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本亚洲最大|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亚洲福利精品视频

    <object id="4ihfc"></object>
      
      
    1. <object id="4ihfc"></object>
    2.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能力》練習題

      時間:2020-12-22 14:45:50 教師資格證 我要投稿

      2016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能力》練習題

        1.人類最早的教學手段是(  )

      2016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能力》練習題

        A.文字材料

        B.口耳相傳

        C.直觀教具

        D.黑板加板凳

        2.“教育”一詞最早見于(  )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A.《論語》

        B.《孟子•盡心下》

        C.《孟子•盡心上》

        D.《大學》

        3.“標準化的教學很可能束縛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這句話主要體現(xiàn)了教育的(  )

        A.正向功能

        B.負向功能

        C.社會發(fā)展功能

        D.隱性功能

        4.為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xù)發(fā)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是(  )

        A.終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職業(yè)教育

        D.義務教育

        5.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  )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A.個性全面和諧發(fā)展

        B.實用主義

        C.人本化

        D.終身教育

        6.“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人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下列關于這段著名言論的提出者的觀點正確的是(  )

        A.提出了“白板說”

        B.批判紳士教育論

        C.認為人的觀念是生來就有的

        D.著有《愛彌兒》一書

        7.樊遲請學稼,子日:“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日:“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而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這反映了古代教育(  )

        A.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B.具有鮮明的等級性

        C.脫離生產勞動

        D.形式簡單

        8.“以僧為師”“以吏為師”是古代(  )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國

        C.巴比倫

        D.埃及

        9.作為一種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在特定的時期,教育存在“超前”或“滯后”的現(xiàn)象。這說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民族性

        C.相對獨立性

        D.歷史性

        10.(  )強調應培養(yǎng)“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

        A.古代雅典教育

        B.古代斯巴達教育

        C.古代埃及教育

        D.古代印度教育

        參考答案:

        1.B【解析】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都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科技進步而改變,從口耳相傳,到面對面交流,再到多媒體和互聯(lián)網支持的教學。

        2.C【解析】“教育”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孟子·盡心上》,孟子是將“教”和“育”連起來使用的第一人。

        3.B【解析】教育的負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礙社會進步和個體發(fā)展的消極影響和作用,題干闡述的是標準化的教學對學生發(fā)展的消極影響和作用,體現(xiàn)了教育的負向功能。

        4.A【解析】教育的終身化是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xù)發(fā)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5.A【解析】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和《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中闡述了他的和諧教育思想,他認為學校教育的理想是培養(yǎng)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

        6.A【解析】這段著名的言論出自洛克,他反對天賦觀念,提出了“白板說”;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紳士,而這種培養(yǎng)只能通過家庭教育,由此提出了“紳士教育論”;他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話》!稅蹚泝骸肥潜R梭的代表作。因此,B、C、D項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7.C【解析】題干的描述體現(xiàn)了古代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的特點。

        8.D【解析】古代埃及開設有職官學校和文士學校,強調“以僧為師”和“以吏為師”。

        9.C【解析】題干的描述體現(xiàn)了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10.A【解析】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體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諧發(fā)展的教育。

      【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能力》練習題】相關文章:

      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02-15

      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沖刺卷01-20

      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考點02-16

      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教育知識與能力》02-15

      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01-17

      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練習06-27

      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練習試題及答案01-19

      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匯總02-16

      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練習題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