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山中訪友讀后感2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山中訪友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山中訪友讀后感1
在我的教學活動中,我努力挖掘教材資源,注重課后練習題的作用。
一、鉆研課后練習題,確定上課思路
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語文《山中訪友》一課時,我仔細研讀了課后練習題。根據(jù)課后的四道練習題,我確定了自己的教W思路。以第一題為主導,確定上課的主線。第一題的要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說說作者在山中都拜訪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課文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我把這個題目的要求以幻燈片的形式出示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并找出拜訪了哪些朋友,然后悟出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完成對文本的初讀感知。
二三題的題目要求分別是,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你是否也有類似的體驗?和同學交流交流。讀讀下面的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再從課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并抄下來。然后以二三題為依托,完成對文本的感悟體驗,讓學生在對文本初讀感知的情況下,再進一步對文本進行研讀,并在找出二三題的答案的同時,完成對文本的感悟體驗。
在對文本初步感知和深層次的`研習中,完成課堂教學。最后一步是語言的積累,根據(jù)課后第四題的要求,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從研究課后練習題出發(fā),確定出教學思路,根據(jù)這個思路完成課堂教學。
二、鉆研課后練習題,確定教學的三維目標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課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理念。為體現(xiàn)這一理念,新的語文“課程目標根據(jù)‘知識和能力’、 ‘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怎樣來確立三維教學目標,又如何將其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呢?我的做法是在鉆研文本時仔細鉆研課后練習題。
在準備教學《窮人》一課時,我也是從研究課后練習題入手確定教學目標。窮人一課有四個課后練習題。根據(jù)課后練習題的要求,我把教學的目標確定如下。
知識與能力:
1、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默讀能力。
2、學習記敘文中環(huán)境描寫,心理描寫,人物對話描寫等描寫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初步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生活的窮困和悲慘。
教學重點:、學習記敘文中環(huán)境描寫,心理描寫,人物對話描寫等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展開想像續(xù)寫《窮人》。
本課三維目標的確定都是以課后四道習題為依托。
三、鉆研課后練習題,確定課堂練習
在教學過程中,依托文本,以文本語言為基礎,從學生學習的實際與需要出發(fā),教師適時精心地設計課堂練習,有意識安排學生的語文實踐,是有效語言訓練的良好載體。通過課堂練習,既能引導學生對文本語言的感受和領悟,又能引發(fā)他們情感體驗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個性化表達。這是語言發(fā)展與思維、情感發(fā)展一致化的過程。因此,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生成語言能力的有效載體。在教學活動中,我總是鉆研課后練習題,精心設計課堂練習。
山中訪友讀后感2
人類的潛能是無窮無盡的,學生的潛能更猶如一座待開發(fā)的金礦,尤其是學生的想象能力。據(jù)調查,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及年級的升高,學生的想象能力逐漸下降,初中階段尤為重要,學生升入中學,怎樣培養(yǎng)他,他就會成為怎樣的人。所以,在課改形勢下,我十分注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文章《彎彎的月亮》中老師的“彎彎的月亮只能像小船”,學生星子成為老師后,讓學生充分想象:像豆角、像眼眉、像鐮刀……星子老師的做法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我真怕自己會成為扼殺學生想象力的殺手,所以我在課堂上也有如下嘗試。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注重培養(yǎng)
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應貫穿于課堂及課外,如《山中訪友》值得每一位學生學習,初看這篇課文,我也被它深深吸引,所以在備課中我也想通過這一點想象來突破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首先由教師出示文題,讓學生揣測文章的內容,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讓學生合理想象、表達,從而引入本課。學生談的'豐富極了,有的認為去訪一位隱居的老人,有的認為去訪問大狗熊……,從而教師加以引導,引導其合理想象、表達。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
學生的想象能力真的不可估量,甚至比教師自身都豐富,在具體課堂中,我真的體會到了,若真的不設置這樣的情境,學生的想象力、作文能力不可能提高。在綜合性學習中,我首先讓學生到自然界結交一位朋友,然后充分發(fā)揮學生想象為去想對這位朋友要說的話,學生有的模仿《山中訪友》中的寫法,有的從另一個角度去想象,學生有的把電線桿想象成五線譜,小燕子是音符,嘰嘰喳喳奏出美妙的音符,有的對樹說:“你恨人類嗎?人類制造出廢舊污染空氣,讓你呼吸,人類還砍伐你,你為他們付出了那么多,結果遭此厄運,你不難過嗎?”聽著學生的表述、寫作,我感到欣慰,同時也產生了和幸福感。是的,學生的想象力大無邊,我們更應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他們的想象力在無邊的基礎上再擴大。
三、評價上鼓勵標新立異
學生也需要成就感,成功是成功之母,所以對學生的評價應跟上,對學生極富創(chuàng)意的想象應給予高度的評價,學生會更加積極地想象。如每次想象后,都給學生的想象力打分,并且由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評價打分后,說出評價的理由,有了這種鼓勵措施,想象的同學、評價的學生都會把想象力作為評價一個人一條標準,也轉變了以往靠分數(shù)、名次來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學生的想象力會更豐富、更樂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通過評價,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有的增強,作文能力明顯提高。
當今世界各國的教育改革的首要目的是:在強調打好基礎的同時,越來越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的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以便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勝。在新課改教學中,雖然只是初步嘗試,但我會堅持,也會繼續(xù)探討其他方法,以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山中訪友讀后感】相關文章: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11-09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04-27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12-06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精選21篇)11-29
小學語文《山中訪友》閱讀答案09-26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通用20篇)06-22
山中訪友讀后感03-03
《山中訪友》讀后感01-16
《山中訪友》讀后感04-03
讀《山中訪友》有感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