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試題
在各領(lǐng)域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試題,借助試題可以更好地檢查參考者的學習能力和其它能力。什么類型的試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試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試題 1
填空題
1、本文選自,是時期 根據(jù)戰(zhàn)國史書整理編輯而成。
2、本文作者,本名,字, 時期家、家、家。他修訂了 ,全書共篇,是一部史書。
解釋下列詞語
1、唐雎不辱使命()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大王加惠()
4、甚善()
5、弗敢易()
6、故不錯意也()
7、請廣于君()
8、秦王怫然怒 ()
9、豈直五百里哉()
10、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 ()
11、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12、亦免冠徒跣()
13、以頭搶地耳()
14、此庸夫之怒也( )
15、非士之怒也()
16、倉鷹擊于殿上()
17、休祲降于天()
18、天下縞素( )
19、秦王色撓()
20、長跪而謝之曰()
21、寡人諭
矣()
問答題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一句,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是處于好心嗎?秦王真正的目的是什么?這可以體現(xiàn)秦王怎樣的特點?
2、安陵君以什么理由拒絕了秦王?表現(xiàn)了安陵君怎樣的特點?
3、面對盛氣凌人的秦王,唐雎是怎樣取勝的?
4、秦王所說的“天子之怒”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
5、秦王為什么要說“天子之怒”呢?
6、唐雎一連舉了“專諸、要離、聶政”三個人物,其目的是什么?
7、“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北憩F(xiàn)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8、“色撓”、“長跪”體現(xiàn)了什么?這與文章開篇的“驕橫無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
9、唐雎針鋒相對,列舉了歷史上平民中有膽識的人的壯舉,并將人事與自然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10、秦王的反映對刻畫唐雎的形象有什么好處?
11、如何評價唐雎?
12、讀過本文后,相信你一定會為唐雎的沉著、鎮(zhèn)定、堅強無畏、機智所折服,請你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一談本文給你的啟示。
13、文中“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表現(xiàn)了安陵君怎樣的特點?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試題 2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ü(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秦王怫然怒,謂唐且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且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偃f,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魄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ü(jié)選自《唐雎不辱使命》)
1.對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B.今齊地/方千里
C.與臣而/將四矣D.此/庸夫之怒也
2.下列加點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臣之妻私臣(偏愛)B.能面刺寡人之過者(諷刺)
C.臣未嘗聞也(曾經(jīng))D.今日是也。(這樣)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譯文:__________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
譯文:_____________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甲】【乙】兩文中,鄒忌和唐且都不畏強權(quán),堅持真理,是古代臣子忠君愛國的'代表。
B.【甲】【乙】兩文中,鄒忌婉言進諫,唐且化險為夷,他們的機智善辯告訴我們說話要看對象,講究方式。
C.【甲】文運用設(shè)喻的方法,以事喻理,以小喻大,形象生動。
D.【乙】文最引人注目的是人物的對白,步步緊逼,針鋒相對,扣人心弦。
【答案】
1.(3分)C(與臣/而將四矣)
2.(3分)B(“面刺寡人”的“刺”意思為“指責”)
3.(8分)(1)能夠在公共場所公開指責(摘)、議論過失,被我聽到的人,得下等獎賞。(準確譯出“謗議”1分,“市朝”1分,“聞”1分,語言通順1分。)(2)平民發(fā)怒,也不過脫掉帽子,光著腳,用頭撞地罷了。(準確譯出“布衣”1分,“免”1分,“搶”1分,語言通順1分。)
4.(3分)A甲文未體現(xiàn)不畏強權(quán)。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試題 3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子中,畫線詞語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故不錯意也 錯意:置意,錯,通“措”
B.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兇的征兆
C.天下縞素 縞素:白色的絲織品
D.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 謝:道歉
考查目的:重點字詞的理解。
答案:C
解析:“縞素”應(yīng)為“穿喪服”之意。
2.下列各組句子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B.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以有先生也
D.天子之怒,伏尸百萬
聶政之刺韓傀也
考查目的:一詞多義。
答案:D
解析:D項中的“之”都是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A項,介詞,到;介詞,從。
B項,語氣詞,表陳述;語氣詞,表判斷。
C項,介詞,用;介詞,因為。
3.請將文章畫線句子“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考查目的':重點句意理解。
答案:現(xiàn)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lǐng)土,可是安陵君違背我,是輕視我嗎?
解析:略。
4.唐雎的形象鮮明,文章最后一段運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了他怎樣的形象?
考查目的:描寫方法的作用。
答案:運用側(cè)面烘托(反襯)的手法塑造了他有勇有謀、不畏強 暴、敢于斗爭的形象。
解析:略。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試題】相關(guān)文章:
唐雎不辱使命教學設(shè)計01-16
《唐雎不辱使命》教學設(shè)計04-06
先秦古詩之唐雎不辱使命11-06
《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學設(shè)計(通用10篇)12-15
中考病句修改試題及答案09-25
中考英語試題及答案11-12
中考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01-02
中考物理試題(含答案)09-27
西學中考試試題及答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