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仁篇》讀書筆記1500字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本章說明做人先要知道做人的根本是什么,本立而道生,知本就會知道做人的道理。通俗地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不應(yīng)該擔(dān)憂自己在社會上地位如何,而應(yīng)該憂慮的是自己做人的根本是什么;人不應(yīng)該擔(dān)憂人家不知道自己,而應(yīng)該探求的是有什么值得叫人家知道的(能力、德行)。須注意的是“患”“立”“知”等字的意義!盎肌痹凇墩f文解字》是“憂”的意思;《論語·憲問》有語:“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這句可與本章相互參照解釋。《春秋繁露·天道無二章》曰:“是故,古之人物而書文,止于一者謂之忠,持二中者謂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不一者,故患之所由生也。是故,君子賤二而貴一。人孰無善?善不一,故不足以立身。治孰無常?常不一,故不足以致功。詩云:‘上帝臨汝,無一爾心’。知天道者之言也。” 一心為忠,二心為患,至善為忠,可以立身。忠心無患即知天道。而孔子所言不在于患得患失的功利心、名位心而在于認(rèn)真思考人的立身之本在于天道,也即做人之道。立是會意字,甲骨文中“立”象一人正面立地的形象。立的本義是筆直的站立、立足。“所以立”就是以所立,依靠什么站立的意思。這里面又有兩層意思須要思考,一時憑什么立身?二是立身立什么?在儒家看來,憑仁立身,仁是內(nèi)在的立身之道。立身就是立德、立功和立言。由此,孔子之后的儒家經(jīng)常把所以立解釋為推己及人的為己之學(xué)。知是知道,知名等意思,這里是知名的意思。莫己知也是倒裝語序,是己莫知的語序,意思是自己不知名,為可知就是可以知名的,可以叫人知道的。后人對此章解釋甚多,僅取宋代朱陸學(xué)派觀點與諸君分享之。
宋儒錢時在《融堂四書管見》中說:“立與可知指君子自治之實耳,非為外也。無位為患,則所謂立者必荒;寄阎瑒t所以可知者必略。立者,確乎不可拔之名。是所學(xué)實事即所謂可知者也。”錢時之學(xué)出于陸九淵之徒、楊簡之門。朱陸為學(xué)稍有不同,朱熹在《集注》中說“所以立,謂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謂可以見知之實。程子曰:‘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巳矣’!睆堓Y《癸巳論語解》曰:“患所以立、求為可知,皆為己者之事也。立者,所以立其身也?芍撸瑢嵵诩赫咭。若有患其位與人莫己知之心一毫之萌,則為徇于外矣。不患無位而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而求為可知,則君子為己之學(xué),蓋可知矣。若曰使在己有可知之實,則人將自知之,則是亦患莫己知而已,豈君子之心哉?”《朱子語類》卷二十六,朱熹云:“這個須看圣人所說底語意。只是教人不求知,但盡其在我之實而已。看圣人語意了,又看今人用心也。有務(wù)要人知者,只是看這語意,差便要如此。所謂求為可知,只是盡其可知之實。非是要做些事,便要夸張以期人知。這須看語意,如居易以俟命也。只教人依道理平平做將去,看命如何。卻不是說關(guān)門絕事百樣都不管,安坐以待這命(賀孫)。”
看來,“打鐵先得自身硬”,儒者深諳此理。古人總是愿意以德服人,通過主體自身的內(nèi)在的.自我激勵作為人生的動力,通過自身的光明德行來影響人,通過實際行動來感召人。正因為儒學(xué)是通過內(nèi)在的道德價值的確立為導(dǎo)向的人生學(xué)問,所以儒學(xué)是實實在在的為人之學(xué),而不是追名逐利成功之學(xué)。追古撫今,當(dāng)放棄了做人求善的價值立場以及程序的正當(dāng)性時,在價值多元化的今天,一脫成名,以寡鮮廉恥為榮就見怪不怪了。而正是在喪失了社會基本價值的前提下,容忍不道德、甚至縱容無恥的社會寬容導(dǎo)致了整個社會的冷漠悲哀,人在道德與不道德之間徘徊、患得患失加重了現(xiàn)代人心理負(fù)擔(dān)和精神負(fù)擔(dān),人不忠于自身內(nèi)在的獨立的道德主體性,就必然會沉淪在患得患失的“俗煩”之中,且必將永遠(yuǎn)沉淪下去。
【《論語里仁篇》讀書筆記1500字】相關(guān)文章:
仁孚2015校園招聘10-06
劉積仁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02-01
韓國名校:仁荷大學(xué)06-20
仁豪集團(tuán)2015校園招聘信息11-07
泰國博仁大學(xué)該如何申請?04-24
奧米那仁是什么民族的節(jié)日05-12
千年仁里自助游攻略08-18
英語精品文章賞析:生而為人,生而為仁04-12
論寫作論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