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好事近古詩詞鑒賞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好事近古詩詞鑒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好事近古詩詞鑒賞1
原文:
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飄落。轉(zhuǎn)眼葵肌初繡,又紅欹欄角。
別來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猶昨。話到英雄失路,忽涼風索索。
注釋:
、偈忿锯郑褐甘房沙蹋殖啾,號蘧庵,河南祥符人,明末忠臣史可法同祖弟。1643年(崇禎十六年)進士,改庶吉士,曾降闖、降清,為貳臣。清兵定江南后,可程未出仕,長期寓居南京、宜興,陳維崧與之交接甚密,集中唱和作品頗多?滴踔腥~乃卒。吳閶:即蘇州。蘇州為春秋時吳國都會,有閶門,故稱。②柳花天:即暮春,楊柳飛花時節(jié)。③雪:指柳絮。晉時才女謝道韞詠雪,有“未若柳絮因風起”之句,此處是反用。④葵。褐缚ā"蒽ィ╭ī):傾斜。⑥吾徒:我輩,我們。⑦索索:風聲。
賞析:
迦陵小令詞多奇作,這首詞尤其是奇中之奇。詞開篇異常平淡,從分手時暮春的柳絮說到秋日里葵花盛開,都是閑閑而道。上片四句,其實只說了自春徂秋,韶華流逝這樣一層意思。在以精悍見長的`迦陵小令中,看似很浪費筆墨了。
可是氣勢已經(jīng)蓄足,下片話音一轉(zhuǎn),即由時間的流動寫到時事的變遷。很多人事都不同已往,只有作者還在固守著一種落寞、一種失意。這是很難堪、很悲涼的,這是第二層意思。情緒依然平淡,但已漸漸顯出崢嶸頭角,為末二句的奇幻之筆作鋪墊。先生招飲,兩個落魄之人能談些甚么,那就說說英雄失路之事罷。但就在此時,涼飆驟發(fā),索索有聲,此二句不僅自身造境奇幻,同時也令小詞通體振起,由極平淡化為極奇崛,情貌煥然一新。前人說:“陡然一驚,正是詞中妙境”(劉體仁《七頌堂詞繹》。
其實此種章法,前人頗有之。李白《越中覽古》之“越女如花滿宮殿,只今惟有鷓鴣飛”,將極繁華化為極荒涼;辛棄疾《破陣子》之“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將極豪邁化為極蕭瑟,都是經(jīng)典性的例子。迦陵此詞,可與前賢競妙。
好事近古詩詞鑒賞2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原文:
明月到今宵,長是不如人約。想見廣寒宮殿,正云梳風掠。
夜深休更喚笙歌,檐頭雨聲惡。不是小山詞就,這一場寥索。
鑒賞
這是一首節(jié)序詞,是詠中秋節(jié)的。但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中秋節(jié),而是一個暴雨之夜。全詞就是圍繞雨里中秋這一特定情景展開描述的。上片寫景,寫中秋節(jié)的風雨景色,但手法比較婉轉(zhuǎn)。開頭二句寫中秋不見月。言自古以來,中秋就是賞月的佳節(jié),按理說應(yīng)當月明如晝,可“明月到今宵”,卻“是不如人約”,就是說今宵明月失約于人。這一方面含蓄地說明了中秋無月,另一方面又對明月“不如人約”表示了不滿與失望,為下片抒情預(yù)作鋪墊。為什么中秋無月呢?是云遮月嗎?顯然不是。但作者沒有明言,只是說“想見”嫦娥在廣寒宮里“云梳風掠”。下片抒情,直接抒寫自己惡劣的心情。換頭二句寫聽雨的惡劣情緒。言中秋之夜,大雨如注,檐頭發(fā)出令人厭惡的雨聲,破壞了中秋賞月的歡快心境,當然更不會去深夜聽歌了。這兩句直抒胸臆,表現(xiàn)了作者對中秋夜雨的深惡痛絕,也折射出作者對生活環(huán)境的不滿以及時下的惡劣情緒。結(jié)尾二句寫生活之寂寞無聊。其中前一句關(guān)合詞題,寫王路鈐中秋詞,多少還能給人帶來一點快感,給這寂寞的生活帶來一線希望,而“這一場寥索”五字,又繞回了原題,清楚地告訴讀者,他這一天生活極其凄涼、空虛。以情結(jié)景,對風雨中秋節(jié),對這一場生活,流露出極度失望情緒。
【好事近古詩詞鑒賞】相關(guān)文章:
《好事近·風定落花深》古詩詞鑒賞12-06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古詩詞02-20
夏至詩詞鑒賞06-21
陶淵明詩詞鑒賞06-20
李清照詩詞鑒賞02-17
李煜詩詞鑒賞05-22
李白詩詞鑒賞12-05
《觀滄!吩娫~鑒賞01-24
關(guān)于大暑的詩詞鑒賞12-29
樂府詩詞鑒賞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