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后感(優(yōu)秀)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書》讀后感1
一介書生,卻鐵骨錚錚。用瘦弱的脊梁,扛起了文革之痛。心懷愛國之情,卻慘遭誣陷。最終他平平靜靜地自縊,捍衛(wèi)了自己的尊嚴。沒錯,他就是傅雷,一個倔強而又有赤子之心的父親。(開篇點出作者)
許多人讀《傅雷家書,多是被他對兒子傅聰?shù)恼佌伣虒Ф袆,沉浸在他對兒子的細致教育中。但是我從這本書中品出的,卻是字里行間消磨不掉的愛國之情。
傅雷多次在信中對兒子提到,中國內(nèi)地建設突飛猛進,還談到祖國的發(fā)展與日俱進,社會主義強國正在建設中。傅聰也回信說:“他們說我的藝術是中國的藝術,我是我的古老而偉大的祖國的忠實兒子!鼻,他們的書信字里行間透露著對社會主義祖國的崇敬,對偉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自豪之情。
在通信中,傅雷最著重給傅聰談及的祖國內(nèi)地的消息是新中國的未來與發(fā)展。傅聰也多次有感于新中國的榮譽與尊嚴。傅雷的赤子之心是深沉的,堅定的,熾熱的。即使在與朱人秀的遺書中,他也表明,他絕不會背叛祖國,他熱愛著偉大的祖國!
“中國到了‘復旦’的黎明時期,但愿你做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傅雷希望兒子可以作為新中國的鐘聲,把中國的雄偉傳達到世界的每一個地方。他對自己的兒子充滿了希望,更對新中國充滿了希望。讓中國隨著音樂的影響,隨著兒子的腳步,被更多的國家所知曉!
《傅雷家書》讀后感2
“一個又一個的筋斗栽過去,只要爬得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峰,超脫在小我之上!边@是出自《傅雷家書》中的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使我受益匪淺。
這句話的大意是:只要你夠努力,你就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傅雷對兒子的期望很大,家教也很嚴,整本書都在激勵著傅聰成為最好的自己,充滿了對兒子和祖國的愛。從中我明白了,我們年輕人都應該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
成就最好的自己不是一句簡單的空話,得付之行動。那么怎么樣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呢?我覺得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
在生活中,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目標,沒有堅定的信念,因此他們通常都碌碌無為而沒有什么巨大的成就。而那些努力拼搏,有目標,有理想的`人,大都實現(xiàn)了自己的目標,不是因為他們聰明,而是他們有了目標,就有動力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
我自己也是一個例子,在剛上初中的時候,我沒有什么學習目標,整天漫無目的,懶懶散散,導致我的成績在班上一直不是很優(yōu)秀。直到七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媽媽為我分析了成績差的原因,而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進入班級前10名。此后,為了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我非常努力的學習。終于,在七年級下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績。
許多著名的人物也都是因為有了目標,才努力奮斗,最終成為更好的自己。例如,奧斯特洛夫斯基,雖然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但他不甘沉淪,決心努力做一個更好的自己,最終寫出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著作。
傅雷的這句話也讓我明白,只要有了目標,就有了行動的動力。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樹立目標,通過努力來成就更好的自己吧!
《傅雷家書》讀后感3
傅雷的一生苦心孤詣,含辛茹苦地培養(yǎng)出了兩個出色優(yōu)秀的孩子。一個成為了舉世聞名的音樂家,另一個成為了特級英語教師。這無疑體現(xiàn)了傅雷的教育理念是成功的。
在生活方面,傅雷夫婦可以說是千叮嚀萬囑咐?船F(xiàn)自己的兒子即將步入千變?nèi)f化的社會,作為父母的他們不禁百感交集。他們二人便因材施教,用自己積下的經(jīng)驗,告訴了兒子少走彎路,多踏捷徑,自己走過的彎路,不希望兒子重蹈覆轍。
在為人處事方面,傅雷告訴兒子,要做到堅持大我,放棄小我,切忽對個人的名利和得失大過計較。我們會發(fā)現(xiàn)人生總是充滿了苦悶與矛盾,當我們熱衷于個人名利,卻不可塵及時,必然會因為嫉妒與仇恨而變得無比痛苦。相反,如果我們堅持大我,為社會和人類前途命運著想時,反而可以做出貢獻,這也便是治療憤世嫉俗的最佳良方了。
同樣,傅雷給兒子的感情方面也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孩子結婚前就告訴他要自愛,因為沒有結果的戀愛會使人對愛情感到麻木。而當傅聰真正踏入愛情婚姻之后,傅雷便將自己和妻子數(shù)十年來和諧相處之道傳授給兒子,那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夫妻之間應相敬如賓。只有平靜、含蓄與溫和的感情才能天長地久。且不能因為藝術而放棄妻子,要知道兩個人在漫長的道路上,時時都能拉對方一把,勿讓彼此掉隊,這樣才能維持長久和諧的婚姻。
本書反映的傅雷的特點,同樣也正是中國父母的普遍特點——以孩子為中心,甚至到生活細節(jié)也能為孩子考慮到,體現(xiàn)出一個活靈活現(xiàn),可愛至極的父親形象,又體現(xiàn)出了濃濃的父愛。
《傅雷家書》讀后感4
要說那本書最適合教育孩子,只有《傅雷家書》能首當其沖!陡道准視分v述了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他孩子傅敏和傅聰成百上千的書信。這些都是傅雷先生嘔心瀝血,作為一位父親時時鞭策著孩子的成長。他告訴他們?nèi)绾稳タ创囆g人生,還有道德、文化、修養(yǎng)包括情操。數(shù)以百計的書信集成了這本人生之書——《傅雷家書》。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fā)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shù)奈墓P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nèi)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傅雷使他們先做人,再做“家”,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時不失去最重要的人生觀念。
從《傅雷家書》中,我們不難看出,父親與孩子討論的多是做人之本,從各方面進行討論,信中體現(xiàn)出來的父子之情強烈有真摯,句句流露出關切之心。傅雷先生在外卻一直記著自己的孩子,寫下一封封書信。可以想象,在今天,把書信作對話平臺可謂是十分罕見,一本厚厚的《傅雷家書》深深的飽含著傅雷對子女開闊前程的期望。在父親的教育之下,書信的熏陶之下,傅聰和傅敏時刻牢記父親給他們的話語,努力向上,堅定不移,傅聰成為了一代音樂大師,家喻戶曉,而傅敏則當上了英語特級教師,才華出眾。
受教育是成功的基礎,《傅雷家書》最有力的證明了教育的重要性。令人眼花繚亂的信件就像是最好的老師、最有智慧的老師,時刻接受著它們授予的最真摯的人生之課,領悟和分析,探究哲理,陶冶情操,改變自己的一生。
《傅雷家書》讀后感5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人的生命總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業(yè)卻永遠無盡頭。透過親生的兒女,延續(xù)自己的生命,也延續(xù)與發(fā)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就應的盡的一項神圣的義務與職責。我們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shù)?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能夠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必灤┤考視那檎x,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么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zhàn)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shù)某砷L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shù)萬里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缺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傅雷家書》讀后感6
古人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假期中,我快速地閱讀了一遍《傅雷家書》,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受到了濃濃的父愛與母愛。
起初,入手《傅雷家書》,是以一種任務來“強迫”自己閱讀。越讀到后面,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想法大可不必。全文雖然收入了138通書信,但是內(nèi)容雖多卻很是真實而貼合實際生活。文中傅聰?shù)母赣H,以一封封書信詮釋了什么是愛子之情猶如大海,澎湃而深沉。這也許就是同多數(shù)中國家庭的父親一樣的真實寫照。
從書名來理解這本書,家書,是親人相互傾訴的媒介,思念之人,以情為筆,以感為紙,書寫下句句行行。字里行間都流露著傅雷飽含著拳拳地愛子之心的一封封家信,讀的過程中,總覺得一股暖流緩緩淌過心間,這也許就是傅雷對他兒子的愛吧。
讀完這份家書我深深地反省自己,作為還未完全長大的初中生,我往往會忽略父母深沉的愛,忽略他們默默無聞的付出,亦或是忽略他們所作所為的目的'。文中傅雷說了這樣一句“我做父親的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隨時隨地幫助你、保護你,又要不讓你對這個影子覺得厭煩。”讓我很是自責,難道這不是我的父母嗎?在我成長的道路上,一次次為我移開腳下的絆腳石,一次次為我制作美味佳肴,又一次次為我的長大而擔憂和鼓勵?蓱z天下父母心,我為什么讀不懂父母的愛呢?或者說我為什么不早些明白父母的愛呢?現(xiàn)在想想,真是大錯特錯呀。
傅聰在藝術上的造詣,離不開父親傅雷苦心孤詣的教誨。傅雷已去,家書仍留。傅雷家書給我們帶來的愛與精神,永遠影響著下一代……
《傅雷家書》讀后感7
《傅雷家書》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書,同時也應該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jīng)成為經(jīng)典,永垂不朽的經(jīng)典.
傅雷不愧是好父親,能以如此的心態(tài)和耐心來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這種力量呢?這種偉大的父愛可以說影響了傅聰?shù)囊簧?為傅聰走向未來做出了鋪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傅雷所寫的這些書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給傅聰上了一堂人生課,讓他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
傅雷作為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他對子女從不苛刻.而且他對傅聰?shù)?音樂事業(yè)十分的重視.傅聰事業(yè)的點點滴滴都非常的在乎,這讓傅聰十分的感動.
其實,我們身邊的父親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jīng)常為我們的生計,為了我們的學習,為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為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自己的頭發(fā)都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才是真正的父親!傅雷可以說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杰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長.
傅聰?shù)哪赣H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給她的兒女寫了好幾封信.信中充滿了對子女的關心和憐愛.同樣,她對于傅聰?shù)囊魳肥聵I(yè)也非常的在乎,這也同樣讓傅聰十分的感動,他也明白了母親的愛對他有多重要.
這本《傅雷家書》真的讓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著什么,這讓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溝通.
我太感謝這本書了,真正的父母的愛之書!
《傅雷家書》讀后感8
家書,家人之間的精神交流。自古以來有很多名聞天下的家書,其中有一位父親的家書深深打動了我,那就是《傅雷家書》。
“感情真摯、語音質(zhì)樸而又充滿深意”,這是我對它的第一感受!陡道准視纺壑道讓ψ鎳、兒子深厚的愛與期望。信中,他以一位老父親的身份,以一個“過來人”的口吻,告訴兒子怎樣做人、怎樣生活、怎樣學習、怎樣說話、怎樣戀愛……做了詳細的教導。拳拳愛子之心,溢于言表。
每每翻開《傅雷家書》,我都會想起另一對父子的故事——1950年至1953年,美國悍然出兵入侵朝鮮?紤]到美國意圖,經(jīng)中央商議,大家一致決定抗美援朝,以保衛(wèi)國家。在百萬大軍中,還有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在這一期間,他們父子也時常寫信交流。主席在信中說:“你是我的兒子,你也是人民的兒子,你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兒子。你要英勇抗戰(zhàn),與其他同志同甘共苦。”也許,毛岸英戰(zhàn)死沙場的那一刻。他想起了他父親說的,“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這兩位偉大的'父親都選擇了家書與兒子交流,也因此為中華民族培育了一位優(yōu)秀的兒子。
讀《傅雷家書》,不僅僅是要讀,更要學。要學習傅雷那種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對兒子、與國家無私的熱愛。有良知、為人坦蕩、秉性剛毅的精神。學習傅聰?shù)目炭嘤霉,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條有理,嚴謹,熱愛祖國的精神。
傅雷通過家書不僅教導了傅聰,也教育了我們。正是如此,我們更應像他要求的那樣——好好做人,認真學習。
《傅雷家書》讀后感9
身邊一向有人給我引薦這本書,但我一向沒有去了解。今天一看,確是讓我形象深入。
讓我得到這樣感觸的原因——傅雷先生有著異樣的品格魅力。
“真實的光亮絕不是永沒有漆黑的時刻,僅僅永不被漆黑所掩蔽算了。真實的英豪絕沒有卑賤的情趣,僅僅永不被卑賤的情趣所服氣算了!边@是傅雷先生對咱們品格上的鼓舞,言外之意流露出他品格的尊貴。就好如他批評八股文,以為八股文是使人思維懶散,感覺麻木,遇事不認真負責的產(chǎn)品。
而這種共同的品格魅力不只體現(xiàn)在文學方面,還在于藝術和人生。他從前說過:“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再次做音樂家,最終做鋼琴家!彼麑哟沃v的很清楚,也說明晰沒有一步登天的事,沒件事都是要一步一步做起的,而這全部的根底便是做好人。
也正因如此,他對孩子們的教育也脫不開品格,乃至是著重于品格。這種教育方法令我入神,我以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這讓我知曉成果并不是處于榜首位的,品格才是。只要具有杰出的人品,才會讓一個人的文明素質(zhì)提高,才能使一個人獲得更加優(yōu)異的'成果,才會懂得什么是感恩以及怎樣去感恩。
我期望每個家庭都能懂得這個,我期望他們不會再一味地尋求孩子的好成果,而忽視對他們品格的培養(yǎng),我期望那些因一些瑣細小事而引發(fā)的弒親事情不會再呈現(xiàn)在人們的視界中,期望當今的社會越來越潔凈.
我信任這個社會會越來越陽光,每個家長教育也會更加明麗。我也會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學習,真實做到從我開端,為子孫做好的典范!
《傅雷家書》讀后感10
父母是我們身邊最貼近的人們,他們時刻關懷著我們,在身邊教導著我們。同樣是父母,傅雷通過書信的方式溝通。正是這一封封的書信,感動著我們,打動著我們。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yǎng),又經(jīng)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極高。而他培養(yǎng)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于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xiàn)。
讀了《傅雷家書》之后,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yè)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yǎng)。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傅雷家書》讀后感11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和教悔。讀著滿載親情的一封封信,字里行間蘊含了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和呵護,也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我便認真地用心聆聽著,體會著。
我從信中看出,傅雷是一個嚴于律己的人,他讓兒子立下三個原則:不說對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國籍。
傳雷,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寫在紙上的也是些家常活。他用筆無拘無束地書寫著心中的一切,心中所想所念的,用不著擔心“審查”也用不著擔心“批判”。
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傳聰?shù)囊魳穼W習上,原先是強調(diào)技巧,而后是反反復復要他有領悟作品本身,這也是凡事要多問“為什么”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里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系,高尚的生活準則,優(yōu)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tǒng),和對祖國的.熱愛與執(zhí)情。這些內(nèi)容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
《傳雷家書》給我的觸動遠遠不止這些,我想,我大概永遠不會忘記這本書,不會忘記這些字句,不會忘記那樣的一個父親;蛟S我做不到傅聰那樣成功,但卻可以盡我所有的力量,讓父親不至于失望,讓他可以如傅雷一般能夠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
讀了傳雷家書后,我也懂得了許多,我更了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了解父母,也讓父母更了解自己和孩子!
《傅雷家書》讀后感12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他們的兒子:著名鋼琴演奏家傅聰、英語特級教師傅敏等的一封封書信,字里行間都洋溢著濃濃的父愛母愛。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
傅雷,不僅僅是一位著名的中國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的重要締造者之一,還是一位嚴格慈愛,挑剔啰嗦的父親,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他用自己當年的經(jīng)驗,親自教導兒子做人謙卑,待人待事嚴謹認真,積極樂觀的面對挫折與困難,獲得成就時不驕傲,不炫耀,禮儀要得體………不但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而且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成為一個“德才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從不溺愛孩子,尤其在生活細節(jié)這方面。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態(tài)度決定高度”,傅雷先生對此深信不疑,更是在兒子的生活中付諸了行動。例如:他教育兒子,食不言寢不語,尊敬師長,態(tài)度謙卑,不驕不躁,不氣不餒,不亂動別人東西,用完物品要有規(guī)矩的放回去,手不能插在上衣的兜里,這樣比插在褲兜顯得更無理;從小就要學會理財,懂得節(jié)約,未雨綢繆,養(yǎng)成存錢記賬的習慣……哪怕是吃飯這樣的小事也一絲不茍。
吃飯時,傅雷的孩子們必須坐如鐘,手肘的姿勢必須端莊,雅正是否妨礙了同席之人,不得發(fā)出令人厭煩的咀嚼聲,勺子筷子不可以把碗碰出響聲。不可以挑食,有一次傅聰沒有遵守父親的規(guī)章,傅雷就罰他只準吃白飯。倒是卓有成效,傅聰再也不敢了。
傅雷,他不僅僅是一位學者,更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相比于父親,他更像是一個“朋友”,一個“傾聽者”,為他的兒子照亮了前方的道路,鑄就了燦爛輝煌的人生。
《傅雷家書》讀后感13
即使傅聰這樣的天縱之才,也是在傅雷夫婦的"嘮叨""說教"中成長的。中國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和責任,就是以這種方式傳達的!}記
每位父親、母親都有對自己孩子的一套教育方法和期望,然而并非所有子女都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與期盼。品讀《傅雷家書》,正如聆聽傅雷先生父子一次次溫馨的對話。
傅雷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論家。一生譯著宏富,尤以《高老頭》《約翰。克利斯朵夫》《藝術哲學》等譯作最為著名。
傅雷先生還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嚴厲、盡責同時不乏愛心的父親。家書中傅雷的家教家風,顯現(xiàn)的底色是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傅雷在給傅聰?shù)男爬镞@樣說:"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敲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jié)方面,在藝術修養(yǎng)方面,在演奏姿態(tài)方面。"貫穿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家書是真情的流露,是傅雷先生性情中的文字,不經(jīng)意的筆墨,不為發(fā)表而創(chuàng)作,讀來感人至深。我們能不僅從中學到不少做人的道理,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與藝術修養(yǎng)。
《傅雷家書》讀后感14
我們在《傅雷家書》中可以看到傅雷先生對人生,藝術,文學鞭辟入里的侃侃而談,讓我們能近距離接觸傅雷先生貫穿一生的獨立,自由的人格,感受他真誠高尚的愛國精神和苦心孤旨,嘔心瀝血的教子形象,其中傅雷與傅聰?shù)母缸忧樯,成為了《傅雷家書》的中心?/p>
在家信中,傅雷或指導傅聰?shù)囊魳泛蜕,或評論中西方的古今音樂作家作品,或抒發(fā)自己對中國古詩詞的感悟,或談論當時中國文化藝術的發(fā)展或追求中國石刻畫的來源。我們可以看到傅雷在文學,繪畫,音樂等領域均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赤子之心是貫穿《傅雷家書》的精神也是傅雷獨立人格的體現(xiàn),所謂赤子之心,不但只純潔無邪指清新,而且還指愛。熱烈的,真誠的,潔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愛!真誠,獨立,純潔,自由這樣的詞在家信中隨處可見,傅雷認為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要保持清白,保持人格獨立,藝術,表現(xiàn)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里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他是這么說的,他經(jīng)常給傅聰寄去中國古代作品,跟他交流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鼓勵傅聰寫中文信。希望傅聰能學國外音樂之所長,但也常常提醒傅聰不忘中華民族的音樂氣質(zhì)。他關心傅聰?shù)乃囆g方面的與身體方面的,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傅聰。
這是一顆赤子之心對兒子的指導與關愛,是傅雷與傅聰?shù)母缸忧椤?/p>
《傅雷家書》讀后感15
“學然后知不足”,只有不學無術或是濺嘗即上的人才會自大自滿!}記
打開《傅雷家書》,仿佛就走進一位父親用她的一生教導孩子如何成為一個與祖國息息相通,淡泊名利,樸實無華的君子。
在傅聰留學國外的過程中傅雷寫了近百封信給自己的兒子,盡管遠隔千里,傅雷依然忍受著腰酸背痛的折磨堅持寫信。他從不曾有過老了靠兒女的生活念頭,正是相反,他走的.是另一個極端:只知道撫育兒女,教育兒女,將兒女作為摯友進行交流,盡量滿足兒女的希望當作他的責任與寬慰。
傅雷在書信中善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jīng)歷中給出經(jīng)驗個教訓。在對傅雷音樂上教育上,原先是強調(diào)技巧,而后反復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他不僅談藝術和學習方面,還談人生、戀愛、談做人、談修養(yǎng),甚至還幫助孩子糾正錯別字,這使我們清楚地感受到傅雷的細致入微,認真,嚴謹?shù)膽B(tài)度和作風。
這是傅雷兒子傅聰給他的一段回信:盡管我有時非常想念你們,甚至想馬上回來陪伴在你們身邊,但是看了您的信后又馬上否定了這一想法——我是您的驕傲,更是祖國的驕傲,我不能因為自己的個人情感而放棄了為祖國爭光的機會。為此,我應該更加努力,將你們作為我的榜樣,向你們學習。
書中還有這樣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人一輩子都在高潮或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向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yǎng),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
多么深刻的一句話。∪松緛砭褪且磺煌叩鸵粽{(diào)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才構造出了精彩的人生。
【《傅雷家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傅雷家書》心得04-21
傅雷家書心得05-10
傅雷家書有感12-26
閱讀《傅雷家書》心得03-20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5-16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5-12
讀《傅雷家書》心得06-08
傅雷家書感悟心得01-06
傅雷家書的閱讀心得12-21
《傅雷家書》閱讀心得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