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本亚洲最大|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亚洲福利精品视频

    <object id="4ihfc"></object>
      
      
    1. <object id="4ihfc"></object>
    2.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老子的名言警句

      時間:2022-01-20 10:15:25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老子的名言警句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警句了吧,名言警句是我國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體體現(xiàn)。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名言警句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老子的名言警句,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老子的名言警句6篇

      老子的名言警句1

        1、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2、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3、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道德經(jīng)》第七十二章

        4、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5、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6、希言自然!兜赖陆(jīng)》第二十三章

        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9、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10、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正臣!兜赖陆(jīng)》第十八章

        1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2、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jīng)》第五章

        14、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15、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兜赖陆(jīng)》第七章

        1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兜赖陆(jīng)》第七十四章

        1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18、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兜赖陆(jīng)》第十九章

        19、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兜赖陆(jīng)》第六十五章

        20、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1、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22、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經(jīng)》第六十六章

        23、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兜赖陆(jīng)》第九章

        2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2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6、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27、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28、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2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31、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32、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兜赖陆(jīng)》第七十三章

        33、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兜赖陆(jīng)》第二章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35、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老子的名言警句2

        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3、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經(jīng)》第六十六章

        4、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兜赖陆(jīng)》第九章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7、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8、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9、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1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3、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jīng)》第七十三章

        14、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兜赖陆(jīng)》第二章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16、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17、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18、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19、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兜赖陆(jīng)》第七十二章

        20、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21、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22、希言自然!兜赖陆(jīng)》第二十三章

        2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4、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5、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2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正臣!兜赖陆(jīng)》第十八章

        2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8、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29、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兜赖陆(jīng)》第五章

        30、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31、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道德經(jīng)》第七章

        3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兜赖陆(jīng)》第七十四章

        3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34、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兜赖陆(jīng)》第十九章

        35、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兜赖陆(jīng)》第六十五章

      老子的名言警句3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清靜克服擾動,賽冷克服暑熱。清靜無為才能統(tǒng)治天下。——老子《道德經(jīng)》

        2、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子《道德經(jīng)》

        3、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献印兜赖陆(jīng)》

        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献印兜赖陆(jīng)》

        5、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献印独献印

        6、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老子《道德經(jīng)》

        7、慎始如終,則無敗事!献印兜赖陆(jīng)》

        8、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献

        10、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老子《道德經(jīng)》

        11、“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于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于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則煩惱之情增!薄献

        12、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献印兜赖陆(jīng)》

        13、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之極!献印兜赖陆(jīng)》

        1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献印兜赖陆(jīng)》

        15、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献印独献印欲第四十六》

        16、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献印兜赖陆(jīng)》

        17、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献印兜赖陆(jīng)》

        18、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老子《道德經(jīng)》

        19、江海所以能成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像

        20、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譯文:一切要順應自然。所以狂風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長久,何況人的那點力量。所以,從事于道的人得到道;從事于德的人得到德;從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樂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樂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樂于得到他。為人誠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献印兜赖陆(jīng)》

        21、"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献印独献印"

        22、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献印兜赖陆(jīng)》

        23、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解讀:我有三件法寶,執(zhí)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節(jié)儉,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愛所以能勇武;有了節(jié)儉,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愛戴!献

        24、大道至簡——老子《道德經(jīng)》

        25、大道自然,何須強自靜。行無求而自松,飲無奢而自清,臥無欲而自寧。——老子

        26、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献印兜赖陆(jīng)》

        27、故常無欲,以觀其妙!献印兜赖陆(jīng)》

        28、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献印兜赖陆(jīng)》

        29、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疃兜赖陆(jīng)》

        30、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注:原文老子第五十八章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薄献印独献拥谖迨苏隆

        31、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老子《道德經(jīng)》

        32、征服別人的人是強人,征服自己的人是偉人!献

        33、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献

        34、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献印兜赖陆(jīng)》

        35、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献印兜赖陆(jīng)》

        36、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献印兜赖陆(jīng)》

        37、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像

        38、出生入死!献印兜赖陆(jīng)》

        39、圣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老子

        40、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献印独献印

        41、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献拥诎苏隆献印独献拥诎苏隆

        42、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献印独献印

        43、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献印兜赖陆(jīng)》

        44、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道德經(jīng)》

        45、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老子《道德經(jīng)》

      老子的名言警句4

        1、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經(jīng)》第六十六章

        2、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道德經(jīng)》第七十四章

        4、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兜赖陆(jīng)》第二章

        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6、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7、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11、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2、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老子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14、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正臣!兜赖陆(jīng)》第十八章

        15、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16、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兜赖陆(jīng)》第七章

        17、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18、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jīng)》第七十三章

        19、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20、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兜赖陆(jīng)》第五章

        2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2、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献

        24、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25、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兜赖陆(jīng)》第九章

        26、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27、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兜赖陆(jīng)》第七十二章

        28、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29、希言自然!兜赖陆(jīng)》第二十三章

        3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1、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3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33、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兜赖陆(jīng)》第六十五章

        34、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兜赖陆(jīng)》第十九章

        35、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37、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38、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39、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41、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老子的名言警句5

        《道德經(jīng)》第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道德經(jīng)》第四十九章:“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道德經(jīng)》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二章:“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道德經(jīng)》第三十八章:“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道德經(jīng)》第一十七章:“信不足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道德經(jīng)》第二章:“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經(jīng)》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一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經(jīng)》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道德經(jīng)》第五章:“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道德經(jīng)》第三十八章:“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道德經(jīng)》第三十八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道德經(jīng)》第六十四章:“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老子的名言警句6

        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繽紛的彩色,使人眼花繚亂;動聽的音樂,使人沉溺迷惑;豐美的食物,使人口傷厭食;馳騁打獵,使人心發(fā)狂;稀缺的財貨,使人行為不軌)

        3、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4、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國小人希,即使有各種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輕易冒險,不向遠方遷移)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道以自然而然為法則)

        6、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勢而情愿采取守勢,我不愿前進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7、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說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稱,不是永恒的名稱。)

        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1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了解別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zhàn)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

        12、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3、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14、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15、抗兵相加,哀者勝矣。(兩軍對壘時,悲憤的一方獲勝)

        16、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7、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18、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各小國之間踮腳可望,雞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得見,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來)

        1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0、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于走路,不留痕跡;善于言談,無可指謫)

        21、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2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最圓滿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會敗壞;最充實的好似空虛,但它的用處不會窮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彎曲,最靈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辯的好似口齒木訥)

        23、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24、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表現(xiàn)出單純,執(zhí)著于樸素,減少私心,去除欲望)

        25、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做天下的難事,一定要從做易事開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從做小事開始)

        26、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最方正的東西,反而沒有棱角;最貴重的器物,總是最后制成;最大的聲音,恰恰是沒有什么聲音;最大的形象,看來反而無形)

        27、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統(tǒng)治人民,就先用言辭表達對人民的謙虛;要領導人民,就必須將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28、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勛不沒;不自高自大,所以成為民眾之長)

        2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則不會遭到羞辱,知道適可而止則不會遇到危險)

        30、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1、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說,圣賢高人處事應當以無為為要領,教化人民應當以不言為準則)

        32、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3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產(chǎn)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質,宇宙原始混沌物質分裂成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陰陽對立的兩個方面產(chǎn)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產(chǎn)生千差萬別的事物)

        34、為無為,則無不治。(按無為的原則辦事,沒有不成功的)

        35、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3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

        38、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從事學問,知識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識要天天減少。減少了再減少,最后達到無為,雖然無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39、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40、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41、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2、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4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4、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45、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46、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47、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樣才算美,這是壞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樣才為善,這是惡事)

        4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49、柔弱勝剛強(柔弱能戰(zhàn)勝剛強)

        50、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51、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2、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惶幤鋵,不居其華。

        5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54、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道規(guī)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規(guī)律,輕取妄動,其結果必兇)

        55、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56、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5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懂的人不亂說,亂說的人不是真懂)

      【老子的名言警句6篇】相關文章:

      關于老子的名言警句3篇12-18

      師德的名言警句03-21

      朋友的名言警句01-23

      智慧的名言警句12-27

      心態(tài)的名言警句12-24

      快樂的名言警句12-18

      友善的名言警句12-18

      必讀的名言警句12-17

      健康的名言警句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