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危機:永存、希冀與機遇-高中演講稿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生活中,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么一般演講稿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危機:永存、希冀與機遇-高中演講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榮幸能在“新時代青年看危機”的主題演講比賽中,為大家作《危機:永存、希望與機遇》的演講!
危機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匯,常有人掛在嘴邊,冠之以“危機將至”。孰不知危機既是一種人生路途中永恒存在的事物,但也蘊含著希冀,更象征著機遇的來臨。如同一句古詩所言“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切未有結語前,皆有可能,危機也可能轉換為轉機。
一、危機是永恒之存在。
危機作為一種永恒之存在,為人生所必遭遇的事物。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生一帆風順,總要經歷諸多的磨難,有時或多或少,有人或慘或幸。生活總是以“危機四伏”“暗藏殺機”的姿態(tài),隨時予人以致命一擊,稍不留神當可能跌入深淵,萬劫不復。關鍵是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危機,譬如張海迪在經歷了諸多疾痛之后,依舊保持著內心的堅守。筆耕不輟的書寫著心中的華章,致力于殘疾人事業(yè)的推進進程。在此,危機成就了她不一樣的人生經歷,以昂揚的姿態(tài)去迎接它、解決它當是勇者的氣度。借引書記的話語:“在哲學意義上,‘難’是在任何領域前進道路上永恒的命題!薄半y”始終存在,但關鍵是如何面對和解決“難”。
二、危機中存有希望。
危機是一種使人頓生懼心、心驚膽顫的事物,但同時也蘊含著希望。正如有人的說;“危機使人恐懼,希望使人驚喜;危機使人厭惡,希望使人喜愛。人人都躲避危機,人人都向往希望。危機中的希望就如沙漠中的綠洲,苦茶中的糖果,黑暗中的燈光!痹浀眠@樣一則故事:“當時南宋杭州城街市失火,火勢迅猛蔓延,眾多的房屋商鋪于火海之中,頃刻之間化為廢墟。但有一位裴姓商人,卻不急于搶救財物,相反卻不慌不忙地指揮人員迅速撤離。隨后他不動聲色地派人從長江沿岸平價購回大量木材、毛竹、磚瓦、石灰等建筑用材。不幾日朝廷頒旨:重建杭州城,凡經營銷售建筑用材者一律免稅。于是杭州城內一時大興土木,建筑用材供不應求,價格陡漲。商人趁機拋售建材,獲利巨大,其數額遠遠大于被火災焚毀的財產!庇纱丝梢姡C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人措手不及、心生畏懼,但它一方面也潛藏著希望,一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冀。
三、危機也是努力轉變后的轉機。
危機是一個矛盾體,既有危險,但也有經過努力逆轉后的轉機。李嘉誠起初擔任長江實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時,長江塑膠廠正面臨倒閉的危機。必須有人擔負起“力挽狂瀾”的重任,“扶大廈于將傾”。面臨倒閉,李嘉誠不認為它僅僅是危機,相反,他認為這是實行企業(yè)改革、探索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從而獲得新生的有利時機。于是,面對危機,他不慌亂,不放棄,積極想辦法,走訪英國、荷蘭等國家,吸收新的管理模式,引進了許多新工藝,并且開發(fā)研制出了備受世人青睞的塑膠花。長江實業(yè)公司獲得了轉機,并且東山再起,迅速發(fā)展起來。如果沒有那場瀕臨倒閉的危機,也許公司尚會安于現(xiàn)狀,也許還只是一個平庸的塑膠廠。危機激發(fā)了人的巨大潛能,催生了希望,帶來了轉機。危機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刺傷你,也能成就你,關鍵看你的態(tài)度和行動。如果你被眼前的危難嚇倒,一蹶不振,畏懼不前,那你將永遠也走不出危機的陰影。危機也正是你在不斷努力的轉變的過程中,所扭轉的勢態(tài),一種“否極泰來”的新局面。
我的演講完畢,感謝大家的耐心聆聽!
【危機:永存、希冀與機遇-高中演講稿】相關文章:
程希冀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07-23
友情永存的長句子05-03
機遇的句子02-12
抓住機遇把握好機遇的文案集合12-11
關于機遇的說說11-22
關于機遇的名言警句10-25
關于機遇的經典名言警句11-24
關于機遇的名言警句12-04
擁抱引發(fā)的職場危機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