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音樂與美術教學設計
第18課音樂與美術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1)欣賞19世紀以來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了解這些美術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藝術價值。(2)列舉19世紀以來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理解這些音樂作品的時代性、多樣性和民族性。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19世紀以來世界音樂藝術和美術藝術的概況,認識它們的發(fā)展歷程。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近代民辦藝術關系到的歷史背景,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人類文化發(fā)展的多樣性、時代性和民族性,培養(yǎng)學生結合歷史背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學習19世紀以來世界藝術的輝煌成就,知道藝術文化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增強學生的國際文化交流意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19世紀以來的音樂美術作品的分析鑒賞,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審美取向,增強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評價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現(xiàn)代藝術的興起與流派。
教學難點:對貝多芬的音樂作品的地位和影響的理解。
課時:本節(jié)教材用一課時。
板書設計:
第18課 音樂與美術
一、貝多芬與古典主義音樂
1.貝多芬音樂的地位
2.代表作:《命運交響曲》
3.貝多芬的音樂產生的時代背景及藝術特征
二、印象派繪畫與音樂
1.背景
2.印象派繪畫
3.印象派音樂
4.印象派的貢獻
三、現(xiàn)代藝術的興起
1.現(xiàn)代美術
2.現(xiàn)代音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請閱讀本課的引言:19世紀以來,相對自由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為音樂與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條件。歐洲誕生了若干杰出的藝術大師,他們宛如一座座藝術高山,令世人嘆為觀止。這些藝術家是誰?他們的作品具有什么藝術價值?進入現(xiàn)代以后,藝術界又有哪些新發(fā)展?
一、貝多芬與古典主義音樂
先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74文字閱讀框《音樂領域的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
為什么要讓同學們先理解音樂中的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呢?我們來看一下本目內容的第一和最后一個自然段。
找同學分別閱讀教材P74第一自然段:18——19世紀之交,是歐洲古典主義音樂向水文音樂過渡的時期。為這兩大樂派架起橋梁的偉人是德國音樂大師貝多芬。
教材P74最后一個自然段:貝多芬既把古典音樂發(fā)展到登峰造極,又開創(chuàng)了浪漫音樂的先河,在音樂史上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這兩個自然段說明了貝多芬在歐洲音樂發(fā)展史上的崇高地位。
板書:1.貝多芬音樂的地位
請同學們看教材P74圖《貝多芬》,并閱讀第二自然段小字,了解貝多芬的生平。
在教材P74上面的文字閱讀框中節(jié)選了兩段貝多芬的名言,其中第一段是: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這段文字經常用來解釋貝多芬的音樂巨作《命運交響曲》。
板書:2.代表作:《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還有哪些代表作品?《英雄交響曲》、《田園交響曲》。
其中《第三交響曲英雄》是獻給他心目中給人類帶來自由、平等、博愛新時代的英雄——拿破侖的。當拿破侖稱帝并背離法國大革命理想時,貝多芬把題詞改成“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
貝多芬共有九部交響曲,教材中說:“他的九部交響曲是古典主義音樂的瑰寶!薄
教材P74本目內容的倒數(shù)第二自然段對古典音樂有進一步的說明,請同學們閱讀參考。
那么,貝多芬的音樂產生的時代背景及藝術特征又是怎樣的呢?
板書:3.貝多芬的音樂產生的時代背景及藝術特征
這兩個問題的理解有助于同學們對貝多芬的音樂的更好欣賞。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74本目內容的第三自然段。
誰來回答一下時代背景?教材P74第三自然段:貝多芬生逢啟蒙與革命的時代,深受啟蒙思想的影響,終生追求進步和自由,具有強烈的反抗封建與追求民主的革命精神。
誰來回答一下貝多芬音樂的藝術特征?教材P74第三自然段:其作品構思廣闊,形式宏大,洋溢著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氣息,蘊涵著深沉的哲理。他最重要的貢獻是對交響曲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他將聲樂與器樂結合,開創(chuàng)了交響曲的新形式。他成功地賦予器樂反映社會重大題材的使命,并調動一切音樂表現(xiàn)手段來為這個使命服務。
再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74本目內容的上面文字閱讀框的貝多芬的第二段名言: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了解我的音樂,誰便能超越常人無以擺脫的苦難。
二、印象派繪畫與音樂
貝多芬的音樂具有剛健之風,這與時代賦予他的追求民主與自由的革命精神有關。印象派繪畫與音樂產生的首要原因也與其時代密切相關。
板書:1.背景
教材上對印象派繪畫與音樂的背景介紹中,并沒有提到當時的社會狀況。你能結合已學知識作一簡要分析嗎?
19世紀的歐洲正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興資產階級對舊制度、舊傳統(tǒng)進行著猛烈地抨擊。而藝術中的天才們也用一種具有相當自覺意識的批判眼光來看待前代的藝術,用越來越富有挑戰(zhàn)性的姿態(tài)面向傳統(tǒng)。于是,他們用藝術上的創(chuàng)新來契合時代的精神。這就是當時的社會背景。
教材上雖沒有提到印象派繪畫與音樂產生的社會背景,卻介紹了其它一些原因。你能分析出來嗎?
科技的進步,如繪畫中光學理論和實踐,音樂中樂器的革新。
藝術家的個人創(chuàng)造。
前代藝術的積累!
下面我們來看印象派繪畫。
板書:2.印象派繪畫
先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75文字閱讀框《印象派的由來》。
印象派的精髓之處就是反對傳統(tǒng)的固定理論與模式,力求創(chuàng)新與突破。那么,印象派繪畫有著怎樣的藝術特色及追求呢?教材P75第一自然段:他們直接描繪陽光下的物象,追求強烈的個人感受,根據(jù)自己眼睛的觀察和感受,來表現(xiàn)微妙的色彩變化。
為了加深對印象派繪畫的理解,請同學們參照閱讀教材P75本目內容的第二自然段小字。
印象派繪畫的代表人物是誰呢?法國畫家莫奈。
莫奈的代表作品有《日出印象》,組畫《干草堆》《魯昂大教堂》等。請同學們看地圖冊P40的相關圖片及說明文字。
從印象派繪畫我們來學習印象派音樂。
板書:3.印象派音樂
先請同學們從教材中找到體現(xiàn)印象派音樂藝術特色的相關語句。
提示:教材P75本目內容的倒數(shù)第三自然段:一些音樂家在創(chuàng)作中強調聲音的響度和音色,主張用它們取代傳統(tǒng)音樂中的調式與和聲體系,認為音樂只能提供一種暗示或心境。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75本目內容的倒數(shù)第二自然段小字,以加深對上述藝術特色的理解。
印象派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國作曲家德彪西。其代表作品是1892年創(chuàng)作的《牧神午后前奏曲》。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74藍底文字閱讀框,以及教材P76第一自然段小字以加強對德彪西作品的理解。
我們從前面的學習中了解了印象派興起的背景,以及印象派繪畫和音樂的大致情況,教材在P76本目內容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又介紹了印象派的貢獻。
板書:4.印象派的貢獻
找學生閱讀:教材P76第二自然段:印象派的崛起,開辟了歐美繪畫與音樂語言的新天地,拓展了人們的審美領域,為藝術家發(fā)揮個性提供了新途徑。從此,藝術內容和形式的變革幅度越來越大,革新的鋒芒越來越鮮明,從而孕育了20世紀初對傳統(tǒng)藝術的全面突破。
三、現(xiàn)代藝術的興起
現(xiàn)代藝術的興起與現(xiàn)實社會緊密相連,同時流派眾多。
那么,現(xiàn)代藝術的興起有著怎樣的時代背景呢?現(xiàn)代派產生在20世紀初以來的歐洲資本主義社會里,兩次世界大戰(zhàn)和多次金融危機等種種尖銳的社會現(xiàn)實,使不少藝術家們對現(xiàn)實產生不滿和幻滅。他們不是政治家,不可能要求他們去反對現(xiàn)存的資本主義制度,他們在猶豫、彷徨之后,只有逃避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沉浸在各自所向往的藝術形式的探索之中。
依據(jù)教材,現(xiàn)代藝術可分為美術與音樂兩個部分。
板書:1.現(xiàn)代美術
在19世紀歐洲的印象派崛起之后,歐洲的繪畫藝術又經歷了怎樣的流派傳承?新印象派、后印象派,最后是現(xiàn)代派。
在印象派自身的演變過程,又涌現(xiàn)出了許多著名的畫家,教材中提到的有塞尚、高更和凡高等。
請同學們看教材P41的相關圖片及文字說明。(視角、選材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
這些印象派以及印象派傳承的流派對現(xiàn)代藝術的產生有什么意義呢?教材P76本目內容的第一自然段:這些流派以新的視角描繪客觀世界(包括光和空氣氛圍),為繪畫領域開辟了新方向。
這樣,在印象派的基礎上,現(xiàn)代派開始主宰畫壇。那么,現(xiàn)代派美術又有著怎樣的藝術特色呢?
提示:教材P76倒數(shù)第二自然段:現(xiàn)代派對色彩和視覺進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張、變形與抽象的表現(xiàn)方法,大膽運用各種新材料。
教材P77文字閱讀框《現(xiàn)代派美術》對現(xiàn)代派美術作了進一步的說明,請同學們閱讀。
現(xiàn)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76最后一個自然段,
再請同學們看地圖冊P41相關圖片及文字說明。
現(xiàn)代藝術除了現(xiàn)代美術之外,教材上還提到了現(xiàn)代音樂。
板書:2.現(xiàn)代音樂
這部分內容,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77最后一個自然段小字。
小結:藝術成就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不斷高揚,而時代又賦予了藝術創(chuàng)新的個性,我們在欣賞藝術作品的藝術性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歷史發(fā)展的片斷與風貌。
作業(yè):“自我測評”1.古典主義音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評價音樂大師貝多芬?
提示:①主要特征:重視規(guī)范化,要求風雅、高尚、審慎與節(jié)制,側重于形式與技巧的表現(xiàn),將感情的表達作為一股潛流,在完美均衡的形式內,強調著形式的嚴謹。
②貝多芬的一生經歷了法國大革命前后歐洲社會的激烈變革,他的作品是時代和個性結合的產物。出于社會環(huán)境和自身的才能的完美結合,他使音樂的表現(xiàn)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極大地擴展了交響樂的思想內容,使之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體裁,鋼琴的表現(xiàn)幅度也大大增強。內容的擴展導致表現(xiàn)手法的創(chuàng)新,他突破了傳統(tǒng)的曲式布局,動機型的主題運動和動力性的樂思發(fā)展,使音樂具有非凡的氣勢和力量;建立在功能基礎上的離調變音體系,成為貝多芬的和聲風格特征;靈活的離調和大幅度的節(jié)奏對比及力度對比,對于刻畫矛盾沖突和戲劇性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對位法的運用、樂隊音響的組合、鋼琴音樂的創(chuàng)作,都有鮮明的特點。貝多芬集中了古典主義音樂的精華,開拓了浪漫主義音樂的道路。
課堂反饋:
【 第18課音樂與美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音樂課教學設計與反思04-01
美術教學設計08-22
小學音樂優(yōu)秀教學設計03-07
《白鷺》第2課時教學設計03-30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3-31
《紙船與風箏》教學設計03-28
《敬業(yè)與樂業(yè)》教學設計10-31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09-22
《數(shù)字與編碼》教學設計07-12
排列與組合教學設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