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的解析》讀后感 推薦度:
- 《夢的解析》讀后感 推薦度:
- 《夢的解析》讀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夢的解析讀后感(通用16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夢的解析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1
誠言讀這種純學術(shù)型的論文對我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味如嚼蠟的感覺。前段時間鼓起勇氣拜讀了一下朱光潛先生的《西方美學史》讀到三分之二就放棄了,只能說自己的資質(zhì)還不夠,只能讀讀小說品品小詩。
這次讀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這本書,讓我對這種純學術(shù)型的書又有了一種全新的體驗,雖然還達不到讀小說那種流暢,有些句子要反復看好幾遍才能明白他的含義,但是讀過之后確實對“夢”這個帶有迷幻色彩的詞有個一個新的認識。
文章非常嚴謹?shù)膰@著“夢是什么”、“夢的來源是什么”、“組成夢的材料是什么”、“夢的功能”等問題進行了非常深入的'分析,弗洛伊德在相關(guān)方面看了非常多前人的作品,進行提煉分析,并且記錄成千上萬的實驗者的夢甚至是自己的夢境來作學術(shù)分析,這才謹慎地有了自己對于“夢”的解釋。
在古人眼里,“夢”常常意味著對未來的一種預示;也有學者指出,“夢”是在睡眠狀態(tài)下對于那些瑣碎,不經(jīng)意的記憶的一種緩解行為,相當于人類思想負擔的一種排泄行為。但是弗洛伊德通過大量的夢例得出結(jié)論認為:“夢”是一種(受抑制的)愿望(經(jīng)過改裝的)的實現(xiàn)。
夢意味著渴望一種愿望的實現(xiàn),這一說法在我心里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看完這個結(jié)論我不禁就要反觀自己最近做的夢,來印證一下弗洛伊德先生這個觀點我是多么的贊同。
我清楚的記得有一個夏夜里,我在床上一直輾轉(zhuǎn)反側(cè),失眠到深夜。然而我第二天和我的朋友約好了一起早起去爬山。直到深夜四點,我一直還在糾結(jié)這個問題,我失眠到這么晚還沒睡,明天必定沒有足夠的體力和朋友去爬山,但是已經(jīng)約定好的事情怎么樣才能推脫掉,這個問題在我心里久久縈繞。最后我終于決定給朋友發(fā)信息說,明天有事,咱們下次再約去爬山。但是實則我心里十分愧疚。
終于在清晨五點左右我進入了夢鄉(xiāng),我清楚的記得我做了一個夢,夢到窗外下起了雨,滴滴答答的聲音清楚的傳到我的耳朵里,我心里想著下雨了不能和朋友去爬山了。實則這只是我心中的一個愿望,我希望不能去爬山這個事情有合理的理由推脫(例如下雨),不至于說“我昨晚失眠,我要補覺”這個理由這么尷尬。
從書中,我就能清楚的體會到要對于人類的“夢”這一領域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畢竟人常常都是一邊在做夢一邊在忘記自己做的夢。第二天就算有所回憶也是零零散散的只言片語。再者每個人的表述能力不同,個人經(jīng)歷也不同,解析一個人的夢肯定要和他的兒時記憶和這幾天的體驗相聯(lián)系。你作為一個第三方,怎么可能那么輕易的了解他人的過往和夢境。若是用自己的夢境作為自己論文的論據(jù),有些時候又有些站不住腳。所以認真寫一本關(guān)于“夢”的著作真的是一件相當不易的事情,我確實為弗洛伊德這種學術(shù)研究精神感動不已。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2
每個人都會做夢,我也不例外,一直感覺夢是潛意識里存在思想的延伸。從小就有對夢的好奇,人為什么會做夢?我們醒后為什么會忘記夢?夢的內(nèi)容有什么意義呢?
《夢的解析》主要是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視角解讀夢的形成機制、夢的來源以及夢的功能。第一章列舉各家對于夢的解析時就指出,這些人的觀點要么是完全錯誤的,要么是只有部分值得借鑒,沒有觸及夢形成機制的本質(zhì)。在許多學者的觀點中,夢確實是一種精神活動,這一點毋庸置疑,但這種精神活動的級別是極為低下的,無法與清醒時的思維活動相提并論。
弗洛伊德認為夢的功能是愿望的達成,無論夢的顯意如何,是無意義的、焦慮的甚至是反道德的,其本質(zhì)都是滿足人的欲望。比如人會夢見尋找?guī),一般來說會解讀為人想要方便才會做這樣的夢,愿望是消除尿意可這樣的夢往往是找不到廁所的,只有兒童才會找到廁所然后尿床,大人則是一直在找,所以真正的愿望是偷懶,“起身去廁所太麻煩了,不如就這樣睡下去”,所以才會一直尋找?guī)坏,夢得持續(xù),之所以沒有尿床,是因為審查機構(gòu)不允許逾越鴻溝。如果真的憋到不行,愿望就會轉(zhuǎn)變成要去消除尿意,就會夢到找到廁所,之后就是驚醒了。
《夢的解析》第一次告訴曾經(jīng)物質(zhì)和充滿疑惑的人們:夢是一個人與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對話,是自己向自己學習的過程,是另外一次與自己息息相關(guān)的人生。在隱秘的夢境所看見、所感覺到的一切,呼吸、眼淚、痛苦以及快樂,并不是都沒有意義的。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還認為人在清醒的意識下面,還有一個潛在的心理活動在進行著。夢不是偶然形成的聯(lián)想,而是壓抑的欲望(潛意識的情欲偽裝的滿足)。它可能表現(xiàn)對治療有重要意義的`情緒的來源,包含導致某種心理的原因。所以,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橋梁。書中作者聲稱他發(fā)現(xiàn)了三大真理:夢是無意識欲望和兒時欲望的偽裝的滿足;俄狄浦斯情結(jié)是人類普通的心理情緒;兒童是有性愛意識和動機的。
《夢的解析》一直以來飽受爭議,一是精神分析的方法本身取證的主觀性較多,它來源于催眠后病人與分析師的交談。二是潛意識的愿望是無法被意識捕捉的,那就無法證明其真正存在,總會有人不承認。
讀完《夢的解析》后,感到有很多別扭的地方,雖然弗洛伊德構(gòu)建了一個物質(zhì)結(jié)構(gòu),但這個“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無法被證明。而且弗洛伊德所采用的案例,都是西方語系的人,他提到語音、詞法在形成夢境中的作用,是利用詞根的聯(lián)想達到的,比如紫羅蘭會聯(lián)想到暴力。但這種方式在中國似乎無法實現(xiàn),中文不是依靠詞根的,而是象形字,中國人做夢可能會直接繞過文字聯(lián)想階段,因為圖像聯(lián)想完全可以代替文字聯(lián)想。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3
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夢,只是第二天醒來時有時記得而有時又不記得。夢的內(nèi)容千奇百怪,變化莫測,在沒有接觸到心理學對夢未曾有了解之時,一直都覺得夢是很神秘的境界,為什么會做夢,為什么會夢到那樣的情景,很多關(guān)于夢的詞語,故事,人物從小就在我的腦海里翻來覆去。最近讀了弗洛伊德先生的心理學著作《夢的解析》才對夢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根據(jù)弗洛伊德的觀點夢都是“愿望的達成”,嘗試用潛意識來解決各部分的沖突。不過由于潛意識中的信息不受拘束,通常讓人難堪,潛意識中的“稽察者”不允許它未經(jīng)改變就進入意識。在夢中,潛意識比清醒時放松了此項職責,但是仍然在關(guān)注,于是潛意識被扭曲其意義,以通過審查。所以夢中的形象通常并非它們顯現(xiàn)的樣子,按照弗洛伊德所說,需要用潛意識的結(jié)構(gòu)進行更深的解釋。
看完他的作品中的觀點,然后想到我個人以前做過的夢,就能夠大概的解析自己夢了。
我記得,自己在上高中時,曾喜歡過班上一位男同學。但當時還有很多班上的女同學也都喜歡他。其中的一個女生還和我是同寢室,有一天,我就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我和那個男生一同在我家,他還在稱呼我的爸媽為爸媽。還跟我哥哥一同睡在一個臥室。然后,又是我在學校的場景,我在公共浴池里洗衣服,那個男生他把自己的要洗的臟衣服拿給我,讓我洗,而正當我準備拿過來洗時,我的室友,也就是同樣喜歡那個男生的女生出現(xiàn)了,她從我手里奪走了那件衣服,然后,我就被驚醒了。
醒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在做夢,看到那個女生,我也實在沒忍住就笑了。
相信通過弗洛伊德所說的夢是愿望的達成,大家也不難理解我所做的這個夢。
作為初中生的我們正值青春期,所以對于異性有好感也難免。但是,那時的我們學習壓力大,學校是嚴格禁止談戀愛。所以,我內(nèi)心復雜的情感就可由夢來實現(xiàn)。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4
《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其中敘述了弗洛伊德對于夢的看法以及在進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輔導時解夢的方法。
通觀全書,弗洛伊德的理論論證可分為六大部分,分別是:
一、對兒童的夢的研究
二、探討夢的檢查作用
三、探討夢的象征作用
四、分析夢的運作
五、舉例分析幾個真實夢境
六、夢的作用在于滿足愿望。
弗洛伊德從沒有偽裝或偽裝較少的兒童的夢開始講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夢境,其解夢的最關(guān)鍵因素就是揭開夢的偽裝。
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這本書中采用大量的材料來論證其觀點,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材料都是他自己的夢。在科學研究中,占據(jù)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對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并且,在獲取材料的過程中,又是一個艱苦曲折的經(jīng)歷,需要的是耐心和恒心。而對于所獲得的沒有邏輯繁瑣的材料,又要對其進行整理、分析,直至最后歸納得出結(jié)論。但是有的時候,結(jié)論是很難得出來的。
在其著作中,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欲望的表達,也就是說,夢是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某種渴望,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沒有被滿足的渴求。夢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因由的,是由先存在的現(xiàn)象引發(fā)的,“夢是一種被壓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經(jīng)過偽裝的滿足。”而一些科學的解釋認為,夢是人在睡眠時部分的大腦皮層尚未停止活動而引起的表象。夢到底是什么,誰又有一個確定的回答呢。
對于這本理論著作,讀一兩遍是不足以參透其中的奧妙的,所以我只有“窺探”這座冰山,力求溶解其中的一小塊。
毛主席說過,沒有調(diào)查研究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秹舻慕馕觥愤@本書給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采用的材料很多,也很翔實,是弗洛伊德多年研究精神病癥的成果。當然這些材料大多是他自己的夢,只是夢中解析的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論。一個搞科學研究的人,只有占據(jù)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然后對其進行加工制作,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這是一個細致而且艱苦的過程,需要超強的耐心和毅力。而且,這些材料的覆蓋面比較廣,也很有深度,其中有小孩、青年、老人的夢,有男人、女人的夢,有荒誕不經(jīng)的`夢,有啼笑皆非的夢,有高興的夢,也有痛苦的夢……仔細和認真,是成功者必備的素質(zhì)。占有了豐富和繁瑣的素材之后,弗洛伊德對它們進行了細致的研究。一個個夢從夢者口中斷斷續(xù)續(xù)的講述出來,沒有多少邏輯性,然后又要整理、分析,直至得出結(jié)論。而有的時候,結(jié)論是很難得出來的,因此,就會給人帶來許多的麻煩。但弗洛伊德說過,在科學研究中,往往一個難題解不開時,不妨再加上另一道難題,一并考慮,反而有時能找到意外的解決辦法,就如同你把兩個胡桃核湊在一起敲碎,比一個個分別敲碎容易。是的,“以毒攻毒”不失為解決問題的良方之一。
夢的冰山正如同我們自身的愚昧,在黑暗中不被我們所識破,《夢的解析》仿佛是一縷理性的陽光驅(qū)趕了我內(nèi)心的黑暗和愚昧,讓我們目睹了夢的朦朧的面孔。愿理性的陽光普照在我們的心頭。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5
另外的一點,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學家,他對于人類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將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廣到普通人身上,就讓大多數(shù)人無法理解了。在《夢的解析》中,這一點也有體現(xiàn)。弗洛伊德認為在人們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對于“性”的這個禁區(qū),人們既想闖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夢中釋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滿足;谶@樣的理論,弗洛伊德在其對夢的解釋中,除了個別十分明顯的是對普通欲望的滿足(如饑渴、排泄等)的夢外,大多數(shù)夢在他的眼里都與對性的'渴望脫不了干系。這樣的說法不但難于被人理解而且過于絕對,并不能涵蓋所有夢的好處。
第三,弗洛伊德認為夢的作用就在于滿足人的愿望,能夠保護睡眠。這樣的說法過于絕對。事實上,在我們的夢里,除了滿足愿望的夢之外,也不乏一些焦慮的夢,有些夢甚至會影響到人的睡眠,例如單純地受到白天未解決的事務影響而做的夢。雖然,弗洛伊德認為人民們的驚醒并非是夢導致的,而是由防御機制造成的,但他仍沒有對于噩夢本身的產(chǎn)生給出合理的解釋。在弗洛伊德看來,縱使夢本身的含義并不單一,他也不能給出過于多的解釋,因為這對于一個理論的誕生是不利的。對于精神分析學這個理論學問來說,弗洛伊德不能兼顧夢的含義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對于精神分析治療時,我們不就應以偏概全,忽視掉其他的可能性。最后,弗洛伊德提出進行夢的解剖分析時務必對病人的生活背景有深入的了解才行。這一點,我們認為是就應肯定的。也因為這個原因,我們不應妄自對他人的夢加以揣析。要想正確地解夢,我們就務必對做夢者有一個長期的縱向了解,因而解析夢這個過程,也是十分費時費力的。
雖然《夢的解析》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瑕不掩瑜,這本書在心理學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它從一個其他人從沒探索過的領域?qū)θ藗兊男睦、夢境進行了分析,并構(gòu)成了一個相對完備的系統(tǒng),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因此,要了解西方的心理學發(fā)展,我們就不能不研究弗洛伊德,要了解弗洛伊德,我們就不能不關(guān)注這本《夢的解析》。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6
《夢的解析》,弗洛伊德的名著,發(fā)表于1900年,對人類影響最大的心理學經(jīng)典,奠定了精神分析學派的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對于夢的問題從各個方面進行認真的探討。
很早想看這本書了,不過它科學嚴謹?shù)臄⑹鲩_始讓我看的很不習慣,它敘述了弗洛伊德對于夢的看法,以及在進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輔導時解釋夢的方法,弗洛伊德得出結(jié)論的方法讓我受益匪淺。對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它從沒有偽裝或偽裝較少的兒童的夢開始講到變化后成人夢境。
《夢的解析》指出夢是潛意識的自我表現(xiàn),潛意識被壓在人心靈的最深處,當我們意識處于混沌的狀態(tài)時。潛意識就會以其他的過不可思議的形式冒出來,我們大多覺得夢和現(xiàn)實無關(guān),不過是夢被化裝了。解夢的關(guān)鍵就是揭開夢的偽裝。
舉個例子,按書中的解釋,當我們在夢到自己從哪個高處掉下來,當然我們不會摔死,但在這種夢中,自己的身體也會有隨夢掉下來的感覺一樣,書中給的解釋是。這樣感覺的原始材料來自我們小時候被大人高舉起又突然放下,不過這種感覺不像疼痛一樣,被我們記憶收藏,因為到當時太小大腦的.記憶功能沒有發(fā)育,但是身體對于這種感覺已經(jīng)有了記錄。
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弗洛伊德認為這些材料都來自每個人的童年,在人生中童年是最重要的階段。
感覺夢的內(nèi)涵是無窮的,潛意識也是難以捉摸的。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7
《莊子·齊物論》里說道,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那么我們在做夢的時候,是真的在夢里呢?還是在別人的夢里?更甚者,我們就是夢本身?
一年前看過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名《盜夢空間》。劇情大概是萊昂納多帶領著他的團隊,進入他人的夢境,從他人的潛意識中盜取機密,并重塑他人夢境的故事。影片的最后,導演故意留有懸念——男主角有沒有回到現(xiàn)實生活。對此網(wǎng)上評論不一。值得思考的是,我們自以為是生活的真實世界,真的真實嗎?
看過弗洛依德的《夢的解析》后,似乎有了一些新的發(fā)現(xiàn)。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人潛意識的反映,也就是說,所有夢均不會是空穴來風的,在經(jīng)過一系列追溯與解析之后總會找到你會做這樣夢的原因。
也許是:
1)一種最近發(fā)生且意義重大的事件。
2)幾個最近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凝聚成的整體。
3)一個或數(shù)個重大事件,在夢中以一個同時發(fā)生的無足輕重的印象來表示。
4)一個對做夢者本身具有重大意義的經(jīng)驗(經(jīng)過一系列回憶跟思溯),而經(jīng)常在夢中以另一最近發(fā)生但無甚關(guān)系的印象作為夢的內(nèi)容。既然夢與真實生活聯(lián)系如此密切,我們好像不能完全將兩者剝離開來。
前幾年很火的一個話題要屬維度觀了。人們把我們所屬的時空分為十個維度,其中六維——摺起,能讓五維空間中的點自由跳躍。因此如果一個3D世界的人對現(xiàn)在的生活不滿,假使他擁有六維空間的能力,則他能自由的變成五維空間中任何一個他所滿意的位置。乃至到了九維空間,我們甚至可以自由地穿梭在任何一個宇宙的任何一個時點的任何一個3D空間了!秹舻慕馕觥分姓f,一個人永遠無法確定地說他自己已將整個夢完完全全地解釋出來,事實上,盡管所做的解釋已到了完美無瑕、令人滿意的地步,但他仍可能再由同一個夢里又找出另一個意義來。我們總會在夢里看見許多我們至今無法解釋的事情,這會不會是由于我們的維度太低,而夢里的情形屬于三維度以上的事情呢?試想一下,其實夢中的情形是五維空間里的一個點,而我們現(xiàn)在的世界也是屬于其中的一個點,我們在五維空間里各自有不同的活法,而六維空間的主宰者則可以隨意體驗任何一個3D世界。所有我們在夢中看見的也許在另一個維度里面正在發(fā)生著。我們真實發(fā)生的事情也許正是別的點所夢見的。這樣說來或許有點玄乎了,不過萬事都是相對的不是嗎?《夢的解析》里提到的:在夢的“隱意”與“顯意”之間比較,第一個引人注意的便是夢的'工作包含一大堆的“凝聚作用”。而這這凝聚的印象恰恰是發(fā)散的真實啊。
中國有兩句古語:“眾人皆醉我獨醒”與“眾人皆醒我獨醉”。到底是一個醉鬼笑其他人還是一群醉鬼笑一個人,或許這并沒有答案。我們現(xiàn)在也無法準確地說出個所以然,但最美的不就是這種朦朧感嗎?
有人說,既然我們懷疑世界的真實性,那么,隨便怎么活都可以咯。前面提到《夢的解析》中曾說,夢是人潛意識的反應,也許反映著另一個點的真實事件。我們都做過噩夢,比如夢見考試不及格,或者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醒來之后后怕不已,想著,還好不是真的。這正是給了我們一個警示,夢作為連接兩個3D點的橋梁,總有它存在的道理吧。我認為,夢里的警示就是要提醒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多么美好,雖然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我們應該珍惜這樣的生活,并且根據(jù)夢中所提示的那樣,不要重復可怕的錯誤。
我們不妨就把真實世界看做一場大夢,多一些灑脫,少一些計較,痛痛快快夢一場。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8
早上利用課余時間讀了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對于書中關(guān)于夢的起源有了新的認識。
相信很多喜歡心理學的人都對弗洛伊德這個名字有所了解,但我也是第一次從這本書中才知道,我們所了解的“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這樣的概念,居然也是他通過這本書首次提出來的。
當看到這一點的時候,最大的感觸就是:應該多讀書。我們平時所認為讀了多少書,真的不過是冰山一角,九牛一毛,當讀的越多,了解越多,才越發(fā)現(xiàn)自己的渺小,以及知識海洋的浩瀚。
在這本書中,我知道了關(guān)于做夢的'三個來源解釋。有一種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遠古時代所流傳下來的,就是夢是屬于神明的指示,是屬于超自然的范疇,于是也就有了很多解夢的說法。另外一種是亞里士多德等哲學家們所說的,是人們精力過剩所產(chǎn)生的一種沒有意義的精神活動。關(guān)于這一點,因為有些夢實在是不能單純地用無意義去解釋,所以也不是所有人都認同。
而第三個解釋就是書的作者弗洛伊德所說的,夢是我們潛意識中的欲望通過改頭換面顯現(xiàn)出來的精神活動,是有意義的,同時可以通過解析夢境來治療一些心理疾病。
無疑,他的這個說法從最開始人們的不理解到現(xiàn)在越來越多人開始關(guān)注。
在這本書中,我也開始了解了夢的原理,懂得了關(guān)于夢境內(nèi)容背后可能潛藏的心理活動,心理意識。通過讀這本書,更加地篤定了應該多讀書的想法。而這還只是讀了一本關(guān)于心理的著作,充其量只是在書的海洋中的一小滴,如果大量地閱讀這一類型的書,才會有了把這些知識點聯(lián)系成線,成面,才能有自己的知識體系。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9
這是一本令人內(nèi)心糾結(jié)的書。也許因為我沒有太多心理學、病理學及精神病學方面的相關(guān)知識,此書讀來頗多觀點不甚贊同,當然,這絲毫不影響對這本書的高度評價。試想一本著于1899年的著作,其分析、研討內(nèi)容至今仍然很有說服性、仍然很有指導意義,足見本書的歷史價值絕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不能茍同就能撼動的。
嚴格地說,如果你是一個醫(yī)科的學生,而且對精神病及心理疾病方面想深入研究,或者很感興趣,那么這本書你一定要看,其中一些夢的解析對這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幫助的,我雖對這方面不甚詳解,但循著本書的思路與解析,已然對這一領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如果你因為對夢的興趣,或者是想試著做傳統(tǒng)意義上的解夢,想通過閱讀這本書達到這個目的,恐怕會失望,因為這本書幾乎完全沒有從這方面去解析夢。特別是書中關(guān)于夢的解析幾乎全部基于性、童年相關(guān)聯(lián),難免令其說服力降低,頗覺牽強,恐怕這也是本書之所以略有爭議的體現(xiàn)吧。
雖然這本書象教科書一樣理論化,但其細致入微的記錄下每個夢,又象考古一樣對每個夢深入研究,其解夢是為了為病人治病,而非算命預測,令人很折服他的專業(yè)功底,但對業(yè)外人士借鑒意義似乎不大。不過,書中對潛意識的探索與剖析還是很有見地的,夢可以使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意識,窺析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意圖。
書中精彩錄:
1.瘋子是醒著的夢者。
2.夢中的身體不能動等運動麻痹,是神經(jīng)意識與肢體的矛盾體現(xiàn)。
3.夢中所展現(xiàn)的主要是人的本能,可以說人在夢中回到了自然狀態(tài)。他沖破清醒時被意志禁固的壓抑。
4.夢中忘記的.往往是重要的,是稽查的抗拒。
5.最后漸漸明白:夢可以使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意識,真實意圖。
6.前意識與潛意識。以前的概念中只知道潛意識,現(xiàn)在才知道還有前意識。
7.夢的形成至少經(jīng)過一天以上的醞釀。原來以為夢是自然瞬間形成的,經(jīng)過大師的分析覺得真的是醞釀好久呢。以后會留意下自己的夢,或許還會珍惜下自己的夢呢。
如果說有些書要通過重讀來強化與加深,我不會再選這本書。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10
我想大多數(shù)人都曾經(jīng)做過關(guān)于考試的夢,我原來對此的理解只是因為我們太過重視這些考試而且害怕取不到好成績才會做這樣的夢,但其實這對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并沒有任何幫助。但是弗洛伊德指出,考試的夢往往發(fā)生于夢者隔天就要從事某種可能有風險而且必須承擔后果的大事時。同時他認為,夢者不會夢到他以前考試不及格的經(jīng)歷,而會常夢到過去那些當時擔心通不過,花費了很大心血,而后卻發(fā)現(xiàn)并不是這么難通過的那類考試。這讓我意識到,原來這類考試夢并不是毫無意義的,其實這類夢是在提醒我們不要太過害怕緊張,因為即使過去很害怕的考試也一樣通過了,夢境是在給我們心理暗示提醒我們只要盡力一般都會通過將近的考試的。
盡管這本書享有很高的贊譽,但是在我看來應該理性辯證地去學習它,而不是一眛地照搬全收。或許是我閱歷太少,知識量太貧乏,但在我看來,弗洛伊德在這本書中有兩個方面是我不能輕易完全認同的。
1、弗洛伊德在全書中把人的欲望都歸結(jié)于性本能的驅(qū)使,把所有本“清白純潔”的'夢都看成是因為稽查作用的效果,而稽查作用的動機明顯就是性因素。弗洛伊德把夢中出現(xiàn)的物體都聯(lián)想到了性,例如一切長形物體,如手杖、樹枝、雨傘都象征男性生殖器,而盒子、箱子、柜子等中空物體都象征子宮,而上、下階梯都象征性活動......這些讓我覺得有些言過其實。因為在我看來,人不是只有對性這一欲望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偏向。他把人的一切夢的隱義都與夢者潛意識中的本能欲望聯(lián)系起來,這太牽強了。他根據(jù)其性欲理論來解釋夢,不是把人看作社會的人,而單純看成是一種生物。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我是受這些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影響,在我的夢中多以遵從權(quán)威、崇尚禮儀的人文傳統(tǒng)為主題,或是其實這些都暗中指向“性”而我不自知。
2、弗洛伊德對夢的解析在我看來顯得有些過于主觀,帶有強烈的主觀能動性。他對夢的解析盡管考慮了夢者的童年經(jīng)歷、近期經(jīng)歷、想法觀念,但是他對材料的選取卻沒有一個標準的規(guī)則,而是任意從中抽取能夠支持他觀點的材料加以拼接而成,這讓我們沒有辦法對自己的夢足夠客觀地進行分析。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11
夢代表愿望的達成,但是如何來解釋讓人焦慮的夢,讓人感到驚恐的夢?夢是需要解釋的,并非夢表面所顯示的意義那么簡單,這就是夢的偽裝特征。
通過種種的例子,我們可以充分證明:一個看起來內(nèi)容很痛苦的夢,其實是可以解析成是愿望的達成的。我們不要認為這些在解析時發(fā)現(xiàn)的,“碰巧”就是人們平時不愿意去想或去做的一些事。其實這些令人不快的感覺,和平時我們面對不愿做或不愿提的事所產(chǎn)生的反感情緒一樣的,是在解開夢之謎底的時候,必須克服的種種阻力。當我將所有不愉快性質(zhì)和夢的偽裝一起來考慮分析,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這些夢都是經(jīng)過偽裝的,夢中的愿望,在平時被嚴重壓抑了,所以愿望的達成被偽裝到初開起來似乎無法看出的程度。所以,我們說,夢的偽裝其實就是一種審查制度在工作。針對所有夢中令人不快的內(nèi)容的分析,我們得出下邊這個公式:夢是一種(受壓抑的)愿望(經(jīng)過偽裝而)達成。最后,我還需要提到和這些以痛苦為內(nèi)容的夢相近的“焦慮的夢”假如把這類夢也看作是愿望的達成,恐怕對那些沒有接受過夢的解析訓練的人來說,更加的不好理解。
焦慮的夢事實上并非夢的解析的另一對象,它只不過以夢本身來表示出一半焦慮的內(nèi)容而已。我們夢中所感受到的焦慮就是夢內(nèi)容所明白地表示的那些念頭而已。如果我們想對這種夢再作解析,那就會發(fā)覺夢所表示的焦慮就如恐懼癥所產(chǎn)生的焦慮一樣,它只是由某種念頭的`存在而引起的焦慮。舉個例子,從窗口掉下去是有可能,因此一個人走進窗口時應當小心點。但是我們就不懂為什么對這類恐懼癥病人而言,靠近窗口竟會給他們那么大的焦慮,遠超過事實上所需的小心,同樣地對這類恐懼癥的解釋,也可適用于焦慮之夢。這兩者一樣,焦慮均附著于另一來源的某種意念上。
佛洛依德認為,神經(jīng)官能癥焦慮都是起源于性生活的,而且多數(shù)情況下是因為里比多從正常的對象轉(zhuǎn)移,而無法發(fā)泄引起的。焦慮的夢的內(nèi)容很多和性有關(guān),是因為這種內(nèi)容中所帶的“性欲”轉(zhuǎn)成了“焦慮”。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12
夢的世界,飄飄渺渺,變幻多端。有時像風一樣,倏忽之間吹過,留不下半點影子;有時記憶刻骨,激起心里涌動的情感,多次回味;有時是零散雜亂的,摸不出半點頭緒,讓人迷茫不解;有時是有著清晰的邏輯,完整的就像真實的人生,忍不住去懷疑這是不是意味著什么;還有時候就像是現(xiàn)實人生的在另一個維度的插入,過渡銜接的那么完美。
夢,究竟是什么?通過閱讀,我慢慢發(fā)現(xiàn):夢是人們情感的“鏡子”,人睡著了,理性也就入睡了,但情感活動卻不會終止,它會以或顯或隱的方式展現(xiàn)出個人的情感,如果你對自己的夢境一笑而過,那么你就錯過了挖掘潛意識中的自我的機會;夢是我們未來生活的“測試器”,它告訴我們未知的東西,當然是以它的方式,并非古代的那種迷信。當身體狀況出現(xiàn)細微的改變時,清醒的我們并沒有意識到,但夢卻能敏銳的察覺并表現(xiàn)出來;夢也是我們心理健康的“安全閥門”,它解除了人心中的束縛和壓力,讓人自由思考,讓我們了解自我的深層心理知識,以及身體和生理變化,因為在夢中個人便是主宰,你沒有后顧之憂,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可以盡情的發(fā)散你的思維,當然,這些是夢中的“你”所感受不到的,只有通過現(xiàn)實中的你去細細思考,你才能從中感悟到你的內(nèi)心……古希臘醫(yī)師希波克拉底曾說:“能理解夢里千種風情者,必能發(fā)現(xiàn)其對人間萬事萬物的重大影響!睂舻慕忉屌c分析,不同的學派持有不同的觀點。
我個人認為,之所以對夢的解析答案多樣,還是由于夢的特點決定的。因為它不是普遍的素材,很難具備客觀性和真實性,而且因為它僅僅存在于人的意識中,很難將它完整的從人的意識中剝離出來作為實驗的素材。但是,就現(xiàn)在而言,對于夢的世界,大部分學者還是都承認了夢是通向人類內(nèi)心的`奧秘之路,而且夢的世界與現(xiàn)實的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分歧點在于怎么去真正的了解它,去分析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然而這個卻很難通過實踐去檢驗。所以,我們必須在解析夢的過程中不斷努力,吸取前人的成果,并加以分析比較,才能往前走。目前我所了解的夢是從弗洛伊德前輩那汲取的。
他對夢做了較詳盡的解釋,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夠舉出大量例子來幫助我們理解他的方法,很多還是其他派別針對他的方法提出的反例。目前的自己尚在初步入門狀態(tài),而且也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關(guān)于夢的理論僅僅憑愛好來支撐自己。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13
在我的認知里夢是人心里狀態(tài)的一種反映,而這種心里狀態(tài)很有可能是在白天所思考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是存在于潛意識的,恐怕這就是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
想必那些都是人人都明白的,但從來沒有人把它與心理學進行掛勾,都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一個夢而已,有什么好研究的!”但對于科學領域而言《夢的解析》乃是一個具有重要性意義的發(fā)現(xiàn)!而我也對書中有關(guān)于1900年以前有關(guān)夢的研究也頗為感興趣,不只是由于對于未知領域我充滿了好奇,還是費洛伊以他那獨特的手法向我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神秘的世界,簡言之費洛伊特就是那么的神秘。
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從心理學角度對夢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研究,這些研究使夢與疾病的關(guān)系漸漸清晰與明確起來。他的思想極為深刻,在探討問題中,往往引述歷代文學、歷史、醫(yī)學、哲學、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銳、分析精細、推斷循回遞進、構(gòu)思步步趨入,不斷的揭示出人們心靈的底層,這就使精神分析的內(nèi)容極其豐富的根源。
在弗洛伊德看來,夢不外乎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有關(guān)釋夢的技巧,他在治療“歇斯底里癥”的過程中有了明晰的運用,所以,他說“夢的內(nèi)容是在于愿望的達成,其動機在于某種愿望”。
按費洛伊德的意思來說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既滿足了自我,緩和了沖動;又不至于喚起檢查機制的警覺,從而保護了睡眠。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夢就是愿望的達成。因此能欲望只能采取象征的、曲折隱晦的手法來求得自我的表現(xiàn),簡單的來說這也屬于自我潛意識的一種表現(xiàn)。
說到對于此我也是相當贊同的,那夢里的一幕幕似乎都還是前一秒才發(fā)生過。我是一個比較愛懷舊,同時也比較感性,在小學剛畢業(yè)的那段時間里不知是太過于懷念過去小學與死黨在一起的時光,還是對一初中生活的一種乏味,每晚夢到的總是過去與同學在一起上課的場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夢滿足了我那些日子對于思念的滿足。
喜歡李宇春的我與由于不可能看到她的真人,所以我有一段日子的夢想就是看到李宇春的真人,可能是真的想得太多的緣故,結(jié)果還真夢到了,那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心情一直是相當?shù)暮,所以狀態(tài)一直都還是不錯的。
這就是我的一些愿望,滿足了費洛伊德所說的“夢的內(nèi)容是在于愿望的達成,其動機在于某種愿望”。
不知你是否有這樣的經(jīng)歷,每天醒來都會記得很多夢,也會忘記更多的夢,但無論什么樣的夢,在醒來以后都會發(fā)現(xiàn)在夢里的經(jīng)歷和場景其實都很假,或者是很荒誕,比如夢里大多沒有顏色,有時死去的人也會在夢里出現(xiàn)等等。但做夢的時候我們幾乎不太可能意識到這些不合理,更不會意識到自己在做夢。偶爾可能我們自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夢中。醒來回憶夢境,會發(fā)現(xiàn)夢里依然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但只有清醒才會發(fā)現(xiàn)。
或許你還會不解,那就多讀讀《夢的解析》吧!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14
《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名著,發(fā)表于1920年。在這本書中,引用了大量的夢作為實例,對有關(guān)夢的問題從各個方面進行認真的探討。從性欲望的潛意識活動和決定論觀點出發(fā),指出夢是欲望的滿足,絕不是偶然形成的聯(lián)想,即通常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夢的解析》將夢分為顯相和隱義。顯相是隱義的假面具,掩蓋著欲望(隱義)。他解釋說,夢是潛意識的欲望,由于睡眠時檢查作用松懈,趁機用偽裝方式繞過抵抗,闖入意識而成夢。夢的內(nèi)容不是被壓抑與欲望的本來面目,必須加以分析或解釋。釋夢就是要找到夢的真正根源。很早就想讀這本書了,但一直有各種原因沒有去實踐,寒假在家有了充足的時間,可以好好讀讀這本名著!秹舻慕馕觥窋⑹隽烁ヂ逡恋聦τ趬舻目捶ㄒ约霸谶M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輔導時解夢的方法。其實這本書在某些程度上改變了我存于心中的道德觀。
讀過這本書后,每當看到街上熙來攘往的人群,都有種異樣的感覺。這本書分可以為六個部分,分別是:
一、對兒童的夢的研究;
二、探討夢的檢查作用;
三、探討夢的象征作用;
四、分析夢的運作;
五、舉例分析幾個真實夢境;
六、夢的作用在于滿足愿望。
弗洛伊德從沒有偽裝或偽裝較少的兒童的夢開始講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夢境,其解夢的最關(guān)鍵因素就是揭開夢的偽裝。
《夢的解析》指出夢是—種精神活動;“其動機常常是一個尋求滿足的愿望”。夢是因愿望而起,它的內(nèi)容是“愿望的達成”。夢不僅使思想有表現(xiàn)的機會,而且借幻覺經(jīng)驗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滿足。
關(guān)于夢是“愿望的達成”,作者舉了許多實例。其中一個是他的5歲的小兒子的夢。有一次,他們?nèi)业竭_赫山腳下去游玩。小兒子由于常用望遠鏡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滿足于在山下玩。但父母并沒有帶他上山,他當時不很高興。弗洛伊德指出:“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飛揚地跑過來告訴我;昨晚我夢見我們走廟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現(xiàn)在才明白,當初我說要去達赫山時,他就滿心地以為他一定可以由荷爾斯塔特翻山越嶺走到他天天用望遠鏡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獲知他只能以山腳下的瀑布為終點時,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滿足了。但夢卻使他得到了補償。
”《夢的.解析》指出夢是潛意識的自我表現(xiàn),潛意識被壓在人的心靈的最深處,但它很活躍,于方百計要突破前意識的領域冒出來。當“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體息,即“自我”處于渾渾噩噩的狀態(tài)而放松了戒備的時候,潛意識使開始活動,于是出現(xiàn)了夢。由于做夢的人有不少愿望是違反道德的,于是潛意識使以改頭換面的形式冒出來。夢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于夢的化裝造成的。夢既經(jīng)過多次化裝就必須通過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釋。《夢的解析》指出夢和精神病有相似之處,他認為“夢包含著簡要的神經(jīng)質(zhì)病的心理學”。
因為他在聞釋夢和神經(jīng)病時都是以關(guān)于潛意識的理論為依據(jù)的。他總結(jié)夢和精神病都符合潛意識的活動規(guī)律,得出的結(jié)論是:“潛意識比較喜歡和前意識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視或剛被打入冷宮(受排擠)的概念攀上關(guān)系!蓖ㄟ^這種手法,狡猾的潛意識可以偷偷溜到意識領域中去。弗洛伊德否定了過去人們所說的夢是來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啟示,強調(diào)夢是人的心理活動的一部分,是來自潛意識。
夢既不是靈魂的顯現(xiàn)也不是上帝的啟示,而是人類早年實踐活動的濃縮品和沉淀物。和弗洛伊德一貫的觀點保持一致,我們不難在他對夢的解析中看到他的“冰山理論”和“本能理論”。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15
小時候經(jīng)常會做一些奇怪的夢:夢見自己開槍的時候,槍里總是沒有子彈,而別人的槍總是能連發(fā)掃射地擊中我,但我每次都能“僥幸”地存活下來;夢見自己總是會從樓上摔下去;夢見自己連木炭也吃,牙齒會松動甚至全部脫落;還有夢里會無緣無故地在哭泣……為什么會做夢?為什么有的夢非常清楚,有的夢怎么也記不起來?這一切都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我囫圇吞棗般地看完了弗洛伊德寫的《夢的解析》一書,我才對夢有一些粗淺的了解。當然離恍然大悟還早得很。
人為什么會做夢呢?依照弗洛伊德的觀點:夢是身體受不規(guī)則反應或物理刺激引起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或產(chǎn)物。只要在睡眠中,身體受到一些刺激,無論是內(nèi)部的一些細微的反應(激素或心理活動的刺激)還是外部的一些受冷或受熱等都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相應的夢。當心里對某事物的欲念比較強烈的時候,會在夢中有所體現(xiàn)。比如作者在敘夢者案例中講述到:一小孩前一天被別人索要水果的時候,晚上居然夢見自己把一籃子的水果都吃光了的情景。
鑒于作者的案例有點晦澀難懂,在此我列舉一些自身的夢境供大家參考。印象較深的是:有一次我與一位朋友在微信上聊天,因為總感覺找不到什么好的話題,所以每次都是草草收場。但我覺得她對我的印象還是不錯的,出于那種強烈想跟她聊天的欲望,結(jié)果我在晚上居然夢到了我們之間相互寫信進行交流。還有就是夢見自己經(jīng)常在大型場合上放聲高歌。老實說:我以前的夢想之一就是成為一名歌手。
這時候有人就會質(zhì)疑:盡管有的夢境是現(xiàn)實世界的延伸,表現(xiàn)得很合理,但有的夢卻很荒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受思想的牽制與被牽制(意識與潛意識以及前意識之間的相互影響)的影響,夢具有移置、檢查、將思想變?yōu)橐曄蟮忍攸c。有些思想,比如一些不道德的`思想會演化成一種畫面在夢中體現(xiàn),但機體又不允許它們這樣直觀地出現(xiàn),于是通過檢查和移置等作用進行元素的替換和化裝,所以有時候你的夢會非常矛盾、荒唐。但夢并不總是會化裝,諸如一些因生理方面引起的欲望(如饑餓、渴),會比較直觀地在夢中體現(xiàn)。只是元素可能會被替換,這也就說明了為什么我會夢見自己吃木炭而不是吃米飯!秹舻慕馕觥分羞@樣的例子還是挺多的,當然作者還進行了相應的分類。在這里就不詳述了。
通過對夢的各種研究,作者也發(fā)現(xiàn)了夢其實為保護睡眠而存在的:通過做夢使欲望或興奮得到發(fā)泄,緩解其刺激而使睡眠繼續(xù)下去,即用幻覺的滿足來消除侵擾睡眠的心理刺激。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每一個夢都是一種愿望的表達,夢因愿望而起,夢的內(nèi)容在于展示出這個愿望。據(jù)此,我們也可以根據(jù)每一個夢所反映出的內(nèi)容來發(fā)現(xiàn)夢本身所隱含的“潛意識”的思想。比如,大學那會兒,我跟一個很要好的朋友發(fā)生沖突了,當時情緒非常激動,乃至于對他也說出了一些很難聽的話,盡管很想道歉,迫于面子或勇氣的原因,我似乎并沒有對他進行道歉。(因為我也記不清了,但后來他說我并沒有道歉)。接著,我在事后的那幾天,居然在夢中重現(xiàn)了我跟他發(fā)生爭吵的場景,并且當場也道歉了!可想而知,我做這個夢的初衷是出于歉疚,想要跟他道歉,來彌補我對他造成的心理傷害。
由此可見,看似一個毫不起眼的夢,其實里面顯示出了自己諸多的欲念。通過分析夢中的一個個場景,你會更加了解自己的心理訴求。當然你也可以將它們束之高閣。畢竟夢是不現(xiàn)實的,沒必要跟自己的每一個執(zhí)念去斤斤計較。
感興趣的朋友,我還是很推薦你們?nèi)タ匆豢催@本書。里面的精神食糧很豐富,不妨跟著偉大的心理學家來一場精神世界的遨游。
夢的解析讀后感 篇16
人生若夢,一夢千尋。少年時候就開始做著雨打芭蕉的夢,為賦新詞強說愁,之后那個漫長的成長過程仿佛江南的梅雨季節(jié)怎么也看不到晴天?烧娴拈L大了,卻覺得流年似水,只一個轉(zhuǎn)身就遠離了那個純真多夢的年代。
夢是什么?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現(xiàn)實夢境孰真孰假,弗洛伊德夢的解析告訴我們夢的動機是一種欲望,而夢的內(nèi)容就是對欲望的滿足。弗洛伊德列出了一些夢的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比如一些夢被他稱為“方便的夢”,幾乎每個人都做過類似的:假如睡覺前吃了太咸的東西,就會夢見自己找水喝;而如果睡覺前喝了太多水,就會夢見自己在找?guī)奖。這種夢幾乎是直截了當?shù)挠麧M足。此外,孩子的夢往往也表現(xiàn)出單純的欲望滿足特征。書里提到有個女孩和一家人出去旅游,她很想去一棟山間的小屋,但是因為路程太遠了沒去成,結(jié)果當天晚上她就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已經(jīng)到了那棟小屋。這不是愿望的滿足又是什么呢?對此,恐怕有人會說:也許有一些夢確實是欲望的滿足,但是不是所有的夢都是這樣呢?那些痛苦的、焦慮的夢又怎么解釋?對此,弗洛伊德的回答是,痛苦焦慮的夢其實也一樣是欲望的滿足,只是這些夢中的欲望藏得很深,一眼看不出來罷了。所以對“夢是什么”這個問題,弗洛伊德指出,夢不是超自然現(xiàn)象,而是一種有意義的心理活動,夢的本質(zhì),就是欲望的滿足。
但是,如果說夢是欲望的滿足,那為什么不是每個夢都是直截了當?shù)哪兀可踔量梢哉f,除了小孩子的夢以外,大多數(shù)的夢都并不能直接看出欲望的滿足,而是要經(jīng)過仔細的分析才可以。為什么夢會這么拐彎抹角?那些經(jīng)過分析而顯現(xiàn)出來的夢中欲望,往往是在意識中被排斥,或者是因為不符合道德之類的觀念而讓人羞于啟齒的。這就好像出版社要出版一部書,但是當中有一些不適合的內(nèi)容,這時候?qū)徃迦司蜁褧逋嘶,不讓它出版。我們的精神世界中似乎也有這樣一種力量在審查我們的思想,讓那些不合時宜的想法不能出現(xiàn)在我們的意識中,這種精神力量,被弗洛伊德稱為審查機制。它不但在我們清醒的時候發(fā)揮作用,甚至在我們睡著時還是會為我們的思想把守大門,不讓不符合規(guī)范的想法通過。而正是因為審查作用的存在,讓弗洛伊德認識到,其實我們的意識,并不能涵蓋全部的精神世界。在我們的精神世界中,有很大一片領域是我們的意識無法觸及的,這種存在于我們的心理活動中,但是卻沒有辦法被我們的意識認知的部分,被弗洛伊德命名為潛意識或者無意識。弗洛伊德指出,因為有審查機制的存在,潛意識中的各種欲望才會無法直接浮現(xiàn)到意識層面。那這些欲望怎么辦?回到剛才那個出版作品的比喻,一個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因為審查機制沒法出版,他怎么辦呢?很簡單,他可以不直接寫出來,而是通過一些修辭手法,比如隱喻、象征、雙關(guān),讓自己的表達繞開審查機制,又給有心的讀者機會去發(fā)現(xiàn)自己真實的.想法。其實,夢所做的工作也和這個一樣,就是通過一定的方式,把潛意識當中被壓抑和隱藏的欲望改頭換面,讓我們精神中的那個“審查者”看不出來,這樣一來,這種欲望就可以以夢境的方式得到滿足。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夢的偽裝”;谶@一假設,弗洛伊德把夢分成了兩個層面,我們能夠回想起來的,表面上的夢的內(nèi)容叫作顯夢;而隱藏在顯夢背后的,只有通過分析才能認識到的夢的真正意義,則叫隱夢。顯夢就好像一個謎語的謎面,而隱夢就是謎底。
在之前的分析中,我們已經(jīng)看到,夢所滿足的欲望不盡相同。比如那個小孩子做到自己到達山中小屋的夢,滿足的是白天未能滿足的欲望而已。這種欲望并沒有被壓抑,于是夢也就沒有太多的偽裝。弗洛伊德通過研究指出,這種愿望直接滿足的夢大多只出現(xiàn)在孩子身上,成年人身上極少發(fā)生。原因是兒童的人格結(jié)構(gòu)還沒有發(fā)育成熟,并沒有嚴格的審查機制,也就沒有那么多欲望被壓抑到潛意識中。但是成年人不一樣,隨著審查機制的建立,越來越多的欲望無法進入到意識層面,只能沉入到潛意識,這些潛意識中的欲望蘊含著巨大的心理能量。而相對的,白天可以浮現(xiàn)到意識中的那些欲望,其強度是不夠的,并不足以形成夢,充其量最多也就是為夢境提供一些素材而已。所以對成年人來說,只有壓抑在潛意識中的欲望,才有足夠的能量來形成夢。
這也是精神分析理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假設,心理活動也是需要能量的,這種能量,被弗洛伊德稱為內(nèi)驅(qū)力。最重要的內(nèi)驅(qū)力是什么呢?弗洛伊德說,就是性,這是人類最重要的本能之一。他觀察記錄了大量的夢,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夢中許多象征元素都有性的意味。比如我們在第二部分提到的,尖銳物體往往象征男性,而中空的物體則象征女性。而且,弗洛伊德還進一步指出,這種夢境中出現(xiàn)的性欲望,并不是成年后才出現(xiàn)的,而是在兒童期就已經(jīng)逐漸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弗洛伊德認為兒童會對父母中異性的一方產(chǎn)生愛戀甚至性沖動,而對父母中同性的一方產(chǎn)生競爭意識和敵意。他借用希臘神話中弒父娶母的俄狄浦斯王為這種心理傾向命名,這就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結(jié)。這種性沖動之所以被壓抑,是因為兒童害怕受到懲罰,而在成長過程中,這種對懲罰的害怕又泛化為社會的各種道德、規(guī)范和倫理約束。至于那個把守著意識大門的審查者,其實就是這種外在的道德倫理和價值觀念在我們精神世界中的內(nèi)化。
【夢的解析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08-25
《夢的解析》最簡短讀書筆記07-24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2000字07-30
夢的解析讀書筆記3篇08-06
語文逐夢閱讀原文及答案解析08-04
夢的解析讀后感08-23
《夢的解析》讀后感11-17
夢的解析讀后感02-06
《夢的解析》讀后感08-04
《夢的解析》讀后感通用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