校師德教育的優(yōu)秀教材,師范院校學生的成長讀本——《教師感動中國》。
每次翻閱《教師感動中國》,都會被其中每一位教師的事跡所感動,一幕幕情景仿佛又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他們雖然是普通的人民教師,但是在災難降臨的那一刻,挺身而出,毅然選擇把生的希望讓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真正含義,彰顯著大仁、大義、大愛的光輝足跡;他們在危難之時給我們留下無數(shù)感動,留給我們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他們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感動著中國,感動著人類。
聚源中學、北川一中、青川中學……在汶川大地震中,學校遭受滅頂之災,面臨突如其來的災難,是這些平凡的人民教師,第一個站了出來,拯救了一個個寶貴的生命,用自己的無私無畏向世人展示著教師的良知。是他們用沉著、冷靜、機智,甚至是鮮血和生命,挽救了無數(shù)個花朵般的生命,維護了師德,鑄就了師魂,奏響了一曲曲蕩氣回腸的生命頌歌。
用生命作支撐,舍身護生的教導主任譚千秋;“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的張米亞老師;身擋水泥板救下學生的瞿萬容老師……用生命守護學生的老師,在地震中不斷涌現(xiàn)。當我們獲悉教師們的.英雄壯舉時,會感嘆他們人生的最后一課是如此偉大,他們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如此感天動地。他們用勇敢無私的行動,詮釋和升華了人民教師的不朽師魂,他們用青春的熱血,筑起了一座大愛的豐碑,譜寫了一曲動人的凄美樂章。他們的故事是那么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在這場可怕的災難中,無數(shù)師生倒下了,無數(shù)生命不在了,但我們清晰地感覺到,有一種東西,一種平凡日子里似乎感覺不到的東西,一種靈魂深處的東西,一種刻骨銘心的東西,正在人民教師的心中頑強地、蓬勃地生長著、展露著,那就是“師愛”,沉甸甸的師愛,在大災中巍然挺立。
一路走好吧,為保護學生而獻身的老師們,孩子會銘記你們的教誨。我們將以你們?yōu)榘駱,昂起倔犟的頭顱,挺起不屈的脊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地工作,向著光明,向著未來前進。
讀感動中國有感6
今天,我讀了《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最讓我感動的是劉偉。
劉偉是一位無臂鋼琴師。他這樣說過:“我的人生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他12歲時在水療池學會了游泳;14歲時游泳賽上奪得兩枚金牌;16歲學習打字;19歲學習鋼琴;22歲挑戰(zhàn)吉尼斯世界紀錄,一分鐘打出了233個字母,成為世界用腳打字最快的`人;23歲時他登上了舞臺,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男孩的奇跡。他坐上琴凳之后,優(yōu)美的旋律飛快地流出,十個腳趾靈活地跳躍著,在表演結束后,所有觀眾起身鼓掌。
我想:每個人都有一雙翅膀,發(fā)揮出自己的努力,創(chuàng)造奇跡。也許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做件大事,但我可以為別人做些什么,那時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這樣,我們可以支撐自己,又能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讀感動中國有感7
我無意中翻起了感動這本書,里面的一篇文章題目吸引了我,使我有想看下去的想法。它三輪車上有大愛的翁——白芳禮。 74 歲的白發(fā)老人,為還要去蹬三輪車呢?是他沒有生活來源,兒女不孝順?都。白用他蹬三輪車的錢去支助貧困山孩子。白一共捐了 35 萬。這可小數(shù)目啊! 1994 年,白又做了驚人的舉動,他賣掉了家里的兩間老房子,了一萬多元,又向銀行貸了些款,在天津火車站旁成立了自己的.“支教公司,并自己每月為需要支助的貧困學生捐款 8000 元,達就自己去蹬三輪,借錢也要! 5 年后天津火車站整改,白的“支教公司”轉眼了廢墟,老人留下了眼淚。而他也老了,再也等不了三輪了。辦?給孩子掙錢讀書呢?老人在那年的冬天,硬是給人看了三個月的自行車,一角,兩角,一元,兩元,就湊足了 500 元,當他把 錢交給 老師時,老人很無奈的說:“我干不動了,以后再給孩子支助了。我最后錢!崩蠋熌弥X哭了。 20xx 年 9 月 23 日 早晨, 93 歲的他靜靜的。天津幾千名師生和市民自發(fā)來為他送行。 想想貧困山孩子,再想想我們自己,好的條件不去學習,而吃穿上講究。我們何不將用在吃和穿的錢省,將錢用來支助貧困的孩子呢?為社會做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呢?
讀感動中國有感8
春天是一個收獲感動的季節(jié)。在這個季節(jié)里,我們可以收獲許多讓我們?yōu)橹袆拥娜撕褪隆?/p>
最近,我看了《感動中國》。書里講述了許多令人感動的人物。他們有的是杰出的運動員,有的是著名的科學家,有的是無私奉獻的老師,有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干部,有的僅僅是樸實無華的普通老百姓……他們用他們高尚的品質、感人的事跡感動你我,感動大家,感動中國。他們中有的人仍然堅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社會默默的`無私奉獻著;有的人與死神擦肩而過,至今仍然生活在生死邊緣,堅強的活著;有的人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在這些人物中,袁隆平爺爺?shù)氖论E給我的印象最深。袁爺爺從小生活在農(nóng)村,看到父母辛辛苦苦種的水稻產(chǎn)量很低,每年收獲的糧食還不夠全家吃飽飯,他就立志“要研制出一種產(chǎn)量高的水稻,解決吃飯的問題!彼髮W畢業(yè)后就一直在研究稻子,不知失敗了多少次,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袁隆平爺爺終于研制出了雜交水稻,讓水稻的產(chǎn)量大大提高了,給農(nóng)民帶來了福音,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帶來了無價的財富。
這些人物偉大的事跡將永遠感動著我,激勵著我。雖然我不能像他們一樣出名,但是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讀感動中國有感9
也許這本書的題目有點長,但其中的關鍵詞很容易就能找到——“感動”,對!就是這兩個字。感動是什么?它能融化那些心如堅冰一樣的人,它能使人激動得流下熱淚……
這本書一共有100篇故事,即使那些故事有長有短,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令人感動,母親與女兒之間的親情,哥哥和弟弟的手足之情,朋友與朋友的友誼……
當我看到了這本書的第一個故事,我就被它迷住了,并不是因為那精美的插畫,而是那些文章讓我震撼了即使是生活中的細節(jié),也充滿著愛。
最讓我感動的故事是:
“我”和弟弟去沙池玩,一個比“我”大的孩子說我們占了他的位置把“我”推倒了,弟弟立即站在“我”的面前,張開雙手,大喊:“不許傷害我哥哥!”一個只有幾歲大的小孩子,竟然做出了這番舉動,可見他是多么愛他的哥哥,即使他知道自己根本沒有那種能力去保護哥哥,這也許是人的內心最純真的.地方。
看著看著,不知何時,自己的眼眶開始有些濕潤,那并不是因為眼睛累了,而是我感動了。
也許你不知道,就連平日母親為我們做飯、洗衣、掃地……也是在愛我們,父母的訓斥也是在愛我們,而我們卻回報了他們什么?對飯菜的挑三揀四,對于他們的訓斥加以還擊……妹妹年紀小,爸媽給予多一份的關愛,就覺得爸媽偏心,不愛我了,而心存叛逆,甚至由此不喜歡自己唯一的親妹妹。多傻,多幼稚!
看完這本書,我真有一種想擁抱父母、擁抱妹妹的沖動。
讀感動中國有感10
中華民族已有幾千年歷史,在這期間涌現(xiàn)出無數(shù)英雄人物和感動事跡。有許多雙百人物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以他們?yōu)榘駱,?guī)劃我們今后的精彩人生。
翻開第一章,標題就鎮(zhèn)住了我<認識自己>,為什么要認識自己呢?我?guī)е蓡栭_始閱讀了起來,第一位輪椅上的英模,她叫張海迪,她是位殘疾人,但她卻自己創(chuàng)作一些激勵人心的作品,如<輪椅上的夢>.<向天空敞開窗口>等作品。她在向我們展現(xiàn)一位殘疾姑娘同命運戰(zhàn)斗的堅強意志和對生活生命的熱愛和向往。但是命運不止是讓她永久在輪椅上度過終生,而且又換上了鼻梁基底細胞癌,被命運捉弄后的她先后動了六次手術,換做常人早已被命運摧殘的沒有斗志。文章結尾更是使我感動:她的堅強和斗志是中國人的驕傲,也令人敬仰。
我想大家都還記得200x年春晚那位帶給我們無限震撼的聾啞姑娘邰麗華,她的那場千手觀音可謂是震撼!震撼!震撼!當我們在春晚舞臺上看到她光鮮亮麗的一幕,也許我們會認為這沒有什么,但大家知道她是位聾啞人,就會對她產(chǎn)生另一種看法;剡^頭來仔細想一下她在舞臺上的一舉一動以及和舞臺上其他人的配合,會想到她的不容易嗎。她要比其他人付出的更多。她雖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但她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另眼看世界,覺得命運已經(jīng)很眷戀他了,可以讓他在全世界人面前展現(xiàn)自己最亮麗的一面。人活著,就不能沒夢想,我們要認識到自己,清楚自己究竟是為了什么,再去一步步的`實現(xiàn)夢想。老師曾經(jīng)說過 要把一個個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再去實現(xiàn)就會覺得很容易。讀到這里,我之前的疑問似乎得到了最真實最形象的答案。當然這本書中有很多雙百人物的典例,在他們每個人身上都發(fā)生一段感人的事件,他們有著中華民族特有的優(yōu)秀品質。他們不愧是中國人。
讀完這本書我感悟到平常沒有機會領悟到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命運的主人,不能被命運所拘束,我們要引領命運。學習書中的雙百人物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品德。
讀感動中國有感11
我是一只蛀書蟲,只要一有空,就會拿出書來讀。日積月累,許多書被我吃掉后消化掉了,比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魯濱遜漂流記》、《簡愛》、《海上繁花落》等,但在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感動中國的名家隨筆》。
品味隨筆,好比品一杯芬芳的茉莉花茶,感受文人墨客的情懷,任心緒飄飛,心房意動。這本書收錄了多位名家的隨筆佳作。文字中沒有冗長的說教、晦澀的思辨,有的只是發(fā)自靈魂深處的思索……文采不在刻意中顯現(xiàn),情調在不夸張中滲透。他們一路行走,留下一路芬芳美文,讓人沉浸其中,幾多回味,幾多思索。
在這本書中,我尤其喜歡的一篇隨筆—林清玄的《蓮葉荷花》。是啊,如果找到荷花真實的心,荷花開不開又有什么要緊?我們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一池荷花,比會欣賞外面的荷花重要得多。這句話也給了我啟示:荷花未開時,讓我們看到未來之美。只要心是純潔的,外表并不重要。在無風的午后,在落霞的黃昏,在云深不知處,在樹密波澄的林間,乃至在十字街頭的破布鞋里,我們都可以找到荷花的心。同樣的,如果我們無知,即使終日賞荷,也會失去荷花之心。
讀著許地山的《春的林野》,我仿佛身臨其境。天上的云雀,林中的金鶯,都鼓起它們的舌簧。輕風把它們的聲音擠成一片,分送給山中各樣有耳無耳的生物。桃花聽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幾點粉淚,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聽得大醉,也和著聲音的節(jié)拍一會倒,一會起,沒有鎮(zhèn)定之時。這可真是千年滄桑鍛造出的`不朽篇章,百年風雨滌蕩的優(yōu)美文字!這篇隨筆仿若一段段醉人的旋律,動人心弦,悅人耳畔,讓每個人都得到愜意的享受……邊喝茶邊看書可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隨筆是散文的一種,這種文體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總之,它輕靈自由,有感就發(fā),毫不拘泥。這本書中,文之甘露簌簌落下,滋育著一束束心靈之花。心靈的干涸者,請吮吸那甘露吧,讓滴滴文字浸潤我們那顆漸枯的心靈種子!
讀感動中國有感12
《感動中國》這本書里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震撼著我的心靈。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用感恩之心,敲響幸福之門”這一系列中地《知恩圖報的十三位農(nóng)民》這個故事。
故事主要寫了在三十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的幾位幸存者帶領自己村里的村民于2008年2月16日上午10時在湖南搶修工地幫助搶修人員救災。他們的行為使在場村民為之感動,他們也自發(fā)加入了這個搶險救災的隊伍中來。當記者采訪這十三位農(nóng)民時,他們說:當時唐山地震時,全國都在關注他們,現(xiàn)在南方遭了雪災,他們也要幫助南方,以報答大家的恩情。啊,這十三位樸實的農(nóng)民說出了這樣一番話,我好感動。∥乙惨蚰鞘晦r(nóng)民學習。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知恩圖報,完全可以向那十三位農(nóng)民那樣從小事做起。報答辛勤撫養(yǎng)我們的父母,報答在我們心田里播下知識種子的老師,報答在我們困難之時,幫助我們的人。偉大的海倫·凱勒就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在她還是一個一歲半的小娃娃時,就因患了重病而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甚至不能叫一聲“媽媽”。正當她感到無助、脾氣變得暴躁、對生活不耐煩的時候,敎育有方、有愛心的安妮·沙利文來到了海倫的身邊。只會拼簡單單詞的海倫在沙利文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會摸讀盲文了,會拼自己的名字了。她如饑似渴地學習,終于考進了全球著名的哈佛大學。在她取得重大成就后,她決心要像沙利文老師那樣幫助像自己一樣不幸的人。她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了殘疾人身上。多么偉大的海倫!
和十三位農(nóng)民和海倫比起來,我可差遠了。生活在幸福家庭里的我卻不懂得知恩圖報。
爸爸媽媽一如既往地關心我的學習和身體他們會為了我而付出,且不求回報。從每天陽光明媚的早晨到繁星滿天的夜晚,只要我在學習,父母就會關掉最愛看的電視節(jié)目;只要我在休息,他們就會停止平時的吵鬧;只要我在訓練眼睛,他們就會坐下來監(jiān)督我。家里沒有令人賞心悅目的音樂,只有爸爸媽媽那一聲聲充滿愛的嘮叨聲,而不懂得回報的我卻對這些嘮叨產(chǎn)生了厭倦。今后,我一定做到:不讓父母再傷心!
。∥矣肋h銘記十三位農(nóng)民及海倫讓我懂得的道理: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讀感動中國有感13
一本書讓人感悟,當讀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我不禁感慨萬千。這里有徐本禹、高耀潔、田世國、叢飛、唐山十三農(nóng)民兄弟等來自民間的杰出人士;有成龍、劉翔、姚明等光彩耀眼的明星;也有鐘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黃伯云這樣的睿智學者。他們都有讓中國人感到震撼的心靈力量。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被稱為“信義兄弟”的孫水林兄弟!靶履瓴磺放f賬,今生不欠來世債。”孫水林,孫東林兄弟20年堅守承諾。
評選組委會的頒獎詞:言中信,行篤敬,古老相傳的信條,演繹出現(xiàn)代化傳奇,他們?yōu)樽饑莱兄Z,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場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獨一個。雪落無聲,但情義打在地上鏗鏘有力。
當看完這本書時,總會給我長長久久的思索與追問:是什么樣的.情懷使我們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闊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樣的機緣使他們令九州動容?走進他們,叩問自我,在感動中尋找本真。
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動,的卻傷感,可是它補心,并且化作繼續(xù)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你內心最軟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這么多人,有尊嚴,善良堅強活著的時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進取的勇氣。
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也感動著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
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心懷天下,那么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
我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一個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于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他人,這正是一種感動的力量。
讀感動中國有感14
每天早晨,在湖南懷化學院的校園內,一位 23 歲的男生都會用自行車把一個 10 多歲的小女孩送到石門小學,晚上再接回到他們的住處――男生宿舍下的樓梯間。他就是感動中國的人――洪戰(zhàn)輝。
由于母親的逃離,父親又不幸得了精神病,洪戰(zhàn)輝便提前告別了童年,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11 年如 1 日,洪戰(zhàn)輝一邊讀書,一邊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照看著時常發(fā)病的父親,撫養(yǎng)著撿來的妹妹。一個平凡的人,卻以堅強的意志,平凡的愛心,做著讓我們深深感動的不平凡的事。我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庭里,有深愛我的爸爸媽媽,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幸福生活,但是我卻很少懂得體諒爸爸媽媽的'辛苦。
而洪戰(zhàn)輝卻為了養(yǎng)家,他每天起早貪黑,冬天賣雞蛋,夏天賣冰棍,因為掙的少,所以實在沒有錢給自己瘦弱的妹妹補充營養(yǎng),他就上樹掏鳥蛋給妹妹做湯喝,曾經(jīng)不止一次從樹上摔下來,但他并沒有向命運低頭。
我從洪戰(zhàn)輝的身上,感受到了他那種不屈不撓、敢于在逆境中創(chuàng)造出希望的勇氣和精神,我們要向洪戰(zhàn)輝學習。
【讀感動中國有感】相關文章:
讀《感動中國》有感11-23
讀《感動中國》有感01-02
讀《感動中國》有感12-01
讀《感動中國》有感12-01
讀《感動中國》有感12-28
讀感動中國有感03-29
讀《感動中國》有感(15篇)01-02
讀《感動中國》有感精選15篇12-01
讀《感動中國》有感15篇04-28
讀《感動中國》有感(精選15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