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倍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頁的例3和第5~6頁的“想想做做”第1~4題。
課時目標:
1. 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體會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
2. 學生通過經歷“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求一個數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數學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 培養(yǎng)學生把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
教具和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紅、黃、藍圓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 課件出示:情境圖。
讓學生用分別用不同顏色的圓片表示不同的花,比一比各種花的朵數有什么關系?
2. 學生動手操作后,小組交流自己比較的方法并匯報。
3,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課件演示三種花之間的倍數關系。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 演示完成后讓學生獨立完成例題中的填空。并說一說填寫的依據。
2. 提問:要求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可以怎樣計算?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后,小組交流算法。
分小組匯報算法,并說說算法的依據。
3.小結算法:8 2=4,并著重提醒學生,“倍”不能做單位。
三、鞏固應用,解決問題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填空后,說說判斷的方法和依據。
2.“想想做做”第2題
同桌互動,先用圓片擺一擺,分一分,在填空。
3. “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讀題并說說題意,先連一連,再填空,并說說
怎樣列式計算。
4. “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并說說列式的依據。
統(tǒng)計學生用“倍”做單位的情況,再次提醒學生注
意“倍”不能做單位。
四、課堂總結,拓展升華
1. 這節(jié)課我們了一個新朋友“倍”,說說你對它的認識吧。
2. “倍”為什么不能做單位?
板書設計:
倍的認識和有關倍的簡單實際問題
【新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倍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3-30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2-23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8的認識》教學設計03-03
小學數學《認識鐘表》教學設計(通用7篇)05-22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01
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9-06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7-27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04-09
認識線段教學設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