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戲曲松陽高腔
由于松陽縣玉巖鎮(zhèn)的白沙崗高腔班演出松陽高腔從未間斷,在這一聲腔的傳承中占有突出地位,故松陽高腔又被稱作“白沙崗之土調”,當地人則稱為“高腔”。
松陽高腔是浙江省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是浙江八大高腔系統中的獨立分支,也是浙江省目前唯一尚能演出的高腔劇種,屬單聲腔劇種,被專家們稱為是浙江省“戲曲界的活化石”。
松陽高腔的`藝術特點
松陽高腔的演出保留了戲曲的原始狀態(tài),具有曲調優(yōu)美、樣式樸的特點。它的唱腔屬曲牌連綴體,但演唱時句式、詞格可根據需要而隨意變化,行腔中常用“衣”、“呀”、“啊”、“哈”等襯詞,并以高八度假嗓幫腔,形成獨特的演唱風格。松陽高腔采用管弦伴奏,是高腔系統中較為特別的一種,樂器包括板、鼓、笛、嗩吶、二胡、小鑼、大鑼、大鈸等。松陽高腔原有曲牌一百多支,保存下來的有七十多支。
松陽縣各相關部門在整理音樂唱腔曲牌方面加大投入,做了大量工作,專門建立了高腔藝術檔案,共計90卷(盒)。同時,針對劇團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足,縣里還積極鼓勵民間老藝人整理戲曲本子,至今已經整理出58個本子。新編古裝高腔戲《八百兩》還參加了省業(yè)余文藝調演,《夫人戲》選段《蘇麻崗換寶》參加省少數劇種交流演出并獲得演出獎。
松陽高腔的角色
松陽高腔的腳色早期分生、旦、凈、丑、小、貼、外、夫8個行當,清末以來又增加了二旦、作旦、老外、二花、四花等行當。自創(chuàng)建班社起,松陽高腔藝人代代相傳,至今已傳承23代,其表演帶有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散發(fā)出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松陽高腔現存劇目四十多個,《夫人戲》、《三狀元》、《八仙橋》、《買水記》、《鯉魚記》、《火珠記》、《酒樓殺家》等是其代表作。
松陽高腔的現狀
松陽高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研究價值。20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浙江省市縣各級有關部門先后多次對松陽高腔進行恢復繼承和挖掘整理,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由于松陽高腔藝人年齡老化,年輕藝人青黃不接,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面臨挑戰(zhàn)。同時,民間劇團難以走向市場,面臨滅絕的危險,加上地方財政緊張,沒有足夠的力量扶持,所以,松陽高腔的搶救和保護工作迫在眉睫,任重道遠,應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啥嗯懦鲑|量較高的高腔段子,讓廣大市民看個究竟,進一步了解本地劇種,使其知名度向越劇看齊,同時讓外來客人及時觀賞到當地古老的浙江文化。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松陽高腔這一古老藝術,松陽縣除了在高腔發(fā)源地新崗村、周安兩村專門建立傳承基地外,還在玉巖鎮(zhèn)中心小學和玉巖中學開設了興趣班。據悉,玉巖中學已經向省文化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本學年在校舍緊張的情況下仍劃出百余平方米的綜合樓大廳作為高腔興趣班專用的排練廳,并將積極投入人力物力,請老藝人來校言傳身教,發(fā)揚光大這一文化瑰寶。
【浙江戲曲松陽高腔】相關文章:
浙江戲曲流派溫州昆曲01-04
四川福寶高腔山歌01-05
關于戲曲對聯12-23
江蘇戲曲揚劇12-27
廣西戲曲桂劇02-05
廣西戲曲彩調05-31
貴州戲曲黔劇02-04
湖北戲曲楚劇12-31
甘肅戲曲高山戲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