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設計
篇一:《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學計劃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加快數控產業(yè)的發(fā)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全面育人,打好基礎,熟練技能,使學生成為適應二十一世紀高素質的創(chuàng)業(yè)型勞動者。培養(yǎng)能夠勝任數控技術應用方面工作的技術人員。在總結數控技術應用專業(yè)特點和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本數控技術應用專業(yè)《電工基礎》教學計劃。
一、課程性質與任務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yè)學校電類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電子信息類、電氣電力類等專業(yè)必備的電工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分析和解決生產生活中一般電工問題的能力,具備學習后續(xù)電類專業(yè)技能課程的能力;對學生進行職業(yè)意識培養(yǎng)和職業(yè)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職業(yè)能力,增強學生適應職業(yè)變化的能力,為學生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課程教學目標
使學生會觀察、分析與解釋電的基本現(xiàn)象,理解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會使用常用電工工具與儀器儀表;能識別與檢測常用電工元件;能處理電工技術實驗與實訓中的簡單故障;掌握電工技能實訓的安全操作規(guī)范。
結合生產生活實際,了解電工技術的認知方法,培養(yǎng)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參加電工實踐活動,培養(yǎng)運用電工技術知識和工程應用方法解決生產生活中相關實際電工問題的能力;強化安全生產、節(jié)能環(huán)保和產品質量等職業(yè)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職業(yè)道德。
三、教學內容結構
教學內容由基礎模塊和選學模塊兩部分組成。
1.基礎模塊是各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容和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教學時數為54學時。
2.選學模塊是適應不同專業(yè)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學校的差異,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選學內容,選定后即為該專業(yè)的必修內容,教學時數不少于10學時。
3.課程總學時數不少于72學時。
四、教學目標
1.掌握電工、電子線路的基礎知識。
2.掌握電子設備、電子產品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識。
3.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電工、電子儀器、儀表的能力。
4.具有閱讀電子整機線路和工藝文件的初步能力。
5.具有電工、電子產品生產工藝管理的初步能力。
6.具有電工、電子設備、電子產品裝配、調試、檢測、銷售與維修的技能;
7.具有操作、使用與維護較復雜的電子設備的能力。
8.具有操作、使用與維護一般電工設備的能力。
五、教學內容設置和要求
根據數控專業(yè)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修訂與刪減,數控專業(yè)的學生以學習數控技術為主,根據其需要現(xiàn)制定學習內容如下:
1.直流電路:正確理解直流電路中關于電路、電壓、電流、電動勢、電阻、電能、電功率等的基本概念,能熟練運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電路的計算,了解復雜電路的分析方法。
2 .單相正弦交流電:了解表征正弦交流電的各個物理量;掌握正弦交流電的三種表示方法;掌握純電阻電路中電壓電流的大小相位關系,簡單了解電容器和電感的功能和一般應用。
3.三相交流電:了解三相交流電的產生和輸電方式;掌握星型連接和三角形連接線電壓、線電流、相電壓、相電流之間的關系。
4.安全用電:安全是第一要素,該點要結合電子專業(yè)的實際著重講解。讓學生了解生產生活中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篇二: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授課計劃表
課程名稱:
專 業(yè) 班 級:
教 師:
一、課程定位與目標
1.課程定位
本課程是在新一輪教材改革中按新的教學大綱要求,針對電子專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行業(yè)需求情況編寫的電類專業(yè)基礎核心課,是電類專業(yè)學習其它專業(yè)課的基礎,本課程將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有機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理論知識上進行了從輕從簡處理,而對知識應用進行了強化,強調實訓操作,使專業(yè)知識更貼近生活,從而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在電類專業(yè)課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課程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實訓室及安全用電、知道接地保護和觸電急救。
(2)知道電路的基本物理量,會直流電路中電阻概念及計算,能運用歐姆定律和基爾霍夫定律對電路進行分析和計算。
(3)理解電容器的概念和電容串、并聯(lián)的計算。
。4)知道磁場相關概念,理解電磁感應相關知識。
(5)掌握單相正弦交流電的概念及運用相關電路知識進行計算等
。6)知道三相正弦交流電的概念及連接
能力目標:
(1)能用萬用表檢測電阻、電流、電壓等物理量。
(2)能分析簡單直流電路、復雜直流電路及電路簡化。
。3)能進行直流電路、電容、磁場等相關計算。
。4)能進行單相正弦交流電等相關計算
素質目標:
(1)注重安全意識、質量意識、環(huán)保意識、責任意識與合作意識。
。2)愛崗敬業(yè),規(guī)范操作,注重理論與技能結合。
。3)學會交流與溝通,能將所學專業(yè)知識用于實際生活中。
二、教學內容設計
1.教學內容簡述
該教材主要分為五大部分,分別為安全用電及觸電急救部分、直流電路部分、電容和電感、單相正弦交流電路、三相正弦交流電路。其中直流電路部分的重點內容為歐姆定律和基爾霍夫定律。電容和電感部分的重點內容為電容串、并聯(lián),磁場、電磁感應。單相正弦交流電路部分的重點為RL、RC、RLC電路。該教材難點為簡單直流電路、復雜直流電路、電容串、并聯(lián)、電磁感應、單相正弦交流電路等。本學期主要教學內容是第一、二、三、四、五、六章部分。
2.教學課時分配
3. 教學內容的選取
本教材主要選取安全用電、直流電路、電容和電感、單相正弦交流電等重點內容。
4.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
重點:直流電路中歐姆定律及計算、基爾霍夫定律及運用、電容器、電磁感應及相關計算、單相正弦交流電的相關計算
難點:基爾霍夫定律及運用、電磁感應及相關計算、楞次定律、單相正弦交流電
5.教學內容實施過程
6.實訓項目
本學期以理論為主,未安排實訓項目
三、學情分析
學生為13級電子高考班的學生,學生基礎較差,專業(yè)成績一般。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教學設計03-21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設計05-09
探討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tǒng)的設計及實現(xiàn)05-05
淺析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05-05
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05-04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3-31
《紙船與風箏》教學設計03-28
《敬業(yè)與樂業(yè)》教學設計10-31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09-22
《數字與編碼》教學設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