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范文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xiàn)象和教育問題、解釋教育規(guī)律的科學。其主干學科是教育學和心理學,報考該專業(yè)的考生應關注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并對教育有濃厚的興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范文,歡迎閱讀參考!
教育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范文(一)
摘要:漢語拼音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基礎,是學生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前提,只有讓學生充分掌握了漢語拼音,才能夠進行更深入的語文教學活動。所以,需要運用一些方法進行小學漢語拼音的教學。就目前來說,微課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式,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課成為當前比較流行的一種學習資源,因為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使教學更為有效得到推廣。本篇文章主要針對微課在漢語拼音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相關分析,以期充分利用微課優(yōu)化漢語拼音教學。
關鍵詞:微課;漢語拼音;小學語文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微時代已經(jīng)到來。為了增強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的有效性,通過網(wǎng)絡技術的整合,利用短小精悍的微課實施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微課內容豐富,更加精簡,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微課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帶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微課應用于漢語拼音教學的實際意義
1.1有利于構建學習交流的平臺:每一教師都會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方法進行微課的制作,將不同的教師匯聚到這樣的平臺,就會同時出現(xiàn)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盡管大體上沒有什么變化,但是在一些細節(jié)上會有閃光點,從而整合這些資源,有利于眾多的教師一起學習和交流,為在一線實際教學中的教師提供幫助,進而優(yōu)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教學聲母“āáǎà”不同的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所接觸到的教學方式,或是編織成兒歌,為廣大教師提供更多選擇。
1.2有利于適應漢語拼音教學的特點:小學生通常好動,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時間較短。在學習中一樣,要想讓學生在課堂40分鐘都集中注意力幾乎是不可能,容易讓學生走神,進而降低了教學的有效性。微課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信息量集中,再加上視頻教學方式的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到新鮮,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微課的利用,能夠更快地切入主題,且脈絡清晰,簡潔易懂,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同時,微課還可以根據(jù)需要多次重復字母的發(fā)聲,教師講解的循環(huán)播放,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印象,短時間內,高強度,精力高度集中的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學生的認知。
2微課在漢語拼音實際教學中應用的步驟
2.1對漢語拼音整合分類,制作課件:在制作微課之前,將漢語拼音的內容氛為三類,即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在對這三個部分進行細致的劃分,如聲母中帶半圓的五個(b、p、d、q、g),容易混淆的七個,平舌音四個,與“ü”特殊組合的四個)以及其它特殊一個(w)。在制作微課的時候,主要突出學生區(qū)分平舌和翹舌,與小“ü”組合拼寫時要注意去掉“ü”上面的兩點,進行對這一系列課程的歸類,課程的制作主要是以PPT為主,讓學生集中學習,從而加深印象。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時間不要過長,PPT的頁數(shù)不宜過多,以免產生雜亂的感覺,主要突出知識點,特別是難點和容易混淆的地方。
2.2利用現(xiàn)代軟件,制作微課:微課的制作的時間一般控制在十分鐘以內,微課的制作通常會用到現(xiàn)代的一些軟件,比如錄屏軟件,視頻中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精悍,對一個知識點要集中說明,不要泛化。要盡量符合小學生的學習要求。將課程進行分類之后,就可以利用錄頻軟件進行微課的錄制,一邊講解,一遍同步錄制,將提前制作好的PPT穿插在其中,使微課的制作簡單有效。通常,這種簡單的視頻是就某一個漢語拼音的知識點,比如就針對聲母中的五個半圓(b、p、d、q、g)進行具體講解,再加上PPT的貫穿,使主題明確,畫面簡潔,通過教師的渲染,讓學生的注意力在短時間內高度集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3課中課外雙管齊下,注重課中實施和課后輔導:在正式學習漢語拼音之前,讓學生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對漢語拼音的發(fā)聲和字母的組成由初步了解。同時,在預習的時候可能產生一些問題,進而在正式教學過程中,自覺地提高注意力。比如前鼻韻母“an、en、in、un、ün”的發(fā)聲和后鼻韻母“ang、eng、ing、ong”發(fā)聲的區(qū)別。在課堂上教師利用微課講解不可能做到一對一,對學生來說會有遺漏。這時微課就可以作為較好的課外鞏固方式,通過微課對課堂的重現(xiàn),有助于學生掌握難點。漢語拼音的學習不僅僅是課堂上的學習,課后的鞏固和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時候,家長并沒有時間過多地輔導學生學習,這是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課在課后引導學生學習。比如創(chuàng)建一個學生家長QQ群,將制作好的微課上傳到文件共享中,可以讓學生得到很好的課后鞏固。
2.4測試利用微課進行漢語拼音教學所取得的成果:微課用于漢語拼音的教學,際教小學效果也非常明顯,通過和沒有進行微課教學的其他班級比較,筆者在進行了為期一個微課教學之后,結束了基本的漢語拼音教學,包括26個字母的認識,前鼻音和后鼻音、平舌和翹舌以及拼音的拼寫。在筆者教學的班級中,通過考試測試,達到優(yōu)秀成績有95%,其中十一個同學滿分,85分以下的同學僅為3人,學生都能夠進行漢字會拼寫,通過漢語拼音查詢生字。由此看來,微課教學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效果。
3結語
綜上所訴,可以看出,微課在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中的作用是重大的。盡管當前微課正在不斷發(fā)展中,仍舊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但是隨著教育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教師對資源的整合能力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微課在漢語拼音中的應用一定會取得更好成果,進而為學生學好拼音,說好普通話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軼群.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30:9.
[2]張潤柳.基于微課程的小學語文MOOC平臺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18:30-32.
[3]陳瑞香.淺析多媒體課件在漢語拼音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2,14:57.
教育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范文(二)
摘要:美術作為一門在提升學生審美價值觀方面效果顯著的學科,應當在學校教育中占據(jù)重要的位置。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和高考壓力的逐漸增大,高中美術教學開始受到高中教育者的重視。本文選取高中素描教學作為切入點來進行分析,從高中素描教學的內容、目標等方面切入,分析當前高中課堂素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高中美術;素描教學;策略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應試教育就成了我國教育的代名詞,各種升學考試都以文化課成績作為標準,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輸出了更多的專業(yè)人才,卻忽視了對于學生心理、審美和情感的教育,“高分低能”的情況層出不窮。近年來,隨著高考壓力的不斷上升,藝術類院校開始擴招,高中院校也為提升升學率,開始注重美術課程的教育。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高中美術教育開始走向正軌。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素描是其中較為重要的課程,也是最簡單和最基礎的課程,研究高中素描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素描及高中素描教學概述
素描作為一種美術形式,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雛形,人們在巖壁上進行繪畫就是最早的素描。素描的成型則從文藝復興開始,藝術家開始注重對物體進行觀察,并用鉛筆將其定格在畫卷上。素描進入中國始于明清時期,嚴格意義上來說,李叔同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使用素描的藝術家,他開創(chuàng)了近代的美術教育。后來徐悲鴻將歐洲的繪畫技巧和中國民族繪畫精神融為一體,使素描進一步在中國流行。高中素描教學分為兩種,一種針對的是大多數(shù)學生,對其要求并不高,只要求掌握基本的素描技巧,能夠進行簡單的素描即可,對于學生的專業(yè)性要求并不是很高;另一種是針對美術特長生,其要求更高,教學方法也更加深入,要求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素描技巧,對應試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為順應高考美術的要求,學生應當達到熟練地、有技巧地進行胸像或者半身像寫生的程度。
二、當前高中課堂素描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對素描教學并不重視。由于高中大多數(shù)學生仍要經(jīng)過全國普招統(tǒng)考進入高校,所以美術教學在日常教學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如何在課時少、時間緊的情況下教會學生素描技巧是美術教師的主要任務。但目前美術課時少,高考也沒有考查,所以美術教師對素描教學不重視,導致素描教學根本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第二,忽視素描基礎。素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甚至可以說素描是美術的基礎。因此,學生需要扎實地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素描教學應從簡單的幾何體開始,然后對石膏人像進行寫生,最后進行真人的寫生。而在實際的高中美術課堂中,學生的素描基礎非常薄弱,素描作品狀況頻出。第三,抑制學生的想象力。在高中美術課堂素描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拿出一個實物讓學生進行繪畫,桌上擺什么,學生就畫什么,沒有給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力的空間,讓學生對物體本身產生依賴,如果脫離了物體,學生腦海中將是一片空白。
三、高中美術課堂素描教學策略
第一,充分重視素描課程。素描課程作為美術課程的一種,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觀,還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做事耐心、觀察細心的習慣,這對學生的文化課學習也很有幫助。通過素描學習,能增強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使其在緊張枯燥的學習生活中尋得一些樂趣。第二,應當重視基礎教育,注意循序漸進。素描是美術的基礎,只有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真正從美術課程中汲取營養(yǎng)。萬丈高樓平地起,對于任何教育都是如此,基礎性教育枯燥無味,但那是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第三,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教師應當在學生有了一定的素描基礎后,進行命題繪畫,但是并不設置任何實物,讓學生將腦海中的形象復刻到紙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甚至會創(chuàng)造一些非常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第四,提升學生對于素描的鑒賞能力和臨摹能力。模仿和學習是提升學生美術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素描教學不能僅僅重視素描過程,還應當給學生多進行著名素描作品的背景介紹與賞析,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為提升學生素描水平打下堅實的思想和理論基礎。
四、結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和藝術類院校的不斷擴招,高中美術在高中教育中所占的分量會越來越重。作為最基礎、最容易入門的素描也將受到更多學校、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和喜愛。當前高中素描教育存在許多問題,影響美術教育作用的發(fā)揮,學校和教師應重視素描,注意教學的方式方法,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嚴格要求學生做好平時的積累和學習,為塑造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立華.高等院校美術專業(yè)系列教材素描[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2]劉振敏.新課程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素描基礎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7.
【教育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相關文章:
教育學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01-06
教育學畢業(yè)論文致謝詞01-05
教育學的畢業(yè)論文范文01-19
教育學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1-06
2017教育學畢業(yè)論文范文01-02
教育學畢業(yè)論文參考文獻范例05-27
學前教育學畢業(yè)論文范文01-19
教育學畢業(yè)論文答辯自述范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