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口腔助理醫(yī)師復習試題(三)
1.彎制鋼絲卡臂進入基牙倒凹的深度為(C)。A.<0.25mm
B.0.25~0.5mm
C.0.5~0.75mm
D.0.75~1.0mm
E.>1.0mm
2.缺牙間隙齦距離短,對為天然牙時,人工牙最好選(D)。
A.無尖牙
B.瓷牙
C.烤瓷牙
D.金屬面牙
E.塑料牙
3.患者右下6缺失三個月,要求固定修復。為抵抗橋體受力產(chǎn)生的屈矩作用所導致的脫位,固位體增加的輔助固位溝應位于(A)。
A.基牙郟舌側(cè)
B.基牙近遠中側(cè)
C.基牙鄰頰軸線角
D.基牙鄰舌軸線角
E.以上都不是
4.在相同條件下,如果固定橋橋體的厚度減半,則其撓曲變形量變?yōu)椋―)。
A.增加至原來的2倍
B.增加至原來的4倍
C.增加至原來的6倍
D.增加至原來的8倍
E.增加至原來的9倍
5.患者右下6缺失三個月,要求固定修復。如果可以固定橋修復,以下基牙數(shù)目確定的影響因素中不正確的是(E)。
A.患者咀嚼習慣
B.鄰牙牙槽骨情況
C.鄰牙牙周膜情況
D.咬合情況
E.以上都不是
6.義齒制作過程中,填膠后熱處理升溫過快會導致(E)。
A.基托變形
B.人工牙變形
C.模型變形
D.基托塑料聚合不充分
E.基托內(nèi)形成氣泡
7.固定橋最重要的支持基礎是(A)。
A.牙周膜
B.牙槽骨
C.牙齦
D.結合上皮
E.粘膜
8.以下表述中,錯誤的是(B)。
A.聯(lián)合卡環(huán)有防止食物嵌塞作用
B.延伸卡環(huán)的卡臂在臨近缺隙的基牙上位于倒凹區(qū),起固位作用
C.RPI卡環(huán)可減小基牙的扭力
D.孤立磨牙上的圈形卡環(huán)的卡臂尖向近中
E.對半卡環(huán)有兩面三刀個合支托
9.肯氏第三類缺失者,為了加大缺隙過中基牙的遠中倒凹,以便設計Ⅰ型卡環(huán),需將模型(E)。
A.平放
B.向左傾斜
C.向右傾斜
D.向前傾斜
E.向后傾斜
10.支架式義齒的網(wǎng)狀連接體與缺牙區(qū)牙槽嵴的關系是(D)。
A.牙槽嵴刮除1.0mm
B.牙槽嵴刮除0.5mm
C.輕輕接觸
D.離開0.5~1.0mm
E.離開1.5~2.0mm
11.卡體進入基牙倒凹區(qū)(C)。
A.義齒彈跳
B.基牙敏感,咬合不適
C.義齒摘戴困難
D.支托折斷,義齒下沉
E.發(fā)音不清
12.局部義齒固位體的數(shù)量一般為(A)。
A.2~4個
B.5~6個
C.7~8個
D.盡可能少
E.盡可能多
13.衛(wèi)生橋橋體齦面與牙槽嵴粘膜之間的間隙至少為(E)。
A.1mm
B.1.5mm
C.2mm
D.2.5mm
E.3mm
14.可防止義齒齦向和側(cè)向移位的部分是(C)。
A.支托
B.卡臂尖
C.人工牙
D.卡環(huán)體
E.舌桿
15.右上側(cè)切牙缺失,間隙小,尖牙根長大,但牙冠切1/3量缺損,下頜對牙為局部義齒,最好的修復設計是(B)。
A.雙端固定橋
B.單端固定橋
C.局部義齒
D.種植義齒
E.覆蓋義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