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通安全教育工作計劃
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提高少年兒童的交通安全自我保護能力和遵紀守法意識,減少交通事故對少年兒童的危害,是一項利在當今,功在千秋的“造福工程”,是建設文明城市、和諧社會的需要。為進一步加強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與管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文明意識和法制觀念,特制訂本計劃: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
1、成立學校交通安全領導小組
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德育主任、各組組長為成員的交通安全教育領導小組。
2、成立“少年交通督導隊”各班有一名交通宣傳員。
二、強化措施,落實責任
1、簽訂交通安全責任書。由交通安全領導小組與各班級簽訂交通安全責任書。
2、各班級安全責任人與學生家長簽訂“學生交通安全責任書”。規(guī)范學生日常上學、放學、騎車、乘車、停放車等有關交通行為習慣。
3、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對學生日常交通行為的.監(jiān)督記錄,形成社會、家庭、學校對學生交通行為齊抓共管的新局面。
三、全面宣傳,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1、每學年至少二次請相關人員或教師到校進行交通法律法規(guī)宣傳教
育。
2、每月至少安排一節(jié)課時講授交通安全常識,要求100%的學生達到交通安全“四會”。(即會安全走路、會認交通標志、會安全乘車、會說出最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遇到交通事故懂得撥打“122”報警電話。注重教育過程,做到有計劃、有教案、有材料、有測試。
3、各班每學期至少出一期交通安全板報,板報中長期設“每日安全提示”,結合實際提示學生主要安全。
4、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堅持每日的“一日一法規(guī)”教育,重交通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教育。
5、堅持培養(yǎng)“路隊”行為習慣,按居住區(qū)列隊行走,并有隊旗或班牌領隊。
6、結合家長學校,強化學生法定監(jiān)督人的責任意識,加強對自己子女進行社會公德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教育,避免違法違紀和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總之,要充分利用晨會、板報、墻報、班報、校報、廣播、橫幅等多種渠道和形式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內(nèi)容。通過報告會、演講會、座談會、師生對話會、主題班會、演講比賽、征文、現(xiàn)場模擬、演練等各種途徑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系列教育活動。使學生掌握交通安全出行的基本常識,增強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