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作文[精品7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jù)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笑貓日記之藍色的兔耳朵草》講的是笑貓找到虎皮貓后,發(fā)現(xiàn)虎皮貓的耳朵聾了,于是聽從老老鼠的建議,上藍山尋找兔耳朵草。他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兔耳朵草,卻一時疏忽,不小心兔耳朵草被幾只饞嘴的兔子吃了。笑貓萬念俱灰,但是綠毛龜給他說了一番話,笑貓心中又充滿了希望。于是奇跡發(fā)生了,虎皮貓的耳朵好了!
讀完這本書,我的.眼淚嘩嘩的流。我被笑貓的真愛和堅持的精神感動。笑貓為了虎皮貓的耳朵,也為了他們的幸福,不管路途有多么危險,也不管路途有多么遙遠,他總是那么堅強。結果,他的故事感染了路上的每一個障礙,是他順利地采到了兔耳朵草。我覺得有沒有兔耳朵草不重要,虎皮貓吃不吃兔耳朵草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綠毛龜對笑貓說的那番話:“只要心中有愛,就一定會有奇跡!”就因為笑貓的心中有對虎皮貓的愛,所以枯樹發(fā)芽,鐵樹開花,奇跡發(fā)生了!
“只要心中有愛,就一定會有奇跡!”這也是我最后想說的。希望每個人心里都要有愛,這樣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讀了《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講述了父親帶著女兒來到教堂塔頂,并用手比劃著告訴女兒人生哲理——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假如你發(fā)現(xiàn)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這句話從使女兒在商業(yè)困難中一次次爬起,從而走向成功的事情。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的確是一句令人受益終生的話語,一旦人有了這樣的生活和學習的理念,也就能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盡管我們的年齡還小,但在學習生活中也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如果我們也能像那位女兒一樣,勤于動腦,積極進取,就一定可以克服一切困難,找到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這篇雖短但讓人足以琢磨的文章讓我從中感悟到:成功是一種態(tài)度,只要你帶著希望出發(fā),成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成功就會在不遠處等待著你的到來。
這篇課文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如果你希望成功,當以恒心為良友,當以經(jīng)驗為參謀,以當心為兄弟,以希望為哨兵!獝鄣仙
在我們身邊,還有一些愛鉆牛角尖的人,他們看著那條路早已走不通了,但還是偏要往里鉆,越鉆道路越狹窄,最后只能是死路一條。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的確是一句讓人受益匪淺的話語!作文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合上《塔頂上的貓》這本書,深深吸一口氣,書中那耐人尋味的情景在我腦海一一浮現(xiàn),久久難以忘懷。
這本書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當塔頂上出現(xiàn)了一只虎皮貓時,樹林里再無一個寧日,那些嫉妒虎皮貓的貓都再那里開會對付虎皮貓,最后還叫來了老鼠造聲勢。但笑貓卻沒有隨波逐流,竟然還向虎皮貓頭去了敬佩與愛的目光,當那些貓又嫉妒變?yōu)楹蓿用種種方式攻擊虎皮貓時笑貓又勇敢的救了他。 笑貓這種不隨波逐流的精神為我在漆黑的夜路上提起一盞明燈,我以前總是不能控制自己,看到同學在干違規(guī)的事,就會經(jīng)不住誘惑也加入進去。從現(xiàn)在開始我決定痛改前非,種出一棵果斷拒絕干壞事的`"參天大樹"。 笑貓不驕不躁,不吭不卑的品質(zhì)也溫暖了我那顆虛榮的心。以前看到別人那方面比我強,哪怕只有一點點,也會令我很傷心,現(xiàn)在我明白了還是敬佩好,那樣會讓我更自信,更出色。
這本書像是宴席:有知識的米飯;有詞語的炒菜;還有句子的面條,更主的是——有心靈的雞湯。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家長和孩子都需要被尊重,但是由于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總覺得家長是高高在上的,說的話一定要聽,導致我們現(xiàn)在教育孩子也是這樣,做什么事都以命令的口吻。自從讀了《家庭心理學》以后,從書中學到了許多和孩子溝通的方式方法,現(xiàn)在也在慢慢改變自己。
想讓孩子心甘情愿的去做一件事情,而不是去逼著他做,是要和他進行合作,只有雙方的意見達成一致,孩子才會開開心心的做,家長也會高高興興的,這就是雙贏。
當孩子行為中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不要直接否定他或者說一些刺激他的話,這樣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我們應該關注他,讓他自己說出來,當他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我們在一起想辦法解決。
自我尊重,現(xiàn)在家長都太以孩子為中心,都忘記自己的需求,總覺得孩子是第一,孩子照顧好了就行了,其實把自己照顧好才是最關鍵的,只有把自己照顧好了,才有能力去照顧別人,也要讓家人和孩子知道我們的需求,要不時間長了我們就會被忽略掉,所以我們要適當?shù)姆潘勺约海{(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整天處在緊繃狀態(tài),這樣會影響健康,也影響和家人和孩子的正常溝通。
現(xiàn)在的生活節(jié)奏變快,生活壓力變大,家長們都忙于工作,有時候也會忽略孩子,不過白天再累再辛苦,晚上我也會陪著孩子看看書、做做鍛煉,只有經(jīng)常陪伴和溝通,這樣才會更了解孩子,孩子大了我們也不會有遺憾。
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隨便給孩子貼上標簽,也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去攀比,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又不是復制粘貼的,都各有各的優(yōu)點和缺點。我經(jīng)常和我孩子講,不和別人做比較,我們和自己做對比,今天比昨天做的好,這次比上次做的好,有進步就行。
對于獎勵和懲罰,估計大部分的家庭都會有,比如考試考的`好就會給予獎勵,考的不好就要懲罰,不例外,我也用過這個方法,本來是想用這樣的方式方法去激勵孩子,但是沒什么效果,后來就取消了。
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我也一直在學習、在摸索,尋找合適我們家孩子的教育方法。
教育孩子首先家長的目標要明確,在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之下,當然就是希望孩子知識淵博,以后可以為社會、為國家出一份力,那作為父母的我們現(xiàn)在就需要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要言傳身教。然后也可以問問孩子有沒有目標,可以讓孩子制定一個小小的目標,帶領孩子向他制定的目標去做。平時也要多傾聽,行為背后的需要還是要多傾聽,只有認真傾聽了才會理解,出現(xiàn)了問題不要直接否定孩子,應該先聽聽他的說法,再去判斷。有些事情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的時候注意語言溝通的方式方法,對的情況下也可以采用孩子的意見,這樣可以肯定孩子,讓他們有自己的主見,如果經(jīng)常否定孩子,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沒有主見,會變得自卑、懦弱!使用尊重的語言雙方去溝通,將批評和職責轉(zhuǎn)換成帶有尊重的需要表達,這樣孩子覺得自己得到重視了,就會敞開心扉的和家長聊天。
每個人都有需要,我們做每件事情的時候要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也要為我們的需要負責。當家長和孩子之間遇到問題爭論不休的時候,孩子是在表達他們的需要,但是如果我們覺得是不合理的,我們可以使用策略讓孩子了解我們的需要,不光是我們要傾聽孩子的心聲,也要讓孩子聽聽我們的心聲。
由于家長們白天上了一天班下來,白天的緊張工作,下了班可能一時情緒還沒有調(diào)整好,回來教育孩子學習的時候可能就沒有那么多的耐心了,小孩認真聽話的還好,調(diào)皮搗蛋免不了一頓責罵或者一頓打。記得我們家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才開始學寫字,握筆姿勢不對,教了好多遍都改正不過來,小手被我打的紅紅的,后來他看到我的手稍微動一下,他的身體就會害怕的縮一下,事后我心里也在反思,可能我的情緒過于激動了,把情緒都發(fā)泄在孩子身上。現(xiàn)在我在想,當時他是多么害怕和無助,他當時的感覺肯定是沒有安全感的,所以現(xiàn)在我會及時調(diào)整好心態(tài),耐心的聽他講解和溝通,站在他的角度看問題,讓他有安全感、信任感和歸屬感。
激勵給予:家長給予孩子一般都認為物質(zhì)滿足就是給予,其實多陪伴孩子,多給孩子一些擁抱和愛語,這些更為重要。其實孩子也會給家長禮物,只是家長往往忽略了,像我家小朋友有時候在學校新學了一首歌,回來說要唱給媽媽聽,其實他就是在送我“禮物”,要和我分享他在學校的一些事情,但是有時候家里的事情比較多,沒有多少耐心慢慢聽,只是應付孩子說唱的真好聽,其實我沒有用心去聽,沒有體會孩子的心情,沒有接受他的禮物,這一點我要改正,以后在忙,在孩子送我“禮物”的時候,我也要停下手中的工作,用心的接受他給予我的“禮物”。
使用尊重的語言:讀到這一張“給出沒有評判的觀察”,突然想到自己平時的語言溝通好像都是批評,以后要改正一下,讓批評的語言轉(zhuǎn)換為單純的觀察,孩子得到尊重了,他們會更樂意配合我們。如果有需要孩子幫忙的地方,我們可以提出“可執(zhí)行的請求”,讓孩子自愿幫忙而不是被逼迫的幫忙,雙方要合作愉快,我們還要學會傾聽,全身心傾聽自己的聲音,傾聽別人的聲音。
在成長中學習:人不管在什么階段都要學習,這樣才不會被社會淘汰,從小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成人之后進入社會,學習社會人際關系,現(xiàn)在為人母,更要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樣即可以為孩子做榜樣,也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如果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可以和孩子和家人一起商量,所謂人多力量大,辦法總比問題多,如果問題解決了,一家人都會非常開心,都很有成就感,如果沒解決,那么就一起學習,總結經(jīng)驗。
讓我的家成為“無錯區(qū)”:以前遇到事情,總是會提高嗓門讓孩子去完成,覺得這樣聲音大就會鎮(zhèn)住他,而且效果也明顯,因為他害怕所以會立刻去做,可是我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現(xiàn)在讀了這么長時間的書,也學會了一些怎么和孩子溝通技巧,比如今天晚上我在家里剝蠶豆,他在玩玩具,我就問他:“你要不要過來給我?guī)蛶兔ρ健,開始我以為他還想玩玩具,肯定不會來,可是他卻很開心的和說:“可以呀,我要幫媽媽一起做事情”,我們就一邊聊天,一邊剝蠶豆,很愉快的把這件事情做完了。所以語言溝通很重要,如果我今晚是以責備的語氣說:“不要一天到晚就知道玩,過來幫媽媽做事情”,也許他會過來幫忙,可是他會覺得沒有被尊重,就會帶著情緒做,這不是我想要結果。
長頸鹿文化與豺狗文化:在生活中,豺狗語言和長頸鹿語言都用過,心情平靜的情況下會和孩子好好聊天,會用長頸鹿語言鼓勵孩子,但是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者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一急躁就會使用豺狗語言,給他貼標簽或者責備他,其實知道自己做的不對,但是有時候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以后還是要克制自己,不能用豺狗語言,要多用長頸鹿語言,讓自己和孩子都成為心胸寬廣的人,還要讓自己和孩子的視野更遠、更廣?戳撕竺娴募彝セ顒樱矣X得挺有意思的,我們可以試著做做,比如有一篇“主題:風盈生命之體驗”,標題:“感恩”,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做這個事情,每天寫一篇感恩日志或者寫幾句話也行,久而久之,我們就會對什么事情都是感恩的態(tài)度,不會計較。
這幾部分書中主要提供了大量的游戲和故事,如何把評判解讀成需要,如何將憤怒轉(zhuǎn)化為感受和需要,如何處理憤怒的情緒等等……有的游戲可以和老公和孩子一起做,即可以從中學習也可以增進親子感情。我們跟著師傅一起努力學習,會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最后祝福家人們的孩子都越來越優(yōu)秀,家庭越來越幸福。
今天讀的主要是“無錯區(qū)”的故事分享,也是總結這本書的內(nèi)容,故事是在教我們用什么樣的語言和孩子溝通,怎樣和孩子合作,還有家長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怎么樣可以滿足等等……
我們已經(jīng)讀了2本書了,《家庭心理學》、《非暴力溝通親子篇》,雖然書的內(nèi)容不是所有的都能記得,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在用,我覺得對我的幫助還是挺大的,比如現(xiàn)在小孩有問題問我,我都是很有耐心的回答,以前問多了我就嫌他煩,還有就是他以前犯錯了我不等他解釋就一頓發(fā)火,現(xiàn)在同樣的情況發(fā)生,我也很想發(fā)火,但是我停頓幾秒不說話,發(fā)現(xiàn)好像就沒火氣了,接下來就會問他什么情況,聽聽他的解釋,所以我覺得我在慢慢的改變,在這里我要感謝師傅,帶領著我們一起成長,期待我們學到的更多。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去年的樹》這篇文章一直在我的腦海里跳來跳去。
文章寫了從前有一棵樹和一只鳥,鳥天天唱歌給樹聽,而當鳥兒給樹唱歌的時候樹也靜靜地聽著,秋天到了鳥兒要飛回南方,春天來臨鳥兒卻再也找不到樹了。
是啊,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胡亂地砍伐樹木,但他們是否想過如果人類再大量砍樹的話,到最后我們?nèi)祟愐矔窨铸堃粯佑肋h消失在地球上的。
這讓我想起伐木工人。他們?yōu)榱藪赍X過上好日子,天天上山去砍樹然后運到其它地方去賣,這樣雖然能掙錢,但是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樹,我們就會缺少氧氣。想起以前,天是那么的藍,水是那么的`清,而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過消毒的水也沒有過去的干凈。
樹是我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人類缺少樹我們就不能生活在地球上,樹還可以擋風遮雨美化環(huán)境。如果沒有樹地球就會變成沙漠。沒有樹的后果是多么可怕!我簡直不敢往下想。
讓我們一起保護環(huán)境,多植樹,不亂砍亂伐樹木。留一片茂密的森林做小猴的樂園,孔雀的故鄉(xiāng)。
讀后感的作文 篇6
在我的書籍里,我最喜歡的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了。因為它能深切的教育我,給予我很大的啟發(fā)。
主人公海倫·凱特從小雙目失明,耳朵先天失聰,嘴巴又說不出話來。對他來說已經(jīng)很痛苦了,偏偏他的父親又去世了,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文中有一句話,使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那就是:“事情往往都是這樣,一件東西一旦失去,才會留戀他。”細細咀嚼一番,覺得知句話不無道理!當我們因貪玩而身體受到傷害的時候,才會留戀以前的健康時的歡聲笑語,當你漫無目標的過完了一生,才會留戀時間,才會有一種時光倒流的這種迫切愿望;當你失去光明時,才會愛惜以前那雙清涼的大眼睛······這又一次向警鐘般敲響了我們的心靈,可見珍惜我們周圍的`一切,熱愛我們的生活是何等重要!
這本書教會了我要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不要把時間白白浪費掉,要時時刻刻都要有上進的心。我要向書中寫的海倫·凱特那樣勇敢。堅強!
讀后感的作文 篇7
為紀念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今年出版的關于抗日戰(zhàn)爭題材的文學作品不少。大多數(shù)是正面描寫我抗日軍民與日本侵略者英勇戰(zhàn)斗的故事,這對激勵人民增強民族自信心,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操,顯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義的。但是,作為與時俱進的文學作品(小說或其他藝術樣式),我總覺得它們在思想的延展和藝術的開拓方面,還缺了點什么。
正巧,這兩天剛剛從國外回來,便得到上海作家竹林送我的一部描寫淞抗戰(zhàn)題材的兒童長篇小說《流血的太陽》,懷著對“傳統(tǒng)題材”作品的傳統(tǒng)觀念,出于對朋友的尊重,我懶懶地在臨睡前當作催眠曲翻閱起來。不料,讀著讀著,我的精神振奮了,心中的欣喜不由自主,于是,就趁一下子不能入眠的機會寫下心中的一點感觸:
這部小說沖破了以往描寫傳統(tǒng)題材作品的窠臼,用兒童們純潔、善良而又愛憎分明的目光和情緒觀照那個戰(zhàn)爭年代的生活——這種生活雖然充滿血與火,但阿毛、阿雪這群孩子們的童年依然豐富多彩;雖然被日本鬼子的入侵蒙上了苦難的陰影,但苦難中既有戰(zhàn)斗,也充滿了人情、友情和愛。你看,孩子們秘密喂養(yǎng)了一頭十九路軍留下的'小馬駒,大家視它如珍寶,但為了要從鬼子手中救出阿雪姐姐,孩子們只好忍痛割愛舍棄了它的生命。阿狗的爸爸是漢奸,大家對他恨之入骨;但當阿狗失去了爸爸以后,孩子們卻對他充滿了憐憫、同情與愛……尤其是小說的結尾,向人們指出了應當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如何理解人類的大愛精神——“歷史仿佛是一個多棱的水晶體,它總是從不同的角度展示給人們不同的面貌和不同的真理!睂厶岬搅恕叭祟愔異邸钡恼軐W和理性的高度,能給讀者以全新的感悟和啟迪。
其實,就我所知,竹林是從寫兒童文學起開始走上創(chuàng)作道路的。她前后寫過許多兒童文學作品,如長篇小說《夜明珠》《晨露》、兒童散文集《閣樓上的天空》《老水牛的眼鏡》等等,都以她獨特的人性的視角,從人類之愛出發(fā),以優(yōu)美細膩的文字展示了兒童們純潔無邪的心靈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可以說,她的兒童文學是獨樹一幟的真正的童心文學、人性文學。因此,《流血的太陽》有這樣的特色,也就絲毫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