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閱讀答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懸崖上的一課》,選自《當代少年》1988年第一期,作者莫頓·亨特(美),入選初一第一學期語文課本,主要寫小亨特體弱怯懦,一次他跟隨伙伴攀登懸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來。杰利引著父親找到了他,通過父親的鼓勵他終于得以脫險。作者通過在自己身上發(fā)生的一件事寫出無論遇到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成一個個小困難,再把這一個個小的困難解決,就解決了一大困難。
走一步,再走一步
、倌荷n茫,天上出現(xiàn)了星星,懸崖下面的大地越來越暗。這時,樹林有一道手電光照來照去。我聽到了杰利和我父親的聲音!父親的手電光照著我!跋聛戆,孩子,”他帶著安慰的口氣說,“晚飯做好了!
、凇拔蚁虏蝗!”我哭著說,“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
、邸奥犖艺f吧,”我父親說,“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辦得到的。眼睛看著我電筒的光照著的地方,你能看見石架下面那塊巖石嗎?”
、芪衣匕焉眢w移過去!翱匆娏!蔽艺f。
、荨昂茫彼麑ξ艺f,“現(xiàn)在你把左腳踏到那塊巖石上。不要擔心下一步。聽我的話!
、捱@似乎能辦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腳去探那塊巖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頓時有了信心。“很好,”我父親叫道,“現(xiàn)在移動右腳,把它移到右邊稍低一點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個落腳點。”我又照著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拔夷苻k得到的!蔽蚁搿
、呶颐看沃灰苿右恍〔剑老聭已。最后,我一腳踩在崖下的巖石上,投入了父親強壯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會兒,然后,我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
、辔以鴮掖伟l(fā)現(xiàn),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只要記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我便能應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時,我便可以驚奇而自豪地回頭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是多么漫長。
1、第①段劃線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寫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描寫方法(1分):
作用(2分):
2、在朗讀課文時,有的同學把“‘我下不去!’我哭著說”讀成了“‘我不下去!’我哭著說”,請說說這兩個句子有什么區(qū)別,原句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區(qū)別:
表達效果:
3、最后一段說“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又說“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確”,為什么又說“前途茫!蹦?(2分)
4、作者小時候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對他今后的人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他的經驗給你帶來哪些有益的啟迪?(3分)
參考答案:
1、描寫方法(1分):環(huán)境描寫
作用(2分):襯托了“我”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恐懼心理。
2、區(qū)別:“我下不去”是說“我”想下去但無法下去,“我不下去”是說“我”能下去但不想(不愿意)下去。(2分)
表達效果:原句體現(xiàn)了“我”對爬下懸崖毫無信心的心理。(1分)
3、這里“前途茫!钡囊馑际遣恢涝鯓硬拍艿诌_我要到的地方,困難重重,舉步維艱。(2分)
4、第一問:讓他明白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成小困難,一個個的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zhàn)勝巨大的困難,取得最后的勝利。(2分)
第二問:圍繞主題,自圓其說即可。 (1分)
拓展:《善很柔軟但有力量》閱讀材料
、賰汕昵,孟子把道德不夠好的人統(tǒng)統(tǒng)稱作禽獸。他說:“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人去之,君子存之!比撕颓莴F的區(qū)別究竟有哪些?孟子認為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失去這些品質,人就不是人了。
②惻隱之心,被孟子排在“四心”之首,足見它之于人是何等重要。《三字經》開端的兩句話即為“人之初,性本善”,其意是想說明,作為高級動物,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善良的,是干凈的。至于隨著逐漸長大,人有可能撒謊,有可能作惡,有可能損人利己,那皆因人之心田在塵世里遭遇了滾滾紅塵的污染。
③惻隱之心潛藏于人的體內,久而久之,就轉化為人一種生理與心理上的反應:看見別人流淚,自己的眼圈就潮濕;看見別的生命在受傷流血,自己就肌肉抖顫,心靈抽搐。惻隱之心是人的本能,人的天性。人心不是鐵,不是鋼,更不是頑石,而是一團活著的血肉。血肉的屬性,決定了人心的敏感性與柔軟性。柔軟的人心才能產生憐憫、同情、愛恨、快樂、沮喪等諸多情緒。其中,憐憫與同情,則是人精神世界里最為鮮亮的一抹翠綠。有了憐憫之心,有了同情之意,人才能趨向善良,才能忘卻一己之得失,去幫助與救助那些身處困境中的旁人。當然,人原始意義上的“性本善”,并不等于人在漫漫的一生中,必然踩踏著一條行善之路。人是脆弱的,經不住外在世界拋來的媚眼。于是極易受引誘、被蠱惑,致使人性之善,宛若日益流失的水土,被漸漸蠶食,被漸漸剝離,被漸漸沖刷,露出了或多或少的惡的端倪。鑒于此,無數的先賢都痛心疾首,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之以諭,諄諄告誡人要以仁義為立命之根,要以厚德為立身之本。佛祖教人以善,基督教人以愛,孔孟教人以仁……圣賢們表達的角度盡管各有側重,但主體理念大致相同,那就是:() 。在相互的依偎里,在相互的撫摸里,在相互的關愛里,在相互的幫扶里,人才不孤單,不寒冷,不疼痛,不絕望。關愛別人,也是關愛自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當那些與自己無關的人遭遇不幸時,自己若肯伸出援助之手,那么,輪到自己落難之際,無數只熱手才會紛紛向自己遞來。
、苋艘猩菩,更要有善念。善念驅動著善行,善行反哺著善念。有了善念,善行就變成了一種發(fā)自肺腑的自覺行動,而不是表演式的作秀。以善目打量萬物,以善心度量世界,以善舉行走于人間,人才能變得寬厚博大。寬厚的人,博大的人,不但自身的生命有了厚度,其生命的價值亦得到了彰顯。
、菪猩,沒有前提條件,也沒有固定方式。給迷路者指一下路,給饑餓者遞一個饅頭,給遭災的人捐一些被褥,給交不起學費、藥費的人資助一筆錢,甚至,給那些貧賤者以平等尊重的口吻,給那些落魄失意者以鼓勵的微笑等等,都是善行善舉。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善舉卻沒有高下。窮人捐贈的一元錢和富翁施舍的'一萬元錢,在功德的意義上,沒有本質的區(qū)別。
⑥(善是火苗,需要呵護;只有呵護,才能燎原;善是種子,需要播撒;只有播撒,才能發(fā)芽,并綠滿原野。)一個人的善,可以引導更多人的善;對某一件事情的善待,可以繁衍出更多善事。在表象上,善很柔軟,但其實,它卻最有力量。一個國家,若只有堅挺的槍炮而無正義,這樣的國家縱然可以讓別國恐懼,卻無法讓別國臣服。一個社會,若只講究利益,而沒有愛的傳播、愛的彌漫,縱然堆滿金山銀山,也只是冰冷的荒原。
⑦(三國時期的劉備曾有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善,要從一點一滴做起,積少成多,小善就成了大善。遍地皆善,善就會轉化為一種土壤,成為一種氣候,催促更多的善行善德破土而出。
《善很柔軟但有力量》閱讀題目
1.請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抽搐( ) 蠱惑( )
2.仔細閱讀文章第③段,把句子補充完整:
但主體理念大致相同,那就是:
3.文章的第⑥段畫線句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其作用是
4.本文的論證結構是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5. 文章的第⑦段畫浪線的句子運用了 的論證方法,作用是
6.在你的身邊見過哪些善行善舉?請在下面寫出一個事例來。(80字左右)
《善很柔軟但有力量》閱讀答案
1. chù gǔ
2. 人活著,不單單要考慮自己,還要顧盼別人。
3. 排比 突出強調了善很柔軟,但是很有力量。
4. 層進式 善很柔軟,但是很有力量。
5. 引用論證 運用劉備的名言來論證善良需要從點滴做起。
6.示例:今年夏天,暴雨連連,洪水泛濫。李杰不幸一人被困孤島,在危機時刻被一名船夫所救。李杰感激不盡。而船夫卻說:不必感謝了,只要你給我一個承諾就行了,今后如若遇到有困難的人,一定要為其提供方便。說罷船夫悄然離去。
【《走一步,再走一步》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閱讀答案01-24
走一步再走一步節(jié)選閱讀答案02-18
走一步再走一步閱讀訓練及答案03-08
走一步再走一步語文閱讀答案12-28
《走一步,再走一步》閱讀練習及答案02-24
《走一步,再走一步》閱讀理解及答案02-16
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段閱讀題與答案03-13
《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段閱讀及參考答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