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法律知識競賽培訓題
一、判斷題(請在括號內(nèi)填入對或錯)
1、完成統(tǒng)一祖國的大業(yè)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nèi)的全中國人民的神圣職責。 ( )
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有受教育的權(quán)利和義務。( )
3、營業(yè)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有關主管部門和經(jīng)營者應當采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
4、我違反了校紀,但我沒有違反法律,學校對我沒有辦法進行處理,如果學校對我進行處理就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
5、只有14歲的人,以大欺小搶劫同學僅10幾元,肯定不會構(gòu)成犯罪,被搶劫的同學告發(fā)也沒用。( )
6、《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都是規(guī)定保護未成年人權(quán)利的條款,是要求大人的,我們知道了也沒用。( )
7、當"我"獨自在家時,要鎖好防盜門;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入夜開燈后要拉好窗簾;如果竊賊已進屋,沒有發(fā)現(xiàn)"我"時,要迅速躲好,伺機逃走求救。( )
8、《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件》規(guī)定對有特殊天賦或者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有關組織和個人應當為他們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并可以自行支配他們的智力成果或者其他成果。( )
9、法律規(guī)定我享有多少受保護的權(quán)利,同時法律就規(guī)定我要履行多少遵守法律的義務。( )
10、我被人家搶過錢,所以我必須再從他人身上搶回來,這也是一種正當防衛(wèi)的手段。( )
11、同學在公共場交談時,千萬不要將自己家地址、電話號碼等一些具體情況大聲說出來,更不要輕易把家里的電話號友告訴陌生人。( )
12、李剛經(jīng)常欺負我同學并把我同學打傷,同學讓我?guī)椭鉀Q,我才去打了李剛,這應該說是見義勇為。( )
13、放學路上遇到有人攔劫,盡量不要與其發(fā)生正面沖突,可以先把錢物給他們,然后報告老師、家長。同學們上下學最好結(jié)伴一起走。( )
14、14歲甲同學和乙同學一塊放學回家,乙同學說"一會我搶一個孩子的錢,你和我一塊去不用你搶"。甲同學想:"去了我不動手就不會犯罪"。( )
15、我國第一部刑法是1979年頒布的,我國現(xiàn)行刑法是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新修訂的。( )
16、大家都認為初三的甲某比較厲害,有一天,甲某向初一的乙某借錢,乙某因懼怕甲某,被迫將每天吃早點錢和其他零錢,共1000余元交給了甲某。事發(fā)后,甲某說:是乙某主動給的,我又沒犯罪。()
17、不要用鐵、銅等金屬制品去試探家中一切電源插座;不要用手觸摸電線皮的`剝落處;但可以用鐵絲、銅絲等替代正規(guī)保險絲。( )
18、年滿18周歲以上,或者16周歲以下不滿18周歲但已經(jīng)參加勞動,以勞動收入養(yǎng)活自己,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quán)利,承擔民事義務。( )
19、法律是由國家有權(quán)機關制定和認可的,是以權(quán)利義務為內(nèi)容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人人都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那么,法律規(guī)定你做的必須履行,法律規(guī)定不能做的必須禁止。
20、打人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負法律責任,打人致傷,經(jīng)法醫(yī)鑒定分為輕微傷、輕傷、重傷。對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致人輕微傷可以行政拘留,致人輕傷可以判刑,致人重傷應當勞動教養(yǎng),但都應該賠償損失。
二、單選題(請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填入括號內(nèi))
1、我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于( )年。
A、1949年 B、1954年 C、1950年 D、1982年
2、( )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 B、憲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quán)力屬于( )。
A、人民 B、中國共產(chǎn)黨
4、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 B、公民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 )尊嚴不受侵犯。
A、人身 B、人格
6、《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于( )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日 B、1991年9月4日
C、1992年1月1日 D、1999年11月1日
7、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運用( )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
A、武力 B、法律
8、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職責和( )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A、贍養(yǎng) B、撫養(yǎng)
9、( )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A、任何組織和個人 B、學校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在( )頒布的。
A、1986年 B、1978年
11、教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依法( )處罰。
A、從重 B、免除
12、我國的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附加刑包括罰金、( )和沒收財產(chǎn)。
A、管制 B、拘役 C、剝奪政治權(quán)利 D、賠禮道歉
13、營業(yè)性電子游戲場所在( ),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并應當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
A、任何時候 B、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外
14、禁止在( )附近開辦營業(yè)性歌舞廳,營業(yè)性電子游戲場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
A、居民住宅區(qū) B、廠礦企業(yè) C、中小學校 D、商業(yè)區(qū)
15、對于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未成年學生,在人民法院的判決生效以前,( )取消其學籍。
A、可以 B、不得
16、( )不得在中小學的教室、寢室、活動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動的室內(nèi)吸煙。
A、學校老師除外其他人 B、任何人
17、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 )責任。
A、直接 B、間接
18、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文化館、美術館、體育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 )對中小學生和兒童優(yōu)惠開放。
A、可以 B、應當(必須)
19、對有違法或有輕微犯罪行為的中學生,不宜留在原學校學習的,應當按照國家的有關規(guī)定送工讀學校學習。家長( )支持,( )阻攔。
A、應當 不得 B、可以 也可以
20、工讀學校的學生在升學、就業(yè)等方面,同普通學校的學生享有( )的權(quán)利。
A、不同等 B、同等
21、法律規(guī)定:"對擾亂學校教學秩序的或者對學生進行攔截強索財物、侮辱、毆打的,學校、教師()教育制止,或者向公安機關報告。"所以,同學受到侵害一定要報告老師。
A、應當(必須) B、可以
22、法律規(guī)定"對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quán)益,對其造成財產(chǎn)損失或其他損失、損害的,應當依法賠償或者承擔其他民事責任(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恢復原狀等)"。那么,未成年人侵害他人合法權(quán)益,因其本人沒錢或過失(不是故意)()賠償損失。
A、可以不 B、也應當(必須)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規(guī)定,要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 )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
A、 品德、智力、體質(zhì)、美育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24、法律的制定一般要經(jīng)過( )個階段。
A、2 B、3 C、4 D、5
25、我國法律規(guī)定不滿( )的公民為未成年人。
A、14周歲 B、16周歲 C、18周歲 D、20周歲
26、人民法院對( )周歲以上不滿( )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
A、14、16 B、16、18 C、14、18 D、14、20
27、學校對( )的未成年人應當加強教育、管理,不得歧視。
A、不聽話 B、有疾病 C、身體有缺陷 D、有不良行為
28、如果我才12歲法律規(guī)定不負刑事責任,即使我做了嚴重犯罪的壞事,法律規(guī)定也可以( )處理。
A、沒有辦法 B、收容教養(yǎng) C、拘留 D、勞動教養(yǎng)
29、《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規(guī)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不得讓不滿( )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jiān)護單獨居住。
A、14 B、15 C、16 D、18
30、學校組織的社會公益勞動、法制教育、軍訓等活動,法律規(guī)定沒有正當理由也( )參加。
A、可以不 B、就有義務 C、可以家長請假就不
31、我國年滿( )周歲的公民,可以享有選舉權(quán)和被選舉權(quán)。
A、14 B、16 C、18 D、20
32、在上課時有同學搗亂,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權(quán)利遭到侵犯由( )來保護。
A、家長與老師 B、老師與同學 C、警察與老師 D、家長與同學
33、學生在學校違反校規(guī)(如未按規(guī)定存車),法律規(guī)定學校( )對學生進行罰款。
A、應當 B、可以 C、禁止
34、法律規(guī)定:"父母依法有對未成年的子女有撫養(yǎng)監(jiān)護的職責"。那么,養(yǎng)父母,有撫養(yǎng)關系的繼父母( )撫養(yǎng)監(jiān)護的職責。
A、也有 B、沒有 C、有一定的
35、法律規(guī)定:父母、監(jiān)護人必須保證適齡未成年人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如果未成年人自己不愿意上學,( )就違法了。
A、未成年人 B、父母、監(jiān)護人 C、未成年人 父母、監(jiān)護人
36、1999年6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quán)益保護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37、( )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
A、娛樂 B、健身 C、任何經(jīng)營 D、商業(yè)
38、中小學生( ),學校應當及時與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取得聯(lián)系。
A、上課講話 B、曠課 C、吸煙 D、不交作業(yè)
39、對未成年犯應當在( )執(zhí)行刑罰。
A、監(jiān)獄 B、少管所 C、勞教場所
40、未成年人( )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學校應當及時查找,或者向公安機關請求幫助。
A、逃學 B、曠課 C、不在家中
D、擅自外出,夜不歸宿
41、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 ),情節(jié)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A、批評 B、指責 C、體罰或變相體罰 D、教導
42、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 )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A、未滿10周歲 B、未滿14周歲 C、未滿16周歲
D、未滿18周歲
43、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 )。
A、由政府依法收容教養(yǎng) B、送工讀學校 C、行政拘留
D、罰款
44、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 )。
A、留級 B、休學 C、輟學 D、轉(zhuǎn)學
45、對流浪乞討或者( )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應當負責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
A、離家出走 B、小偷小摸 C、逃學曠課 D、打架罵人
參考答案
一、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單選題 1、B 2、B 3、A 4、B 5、B 6、C 7、B 8、B 9、A 10、A 11、A 12、C 13、B 14、C 15、B 16、B 17、A 18、B 19、A 20、B 21、A 22、B 23、B 24、A 25、C 26、A 27、D 28、B 29、C 30、B 31、C 32、B 33、C 34、A 35、C 36、B 37、C 38、B 39、B 40、D 41、C 42、C 43、A 44、C 45、A
【初中法律知識競賽培訓題】相關文章:
2017稅法知識競賽培訓題05-18
2017護理知識競賽培訓題05-12
稅法知識競賽培訓題(多項選擇題)06-22
安全月知識競賽培訓題題庫06-29
網(wǎng)絡安全知識競賽培訓題05-26
2017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知識競賽培訓題05-11
消防安全知識競賽培訓題12-11
2017安全生產(chǎn)知識競賽培訓題(是非題)06-12
2017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知識競賽培訓題06-28
稅法知識競賽培訓題(簡答題)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