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68句
今天是白閉癥日,透過電視等媒體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神智自閉的小孩,感到他們非常可憐。不過在佛菩薩的眼里我們凡夫都像得了自閉癥的小孩一樣,善惡不明,取舍顛倒,F(xiàn)在真的不知道誰更應(yīng)該被可憐。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禪意的語錄68句,大家快來看看吧。
1、一個人能否成功,取決于他的心態(tài)。成功人士與失敗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jīng)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2、人生一輩子,有時想想,還真是除了生死,什么都是閑事。沒有一樣是你帶來的,也沒有一樣是你能帶走的,來這世上游一回,一切的擁有只不過是借來的,總有一天必須連本帶利還回去。不如一切隨心,一切隨緣。
3、別說別人可憐,自我更可憐,自我的修行又如何?自我又懂得人生多少?
4、世界原本就不屬于你的,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zhí)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5、心如明鑒,萬象歷然。佛與眾生,其猶影像。涅盤生死,俱是強名。
6、我們的繁忙并不在利益他人的事情上,而是在利益自己的事情上,所以忙的最終結(jié)果,當(dāng)然是一無所獲。佛陀曾經(jīng)很清楚地告訴過我們:幸福和快樂源于利益他人,痛苦和憂慮源于利益自己。無著菩薩也說:"諸苦由貪自樂起,佛從利他心所生,故于自樂他痛苦,修正換是佛子行。"
7、有人把敲鐘只看做尋常慣例,鐘是鐘,我是我,這樣敲鐘,鐘聲也毫 無生機意緒。而悟由則視鐘為佛,視鐘為己心,鐘與我,渾然一體,鐘聲 即是自己心聲的自然流露,這樣敲鐘,鐘聲便也有了生命。
8、感恩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xiàn)代社會一種健康人格的表現(xiàn)。
9、佛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清,是我們追求的心境,淺,是我們生活的態(tài)度,清淺,是我們一生的自然,清淺,是我們一世的隨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扇窗子,打開是塵世煙火,關(guān)上是云水禪心,禪如一朵花,開在心中,會讓生命豁然開朗。以一種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簡單來生活,快樂就會一路相隨。
10、欲得凈土,當(dāng)凈其心,隨其心凈,即佛土凈,若心清凈,所在之處, 皆為凈土。慧藏經(jīng)過了痛苦的內(nèi)心斗爭,才悟出了道。悟道以后仍時時警 惕習(xí)染再生,心性放縱,如同牧牛,一發(fā)現(xiàn)牛人草中,便猛力拉回。人的 修養(yǎng)也應(yīng)如此,不是一朝悟道,便一勞永逸,而是要時刻警覺,防微杜 漸,才能保持修養(yǎng)的成果,不斷進步。
11、一旦確定了人生的目標(biāo)和方向,就不要貪戀沿途的繁華,也不要畏懼路 上的困厄,只要還能活著就已足夠。
12、阿彌陀佛有時在外叩我們的心門,讓我們放他進去;有時在內(nèi),打開光明殿,請我們?nèi)怂膶毜睢?蓱z我們要么如防盜賊一樣,將彌陀拒之門外;要么如游魂游蕩在黑暗荒野,不肯進佛的殿,也是自己把自心流放在心靈殿堂之外。心人不了自己的殿,如人回不到自己的家,如何不痛苦、不孤獨、不流浪?
13、禪,是悟的,不是學(xué)的。知識可以學(xué),禪,無法學(xué)。禪,也不是依樣畫葫蘆可以學(xué)的,是完全用己心去接師心的。自古禪僧,你莫以為他舉止怪異,言談奇特,但怪異中有真實,奇特中有常理。若非禪僧,只要一開口,行家面前就知有沒有。禪悟不是裝的,禪悟是從自然中流露的。
14、我們常常會懷戀兒時的快樂時光,并非兒時沒有煩惱,而是兒時的我們把一切的一切都看得那么淡然,根本沒把煩惱放在心上。
15、生活中,大部分人在追求名聲、錢財、地位,并且在追求的過程中搞得自己身心疲憊。當(dāng)我們?nèi)コ诉@些束縛,心靈就能獲得巨大的自由,再沒有可以捆綁住我們的繩索。我們既不會為身外之物而感到煩惱,也不會有做事時的瞻前顧后。我們將更加專注于當(dāng)下,對自己的目標(biāo)更加勇敢執(zhí)著。而且,當(dāng)我們真正做到了"本來無一物"時,得到的將會更多。
16、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必苦身積聚添煩惱怎樣培養(yǎng)正確的金錢觀念?佛日:生時不赍一文而來,死亦不持一文而去,苦身積聚為之憂惱,于已無益徒為他有,無善可恃無得可怙,致使命終墮諸惡道。一《佛說佛名經(jīng)卷第十二》
17、智慧多聞?wù)撸遣挥X諸受,若于苦樂受,分別諦明了,當(dāng)知堅固事,凡夫有升降。于樂不染著,于苦不傾動,知受不受生,依于貪恚覺,斷除斯等已,其心善解脫。
18、平常心人人向往?梢活w平常心,到底怎么個平常法?又有幾人能真正看透?
19、習(xí)性不是"真性"。真性必須從人的習(xí)性中去體會、修為、契合,謂之"神會",即是由精神體會而領(lǐng)悟出來的真理。
20、能先付出愛心,就能得無數(shù)人的愛。
21、通途法門,從因向果,先求完善人格,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漸行成佛;念佛法門,從果向因,不論何種罪人,先保證其必定成佛,再來莊嚴(yán)、完善人格。
22、現(xiàn)實生活中天堂和地獄并不存在,我們沒有理由去相信。但是天堂般的生活我們曾憧憬過;地獄般的感受我們曾經(jīng)歷過。我們?yōu)槭裁礇]有用心去體會它們的存在呢?
23、應(yīng)機說法,普利人天;萬法唯識,三界唯心。一個人內(nèi)心擁有愛的寶藏,才是取之不盡的財富,一個人心量有多大,擁有的世界就有多大。真正的修行是心中有眾生的存在,尊重與包容眾生,并且肯為眾生服務(wù),協(xié)助眾生離苦得樂。 人格信譽是自身寶貴的無形資產(chǎn),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
24、善用其心用心養(yǎng)花,花花皆是芬芳;用心燒菜,菜菜皆是美味;用心作人,人人皆是好人;用心交友,友友皆是貴人;用心愛人,人人皆是親人;用心做事,事事皆是好事;用心念佛,念念皆是功德;用心學(xué)法,法法皆可明心;用心參禪,禪禪皆可見性。降伏自心,心魔皆可凈除;善用其心,無心卻也有心。
25、感恩我所沒有的', 感恩我所擁有的,感恩我所沒有的。
26、唯有你從心靈深處承認(rèn)、接納、愛上你自己,你的生命才正式開始,才邁開旅程。這之前,你只是原地在打轉(zhuǎn),你只是在尋找那個你丟失的生命,你找不到自己,因為你已被所有其他的概念所覆蓋,所犧牲,所淹沒。
27、不執(zhí)迷科學(xué),不沉醉哲理,只愿證悟真諦。聞思佛陀的法教而實修實證,是凈化心靈和啟迪智慧的唯一途徑。
28、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29、所謂念佛,即是讓彌陀做我的主人,一切聽他,一切靠他,一切圍繞他;生活以彌陀為圓心,無論在哪里,生命的弧線永遠對準(zhǔn)圓心,聚焦彌陀。早安!
30、做一個云水禪心的人,在紛繁的塵世中,承受花開的美麗,承受凋零的凄涼。縱算人世冷暖,天高地遠,我幺們依舊可以讓日子過的清凈簡單。日子如行云流水,我們卻可以烹一杯世味熬煮的茶,于老舊的軒窗下,看一朵白云飄過,一滴雨水滑落。
31、杜宰相"聽到"的是老鴉叫聲,而無住"聽到"的是內(nèi)心的感悟。這種內(nèi)聽,是一種精神的高度專注,是一種排除了外界干擾的靜心內(nèi)省。用寧靜的心態(tài),觀大地眾生相,聽大地眾生聲。
32、愛心不分遠近,慈悲沒有敵對和親愛。
33、話不在多,少說為佳。有時無聲勝有聲,多說話不如少說話。人常常 犯一個毛病,說了許多,但不知道自己要說什么;蛘咴捯坏,就從嘴巴 出來,讓所有的話語都消失在大氣層里。有的話說了制造自己的煩惱,有 的話說了讓別人煩惱。
34、問:"如何是佛?"師云:"洞庭無蓋。"——《楊岐方會和尚語錄》
35、有苦的人走不過來,有福的人就要走過去。
36、生命就像一種回聲,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種什么就收獲什 么,你給予什么就得到什么。你為別人著想的話,別人也會為你著想。
37、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成就大福田。大福田為恩田、敬田、悲田。"恩田"是孝養(yǎng)父母,尊敬師長;"敬田"是尊重佛、法、僧三寶;"悲田"是看顧病人,救濟貧困,憐憫眾生。
38、人必須不停地求知,不斷地歷練自己,令"自我功能"提升,才能正確 有效地處理問題,才有快樂和幸福。切忌采取逃避的態(tài)度,因為未經(jīng)解決的 難題,會不斷地困擾你,逃避是墮落和崩潰的原因。
39、事在人為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之苦,不在事情本身,而在心里的感受。有緣而來,無緣而去,世上之事就是這樣,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也無用,求也無益。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來的歡迎,去的目送,一切隨緣,順其自然。
40、看的清你也不要說清,天下事,人間事,不妨讓他一場隨緣。云來云去,霧來霧去,讓一切當(dāng)一場云煙,有來處,有去處,不要當(dāng)命運的奴隸?吹那,看不清,我們活的清?吹那澹f不清,我們讓心包容世界,包容煩惱,把看的清看不清都都在心底積淀。
41、明白善識其心,善盡其心,通身放下,才能灑脫。怡然自得的心如一顆明珠,雖長陷淤泥之中,卻纖塵不染。若把握得住,幽寂深山、繁華鬧市皆是清幽嫻靜。心的力量不可思議。佛門難開,心誠則靈。
42、能量是不滅的,當(dāng)你把這股能量引向愛的地方,它就變成了愛的能量,當(dāng)你不愛的時候,這股愛的能量并沒有消失,它只是變成了恨的能量。
43、人生最幸福的,莫過于被人懂得,被人重視,這份被懂得,是心與心的默契與感知,并非金錢可以收買,并非花言巧語可以籠絡(luò),并非有用的時候用你,用不著你時不搭理你。假如能遇上這樣的貴人,珍惜……
44、有一種快樂在分享中。我們不但要自己快樂,還要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朋友、家人,甚至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因為分享快樂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種更高境界的快樂。
45、在這樣美麗的季節(jié),放下心靈的羈絆,放下所有的不愉快,放下生活的勞碌奔波,別讓煩惱遮蔽了雙眼,別讓郁悶鎖住了心房,別把這美麗的季節(jié)錯過,別把這美麗的世界忽略,學(xué)會欣賞生活,學(xué)會享受生活,去郊外踏青,去桃林賞春,敞開胸懷去擁抱春風(fēng)柔柔的溫婉和繁花朵朵的絢爛。只有美麗的心情才能感受這美麗的風(fēng)景,只有美麗心靈才能擁有這美麗的世界。
46、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
47、您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您,您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48、無常,不受時間的約束,沒有空間的限制,凡是屬于實體的一切,都在無常變化中。我們幾乎可以這么感覺到,一增一減、一消一長,一存一亡,剎那就是無常。
49、生活中,只有懂得尊重,才能被尊重,這是善知識們的教言。
50、世間有情眾生,本能上都想離苦得樂。
51、根據(jù)佛教哲學(xué),世間并無永恒不變而與物質(zhì)對立的精神,可以被視為"自我"、"靈魂"或"個我"者。
52、只有明白了生命的無常,才會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無謂的執(zhí)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對人生的苦難和死亡。
53、人就是這樣,越是擁有,越想索求,越是索求,就越墮落。
54、當(dāng)舍于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dāng)解脫。
55、佛曰:執(zhí)著如淚,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飛散。
56、當(dāng)我們內(nèi)心充滿憤恨的時候,整個人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會覺得不舒服,大家都看得出我們在生氣,沒有人想跟我們在一起。除了蚊子和跳蚤,因為它們就只想吸我們的血而已,不然,連那些動物看到我們也要逃之夭夭!我們會變得沒有胃口,覺也睡不著,有時候還會生潰瘍,如果這樣一直下去,肯定會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剩下的日子又少了好幾年。
57、"往復(fù)無際,動靜一源,含眾妙而有余,超言思而迥出者,其唯法界歟!"——澄觀《華嚴(yán)經(jīng)疏》
58、淺喜深愛,如果我選擇,我選擇喜歡。因為喜歡更長久,更綿延,更適合一個人的暗自留戀,不張揚,不對抗,只是默默在一邊。
59、在我微顫的手心里放下一粒珠貝,仿佛大海滴下的鵝黃色的眼淚。
60、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zhí)著于生滅,心便能寂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樂人因企求永遠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諸多痛苦。
61、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62、觀諸眾生,是佛化身,觀于自身,為實愚夫;觀諸有情,作尊貴想,觀于自身,為僮仆想!洞蟪吮旧牡赜^經(jīng)·無垢性品》
63、人是在有了邪念或不合倫理的行為之后,才需要文飾;有了不能自我接受的情形時,才需要雕琢;有了非分的冀求時,才會矯揉造作。
64、身凈、語靜、心靜,身心止于寂靜之境。舍棄追尋一切俗世的快樂的人,才叫做寂靜者。
65、我們的心有很多種作用,有一部分是壞的作用,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別人,有一部分是好的作用,利于自己也利于別人。
66、懈怠之人,猶如舂杵,有二種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損壞;二者不能自立,棄地即臥,漸不堪用!洞蟪死砣ち_密多經(jīng)》
67、最近的狀態(tài)一直不好,渾身都充滿著負(fù)能量。這樣的我,連我自己看了都討厭。不想再這樣下去,心態(tài)放寬點,凡事別想太多,還沒到絕望的地步。自己選擇的路,再痛苦也要走下去。我想找回那個樂觀堅強、開懷大笑的自己。向著正能量出發(fā)吧!
68、無聲而漫長的時光,可以苒苒而過很多野草閑花。頭上的燈光越來越少,我情愿在暗處。就像買的一些小干花。絕不華麗,絕不飽滿。它們安靜而寂寞,小小的,不與人爭。但是,骨感錚錚。插在陶里,好像我,也許,就是我。
【2021年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68句】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集錦40句04-20
經(jīng)典友誼的語錄11-10
經(jīng)典的生活語錄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