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開展檔案我們共同的記憶活動征文
檔案工作是鍛煉人、陶冶人的工作,同時也是凈化靈魂、提升素質的工作,它連接著昨天、今天和明天,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延續(xù)和傳承著古老而燦爛的中華文明。如下是中國人才網給大家整理的開展檔案我們共同的記憶活動征文,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開展檔案我們共同的記憶活動征文篇【一】
大學畢業(yè)后的前17年中,我所從事的所有工作都與檔案工作沒有任何直接關系。因此,在我的職業(yè)生涯中,從未有過從事檔案工作的人生規(guī)劃。然而,造物弄人,8年前,我所在的校區(qū)整體搬遷到株洲,人事安排進行大調整,恰逢兩位老檔案相繼退休,領導認為我是女性,思維細膩而縝密,又是中共黨員,從事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多年,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從此我開始與檔案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院作為一所具有56年辦學歷史、各類在校學生上萬人的高職學院,其檔案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坦率地說,從正干得順風順水的教學崗位轉行去從事一無所知的檔案工作,我十二分的不樂意、不情愿,然而,領導的一句“你是去從事檔案工作的唯一合適人選”,我無語,誰叫我是中共黨員,只好服從組織安排。
8年來,從我對檔案工作幾乎一無所知,到現在能熟練地查找文書檔案、教學檔案、基建檔案、設備檔案、會計檔案、照片檔案、實物檔案等各門類檔案;能科學、規(guī)范地對各門類的檔案資料進行分類、鑒定、整理、歸檔、上架;能熟悉檔案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常規(guī)管理,根據工作需要進行檔案編研資料的編纂。總之,工作能獨當一面,能全面而出色地完成我院的檔案工作。
這些年來,我的心路歷程有反復、也有磨合,有因工作枯燥乏味、重復繁瑣而多次想中途放棄的念頭;也有因檔案工作不被領導重視和同事理解而想重返教學崗位的想法。但當看到許多檔案利用者滿意的笑容和部分檔案利用者因找不到事關他們切身利益的佐證材料而失望的眼神,看到檔案前輩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的對檔案工作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的精神,他們對檔案工作的癡愛、敬業(yè),深深地震撼著我的靈魂。
8年蘭臺生涯,為了不辜負領導的重托,為了使檔案工作不拖學院工作的后腿,我在資金不足、設備落后、場地狹小的.條件下,煞費苦心、殫精竭慮、皓首窮經、無怨無悔。經我整理歸檔的文書檔案、教學檔案、基建檔案、設備檔案、會計檔案、照片檔案、實物檔案等已有成千上百卷;每年學院的大事記、組織沿革、發(fā)文匯編、利用匯編、基礎數據匯編等編研資料整齊有序。我從事的檔案工作為學院的人才培養(yǎng)工作水平優(yōu)秀評估、黨建合格評估、文明高校評估、五十年校慶、創(chuàng)示范性骨干院校、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示范校、校志編寫、學生遷戶口和晉職晉升等等提供了大量的支撐佐證材料,得到了利用者們的高度肯定,這無疑是對我的最大慰藉。
多年的高校檔案工作實踐,我有逐步感受到高校檔案是國家重要的信息資源,是高校各項工作的真實歷史記錄,是廣大教職工在教學、科研、管理等各項活動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高校辦學歷史和辦學特色的積累和沉淀。檔案員是平凡的,但檔案工作是神圣的。
2009年本人榮獲湖南省檔案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多次榮獲株洲市檔案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從2007年至今我所組的案卷在株洲市檔案局組織的年檢年審中都能獲得優(yōu)秀好評,組織上給我的這些個人和集體榮譽,使我堅定了做一名蘭臺人的決心和信心。原來,檔案員是平凡的,但不是平庸的。加強高校檔案工作是大勢所趨,也是落實高?茖W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今天我可以自豪的說,已經不會后悔8年前的選擇,并堅信在平凡的崗位上一樣能綻放出精彩的人生。
開展檔案我們共同的記憶活動征文篇【二】
檔案是指人們在各項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各種形式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原始記錄。原始記錄性是它的本質屬性。從事檔案工作,雖然有些枯燥繁瑣,但卻更需要耐心和細致,只有一絲不茍,方能做好檔案管理工作。
檔案積淀著歷史塵埃,流淌著世間記憶,一頁一頁地記載著人文故事,串連著過去和現在。然而原始檔案能否真實和準確的呈現歷史事實和過往事件,管理檔案的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隨著社會發(fā)展的不斷進步,檔案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尤其是《檔案法》日益成為人們依法規(guī)范檔案行為的今天,其“存史鑒今”的作用更是顯現了它獨特的'價值。
淦田鎮(zhèn)歷來重視檔案管理工作,在財稅所3樓專門設立了一間檔案室,里面保管著歷年的檔案和文書,許多檔案、資料還是從老八斗鄉(xiāng)搬來,分門別類的存放在不同的柜子中。不過,在與平山鄉(xiāng)合并的過程中,因為工作任務大,時間要求緊,平山鄉(xiāng)合署到淦田鎮(zhèn)辦公的時候,帶過來數十袋的檔案資料來不及整理,就全部堆放在檔案室。結果沒過幾個月,為了總結“十二五”工作,設計“十三五”計劃,有許多5年內的數據資料需要核實查閱。其中部分沒有留存電子檔,于是,雜亂無章的檔案室,一下子成為一只攔路虎,嚴重拖延了工作進度。
一時的放松,一次沒整理的雜亂堆放,造成了在后續(xù)工作中,不得不臨時加班加點,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補償前面的疏忽。為了將平山鄉(xiāng)帶來的資料也一并整理歸檔,淦田鎮(zhèn)加大投入,聘請了專門的檔案技術公司,協(xié)助整理檔案室。同時,也利用這次機會,對之前全部的檔案進行一次細致的核勘,請專業(yè)人士對部分老舊文書的存留做鑒定,以便于系統(tǒng)歸檔后,對檔案室進行全面的升級改造,建立一套規(guī)范的制度,保證檔案工作的長期有序。
作為淦田鎮(zhèn)檔案管理的負責人,我也對這份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檔案是國家歷史的財富,與歷史變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是歷史事件的見證,可使我們“前見古人,后見來者”。一個人、一個單位、一段歷史,都有著其前身、演變、發(fā)展、變化的基本過程。歷史不能臆造,不能杜撰,必須要依據史料記錄,刪繁就簡,去粗取精,把重大的、重要的、典型的事件用文字實事求是鏈結起來,還歷史本來面目。
歷史是白紙黑字的記錄,檔案是默默無聞的收藏。沒有歷史便沒有檔案,沒有檔案就沒有歷史。而從事檔案工作的人,則要保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方能承擔這份責任,背負著檔案在歷史中前行。
開展檔案我們共同的記憶活動征文篇【三】
我不是一個檔案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經歷中,曾經接觸過檔案,逐漸認識了檔案,也受益于檔案,對檔案有著一種難以忘懷的情結。
一、1993年10月,我到局行政辦公室工作。辦公室有12人,沒有檔案員,也沒有檔案室,雖然已經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但人們對檔案還處在陌生的狀態(tài)。一天,我走到一樓距門衛(wèi)較近的一個房間,看到堆放著七、八麻袋東西,用細鐵絲穿連著麻袋口,一部分裸露在外面。問后方知,是準備送到廢品站賣掉的。我打開一個麻袋口,隨手一翻,竟是些紙質文件和資料。在那個時期,文件和資料散放在機關的各個部門,沒有統(tǒng)一管理。看到這些資料總覺得不應該當“廢品”輕易賣掉,便找人搬到三樓的一個房間里存放起來。
1996年,檔案達標在自治區(qū)國稅系統(tǒng)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檔案達標是檔案管理規(guī)范化的重要標志。第二年,克拉瑪依市國稅局檔案達標全面啟動,成立了組織機構、培訓人員、制定方案等組織實施。檔案的可貴在于資料,檔案的生命力也在于資料。因此,三年前存放的資料,有了用武之地,這些“廢品”變?yōu)?ldquo;寶貝”,身價倍增,成了支撐檔案立卷的重要來源?梢娰Y料的命運如同人的命運,跌宕起伏、榮辱成敗竟在一瞬間。
在整理檔案的日子里,按照標準認真分類、鑒定、編目、整理,凡是用圓珠筆起草、復寫紙書寫的文件底稿全部進行了手工抄寫;書寫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材料進行復制;檔案不完整的材料進行了補充;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的文件進行裁剪、裱糊,確定保管期限。完成了稅務部門1980年至1997年文書、會計、稅收、基建、聲像、設備檔案的全部組卷,將過去零散存放的資料,第一次裝入文件柜,放進了檔案室。整個過程傾注了檔案工作人員的辛勤勞作,機關檔案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分散到集中、從隨意到規(guī)范的轉變。同時,制訂了檔案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統(tǒng)計、利用、借閱制度,建立了檔案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形成了單位領導分管、辦公室主管和檔案人員具體管的檔案管理網絡體系。1998年10月,局檔案管理評審驗收為自治區(qū)一級單位。隨后,5個基層單位的檔案全部達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全局檔案管理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躍。
一個基層單位,檔案的規(guī)模和數量同政府機關、大型企業(yè)相比,乃是“冰山一角”,但畢竟填補了稅收工作的一項空白。人們在方便、快捷的查詢中轉變觀念,又在檔案利用和成果轉化中增強了檔案意識,檔案為稅收工作增添了“助推器”,它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出來。由于工作的調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很少去涉及檔案。
二、事物往往在循環(huán)往復中發(fā)展,2008年3月,我承接了《克拉瑪依市國稅志》的編篆工作!抖愔尽繁仨氁允穼崬橐罁再Y料為基礎,檔案則是素材的主要來源。我們再一次走進了檔案室,一切感到那么熟悉,作為局檔案達標的組織者和參與者,過去的事仍然記憶猶新,當年的工作場景,不時浮現在眼前。
看到一排排整齊的密集架,猶如一列列整裝待發(fā)的列車,駛向遠方;翻開一頁頁殷實的檔案,猶如一幅幅稅務工作的畫卷,撲面而來。我們用8個月的時間,卷卷過目,獵取需要的大量素材,在字里行間采集數據。如今,一部反映克拉瑪依稅務系統(tǒng)50年發(fā)展歷程、記述主要事件、盤點稅收工作89萬字的《稅志》“浮出水面”,即將付梓出版,檔案資料為《稅志》提供了“半壁河山”。檔案不僅利在千秋,它更惠及當代,沒有檔案,《稅志》將會步入無根可尋、無源可朔的境地,我們應該感謝檔案。其實,在一部檔案里蘊藏著巨大能量,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遺憾的是還沒有得到所有人的重視和認同。
在《稅志》的編篆過程中,為了史實可靠,數據準確,敘述完整,曾經到數個檔案館(室),多方查找資料,深感檔案的重要。因此,我們應該動態(tài)地看待檔案,每當走進檔案室,就像進入沙漠深處的人們有一種對水的期盼;每當獲得到索要的素材,就像步入玉龍喀什河,有一種雙腳踏到和田玉的感覺和喜悅。檔案以它固有的形式,儲存于室中,靜靜等待,無怨無悔,不計得失。當人們需求時,傾心相助,薄積厚發(fā),惠澤社會,無不折射出人性的光芒。
三、生存在書寫歷史,奉獻在創(chuàng)造歷史,克拉瑪依是一個以石油而得名、又以石油而發(fā)展的資源性城市,早期的稅務工作者,從四面八方聚集在這片“沒有草、沒有水、連鳥兒也不飛”的土地上,經受了風大、水少、炎熱、干燥的考驗。在工作條件簡陋、物資斷缺的`條件下,克服困難,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年華。但在現實中,留下的文字資料很少,音像資料更難以尋覓,皆源于過去沒有建立檔案。在那個時代,人們往往重視看到的東西,殊不知看不到的東西往往比看到的東西更加珍貴,F在的克拉瑪依水與城市相映、藍天綠地、人與自然和諧、石油文化與現代氣息相互交融,稅收工作進入了規(guī)范化、法制化、信息化的軌道,居住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都得到了改善,人們正在分享著改革開放帶來的豐碩成果。倘若有那么一個部門或有那么一個人,能把那段歷史資料保存下來,記錄下來,讓今天的人去了解過去,把老一代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傳承下去,將是一件功德無量的業(yè)績,亦必將是稅收事業(yè)的一名功臣。
人在旅途,一個普通工作人員,不論在那個工作崗位,很難成就一番事業(yè),能把“工作當事業(yè)干”足矣。間接的接觸,切身的經歷,體味到檔案工作的平淡、繁雜,正是千萬個檔案工作者經得住平淡、不厭于繁雜,支撐了檔案事業(yè)的發(fā)展,鑄就了檔案事業(yè)的輝煌,值得可敬。喜看今天,檔案不僅局限在機關、企業(yè)、社會團體,且已經步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逐漸進入到平民家庭,真是應了哪句“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乃是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檔案正以它獨有的形態(tài)根植于人們的腦海里。
如今,20年已過去,“彈指一揮間”,過去的事情還是那樣清晰,如同在昨天,意想不到是幾麻袋即將丟棄的資料,由于一個不經意的決定,成就了克拉瑪依一部稅務檔案。倘若失去那些資料,哪有檔案的延續(xù)和完整;倘若沒有檔案管理的達標,又哪有今天的《稅志》。歷史是現實的向導,更是未來的人指引,一部檔案存儲著歷史,一部《稅志》在述說著歷史,一切都將淡淡過去,一切又將漸漸開始。
【開展檔案我們共同的記憶活動征文】相關文章:
檔案我們共同的記憶征文07-11
檔案我們共同的記憶征文范文09-26
與企業(yè)共同成長的征文11-04
傳承紅色記憶征文03-16
我們的節(jié)日征文02-25
檔案征文(通用34篇)06-12
我們正青春征文11-03
我們的家風家訓征文11-19
我們愛科學征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