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本亚洲最大|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亚洲福利精品视频

    <object id="4ihfc"></object>
      
      
    1. <object id="4ihfc"></object>
    2.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

      時間:2024-06-11 17:15:28 畢業(yè)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精華】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15篇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1

        今天晚上外甥來讓我?guī)兔o導作業(yè),原來是寫數(shù)學小論文。下午就在我們學校群里聽說了這個名詞“數(shù)學小論文”,就沒當回事,我以為是哪位老師要交論文,問問誰有么,同行借借。

        晚上一聽嫂子將才知道,原來是讓小學生參照報紙,自己寫一個數(shù)學小論文。我就看了數(shù)學小報,然后上網(wǎng)搜搜關于數(shù)學小論文,原來就是讓學生記錄一件事,體現(xiàn)數(shù)學在生活中處處存在、與生活息息相關。

        小外甥寫的一篇《媽媽帶我去書店》星期天,媽媽帶我去新華書店,媽媽讓我自己選,我要了一本最喜歡的《賽爾號》,還要了一本《爆笑寵物》。我們在那還看了很多其他的書,最后我們去結賬了,《賽爾號》30元一本,《爆笑寵物26元一本,30+26=56(元)星期天媽媽幫我買書一共花了56元錢,謝謝我的`媽媽。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2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的身影,超市里,餐廳里,家里,學校里………都離不開數(shù)學。我也有幾次對數(shù)學的親身經(jīng)歷呢,我挑其中兩件事來給大家說一說。

        記得三年級,有一次,我和媽媽逛超市,超市此刻正在搞春節(jié)打折活動,每件商品的折數(shù)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中了一袋旺旺大禮包,凈含量是628克,原價35元,此刻打八折,可是打八折怎樣算呢?我問媽媽。媽媽告訴我,打八折就是乘以0.8,也就是35*0.8=28(元)。我恍然大悟。我準備把這袋旺旺大禮包買下來,可是,媽媽告訴我,可能后面的旺旺大禮包更便宜,要去后面看看。走著走著,果然,我又看見了賣旺旺大禮包的,凈含量是650克,原價40元,此刻也打八折。這下,我犯了愁,凈含量不一樣,原價也不一樣,哪個劃算呢?我又問媽媽。媽媽告訴我35*0.8=28(元),40*0.8=32(元),一袋是628克,現(xiàn)價28元,另一袋是650克,現(xiàn)價32元。用28628≈0.045,32650≈0.049,0.049》0.045,所以第二袋劃算一點兒,于是,我們買下了第二袋。經(jīng)過這次購物,我明白了怎樣計算打折數(shù),怎樣計算哪種物品更劃算一些。

        記得四年級,有一次,我和一個朋友出去玩,朋友的媽媽給我們倆出了一道題:1~100報數(shù),每人能夠報1個數(shù),2個數(shù),3個數(shù),誰先報到100,誰就獲勝。話音剛落,我便思考怎樣才能獲勝,我想:這肯定是一道數(shù)學策略問題,不能盲目地去報,里面肯定有數(shù)學問題,用1+3=4,1004=25,我不能當?shù)谝粋報的,只能當最終一個報的,她報X個數(shù),我就報(4—X)個數(shù),就能夠獲勝,我抱著疑惑的心理去和她報數(shù),顯然,她沒有思考獲勝的策略,我用我的方法去和她報數(shù),到了最終,我果然報到了100,我獲勝了。原先這道數(shù)學問題是一道典型的對策問題,需要思考,才能獲勝。到了六年級,我也學到了這類知識,只可是,更加難了,經(jīng)過這次游玩,我喜歡上了對策問題,也更加愛思考,尋找數(shù)學中的'奧秘。

        數(shù)學,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剛剛開始攀登時,感覺很簡便,但我們爬得越高,山峰就變得越陡,讓人感到恐懼。這時候,僅有真正喜愛數(shù)學的人才會有勇氣繼續(xù)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數(shù)學的高峰上的人,都是發(fā)自內心喜歡數(shù)學的,站在峰腳的人是望不到峰頂?shù)。僅有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感受數(shù)學,才能讓自我的視野更加開闊!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3

        我是錦城小學五一班的靳培語,我很喜歡我們的學校,我們學校以體育和科技為兩大特色,勵志啟慧,享受成長。是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我們學校經(jīng)常會開展一些體育和科技方面的活動。

        對于我最喜歡的排球,它就是我的閨蜜,平常我有什么心事都會對它說,它知道我的所有秘密,可是我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并不太了解它,因為我只知道它是球體。我還想給我的“閨蜜”做一件美麗的外衣,可是問題來了,我需要多大的布呢?

        如果我用紙來覆蓋球體的表面,當把球體表面覆蓋完畢,我們在把能紙張的面積相加就能算出來排球的表面積。就用這種方法:轉換法。有想法不去行動可不好,于是我立刻找好材料,準備做這樣一個數(shù)學實驗。

        首先我找來了5張長方形的紙,每張紙的長是24.5厘米,寬是17.6厘米,面積就是24.517.6=431.2平方厘米。之后我就開始給排球“穿衣服”了,一共穿了4件“衣服”,那么用我的這個方法算出它的表面積大約是431.24=1724.8平方厘米。為了證實一下我的這個答案是不是接近用公式算出的答案,于是我又立刻上網(wǎng)搜索了球的表面積公式:S=4,我根據(jù)公式中需要的條件,進行了測量:先要知道它的.半徑是多少。球的半徑可沒有那么好知道的,費了我很多腦細胞才想到用什么方法測量。首先,我拿來了兩個直尺,把球靠在拐角處,用兩個尺子,一把抵著,一把測量,量出來直徑為21厘米。半徑就為10.5厘米。半徑給我測量出來以后,一切就迎刃而解了,球的表面積=43.1410.510.5=1384.74平方厘米。兩個答案相差了340.06平方厘米,相差這些面積可能是白紙覆蓋的時候有重疊。才導致相差了這么多。誤差那么多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原因呢?

        我決定去請教我的老師。我把我的想法和趙老師說了,趙老師鼓勵我堅持下去,找到原因。并且決定幫助我。我很開心。趙老師說:“排球是球體的一類,球體屬于立體圖形,我們要是想要給她做一件合適的衣服,就要知道它的表面積是多少,也就是計算這個球體的表面積,它的表面積S=4,書上說可以取它的近似數(shù)3.14,也就是只要知道半徑r,我們就能知道了,我知道平面圖形圓的直徑只要測量通過圓心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的距離,就是直徑d的長度,d除以2就能算出半徑,可是排球是一個圓的球體,我沒有辦法用直尺去測量,它的半徑怎么求呢?半徑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也可能是導致這道題誤差的一個原因。,說我們可以利用游標卡尺來測量,說著老師帶我們來到了數(shù)學器材室,我們找到了游標卡尺,經(jīng)過測量,我們測得排球的直徑為20.80厘米,那么半徑就為10.40厘米。太好了,我無比的興奮,我迫不及待的算出需要布料的面積S=4=43.1410.4010.40=1358.4896平方厘米,這次計算出來的面積和氣自己測量的相差1384.741358.4896=26.2504平方厘米。老師說其實你用長方形覆蓋是粗略的計算球體表面積的粗略方法;睾蛯嶋H情況誤差挺大。你第二次和老師的計算的誤差是由于球體的半徑出現(xiàn)了誤差,雖然兩次的半徑只相差了0.1厘米。但是我們可以看出最后表面積卻相差了26.2504,所以在數(shù)學上有一句話叫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今天你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了吧。終于找到原因了。我長長的松了一口氣。老師笑著對我說,其實你閨蜜的”腰圍“和”肚量“也是能夠算出來的。也都有計算的方法。老師邊說邊指給我看,腰圍就是半徑為10.4的圓形的周長,所以周長就可以通過公式C=2r=23.1410.40=63.512厘米,它的肚量,就是它能夠容納的體積,它有一個計算公式V=(4/3)=433.1410.4010.4010.4=4709.4306立方厘米,可以取近似數(shù)為4710立方厘米。

        最后,同學們,要善于用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哦!這個探索的過程真的很開心。并且收獲很多。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4

        數(shù)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且奇妙有趣,它的有趣之處就在需要我們自己去鉆研奧秘。

        大家都知道一生碩果累累的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華羅庚小時侯很愛動腦筋,下課了,小伙伴們都出去玩了,他還在教師里想老師講的問題,有時候思考問題過于專心,同學們叫他都聽不見。久而久之,同學送他一個外號,叫他“羅呆子”。當老師打開華羅庚的數(shù)學作業(yè),發(fā)現(xiàn)許多地方都有涂改,一點也不整潔。老師開始很不滿意,后來,發(fā)現(xiàn)華羅庚是在不斷改進和簡化自己的解決方法。他的數(shù)學才能被老師發(fā)現(xiàn)后,就盡心培育他。初中畢業(yè)后,華羅庚考進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學到最后一個學期,家里實在拿不出50元食宿費,只好退學,所以他的一生只有初中畢業(yè)文憑。他失學回家后一邊自學數(shù)學,一邊幫助父親照顧小店,華羅庚一鉆進數(shù)學題就好象如了無人之境,不是忘記接待客人,就是把客人氣走了;就是算錯了帳,多找了錢。父親氣極了,有一次,他把華羅庚的數(shù)學書燒了,華羅庚心疼得暈到在地。

        華羅庚在那么艱苦的'情況下對數(shù)學仍保持原來的癡迷,刻苦鉆研,我們也該向他學習。只要對數(shù)學努力研究,就一定能夠有豐富的收獲。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5

        生活里,書序無處不在,哪怕是在極細微的地方,只要你認真觀察和思考,都能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真諦和奧秘。

        就拿拋硬筆來說吧。小時候,我曾獨自坐在家中,一時興起就開始研究拋硬幣。連續(xù)數(shù)十次后,我忽然發(fā)現(xiàn),背面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遠大于正面。這是為什么呢?我皺起眉頭,將一枚硬幣拿在手上反復觀察,卻還是沒有得到任何結果。“啪嗒”硬幣落在了桌上,我頓時發(fā)現(xiàn)一個被窩忽略的地方。錢幣的重量。我立刻捧起書,試圖驗證我的想法。果然,就像曾經(jīng),在旋轉硬幣游戲中,背面朝上的情況約占80%,原因正是硬幣正面比背面重一點,導致硬幣重心稍偏向正面。旋轉的硬幣容易向更重的一側倒下。因此,硬幣落下后背朝上的情況更多。也就是說,拋硬幣正面或者背面朝上的概率并非都是50%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不懂就問,絕不能輕易放棄。生活處處皆數(shù)學!只有喜愛數(shù)學的人,才能感受數(shù)學,領略數(shù)學之美。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6

        思考數(shù)學問題,除了認真細致外,我個人認為全面也很重要。

        我曾看過這樣一道數(shù)學題:某商場為慶祝元旦,推出如下酬賓方案:購物不滿100元不優(yōu)惠,在100300元之間,所購物品打8折,購物滿300元一律打7折。某人第一次購物用去90元,第二次購物用去238元,那么如果他一次買齊他所需要的商品,需要多少元?

        我認為,當我們做這類題時,要考慮各種可能情況:90元有可能是只買了90元,沒有打折,也有可能打折后再付90元;238元有可能是打8折后的238元,有可能是打7折后付的238元。根據(jù)這個思路,可得:

        第一次買的商品價值為90元或90/0.8=112.5元;同理,第二次買的商品價值應為238/0.8=297.5元或238/0.7=340元。

        綜上所述,得知:兩次購買商品的價格有4種情況:90元,297.5元;90元,340元;112.5元,297.5元;112.5元,340元。即兩次購買的商品價值之和為:387.5元,430,410元或452.5元?闪谐鏊闶剑

        387.570%=271.5(元)43070%=301(元)

        41070%=287(元)452.570%=316.5(元)

        所以這題的答案有4種可能。但很多同學在解決這類問題時往往只看到其中一種情況而忽略其它,導致最終解答的不全面而留下缺憾。

        在反思這道題時,我突然想到,如果題目給出條件如下:若此人一次買齊所需商品,將花去301元,那么他兩次購物的商品價值分別為多少元?

        在這種情況下,我想,我們可以設第一次所購買的商品價值為x元,第二次所購買的商品價值為y元,通過建立方程來解決問題,同樣也會有幾種情況需要我們全面考慮,方程如下:

        100%·x=90(當x<100)解得x=90

        80%·x=90(當100解得x=112.5

        80%·y=238(當100解得y=297.5

        70%·y=238(當y>300)解得y=340

        而由題意,可得出等式:(x+y)·70%=301,可以看出只有x等于90,y等于340才能使等式成立,所以這個人兩次購物的商品價值分別為90元和340元。

        當然,有時僅僅是考慮全面還是不夠的,我認為還要注意技巧,將”數(shù)“和”形“結合起來會大大的減少工作量。比如下面這道題:

        求︱x1|+︱x2︱+︱x3︱++︱x20xx︱的最小值。這題如果用分類法來全面考慮x值的取值范圍,那真可謂工程浩大,但如果將其與”形“(此處的”形“應當是指數(shù)軸了)結合起來,再根據(jù)絕對值的.幾何意義進行思考,那就簡單多了。

        因為絕對值的幾何意義是一個數(shù)到原點的距離,而如果想表示一個數(shù)a到另一個數(shù)b的距離,也可以運用絕對值,即︱ab|。所以,求︱x1|+︱x2︱+︱x3︱++︱x20xx︱的最小值就是在數(shù)軸上找出表示x的點,使它到表示1、2、3各點的距離之和最小,而不難看出,當像這樣的式子共有n項且n為奇數(shù)時,x=(n+1)/2,所以當n=20xx時,x=1007,整個式子的值最小,其值為1006+1005++1+1+2+3++1006,根據(jù)高斯公式,不難算出該式值為1013042,這樣就避免了全面討論的麻煩。

        還有一種方法利用到了”數(shù)“”形“結合的思維:

        連接一個正方形,相對的兩條邊的中點,將其平均分成兩個長方形,那么,如果這個正方形的面積為1,則一個長方形的面積為1/2,再將這個長方形均分成兩個正方形,則每個正方形的面積為1/4,以此類推,再均分兩次(如圖),那么,最小的正方形的面積為1/16,于是,有等式:

        1=1/2+1/4+1/8+1/16+1/16

        現(xiàn)在只要把一個1/16分成兩個不同分數(shù)的和即可,因為1/16=3/48,所以

        1/16=2/48+1/48=1/24+1/48,即有:

        1=1/2+1/4+1/8+1/16+1/24+1/48

        當然,這道題的解答還有很多,只要你肯開動智慧的馬達,就一定會有更全面的收獲!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要想在數(shù)學的王國里自由翱翔飛得更高,拓展思維、考慮全面不失為一個制勝的法寶!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7

        關于初高中數(shù)學成績分化原因的分析

        1.環(huán)境與心理的變化。

        對高一新生來講,環(huán)境可以說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學、新教師、新集體……學生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另外,經(jīng)過緊張的中考復習,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學生產(chǎn)生“松口氣”想法,入學后無緊迫感。也有些學生有畏懼心理,他們在入學前,就耳聞高中數(shù)學很難學,高中數(shù)學課一開始也確是些難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異面直線等,使他們從開始就處于怵頭無趣的被動局面。以上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高一新生的學習質量。

        2.教材的變化。

        首先,初中數(shù)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多為常量,題型少而簡單;而高中數(shù)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量、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還注重理論分析,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

        其次,由于近幾年教材內容的調整,雖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難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師都不敢降低難度,造成了高中數(shù)學實際難度沒有降低。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調整后的教材不僅沒有縮小初高中教材內容的難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課時的變化。

        在初中,由于內容少,題型簡單,課時較充足。因此,課容量小,進度慢,對重難點內容均有充足時間反復強調,對各類習題的解法,教師有時間進行舉例示范,學生也有足夠時間進行鞏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識點增多,靈活性加大和新工時制實行,使課時減少,課容量增大,進度加快,對重難點內容沒有更多的時間強調,對各類型題也不可能講全講細和鞏固強化。這也使高一新生開始不適應高中學習而影響成績的提高。

        4.學法的`變化。

        在初中,教師講得細,類型歸納得全,練得熟,考試時,學生只要記準概念、公式及教師所講例題類型,一般均可對號入座取得好成績。因此,學生習慣于圍著教師轉,不注重獨立思考和對規(guī)律的歸納總結。到高中,由于內容多時間少,教師不可能把知識應用形式和題型講全講細,只能選講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題目,以落實“三基”培養(yǎng)能力。因此,高中數(shù)學學習要求學生要勤于思考,善于歸納總結規(guī)律,掌握數(shù)學思想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然而,剛入學的高一新生,往往繼續(xù)沿用初中學法,致使學習困難較多,完成當天作業(yè)都很困難,更沒有預習、復習及總結等自我消化自我調整的時間。這顯然不利于良好學法的形成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8

        在圣誕節(jié)來臨之際,許多商場都采取了各種各樣的促銷手段。什么滿“12減6、5”全場五折起“”滿500減50“,看的我眼花繚亂。

        我跟著媽媽在新世紀商場里穿梭,琳瑯滿目的商品搭建了一座百轉千回的迷宮。逛了好長時間,媽媽才看中了一雙鞋子,標價996,媽媽覺得這雙鞋非常精致,很是中意,而且正值商場搞活動,這款鞋”滿12減4“,比平時買便宜多了。媽媽讓我?guī)退阋幌,一雙鞋打折下來多少錢?我想:996÷12=83,83x4=332,996——332=664!眿寢,這款鞋打折下來可以便宜332元,只需664元!啊664啊?還是有點小貴。氊,你再陪媽媽轉轉!罢f著,媽媽拉著我的手離開了新世紀。

        接著,我和媽媽來到了泰富百貨商場,這里人頭攢動,比起新世紀商場來,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媽媽拉著我的手在人流中正艱難地前行!眿寢,這兒有專柜,打6。5折,一次性消費滿500就可以減50,要不,你再進去看看!啊编牛@兒也有這款鞋。寶貝,你在幫媽媽算算,這兒需要多少錢?便宜的`話,我就在這買了。“996x6。5≈647,647 >500,這樣的話,還可以減去50,647——50=597,媽媽這鞋只要597元,比剛才新世紀的便宜多了,你就在這買吧。”“嗯,就聽你的!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原來“打折”也有學問,生活可處處都有數(shù)學。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9

        我的數(shù)學成績一向很好,素有“數(shù)學小神童”之稱,我也常常引以為豪。

        這天,我要去看電影,爸爸不同意,兩人爭執(zhí)很久,最后爸爸說:?好,如果解決了我的.問題,我就同意你去看電影!我想:為了看電影,花費點腦細胞,值!何況我的成績很好,隨爸爸什么問題,我解決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于是,我信心十足地說:請出題!

        題目是這樣的,一輛貨車去山里運礦石,晴天每天可運20次,雨天每天可運12次,它一共運了112次,平均每天運14次。這幾天中有幾天晴天,幾天雨天?

        我思索片刻,根據(jù)平均每天運14次,運了112次,可以列式112÷14=8(天),算出運了8天,假如這8天全是晴天,就能運20×8=160(次),比原來112次多運了160-112=48(次),晴天多一天,就多運20-12=8(次),一共多運了48次,就有48÷8=6(天)雨天被當成了晴天,實際晴天就有8-6=2(天)。我又驗證了一下:20×2+12×6=112(次)。

        于是,我把思路講給爸爸聽,爸爸聽了直點頭。

        我得意地說:?假如全是雨天我也會做:[112-12×(112÷4)]÷(20-12)=2(天),這是晴天天數(shù),雨天用112÷4-2=6(天)?。

        爸爸看到我的思路如此清晰,臉上掛滿了笑容,我見此情景撒腿就向電影院跑去。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10

        有一次,獵人在森林中綁架了白雪公主,剛剛醒來的白雪公主看到陌生的周圍,不禁東張西望。

        獵人見白雪公主不肯吃下毒蘋果,便生氣地說:“白雪公主,我來出一題,如果你答對了,我就放你走,如果你答錯了,哼,你就得吃下這蘋果,怎么樣?”白雪公主點了點頭。

        獵人說道:“有一個人用豎式計算5。1加上一個兩位小數(shù)時,把加好看成了減號,得26,你能算出正確結果嗎?”

        白雪公主在手上寫了寫,突然大聲說道:“7.44,對嗎?”

        獵人驚呆了,便問:“你是怎么算的?”白雪公主回答道:“錯誤的算式是”5.1——()2.6,那么我們先算括號里的`數(shù),用5。1—2.6等于2.34,那么用2.34+5.1等于7.44,所以答案是7.44。“

        獵人恍如突然知道了其中的竅門,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高興地回答道:”我遵守我的承諾,你可以走了!

        白雪公主高興地回家了。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11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睌(shù)學,經(jīng)常從人們身邊走過,生活中人們都離不開它,它為人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們的班級中經(jīng)常要使用到數(shù)學,例如算單元平均分、統(tǒng)計學校電費……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購物,買過年吃的糖。超市里糖的花樣可多了,有脆皮糖15.80元一斤,牛皮糖10.50元一斤,牛奶糖8.00元一斤,酥酥糖23.9元一斤,巧克力糖21.9元一斤……但主要分為散稱和包裝。爸爸媽媽問我:“兒子,你期望買什么糖呢”我望著玲瑯滿目的“糖果世界”,不知如何抉擇是好,但我自幼喜好巧克力,所以我就選了巧克力糖。這時媽媽又給我出題了,他說:“那兒子,你說我們是買散稱的呢,還是買包裝的呢”這我就摸不著頭腦了,立即心算起來:散稱的巧克力糖21.9元一斤,包裝的則58.9一盒。散稱的巧克力糖一包才10克,包裝的巧克力糖一盒就有1000克呢!可是,單單看重量還不能決出勝負,就讓我仔細算算——其實算這個并不難,直接用1000克=1千克1千克=2斤58.9÷2=29.45(元)29.45元》21.9元所以散稱比包裝更劃算!我高興的.把我得出的結果告訴媽媽,媽媽高興的點了點頭,夸我愛動腦筋,所以我也就成為了媽媽的"小會計"。

        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能從一個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變成一個個生動趣味的數(shù)學題。我們常做的應用題,就是在生活中取材,再稍加改編而成的題目。這不,我又在做數(shù)學題時發(fā)現(xiàn)了一道趣題:

        大河上有一座東西向橫跨江面的橋,人經(jīng)過需要五分鐘。橋中間有一個亭子。亭子里有一個看守者,他每隔三分鐘出來一次?吹接腥私(jīng)過,就叫他回去,不準經(jīng)過。有一個從東向西過橋的聰明人,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最終經(jīng)過了大橋。

        我初看這道題,一點頭緒也沒有,難不成坐船過去這是不可能的。難道走了一會往回走唉,這好像行得通……

        我經(jīng)過反復的計算,先想到了走到2分59秒的時候把頭轉回去,看守的人就會讓我往回走,這樣不就過去了嗎之后又想了一會,得出只要在走了2分30秒至2分59秒的時候往回走(最好不要到2分59秒的時候走,因為可能你還沒轉過頭來,看守的人就發(fā)現(xiàn)了。),就能夠成功過橋。

        大家肯定都會說這么容易的題誰都會做,我拿出來吹噓什么不,這樣貌你就錯了,我并沒有在炫耀自我,我是在告訴大家數(shù)學在于聯(lián)系生活思考,在于全心全意去領悟,而不是拿著別人的成果炫耀。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12

        今天,我在做寒假作業(yè)本上的題目時發(fā)現(xiàn)了幾道思考題,我的興致高了起來準備攻克這些題目。

        第一道題目給我們提供的信息很少,兩個自然數(shù)的倒數(shù)之和是13/42,這兩個自然數(shù)分別是多少?做這道題目時要對倒數(shù)的意義有透徹的理解,兩個數(shù)乘積是1的數(shù)互為倒數(shù),0沒有倒數(shù),1的倒數(shù)就是它本身。知道了這個,這道題就迎刃而解了,既然分母是42,那就說明那兩個自然數(shù)倒數(shù)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就是42,符合這個條件的自然數(shù)有1和42,2和21,3和14,6和7,符合第一個條件了還不夠,這個數(shù)的分子是13,那么兩個自然數(shù)的和或倍數(shù)也應該是13,符合兩個條件的只有6和7,檢驗一下,6和7兩個數(shù)的倒數(shù)分別是六分之一和七分之一,六分之一加七分之一等于四十二分之十三,正確。

        這道題太簡單了,寫一篇作文字數(shù)明顯不夠,我又做了旁邊的一道思考題。題目是:從一個長8厘米寬7厘米高6厘米的長方體木塊上切下一個最大的正方體,剩下部分的`表面積之和是多少厘米?我腦子里在不停地想象,手里也在不停地畫草圖。

        左邊的那幅圖是被切的兩種情況,第一幅切去了一個角,先求出剩下的表面積比原來減少了多少,應該減少了兩個面,正方體棱長最長是6厘米,兩個面就是:6*6*2=72平方厘米,原來長方體的表面積是:(8*7+8*6+7*6)*2=292平方厘米,剩下的表面積之和是:292-72=220平方厘米。第二幅切去了兩條棱長中間的一塊,表面積沒有變化。還有一種切法是中間切掉一塊,這種方法和前兩種類似,我就不告訴您了,就有聰明的您自己來探索吧。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只要我們有一顆疑惑的心、探索的精神、稠密的思維、會探索的眼睛等等。具有這些條件,你就能盡情地在數(shù)學的世界里遨游。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13

        今天,數(shù)學老師在課上給同學們發(fā)了一張卷子,卷子上所有的算式都只有兩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是乘法,第二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其中的一個乘數(shù)都是由9組成的。然后,老師平淡的說了一句同學們習以為常的話:“請同學們把這張卷子寫完。”說完這句話后,老師清了清嗓子,接著說:“大家要在五分鐘內完成喲!”她話音剛落,全班所有的同學們都驚訝的張大了嘴巴,仿佛能裝下十個雞蛋,因為我們要在五分鐘內完成三十道乘法計算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被我們公認的`“計算高手”也倒抽了一口涼氣。但事不宜遲,時間畢竟不等人,大家必須爭分多秒,所以都拿起筆來進行計算。

        五分鐘后,這三十道令人望而生畏的乘法計算全班所有的同學竟沒有一個同學做完。這時老師開口了:“大家先找找所有算式的規(guī)律!贝蠹叶疾恢览蠋熀J里到底賣的什么藥,但是都積極的開始找規(guī)律。幾分鐘后,同學們都只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一個乘數(shù)的是由九組成的。但老師卻若有所思的望著我們!半y道還有別的規(guī)律嗎?”我疑惑的想。就在這時,老師又說:“其實,我們可以以9999×5846=58454154這道題為例,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積中的5845其實就是5846減去1得到的,那么我們就可以得出積前面的幾位是由不是9組成的乘數(shù)減去一而得到的!蔽铱戳丝矗l(fā)現(xiàn)果真如此!岸竺娴臄(shù)是由9組成的那個數(shù)減去另一個乘數(shù)減一的差而得到的。最后再把兩次得到的數(shù)放在一起就得到了最終的積。但是這種方法只能在一個乘數(shù)比9組成的乘數(shù)小時才行的通!

        今天,我們又學到了一個妙招——吠陀數(shù)學中的關于九的乘法算式。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14

        今天晚上,我瞅著桌上的20塊糖,饞的直流口水,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想吃糖啦?”“嗯!薄澳俏覀兿葋硗?zhèn)游戲,你贏了你就吃吧。”我想都不想,直接答應了。

        媽媽把糖放到我的`面前,說:“這里有20塊糖,每次最少拿一顆。最多拿三顆,看誰能拿到最后一顆誰就贏!薄昂冒『冒!”我好不容易把目光從糖上移開,“一言為定,我先拿!”我們兩人你拿一次,我拿一次,每次都是媽媽拿到最后一塊糖。

        “怎么每次都是你拿到最后一塊?”我特不服氣的說。

        這時在旁邊觀戰(zhàn)的爸爸忍不住發(fā)話了:“你媽媽每次都拿到第16塊糖,所以肯定能拿到第20塊糖啦!你沒有注意到是有規(guī)律的嗎?”

        我仔細一想,還真是,每次我拿一顆,媽媽就拿3顆;我拿兩顆,媽媽就拿兩顆,我拿三顆媽媽反而拿一顆,我和他每次一共拿4顆,照這樣算,媽媽穩(wěn)穩(wěn)地拿到了第四,第八,第十二,第十六,第二十!我不輸才怪!

        經(jīng)過老爸的提醒,我終于想通了!安还!這樣每次都是后拿的人贏!”

        “這次你先拿!”我想吃糖的心依然不改!霸纲服輸,再說睡前不吃糖,時間不早了,明天還要上學,上床睡覺吧!”我戀戀不舍的看了糖最后一眼,睡覺了。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15

        我和媽媽去金雞湖玩。途中看到很多交通指示牌。有的寫著離前方1000米,有的`500米,也有3公里等等。我就好奇的問媽媽:”媽媽,10公里有多少米啊?“媽媽笑著對我說就是10000米。 卑。课乙詾10米呢!“我對媽媽說。

        ”哦,兒子你知道一公里等于多少米么?“媽媽問

        ”100米?“我試著回答

        ”錯了,一公里等于1000米!“媽媽說

        ”那為什么人們不說一公里是1000米,而以公里計算呢?“我問道

        ”那樣太麻煩啦,如果是幾百幾千甚至幾萬公里,以米計算的話那得寫多少個0啊,人們?yōu)榱吮阌谟涗,就以公里代替?000米,10000米,100000米等等,只要把后面的3個0去掉,就是公里數(shù)啦!“媽媽說。

        ”我懂了,媽媽,1000米去了3個0就是1公里,10000米去了3個0就是10公里,100000米去了3個0就是100公里!“我興奮地告訴媽媽

        ”兒子,你真棒!“媽媽贊許的說道。

        哈哈,原來計算公里數(shù)是有竅門的呀!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05-17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01-14

      數(shù)學小論文01-25

      (必備)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03-25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推薦)05-25

      【必備】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05-26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精華]06-11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15篇【經(jīng)典】05-25

      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通用20篇)07-28

      【集合】數(shù)學小論文作文15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