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型干部成長的必由之路-談知識型干部的“三個轉化”
隨著領導班子“四化”(革命化、知識化、專業(yè)化、年輕化)建設的深入發(fā)展,一批批具有書本知識的年輕干部陸續(xù)走上領導崗位。這是保證我們的事業(yè)后繼有人的大政方針,應該堅決地貫徹實行。但這些年輕干部走上領導崗位以后,多數(shù)經過實踐鍛煉,獲得了實際工作本領,并且把工作做得很好。也有少數(shù)的,年復一年仍不適應工作。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經過“三個轉化”,即沒有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知識,沒有把實際知識轉化為工作能力,沒有把工作能力轉化為領導技巧。那么,怎樣才能實現(xiàn)這三個轉化呢?根據(jù)我的親身實踐,談點做法和體會。
一、 向社會和實踐學習,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知識
哲人早就說過:只學會書本知識,僅學到了知識的一半,而且是非主要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社會實踐知識。還說:人的認識一點也離不開實踐。這就是說,要想獲得真正的完全的實際的知識,必須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向社會學習,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也就是常說的“讀無字書”。
我的知識雖然不太淵博,但也算是一個知識型干部。早期搞教育工作,任務只是把書本上的東西傳授給學生。因而,實際知識非常缺乏。后來,組織上把我調到行政上工作。在沙河店公社工作的三年中,使我增加了很多的實際知識。因為,當時我負責兩項工作:一是辦公室工作,任務之一是向縣委辦公室匯報工作情況,上報工作典型。二是兼抓通訊工作。這兩項工作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需要更多的活生生的典型。典型從哪里來?一條途徑是參加會議聽取,更重要的途徑是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搞調查研究。那時候的工作方法,除了開調查會,就是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那三年,我跑遍了沙河店公社的山山水水、村村戶戶,接觸了各個階層、各種行業(yè)的人員,并親身參加了很多社會實踐活動。再加上到縣里、到地區(qū)工作以后,經常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使我真正認識了社會,懂得了事理,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實際知識。
學到了實際知識以后并不能滿足,還需要一個加工的過程。因為,第一階段獲得的實際知識都是感性知識,有真有偽,有粗有精。這時候,必須經常在頭腦中對已獲得的感性知識進行篩選,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地加工,理出一些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科學結論來,再用以指導今后的工作。這樣不斷總結的過程,也是使自己不斷提高的過程。否則,感性知識、實踐經驗再多,頭腦里也是一堆亂麻,起不到促進工作水平提高的作用。
這個階段的最大收獲,就是使我增加了實際知識,提高了認識能力。實際知識的增多,改變了我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的提高,改變了我的一些思想方法。最明顯的是,使我改掉了兩個毛。阂皇,原來把書本知識看成是神圣的,老是讓實踐服從書本,對某些問題的看法,愛拿書上的定義作標簽去貼。二是,把領導講的話和上級的'精神當成絕對的真理,往實際中去套。經過這一階段的實踐之后,使我真正領悟了“實踐出真知”、“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深刻含義。
二、 鍛煉膽量,學習方法,把實際知識轉化為工作能力
在完成了(當然不是徹底完成)書本知識向實際知識轉化以后,還需要把實際知識轉化為工作能力。我的體會,工作能力是膽量和方法的有效組合。干工作,首先得有膽量,沒有膽量,怕這怕那,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再就是要有方法,沒有方法,什么工作也干不好。膽量和方法從哪里來?一是向領導和老同志學習,二是加強自身鍛煉。這方面,我得益于機關辦公室的工作。我在公社、縣委、縣政府、地區(qū)行署辦公室工作多年,等于上了這么多年的干部培訓學校。
辦公室是成長的有利環(huán)境,但需要做一個肯留意愛研究的有心人。大家知道,辦公室的同志是同級領導的參謀和助手。由于工作需要,和領導接觸較多。在接觸中,我細心觀察他們的思想方法、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還留心研究他們:這項工作,為什么他這樣做不那樣做;這番話,為什么他這樣講不那樣講;這篇文稿,為什么我這樣寫他那樣改……就這樣,通過較長時間的觀察和學習,通過黨、政兩種不同性質辦公室的工作交叉,通過對做不同工作的多個領導者的優(yōu)長進行綜合、歸納,逐步把黨政領導的思想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掌握到了自己的手里。
在地區(qū)行政公署辦公室工作期間,獨擋一面的工作逐漸多了起來,增加了獨立鍛煉的機會。每一項獨立工作,我都大膽地去干,進行積極地探索。這是使我的工作能力得以提高的關鍵階段。
三、 學習和鍛煉領導本領,把工作能力轉化為領導技巧
一般的工作方法,只能適用于一般的工作。要實施領導工作,就需要對一般的工作方法進行升華,形成領導技巧,或者說領導藝術。因為領導工作不僅僅是個人干,更重要的是組織大家干,要讓大家心悅誠服地在你的指揮下去干,沒有一定的領導技巧是辦不到的。領導技巧多種多樣,諸如建立威信贏得人心的藝術,和部下相處的藝術,對部下激勵和感化的藝術,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藝術,新任領導打開局面的招法,爭取上級領導支持的訣竅等,是做好領導工作的基本保證。這些領導技巧從哪里來?我得體會,一個是向老領導和老同志學習,更重要的是自我探索和自我鍛煉。我在地區(qū)行署擔任副秘書長、到地區(qū)文化局擔任局長期間,在工作交往中,通過向老領導和老同志學習,尤其是通過獨擋一面工作的鍛煉,使我獲得了豐富的領導技巧,從而完成了第三個轉化。這些領導技巧,可以轉化為較好的工作效果。在地區(qū)行署搞的“科技興駐”,得到省里表揚,在全國能掛上號;到地區(qū)文化局主持工作以后,全省文化工作現(xiàn)場經驗交流會能在駐馬店召開,都是很好的證明。
實踐使我認識到,任何一個僅有書本知識的干部,都需要到實踐中去主動地自覺地豐富自己的實際知識,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知識,把單方面的知識轉化為多方面的知識,進而通過實際地學習和鍛煉,再轉化為工作能力、領導技巧和較好的工作成果。這是知識型干部成長的必由之路。
http://krishna123.com/【知識型干部成長的必由之路-談知識型干部的“三個轉化”】相關文章:
淺談如何激勵知識型員工02-13
知識型員工的激勵機制03-04
知識型人才 成為職場需求主流01-24
游戲化管理:讓知識型員工屬于你02-03
HR智慧:如何管理知識型員工12-27
2015年知識型企業(yè)人才管理建議02-08
干部成長感恩演講稿12-01
干部成長感恩人民作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