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干法》有感9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干法》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干法》有感1
很久沒有一本書能讓我一口氣讀完的,《干法》做到了!陡煞ā返降资且槐臼裁礃拥臅,能讓對書愈發(fā)挑剔的我一口氣讀完?
火車上人來人往,總算買到了靠窗的位置。以前沒有買到靠窗的位置,總會和別人換,喜歡靠在窗前,低頭埋首看旅途帶的書,在眼困體乏之間,抬頭看看窗外,思考也就隨著遠去的景物發(fā)散遠方。
《干法》到了忍住不看,就期望找個適宜的時間,好好看看這本書。靜靜翻開書頁,一個叫稻盛和夫的人,一個叫張旭明的人,在不一樣的時間,不一樣的地點,相遇了。
稻盛君寫過很多書,由于都是寫給企業(yè)家們高管們看的,所以如果你身邊不是很多企業(yè)家高管朋友的話,能接觸到他的書也是有限?墒怯幸粋系列在朋友圈很流行,就是《活法》了。
《活法》探討的是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人要如何地活著,人應當樹立怎樣樣的人生態(tài)度等等,大家有興趣能夠網(wǎng)上購買!痘罘ā返慕忝闷褪墙袢找窒淼摹陡煞ā。
倘若說《活法》探討的是人生的態(tài)度問題,那么《干法》探討的就是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倫理的問題了。同樣地,《干法》也是寫給企業(yè)家們高管們看的,可是我看完后,給企業(yè)家們高管們看,實在是浪費了,我認為更加適合正在職場奮斗的年輕人們。
1、人為什么要工作?
剛看到這個問題,說實話我是愣了幾秒,我還特意看看書名,以為買錯買了成功學的書了。確認無誤后,帶著懷疑的眼光,細心翼翼地看每個字詞,看看一個以往創(chuàng)辦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yè)的老人,怎樣回答這個問題。
人為什么要工作,得到一般的答案不外乎是為了食物,為了名為了利?墒堑臼⒕幕卮鹩懈咂犯瘢喝斯ぷ鞯哪康氖菫榱颂嵘晕业男闹。認為工作能鍛煉人性,磨礪心志的。我看到這,瞬間覺得稻盛君不是一本人,格局和眼界十分了得。于是迫不及待繼續(xù)往下看。
2、如何讓自我喜歡上所從事的工作?
從事自我喜歡的工作是磨練心志,萬一從事不是自我喜歡的工作怎樣辦?豈不是由磨礪變折磨了?這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稻盛君給的的提議是讓自我喜歡所從事的工作?墒窃鯓訕硬拍茏屪晕蚁矚g所從事的工作呢?那就是投入工作。
投入工作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改變心態(tài)。由于很多人不喜歡自我的工作,想讓他喜歡自我的工作是很難的。別說喜歡,不消極怠工已經(jīng)是很好了。然后這種心態(tài)去工作,是無法投入工作的。改變心態(tài)是投入工作的最快的方法。
再則就是成為“自燃人”。稻盛君說人有三種,即點火就著的“自燃人”,點火也不著的“不燃人”,自我就能燃燒的“自燃人”。自燃人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概念,因為我就是一個自燃人。讓自我燃燒起來能夠攪動一切。
3、持續(xù)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持續(xù)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咋一看,似乎很承重的話題。不明白從什么時候起,我身邊的環(huán)境變得不再努力工作。稻盛君指的努力不是說“到這種程度就行了”,而是“沒有終點,永無止境的努力”。
看完這句,壓力感迎面而來,但也有一絲驚喜,因為我又找到一條卓越的道路了。持續(xù)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能做到的有多少人?可是能做到的覺得是卓越之人。
我曾在所在的公司,包括此刻的公司,都不提倡艱苦工作。公司大環(huán)境沒有努力工作的氛圍,你也不好意思努力工作。公司的新人也就沒有機會積累努力工作的資本,錯失了很多成長的機會。同時,我們的時代到處充斥著矯情做作、好吃懶做的社會風氣,工作也是挑三揀四,拈輕怕重,能夠下班正點走是王道,回去加班那不好意思了拜拜。所以提倡努力工作很有現(xiàn)實意義。
4、怎樣才能出色工作?
出色的工作產生于完美主義。以往我還一度認為不應當追求完美,至少完美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以往做過咨詢顧問的同事提議我寫方案先不管完不完美,先完成了再說;ヂ(lián)網(wǎng)思維狂刷朋友圈,工作也講究迭代優(yōu)化。我也在這種工作理念中慢慢妥協(xié),不以追求完美主義了。
可是稻盛君卻主張完美主義,理由也很簡單。一個產品,一項工作,只做了99%,如果1%出了差錯,所有一切全部泡湯,這些太常見了。
那怎樣做到完美主義呢?稻盛君提議在平常工作中就要做到“有意注意”,并在平時不斷練習,養(yǎng)成習慣。
最終,就是要舍棄“最佳”,追求“完美”。“最佳”是和別人比較,意思是比起來是最好的,在低水平的群體中也有“最佳”!巴昝馈本哂薪^對性,不一樣別人比較,依靠自身價值而定。
《干法》用簡單的文字,訴說著深刻的思想,簡單的道理。因為干法簡單有效,倘若能認同稻盛提倡的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倫理,干法必須干出一番新天地。
讀《干法》有感2
知識和思想的力量是無窮的,能開拓我們的眼界,凈化我們的心靈,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所有的知識并不是表面的文字所帶來的感受,而是對于我們內在的完善和影響,對于我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帶來的影響。
這幾天讀稻盛和夫《干法》一書讀了好幾遍了,每讀一遍就有著不同的感受!陡煞ā芬粫⒉粌H僅告知我們最淺顯的道理,如何去做工作、去干事情,而是告訴我們的是一種生活觀、價值觀和工作觀,蘊含著一個非常不簡單的道理:人為什么要工作?我們工作的方法是什么?要努力的去工作,在工作中成長并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樂!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如此,工作亦是如此,我們所有經(jīng)歷的困難和挫折、磨礪都是生活和工作對我們的考驗,要么戰(zhàn)勝它,要么被它打敗,唯有戰(zhàn)勝它才能成就自己。很喜歡稻盛先生的幾句話,對于工作而言的,只有流過汗的工作獲取的財富和快樂,才是最實在的。在工作中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對待它,我們收獲的也都是快樂,對于這幾句話我是深有體會的。
我是剛入職不到四個月的新員工,記得剛來公司的時候,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對一些技術業(yè)務又不熟悉,在學習氬弧焊業(yè)務時被弧光灼傷了眼睛不停的流淚,臉也被烤的很疼,扒了一層皮,好幾天都不開心,心情很壓抑,都有了很厭惡這份工作的情緒,但隨著后來老員工不厭其煩的手把手教的教和我努力的學,尤其在焊接巴長的“嚴肅逼迫”和親自給我示范下,我的業(yè)務技能開始慢慢提升上來,并能較好的獨立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和任務,心里也開始慢慢的喜歡上了這份工作,壓抑的心情也舒展開來。
大家都知道爐灶炮臺打磨拉絲是一個又臟又累而且要求比較嚴格的工作,剛開始接觸時,我一天只能打磨拉絲四件,效率低了,質量還不保證,但現(xiàn)在我一天能打磨拉絲十四五個了,雖然一天下來很累,大冷的天都出一身汗,渾身還臟,但我并沒有厭惡這項工作,反而心里覺得很開心,因為我從這項工作中學到了技能,得到了友情,收獲了開心。
工作開心了,享受到了工作中的快樂,在工作中你就會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用心的工作,這樣你就會在工作當中會不時地閃現(xiàn)出一些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和良好建議的靈感。打磨炮臺要用拉絲布進行拉絲改絲,一天活干完下來第二天手指關節(jié)僵硬,酸楚疼,我就從干裝修的打磨墻面用的那種紗布支架得到靈感,自己制作了一個把拉絲布放上,用起來效果很好,節(jié)省了時間,手指關節(jié)也不疼了,心里也是挺開心的,當然這只是我在工作實踐中用心工作,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樂的一個感受。
另外還有很多,比如我們焊接巴的衛(wèi)生經(jīng)常做不好,挨領導點名批評,于是巴長讓我在他們拖完地板后再仔細檢查一下,不干凈的地方我用抹布蹲在地上再擦一下,每次打擦完腿腳都麻了,還出身熱汗,后來我自己買了一個家庭用的拖把而且買了3個紅顏色的,也有點寓意,對工作要熱情似火的意思吧,巴長還開玩笑的封了我一個“衛(wèi)生委員”的頭銜;還有一件就是裝配班組改造老式的用耐火土材料做的爐膛,要把耐火土磚敲了去,耐火土磚很硬,他們用錘子釬子一點點的往外摳,很費時費力,我曾提議他們用沖擊電錘會更快一些,雖然他們當時沒有采納,但再后來不知采納了誰的建議,他們還是用的沖擊電錘摳的耐火土磚材料,較快的完成了任務。
不管采納了誰的建議最起碼應驗了我最初提到的方法,心里當然也是很開心的,以上點點滴滴通過讀了稻盛和夫《干法》真的是更加感受到了這本書中的一些精髓,既然我們半生都在工作,那為何不如像談戀愛那樣找一個真心喜歡的適合自己的,把“不得不干的事”轉換成“真心喜歡的事”帶著愛去工作,用心去工作,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樂呢!
讀《干法》有感3
2020年的寒假,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我們沒有辦法回到學校學習,只能進行線上學習,在學習的空余時間,選擇了一本書,名字是《干法》,通過讀這本書,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也通過這本書,了解到了許多作者本身對于工作的態(tài)度,也讓我明白了以后在職場中該有一個什么態(tài)度。
《干法》的作者是日本經(jīng)營之父稻盛和夫先生,1932年在日本鹿兒島出生。畢業(yè)于鹿兒島大學工學部,曾在1959年和1984年分別創(chuàng)辦了京都陶瓷株式會社和第二墊墊株式會社。這兩個企業(yè)都進入過世界500強,在1984年創(chuàng)立“稻盛財團”,并創(chuàng)設“京都獎”,被譽為“亞洲諾貝爾獎”。在1983年創(chuàng)辦盛和塾,向企業(yè)家塾生義務傳授經(jīng)營哲學。目前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過12000人。
其實,并非每個人生下來就是天才,也并非每個人在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有著良好的基礎。稻盛和夫先生也是如此,他在剛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也面臨著許多的困境,但是稻盛和夫先生對于工作的態(tài)度是值得的我們學習的。在書中的一節(jié),“抱著產品睡”,他對于自己的產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用對待孩子的愛來對待自己的產品,由于產品的問題不斷出現(xiàn),稻盛和夫先生通宵守護者自己的產品,隨時解決產品出現(xiàn)的問題,以至于最后困到將產品包在自己的胸前就睡著了。
書中還有一節(jié)的名稱是成為“自然型”的人,所謂“自然型”指的就是擁有自己的想法,擁有自己的目標,我們對于工作需要有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也就是說,對于工作,不要等到老板或者領導給了我們明確的任務時才去做,我們要對于任務要提前認知,對于任務先做到熟悉一切,也就是說要主動積極。只有這樣,才會使得我們的工作做到更好。
有些人一看到《干法》這本書,從字面意思上來講,可能是一本講述如何有效工作的方法,但這本書的重點并不是講具體的工作方法,而是論述于工作方法之前的問題,注重闡述的是“勞動觀”“工作觀”。而對于工作,無非就是要保持著一種熱愛的態(tài)度,不是因為單純的工作而工作,而是因為我們熱愛這一份工作,把工作當成是一種樂趣。對于一個企業(yè)來說也是這樣,在最開始的時候,不會一帆風順,而我們只有克服一些困難,才會使得我們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順利。所以說,擁有一顆熱愛工作的心,是我們在工作中獲得好業(yè)績的基礎。
馬上我們就要面臨著畢業(yè),而這些會給我們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要熱愛工作,保持一顆炙熱的心。(李騰飛)
讀《干法》有感4
在加盟五局之際,有幸獲得局領導的薦書,我拜讀了稻盛和夫先生的驚世之作《干法》。此書中稻盛先生以其一生的工作經(jīng)歷和總結給了我一次深刻的精神大洗禮。在拜讀此書的每一時刻,我無不感受著思想的沖擊,無不被稻盛先生的個人魅力所征服。
不能選擇工作,就選擇愛上你現(xiàn)在的工作。我在稻盛先生的原話上有所改動,原話是“不能選擇工作,就愛上你現(xiàn)在的工作”。稻盛先生以其自身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沒有不好的工作,只有不好好工作的人。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沒辦法去選擇我們喜歡的工作,那就把現(xiàn)在的工作變成自己喜歡的吧。做起來可不簡單,這就得改變自己的思維。但這更是我們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似乎每個人都懂,但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稻盛先生給我們的這句話不僅僅是說努力的問題,實質是說一種工作態(tài)度的問題。在工作上認真實干,一年五年十年地堅持下去,稻盛先生所付出的“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就是長此以往的堅持,以量的積累,等待質的飛躍。
不是“最佳”,而是“完美”。完美是一種永不止步的追求精神,它超越了“最佳”的局限。“最佳”是相對而言的,即使低水平中也有最佳,“完美”是絕對的,它沒有層次的限制。追求完美是稻盛先生的法寶,也該是我們工作中的追求目標。
人生=思維方式×熱情×能力。能力是先天的,熱情是后天的,思維則是能培養(yǎng)的。稻盛先生的人生成功方程式計算出了我們的將來。各個變量的范圍有我們自己的行動來確定,等式的左邊會是怎樣,全靠我們一步步將他勾勒。
讀《干法》,我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干法。我的人生=愛上我的工作×我的努力×我的能力。首先我得愛上我的那工作,把工作當作一場永遠不完結的愛情。接著就要努力工作,付出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將這份努力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在對待這份愛情似的工作上,要追求完美,在追求完美中享受愛情。
讀《干法》有感5
我是一名房地產估價人員,從事房地產估價8年有余,工作時間久了,就忘記了自我工作時的初心。在一次偶爾的機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工作造就人格。最終,找到了這句話的來源,這是稻盛和夫《干法》中的一句話。
曾幾何時,我也在不斷的問自我,到底工作是為了什么,直到看了《干法》這本書籍后,我似乎從中找到了些許想要的答案。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更好的生活也需要努力的工作才能實現(xiàn),這是我所追求的答案。工作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工作,如果對工作沒有什么熱情,相反對生活也不會有任何活力,對生活的態(tài)度沒有進取,同樣工作也不會好到哪去。工作給我們的感覺時常是枯燥的無聊的,時常讓人感覺到壓抑煩躁,這是大多數(shù)人的體會。
人為什么要工作?這個問題在當代的年輕人口中大概只能得出幾種荒唐的答案。賺錢生存、打發(fā)剩余的青春、努力過上吃穿不愁的日子。恰恰相反稻盛和夫先生則認為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工作能夠給我們帶來幸福和歡樂。如果一味的對自我的工作失去信心、總想著山的另一面有更好的差事,就這樣在痛苦中徘徊,到最終青春燃盡,終將一事無成。
如何能夠真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就要改變心態(tài),心態(tài)能改變一切是最有道理的,每一天對自我心態(tài)的調整有利于一天的工作,無論任何事情都要向良性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把工作當成一種苦差事,與其找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現(xiàn)有的工作,與其追求幻想,更不如愛上眼前的工作,只要是喜歡上了,就能不辭辛苦的工作,不把困難當做困難,一心去想怎樣工作,自然就會有好的收獲,必須能做出成績,有了成績就會獲得身邊人的好評,你就會更加愛上自我的工作良性循環(huán)也就開始了。
在讀完此書后,我開始慢慢的改變自我對待工作的心態(tài),開始不斷地挑戰(zhàn)自我,開始看書、開始學習、開始考證,用一切行動來支撐自我的工作。慢慢的發(fā)現(xiàn),工作造就人格這句話的意義。
讀《干法》有感6
《干法》一書包括前言和結語共八個部分,分別就為什么要工作、如何工作、怎樣做的更好、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幾個方面,來充分闡釋筆者自己的觀點。我對筆者的觀點有非常強烈的認同感。
第一、前言中提到:工作是“醫(yī)治百病的良藥”。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人們總是認為工作枯燥、繁瑣、認為工作是不快樂的。但是試想,如果不工作,就算有十分可觀的`經(jīng)濟來源,但是如果心里沒有一點有壓力的事情,一個人會變得十分松懈,沒有精氣神,久而久之是會在心理和精神上出現(xiàn)問題的。在這一點上,相信很多同仁都有切身感受,在經(jīng)過忙碌的一天工作后,走出辦公樓感受到的是完成工作后的輕松,雖然天氣很熱,但是心情是愉悅的,這是多么美好的感覺,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夠保持這種積極的心情,那么整個社會會更和諧。不能輕視這種心理因素,這種心理因素會間接推動我們社會的持續(xù)進步,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
第二、工作確實是十分磨練人的。無論你從事什么類型的工作,在什么樣的崗位之上,不能否認,每天的工作都會讓自己不斷的得到歷練,從而磨煉自己的靈魂,提升自己的心志。特別欣賞筆者看事情的角度,心態(tài)是那么的平和。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磨難,如果一味地沉陷在其中,思維就會成為
慣性的失敗思維。假如能夠像筆者一樣,認為生命中的困難和挫折,正是人生的起點,也是最大的“幸運”,我們很幸運地得到這種鍛煉,而使得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比別人更有擔當,更加成熟,更有讓人崇拜的魅力。
第三、筆者在第二章用簡短的篇幅,向我們介紹了如何讓自己愛上工作。我自己會有親身感受,當你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當中的時候,身體上的不適、頭腦中的雜念統(tǒng)統(tǒng)丟到了一邊,當你恍惚意識到的時候,感覺純粹的工作感覺真好,隨即又會馬上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相信我們會愛上這種工作的感覺。我認為工作就應該是緊張的、是壓力大的,如果不是這樣,那么和休息還有什么區(qū)別呢?周末和公休就失去了我們對他憧憬的意義,比如今天晚上回家的路上,我一定會很輕松愉悅,因為一天的緊張工作過去了,回家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一晚,以充沛的精力和美好的心情迎接周五的到來。
第四、人都有惰性,我們在持續(xù)的投入后,會有倦怠,重要的是如何掌握好這個度。就像筆者認為的,持續(xù)不斷地樹立高目標,竭盡全力完成自己認為不可能達到的目標,當你的努力已經(jīng)成為你的潛意識的時候,你就會做到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常人無法達到的高度,如果我們還在懷疑上面的內容,那么說明我們一直沒有竭盡全力。當你做到的時候,你會覺得很簡單,當我們已經(jīng)習慣完成一件件不可能完成事情的時候,那我們人生還有什么遺憾,我們的個人價值已經(jīng)得到升華,這是活著的最大意義。
作者為了告誡讀者要樹立崇高的目標作為動力、要持續(xù)不斷地向著目標所努力。使用了大量的篇幅,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來告誡我們,任何人的成功都是可以復制的,每個人通過不懈的努力都會造就屬于自己的非凡的人生,從書中我們可以找到我們每個人工作中的影子,每個人都可以感同身受,如果你用心讀了,相信看完這本書,你對工作的態(tài)度會有一定的改變,一定會更積極地來面對。當你積極地,懷著樂觀的態(tài)度來面對某項事務的時候,反饋回來的定會是使自己更加愉悅的感受,讓我們努力工作吧!
第五、完美地工作。我與作者一樣,是一個純粹的完美主義者,但是我與作者的差距是,在達不到完美的時候的堅持和韌性。我想這恰恰就是那通往成功路上最后的1%。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雖然生活在一個社會環(huán)境下,有著一定的環(huán)境評判標準,但是我認為,無論一個人的能力、智商、學問如何,只要認真、極致地認真、極端的完美、堅韌的個性,那沒有什么事情是完不成的,沒有任何人會嘲笑你,眾人的嘲笑一定的心虛和嫉妒的表現(xiàn)。
最后,作者提出了要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這是在認真工作了一段時期以后,特別需要調整的狀態(tài)。有時候,人的思維會固化在某一模式,因為這個模式已經(jīng)是所謂公認的真理,是正確的。但恰恰相反,沒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變的,也沒有什么事物是絕對毫無瑕疵的。重復的勞動會使人產生疲倦和惰性,而不斷的創(chuàng)新不僅可以使自己的思維更加靈活,還可以使得工作更加有趣味,從而讓自己更加喜歡上的自己的工作,這樣我們就會覺得工作就是自己的最大的樂趣,那么我們離杰出還會遠嗎?
最后,用作者的結束語與大家共勉:
“積極向上、具有建設性;善于與人共事,有協(xié)調性;性格開朗,對事物持肯定態(tài)度;充滿善意;能同情他人、寬厚待人;誠實、正直;謙虛謹慎;勤奮努力;不自私,無貪欲;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這是一本時常可以拿起來讀一讀的好書!
讀《干法》有感7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心里有個疑問,書名為什么叫《干法》?帶著疑問,我開始了閱讀,書的一開始就吸引了我,異常是書中對勞動觀的解釋,對如何做好工作的闡述。這些觀點的提出,對我個人幫忙很大,結合自身的工作,談談自我的感受。
“一心一意投身于工作,聚精會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這本身就是磨練人格的修行,這樣做就能磨練我們的心志,促進我們成長。而經(jīng)過這種心志的提升,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價值也隨之提升”。這就是稻盛先生提出的我們?yōu)槭裁垂ぷ鞯拇鸢。工作為了掙錢,為了養(yǎng)家糊口,為了積累知識和工作閱歷,這是我的答案。兩者比較,感覺自我對為什么工作認識浮淺,胸懷不夠,意志不夠。好比此刻自我正在從事的煤礦TBM工作,千米埋深、高地壓、沖擊地層、高溫、高濕、復雜地層施工,對我是個十分大的考驗,目標明確,一心一意的去干好,也能夠磨練我的心志,促進我的成長,提升我的人生價值。
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練人格的“修行”!肮ぷ骶褪侨烁瘛保褪且(jīng)過每一天認真踏實的工作,逐步鑄成自我獨立的、優(yōu)秀的人格。這句話闡述了工作和人格的關系,只要認真工作了,就能實現(xiàn)自我的人格,而不是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我們堅決不當企業(yè)“混”的人。
勞動雖然艱辛,但卻能帶來喜悅感、自豪感、并能讓人明白生活的意義,勞動是高貴的行為。這是稻盛先生對勞動的解釋,我們平時埋怨工作辛苦、累、工資少等牢騷話,沒有把勞動上升到高貴的行為,思想有了負擔,勞動就不能給自我?guī)硐矏偢小⒆院栏,自我就得不到幸福感?/p>
即使在苦難當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帶來不可思議的好運。
在逆境中堅持認真工作,拼命努力,稻盛先生的所有成功都是建筑在這個基礎上的。任何時候都要拼命工作,持續(xù)努力。公司正處在逆流中、苦難中,作為五建人,更應當認真工作、拼命工作。公司就是一條大船,我們都在這條船上,僅有大家都努力、拼命的去工作,大船才能破浪前行,我們才能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所以我們要珍惜眼前的工作、熱愛自我的工作,努力做好自我的工作。
熱愛自我的工作,迷戀自我的工作。擁抱自我的工作。如果不是“從事自我喜歡的工作”,就“讓自我喜歡上工作”。如果不喜歡自我的工作,那就是被動的去工作,沒有助推進,工作肯定干不好。這一點自我很欣慰,因為我是熱愛自我的工作的,以前,自我熱愛市政工作,此刻又熱愛于煤礦TBM工作,我喜歡挑戰(zhàn),喜歡自我的工作,所以我珍惜自我的工作,熱愛自我的工作,也有動力去干好自我的工作。Φ6、3m煤礦TBM,重量700T,長度90m,國內首次,我不能抱著他睡覺,但我會想著他睡覺,我愛你——TBM。
要想成就某項事業(yè),就必須成為能夠自我燃燒的人。所謂“自燃型”的人,就是從來不會“等別人吩咐了才去干”“因為有了命令才工作”的人,而是“在別人吩咐之前自發(fā)去干”的主動進取的人,他們應當都是熱愛工作的人。這點我認為大多數(shù)人很難做到,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是別人讓你干什么我才干什么,沒人安排我就不干。我自我也是這樣,領導安排的任務我去做,領導沒安排的自我很少主動去做。在今后的工作中,還得把自我變成“自燃型”的人,五建需要這樣的人,自我也應當變成這樣的人。
縱使是自不量力的夢想,是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標,還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這個目標,并堅持不懈地在同仁面前展示這個目標。這句話我認為講的很好,有時給自我定了個目標,過程中感覺實現(xiàn)不了了,或者很難實現(xiàn),就放棄了目標或是降低了目標,也就缺少了動力,目標肯定實現(xiàn)不了。如果咬定青山不放松,堅持不懈地去為這個目標拼命工作,這個目標就能實現(xiàn)。
不去想,不認真思考,就什么都實現(xiàn)不了。無論對工作,還是對人生而言,這都是鐵則。這句話告訴我,不管做什么工作,干什么事情,都要敢想、敢思考。如果想都不想,不管做什么事,肯定實現(xiàn)不了。
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說到這種程度就行了,而是沒有終點,永無止境的努力。想要成功就必須拼命工作,想要生存就必須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此刻項目部正在對TBM進行下放、運輸和安裝,井下溫度最高時36℃,此刻,經(jīng)過改善制冷系統(tǒng)降溫后工作面溫度降到28℃,在這種高溫環(huán)境下,不要說努力工作,不拼命都干不出活。別說干活,坐在那都一向出汗,一個班一個人能喝5L水。這是什么概念,為了TBM這個項目,隧道公司、五處安裝人員都在拼命工作,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我對自我說,這個項目的安裝,不廋個十斤肯定干不好,一個多月沒有回家,趁這次學習回家,老婆對我說:“老公,你瘦了!甭犃诉@句話,我心里還是很高興的。
因為我沒有學過,沒有知識,沒有技術,所以我不行。工作中,常聽到這樣的話,但稻盛先生是這樣做的“因為我沒有學過,所以我沒有知識,沒有技術?墒,我有干勁、有信心,所以明年必須能行”。此刻也許不行,但只要努力必須能行。這段話講的很好,工期慢了,我們埋怨工作環(huán)境差;質量沒做好,我們埋怨自我以前沒有干過;安全工作沒抓好,我們埋怨自我運氣差。都是從客觀上為自我開脫,很少從主觀上找問題。稻盛先生的觀點值得我在生活中、工作中學習。
“完美主義”才能提高工作質量,提升人自身素質。平時認為,只要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就行,反正干完了,干的怎樣樣讓領導去評判。更不要說是完美主義了,質量事故我們也出的不少,公司文件也通報了一些,我們連合格有時都做不好,工作沒有工匠精神,何談完美主義。“竭盡全力,拼命工作”,“天天反省”,才能為你的完美主義畫上最美的句號。抑制“自我”,釋放“真我”,讓利他之心活躍起來,這樣的作業(yè)就是“反省”。這樣,我們的靈魂就會被凈化,就會變得更美麗、更高尚。這些語言,都是教導我們要努力工作,每一天反省,總結,才能提高自我,凈化自我。
每一天一點的鉆研創(chuàng)新,日積月累,今日比昨日進一步,期望做得更好,這種“上進心”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進入真正的“創(chuàng)造”之門的秘密。只要每一天有一點提高,我們距離目標就越來越近。此刻TBM項目已經(jīng)開始安裝,只要每一天我們能夠把TBM大件運至井下組裝硐室,刀盤、主驅動每一天都在組裝,我們就在提高,距離調試的目標就會越來越近。天天不懈努力,鉆研創(chuàng)新,這就是到達技術革新終點的“正確的地圖”,就是通向成功的確鑿的道路。不光要努力工作,在工作中更要鉆研創(chuàng)新,減輕勞動強度,加快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要有自我的核心技術,在市場占有率上才有一席之地,對公司投標,搶占市場作用很大。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本事。本事是先天的,熱情可稱為努力,熱情是由自我的意志決定。三個要素思維方式最重要!耙冗^幸福的人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事業(yè)做到最大,就無論如何必須具備正確的、正面的思維方式”。一個人的本事大小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這個人的思維方式。這個公式適合于企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后備干部的培養(yǎng)。本事再大,思想有問題,對企業(yè)不忠不實;拿著企業(yè)的薪水,干著有損企業(yè)的事情,水平很高,造的是“地溝油”。這些人,都是思維方式有問題,得出的得數(shù)往往都是負數(shù)。
讓成功持續(xù)的所謂“干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私”,就是抱著無私之心去工作、去做事。我讀完這本書,對干法的理解就是干工作的方法,這本書闡述了為什么去干工作、怎樣去干工作、工作干到什么程度等問題,這就是我對《干法》這本書的感悟。
讀《干法》有感8
一般人需要花費35年左右的時間在工作上,我們?yōu)槭裁炊ぷ,當讀到書中關于寫工作的意義時候,一絲絲的震撼透過毛孔直達骨髓。
為什么而工作?工作是為了獲得生活的食糧。很多人是這么想的。他們認為,為了吃飯獲取報酬,就是勞動的價值,就是工作首要的意義。
誠然,為了獲得生活的食糧,是工作的重要理由之一,這沒有錯。然而,我們拼命工作,難道僅僅為了吃飯這一個目的嗎?
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我的心志——這是我的觀點。提升心志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有的僧人經(jīng)歷長期嚴格的修行,也未必能夠做到?墒,在工作中卻隱藏著能夠到達這個目的的巨大力量。
工作的意義正在于此。
日復一日勤奮地工作,能夠起到鍛煉我們的心志、提升人性的了不起的作用。
我曾在一個電視訪談節(jié)目中聽過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師傅的話,很受感動。
他說:樹木里宿著生命。工作時必須傾聽這生命發(fā)出的呼聲……在使用千年樹齡的木料時,我們工作的精湛必須經(jīng)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驗。這種動人心魄的語言,僅有終身努力、埋頭工作的人才說得出來。
木匠工作的意義在哪里?它的意義不僅僅在于使用工具修筑漂亮的房屋,不僅僅在于提高木工技能,更在于磨煉人的心志,塑造人的靈魂——我在這位師傅的肺腑之言中聽出了這樣的意蘊。
他已70多歲,僅有小學畢業(yè),職業(yè)生涯一向就是修建神社。幾十年間只從事這一項工作,又苦又累,不勝厭煩,有時也想辭職不干,但他還是承受和克服了這種種勞苦,勤奮工作,潛心鉆研。在這樣的過程中孕育了他厚重的人格,所以才能說出如此語重心長的人生體驗。像這位木工師傅一樣,將自我的一生奉獻給一門職業(yè),埋頭苦干,孜孜不倦,這樣的人最有魅力,也最能打動我心弦。
僅有經(jīng)過長時間不懈的工作,磨礪了心志,才會具備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穩(wěn)而不搖擺。每次與這樣的人接觸,就能引起我的重新思索,思索工作這一行為的神圣性。
同時我衷心期望,生活在現(xiàn)代的年輕人,你們承擔著對未來的職責,在工作中切不可好逸惡勞,不要逃避困難。期望你們秉持一顆純樸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時你們或許會感到疑惑:“工作到底是為了什么?”每當此時,期望你們記住下頭這句話:
工作能夠鍛煉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
讀《干法》有感9
人生在世就是為了“生活”二字拼命的奔波。然而“生活”之意何解?我認為,努力的工作為了生,做有意義的事為了活,生活的本質就是如此了。古人講“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而我認為生活中遠遠不止有顏如玉,有黃金屋,更有精神上的愉悅和奮進,有無窮的力量和斗志,而這些遠比物質的生活更讓人興奮。
偶然的機會在一個老者手里看到了稻盛和夫的《干法》一書,頓時感覺如獲至寶,當時發(fā)現(xiàn)它的時候,老者手里拿著這個本書翻來覆去,我猜他可能也沒有弄懂這個是什么也在把玩或猜疑,而我感覺像是安排好了等著我去拿的似得,經(jīng)商量老者把這本書借給我看了,我感激萬分,簡單給他介紹了下這本書的意義和重要性,他好像也沒聽,不過無所謂了,我欣喜的抱著書回了家……
稻盛和夫被稱為日本“經(jīng)營四圣”之一,也是目前“四圣”中尚健在的一位。27歲創(chuàng)辦“京瓷”,52歲創(chuàng)辦《干法》:磨練靈魂提升心智—連鎖管理—國際連鎖企業(yè)管理協(xié)會——連鎖管理的博客“KDDI”電信公司,這兩家都是位列“世界500強”企業(yè),20xx年又一次臨危受命接管日航CEO帥印。不能不說稻盛和夫一生充滿傳奇色彩,這種傳奇與其孜孜不倦,乃至癡狂、巔瘋的工作態(tài)度是離不開的。
《干法》一書尚未讀完,但是僅讀完第一章,我都深深的感受到了,本書不是簡簡單單的文字的集合體,我讀到了一種精神和毅力,讀到了一種力量,一種無奈與極端糟糕的環(huán)境下迸發(fā)的能量。
我有幸的是也在25歲讀到了這本書,也深深的體會到25歲時候稻盛和夫的那種對于枯燥工作和面臨頻臨破產企業(yè)的尷尬,一時間“忠、孝”兩難的抉擇出現(xiàn)了他的面前,但是稻盛和夫先生選擇了忠,幾十年后的今天也驗證了,當時“忠”的選擇造就了其后來的“大孝”與“大愛”。
磨練靈魂提升心智,我們生活在21世紀,生活和經(jīng)濟都得到空前的發(fā)展,短短幾十年的發(fā)展,讓我們體會到了科技的發(fā)達與生活的快節(jié)奏的變化。但是無奈與浮躁也同樣籠罩在我們這代年輕人身上,追求時尚與激情的我們受不了工作的枯燥與約束,稍有不意便跳槽,總是認為遠方的風景是最美麗的!疤椤币辉~一度成了年輕人求職者的代號,是一種被社會大同化了的譏諷。
然后,當我們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面臨同樣的抉擇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夠堅持義無反顧的走下去,卻義無反顧的跳走了。曾經(jīng)我面對枯燥的工作,思想也如一汪死水,停下了木了,也在心頭萌生了尋求刺激與自由的想法,然而我似乎也是幸運的,總是在想放棄的時候能夠看到新的希望。
諸如“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大道至簡”等等的道理,我們總是能夠信手拈來,而且能夠講的出神入化,然后真正做的時候誰又能忍受的住寂寞。曾經(jīng)初涉職場的我也是趾高氣昂、感覺自己很了不起,做簡單的事情總有種“大才小用”的感覺,雖然也不是什么大才,但是虛榮心的的確確籠罩在小小的心靈之上。面對每天重復修改一個內容也曾厭倦過,也曾憤怒過,差點中了“欲望、憤怒、愚癡”三毒的危害,然而憤怒之余我沒有做出過激的舉動,忍受了下來。現(xiàn)在回過頭來想想當時真的是這些簡單的重復修改工作,讓我扼殺了內心的惡魔,把自己的那種愚癡的想法和狂妄自大的面具撕了下來,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后的工作中也得益于此,每一次的修改和重復都能夠有新的提升。
因此今天讀到稻盛和夫說的“工作能夠磨練靈魂、提升心智”這句話的時候頗有同感,越是簡單重復的工作越要沉下心來,發(fā)現(xiàn)簡單工作中的不簡單的事情就是一個新的提升。相比于稻盛和夫我們少了很多對工作的癡狂乃至瘋狂的堅持與努力。但是我依然相信“全神貫注于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就可以磨練自己的靈魂,鑄就美好的心靈。有了美好的心靈,就會自然地去想好事,做好事,為社會、為他人著想,并落實在行動中,你的命運就一定會向好的方向轉變”。
【讀《干法》有感】相關文章:
讀《干法》有感04-02
讀《干法》有感09-08
讀干法有感09-21
讀干法有感15篇09-21
讀干法有感(15篇)09-21
讀干法有感(精選15篇)09-21
讀干法有感(合集15篇)09-21
讀《舐讀》有感02-09
讀竊讀記有感04-29
讀《竊讀記》有感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