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 推薦度:
- 讀科學家的故事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優(yōu)秀[1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
科學家的故事里面記載了四海八荒的科學家們一些幼年時的故事,和創(chuàng)造了什么奇跡怎么樣創(chuàng)造奇跡為我們揭秘。
我最喜歡牛頓的故事因為里面記載牛頓為科學問題獻出了自己的最好的年華,有一次,1685年他請司徒克博士來他家吃飯博士一來他讓朋友等等自己卻回去實驗室思考著問題,時間慢慢流去,等牛頓去飯廳的時候,司徒克先生早已離開,他卻拍拍腦門便說自己已經(jīng)吃過了。
這段故事體現(xiàn)了牛頓先生為科學廢寢忘食,告誡了我們要認真學習,連人家這種家喻戶曉的科學家都這么用功學習為人類鋪向光明的道路,造福自己的子孫后代人們永遠拿他做榜樣,拿他做自己的.奮斗目標,我們又有河理由不認真學習呢?科學家們向著真理勇往直前的執(zhí)著,為了科學而刻苦專研,他們推進了社會發(fā)展,甚至改變了人們的命運,他們用自己杰出的貢獻在人類歷史上留了不可磨滅的標記。
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知道科學家成才的過程,付瑩瑩為主編,這本書讓人們認定目標,不會鋌而走險走上犯罪的道路。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2
在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叫《科學家的故事》的書。
在那本書里,很多偉大的科學家生下來并不富裕,可是很勤奮讀書,例如發(fā)明大王愛迪生、科學巨匠愛因斯坦……我在這里面喜歡牛頓,在牛頓很小的時候,他不僅喜歡讀書,還喜歡做手工。
一天傍晚,牛頓看見磨坊正在裝水車便去看,還時不時的問:“為什么不這樣裝?為什么不那樣放?”他看的入迷,連回家的時間都忘了,直到婆婆叫他他才回家。以后,他每天跑來看一陣。水車裝好了,牛頓很好奇,就和婆婆去磨面,把麥子放在水車上,水車開始轉(zhuǎn)了。牛頓回家就自己做了一個小水車,第二天他把小水車給村里的孩子看,大家都說:“牛頓真厲害!”有一個大男孩說:“你說水車為什么會轉(zhuǎn)?”牛頓說不出來,大家笑他:“光會做,不會講,不過是個破木匠!迸nD這下努力去把這事弄得清清楚楚的'。再也沒有人嘲笑他了。
只有努力才有結(jié)果,所以無論干什么都要通過努力才能做成。我們應該學習牛頓,我也相信我們長大了以后,經(jīng)過我們的努力,我們會為祖國的科學技術(shù)做出貢獻。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3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講述古代科學家的書,名字叫《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
我認真地閱讀了這本書,覺得古代的`科學家們棒極了。例如:建筑大師魯班,他一生主要干木工活,在勞動實踐中不斷發(fā)明創(chuàng)造,成為木工的一代始祖。他根據(jù)茅草葉發(fā)明了鐵鋸條,又通過荷葉片的形狀發(fā)明了雨陽傘。魯班是一個十分愛鉆研的人,他一生的發(fā)明不計其數(shù)!
還有我國明朝最著名的藥物學家——李時珍,他寫過一部最偉大的藥物著作《本草綱目》。這部書共52卷,190多萬字,記載藥物1892種,收集藥方11096個!侗静菥V目》是李時珍經(jīng)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歷經(jīng)數(shù)十年親自采藥、制藥,在經(jīng)過醫(yī)療實踐而編成的一部具有世界性醫(yī)學科學奉獻的醫(yī)藥學巨著。
讀了這本書,我還知道了紙是蔡侯發(fā)明的,張衡是發(fā)明了“地動儀”……這本書真好!所以我建議大家看看這本書。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4
這周五,我們班主任讓我們搜集科學家的故事,我很快就完成了。我又讀了我抄寫 的科學家故事后,有感而發(fā)。就寫下了這篇讀后感。
這些故事都是描寫牛頓的糗事。第一個故事是牛頓與一個姑娘約會,但牛頓與那姑
娘都準時的赴約后,牛頓的腦子又開了小差,在他的腦子里只有無窮的二項式定理了。他抓起姑娘的手,錯把他當成了煙斗放進點火器,痛的姑娘大叫,就離開了他。
第二個故事是牛頓煮雞蛋,但由于他腦子又開了小差,結(jié)果煮完雞蛋后發(fā)現(xiàn)住的是自己的懷表。
第三個故事講的是牛頓請了一個朋友來吃飯,但他先回屋去研究了一個問題,朋友見他不出來就把所有的'飯菜都給吃了,牛頓出來后,以為自己吃過飯了,于是他就回屋研究他的問題去了。
這個故事可以當做一個搞笑的故事,但它給我留下的思考卻并不是搞笑那么簡單的,這說明了科學家們對科學的癡迷甚至都對平常的小事都會犯傻,甚至把一切都會用于思考。以至于這些故事都會讓我們發(fā)笑。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正是由于他們的這種精神,我們的科學才會有巨大的發(fā)展。
因此,我們在發(fā)笑的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在各方面都要集中精力,這樣才會有巨大的成就。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5
今天,我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
這本書主要講了許多科學家經(jīng)歷種種磨難,最后終于成功的事情。
這本書既給我了知識,又教育了我,比如諾貝爾拼命刻苦鉆研的精神和阿基米德到死還想著幫人們解開未解開的難題的品質(zhì)等。
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牛頓,他生在意大利,是一個近代科學歷史上的經(jīng)典的物理學的大師,他曾發(fā)現(xiàn)了力學三定律:慣性定律,落體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為未來人們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此外他還創(chuàng)造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對光的分解研究,打開了近代光科學研究的.大門。他發(fā)現(xiàn),陽光可以分解成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對以后人們研究光時作出了很大的幫助。
這種廢寢忘食的精神真了令我感到敬佩:有一次。給牛頓做飯的老太太有點事出去了,臨走前叫牛頓煮雞蛋吃。等到老太太回來后,問牛頓雞蛋煮好了沒有,牛頓邊工作邊說煮好了。等她掀開鍋蓋一看,被驚呆了。原來因為牛頓忙于計算,錯把懷表當成雞蛋放進鍋里去煮了!
這本書真是太好看了,所以我建議大家沒事時也讀讀這本。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6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中講述了很多的科學家的故事,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者”——門捷列夫。
門捷列夫生活在一個不幸的家庭里,他的父親雙目失明,微薄的退休金艱難地維持著生活的需要,不久就逝世了;舅舅在當?shù)亟?jīng)營一個小型玻璃廠,但是不幸再一次發(fā)生:工廠遭遇了火災,化為灰燼;不過聰明而堅強的門捷列夫7歲時就同哥哥一起考上了初中,1849年中學畢業(yè)后,在父親的一位朋友的幫助下,他進入彼得堡師范學院物理系學習,23歲就成為了副教授,31歲成為了教授。在一次學術(shù)討論中,門捷列夫拿出一副牌,但這不是普通的牌,而是寫著元素、性質(zhì)、原子量等的牌,他預言還有11種元素沒被發(fā)現(xiàn),后來的科學家研究出的.結(jié)果證明了他所說的話。
門捷列夫那孜孜不倦,知難而進,刻苦鉆研的精神感動了我。我們現(xiàn)在擁有比門捷列夫更好的學習條件和生活條件,如果我們同樣擁有他那樣的學習精神,我們就一定會取得更輝煌的成就。我一定要向他學習,為我們的祖國建設做出巨大的貢獻。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7
今天,我讀完了《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里面講了100多位科學家的故事。有中國人、有外國人;有發(fā)明家、有思想家;有農(nóng)業(yè)家、有軍事家;有建筑家、有地質(zhì)學家……可豐富了,我第一次看到有這么多的科學家。
其中我最喜歡張衡。他出生在東漢時期,他有家鄉(xiāng)山清水秀、風景優(yōu)美。他家很貧窮,但是張衡還刻苦努力學習。公元116年2月一天發(fā)生了地震,他決心發(fā)明一種儀器,能預測震,在他五十五歲那一年他發(fā)明了地動儀。他的地動儀分別按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排列,上面有八個龍,每個龍嘴都有一個小鐵球,下面有八個蛤蟆,哪個地方發(fā)生了地震,哪個龍珠就會吐出,人們一看就知道哪發(fā)生了地震。
我也喜歡布魯諾,因為她為科學獻身。
我喜歡這一本書,因為他讓我更一步了解科學家的'歷史。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8
《科學家的故事》中講了39位科學家的故事,《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這39位科學家有的發(fā)明了電燈;有的發(fā)明了計算器;有的發(fā)明了“珍妮紡紗機”;有的發(fā)明了麻沸散;有的修正了《本草綱目》的錯誤;有的發(fā)明了汲水工具;還有的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對原料的'利用率達到了98%以上。
書中還講了帕斯卡,一個計算機發(fā)明者的故事。
他的父親是個小有名氣的數(shù)學家,曾發(fā)現(xiàn)了四位代數(shù)曲線,讀后感《《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帕斯卡17歲時,出版了《圓錐曲線論》,以后又發(fā)明了計算器,但發(fā)明它是為了算帳用的,所以正適合當時法國零錢的兌換:1利維爾=20蘇;1蘇=12尖野。所有的圓環(huán)也可以以蘇為單位,也可以處理數(shù)據(jù)。
帕斯卡的發(fā)明給了人們啟迪:機器可以代替人的思考。
v-2導彈是德國火箭專家發(fā)明的。雖然不夠精準,但是為后來者開辟了一條道路。
《科學家的故事》給了我啟迪:“發(fā)明就是做出別人做不出的東西,創(chuàng)造就是制作出新的物品來,要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修正物品的缺點。切記: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9
讀了科學家的故事,我明白了科學家從小愛科學,最后成了科學家,就像愛迪生那樣,小時候他父母都反對他去工作,但他講出了理由把雙親都說復了,愛迪生他喜歡搞實驗。正因為他愛搞實驗,有一次他搞實驗的時候,把黃磷倒在桌子上,引起了火災,最后他父親給了他一個巴掌,嚴重影響他的聽力,耳朵聾了,他照樣賣報,照樣看書搞實驗,還有一次一個小孩在鐵軌上玩,車廂向他駛來,最后他把孩子救了,大家都夸他。站長看見就把電報書交給他,在他24歲時與瑪麗結(jié)婚,辭去電報工作。他開始搞發(fā)明,他一開始發(fā)明會說話的`機器,留聲機這個發(fā)明把美國都轟動了,第二次他發(fā)明燈炮,后來成立了一個電燈公司,他又發(fā)明電影機、蓄電池等,這樣他就成了一個發(fā)明家。
在愛迪生的故事中,愛迪生從小熱愛科學,肯動腦筋,克服種種困難,頑強進行科學實驗的事。讀完他的文章,我被愛迪生那種英勇頑強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我要好好向愛迪生學習。學習他那熱愛科學、頑強拼搏的精神,學習他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毅力和勇氣。用這種精神時時激勵和鞭策自己,使自己成長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0
暑假里,給我買了《科學家的故事》,我讀后深有感觸。
成吉思汗,原名孛爾只斤·鐵木真,在他童年時,父親也速該被毒死后,泰赤兀部首領(lǐng)塔里忽臺搶鐵木真家的'牛羊,生存,但鐵木真的母親來不爾罕山,靠挖野菜,竟然奇跡般地活了。后來,塔里忽臺怕鐵木真長大后會報復他,就派人把鐵木真抓來,但鐵木真在看守喝醉時逃回了家;丶液,他家里的馬被盜了,又日夜兼程追盜賊,終于追回了馬匹。
鐵木真22歲時與18歲的姑娘孛兒悼成親,但新婚不久,蔑兒乞人搶孛兒悼,鐵木真發(fā)誓要搶回愛妻,他聯(lián)合了乞顏部、克然部、扎達闌部,消滅了蔑兒乞人。
除了成吉思汗,發(fā)明大王愛迪生、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居里夫人,作家海倫·凱特,藝術(shù)家達·芬奇,音樂家莫扎特、貝多芬等,都偶像。楊棟長大后,要比更。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1
我最喜歡的是亞里士多德。
有魯班。亞里士多德。歐幾里德,阿基米德。張衡。華佗和祖沖之等名人。現(xiàn)在就講亞里士多德的故事吧。他說的是“沒有一個動物同時具有長牙和角。”“反芻動物有一個多重胃,但牙齒很不行!薄伴L毛的四足動物胎生;有硬埈甲四足動物卵生!薄
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很詳細的觀察了雞蛋孵成小雞時的`發(fā)育過程:“心好像一塊紅血在蛋白中間。這一點紅的在跳著,然后伸出兩條充滿血的血管,成漩渦的形狀。還有一層布滿血管的薄皮包圍著蛋黃雖然后肢體才伸張出來,最初是很小的白色的!边@樣詳細如實的記錄在2300年前是多么的難得可貴!
再說說魯班吧:小時候魯班雕刻一只鳳凰,結(jié)果雕出來的卻像雞,一點也不好看,人們嘲笑他把鳳凰變成雞。后來,魯班不斷學習雕刻,手藝不斷提高,終于雕出了一只美麗的鳳凰,同時也受到了人們的贊揚。
這幾個故事告訴我們,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換來的。做是要有耐心,不能總是半途而廢,不應知難而退,而要知難而進。天才出于勤奮!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2
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書,題目是《66個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了科學家們是如何進行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這些科學家有古代,也有現(xiàn)代的。有的是中國人,有的是英國人,有的是日本人,有的是法國人,有的是美國人。他們研究的內(nèi)容可豐富了,有的是地理、醫(yī)學、物理、紡織,有的是動物、農(nóng)作物的,還有研究武器的`。
大多數(shù)的科學家都很勤奮,有一位特別令我佩服,他就是馴服“上帝怒火”的富蘭克林。我很怕打雷,而且大家都知道,在打雷下雨的天氣里,是不能到田野里去的,因為這樣很容易被雷電擊中。可是,富蘭克林卻冒著生命危險,故意在打雷時用風箏上的麻繩導電,然后竟然親手去觸摸雷電。他可真幸運,沒有觸電,后來又因此而發(fā)明了避雷針。可是,不是每個人都像他這么幸運。當時,俄國也有一位科學家,做了同樣的實驗,但當場就被雷電擊中致死。
看了這些故事,我真是既佩服又羨慕。我也想做一個能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人,所以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成了我枕頭旁邊的又一個好伙伴,每天晚上我都要看一看。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3
科學是人類進步的源泉。人們在生活中,每天都離不開科學的指導。離開了科學,人類將會寸步難行。
在這段時間,我仔細閱讀《我們愛科學》這篇雜志,很快就喜歡上了它。這本雜志包羅萬象,精彩紛呈,讓我學到了好多的科學理論和各種社會知識,使我大開眼界。比如有一期《我們愛科學》的《神秘的神線》這一頁,講的是倫琴在研究陰極射線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X射線”,它告訴我們:我們可能在又一次研究某一個東西時發(fā)現(xiàn)另一種新的東西。再比如說那一頁《雷場生死線》講了地雷的危害。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留下的地雷常常會炸傷人,就因為這樣,掃雷器誕生了,一旦它探到了什么有金屬的東西就會發(fā)出警報,這樣就能避免很多的傷害。怎么樣,現(xiàn)在的科技發(fā)達吧!
科學的奧妙是無窮無盡的',需要人們不斷地的探索,更需要我們一代代人的不斷地完善。我以后將認真學習科學,用科學武裝我的頭腦,為我們的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4
前幾天,我向姐姐借了一本名叫《科學家的故事》的書。這本書里記載了幾位偉大的科學家對人民做出的貢獻,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是1879年出生在一座位于德國南部古老的烏爾姆小鎮(zhèn)上,他一生活了69歲,于1948去世,他的一生對物理學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愛因斯坦從小就愛問為什為,有一次,愛因斯坦看見了一個指南針,立刻就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是什么東西使它總朝著一個方向呢?指南針就這樣讓愛因斯坦對科學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
愛因斯坦最愛吃魚子醬,在他過生日那天,他的朋友特意訂了一盤魚子醬。當宴會進入高潮的時候,就把魚子醬端了出來,于是愛因斯坦就一邊吃著魚子醬,一邊滔滔不絕得講著“慣性”定律。當他講完的時候,魚子醬也吃完了,這時他的朋友故意問他:“你剛才吃的什么呀?”愛因斯坦?jié)M臉疑惑地問:“是什么呀?”“是魚子醬。”他的朋友哈哈大笑。
就是憑著對科學的一絲不茍、認真的態(tài)度讓愛因斯坦于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所以我下定決心,長大也要向愛因斯坦一樣做一個對人民有貢獻的人。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5
我在暑假里讀了《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這本書里寫了張衡、錢三強、錢學森、霍金、牛頓、居里夫人等一些科學家的故事。讀完這些故事后,我覺得他們很偉大。
在這些科學家里面,我最敬佩的是霍金;艚鸨环Q為在世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是在愛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小時候的.霍金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但是在他被確診患上了“運動神經(jīng)細胞萎縮癥”這種病后,在全身癱瘓并且喪失語言能力,只有三根手指能動的情況下,霍金反而頑強地工作和生活著,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
通過霍金的故事,我認識到:我要學習霍金的這種精神。他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蔽乙獙W習他,有一顆感恩的心,對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安排和打算,擁有自己的夢想,并為之奮斗。在學習上不退縮,不怕苦、不怕累,還要多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只有這樣我才會進步。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科學家的故事讀書筆記11-07
《科學家的故事》讀書筆記08-11
科學家的故事手抄報資料08-26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1-17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07-17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02-18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范文04-28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范文03-29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優(yōu))09-08
《科學家的故事》讀書筆記8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