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本亚洲最大|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亚洲福利精品视频

    <object id="4ihfc"></object>
      
      
    1. <object id="4ihfc"></object>
    2.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于丹德育的心得體會

      時間:2024-03-23 12:55:10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于丹德育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jié)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于丹德育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于丹德育的心得體會

        昨天出席“我與于丹有約”工作坊,親見氣質(zhì)女人于丹,48歲的她,魅力無比,值得敬佩!與于丹僅有1米的距離,觸之可及,可我們的學識卻是天壤之別。她,古今中外,引經(jīng)據(jù)典,信手拈來,談笑風生,氣質(zhì)淡雅,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于丹主要就新加坡老師在德育方面的提問,進行了五個方面的闡釋。

        一,德育的原則是什么?

        以做“牧師”的心做“教師”!老師只是陪伴著孩子的成長,讓他們以一種尊嚴去探尋世界。老師要回到孩子的年齡,不要對孩子的所作所為大驚小怪!教師要喚醒人性自信的莊嚴!

        人,有著性命,生命,使命,然而多數(shù)人也許只有性命—意味著活著,生命—意味著生活,這兩層意義,而第三層意義使命—意味著承諾,卻不是所有人能夠意識到的。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每一個生命都是奇跡!

        每個人如果能夠隨時讓自己歸零,他就會永遠進步!

        二,如何保持教育熱忱。

        于丹老師用王陽明的故事來說明,不管在何種境地,都應該保有和最初一樣的熱忱!王陽明(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chuàng)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并稱為孔、孟、朱、王。王陽明真正是一個“知行合一”者。

        人不能左右生命的長度,但可以左右生命的寬度!

        學習文化,是一種自我的救贖,學習道德,是自尊人生的信念!

        三,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西方的文化是天的文化,節(jié)慶日是拜天上的神為主,如圣誕節(jié)等,而東方的文化是地的文化,節(jié)慶日是以節(jié)氣為主,如清明中秋等。東方的文化講究陰陽。陽:太陽—進取心!陰:月亮—平常心。華族文化主要以群體為意象,西方文化主要以個體為意象。如在詩歌中,西方歌頌雄鷹的很多,而東方以群鳥為主。

        全球化的今天,應該:見天光,接地氣,得人心!天光是指西方文化,地氣是指華族文化,得人心是指道德!將東西方文化都融洽地結(jié)合在一起,并且符合人類的道德,才能在這個世界走得更遠!

        四,家庭教育很重要。

        一個孩子,我們可以從他身上一眼看出他的家教門風怎樣。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里入則孝,出則悌,就是指家庭教育,可想而知,老夫子把家庭教育放在第一位。謹而信,愛眾,而親仁。指的是社會教育。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才是學校教育?墒乾F(xiàn)代社會,很多家長忙于掙錢,卻把教育只推給學校,因而,孩子的成長不盡于人意!

        為人父母者,千萬不要犧牲親子時間!

        五,做老師的要提醒自己做到以下五點。

        1不要嘲笑。不管對方是誰,你都不要嘲笑別人,因為你并不知道他那種行為背后真正的意義。

        2讓孩子學習為自己買單。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接受,然后道歉,并改過。

        3不要被偽命題綁架。遇到問題要去思考,這是個問題嗎?也許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問題。

        4把科學和藝術(shù)當做信仰。科學讓我們避免無知,藝術(shù)讓我們活得有趣。

        5堅信做善良的人不會吃虧。也許暫時可能是吃虧,但最終你是不會吃虧的。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于丹老師對教育的看法,既能引起我們的共鳴,又能讓我們頓悟,不虛此行!

      【于丹德育的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于丹論語心得體會11-17

      于丹論語心得體會通用06-20

      于丹論語心得體會(精選8篇)06-24

      于丹論語心得體會(精選18篇)11-27

      于丹莊子心得11-22

      于丹《論語》心得12-01

      于丹的教育的心得07-26

      于丹論語心得11-09

      于丹愛情語錄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