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搭石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搭石教學設計范文1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fā)、間隔、懶惰”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有一個美麗的小山村,那里有連綿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蔥蔥的樹木,有清澈見底的小河。但每次談起家鄉(xiāng),作者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xiāng)的搭石。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劉章爺爺?shù)募亦l(xiāng),去見識一下那平凡中透著美麗的搭石吧。(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了解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爭取用最短的時間,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字詞
譴責、懶惰、協(xié)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溪水猛漲、脫鞋綰褲、理所當然、倆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這篇課文圍繞“搭石”,描寫了人們()搭石、()搭石、()搭石、()搭石、()搭石等情景。
3、什么是搭石呢?你從哪里知道的?齊讀描寫搭石的句子,體會人們的用心。
4、如果沒有搭石,家鄉(xiāng)的人們怎樣過小溪呢?(可以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說說)。
生:脫鞋綰褲
師:什么叫“脫鞋綰褲”?(脫下鞋子,卷起褲腿)。
5、山洪過后,小溪里的水漲高了,人們出工必須
,人們收工必須
,人們趕集必須
,人們訪友必須
,一句話,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
,從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麻煩、辛苦、不方便),所以,人們要過小溪必須得依靠這些搭石。
四、繼續(xù)學習課文,體會搭石的美
1、搭石在我們眼中是那么平凡,在作者的眼中是那么美,在家鄉(xiāng)人眼中更是不可缺少。因此,作者說搭石——(引讀)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2、現(xiàn)在,讓我們跟隨著作者,去尋找搭石里面的美。
3、請大家默讀2—4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家鄉(xiāng)人們走搭石的句子。
4、指名說畫的句子
二自然段中老年人走搭石,三自段中一行人走搭石,四自然段中年輕人面對面走搭石,年輕人和老年人一起走搭石。
5、小組合作學習
(1)任選一幅走搭石的畫面,多讀幾遍,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從中你體會到什么美。
(2)小組學習,教師個別指導。
。3)全班交流。
a、交流“老年人走搭石”的畫面,體會“家鄉(xiāng)老人善良,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善良美!弊寣W生抓重點詞語“無論、只要、一定、再在、直到、才”來體會。
讓我們帶著體會來讀讀這個句子,通過朗讀,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板書:善良美)
b、交流“一行人走搭石”的畫面,“行”是多音字,這里該讀什么?這還有幾個詞語,誰來讀一讀?(協(xié)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怎樣的動作才是協(xié)調有序的呢?(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師生合作讀),你們現(xiàn)在走在哪?不好走啊,走不好會掉進水里,有信心嗎?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有序!師:前面的,生:抬起腳來,師:后面的,生:緊跟上去,(速度漸快)前面的'——,后面的——,(速度再漸快),前面的——,后面的——踏踏的聲音像——。
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是不是有人指揮。∑鋵崨]有人指揮,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xié)調有序。
你們還從哪兩個詞中體會到畫面美?
那么“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呢?
想一想,用自己的語言來說說。
(一陣風吹來,清清的水面蕩起了粼粼的波紋,姿態(tài)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畫一樣)板書:畫面美。
這既像一幅美麗的畫,又象一首清麗的小詩,請欣賞——
每當
抬起腳來 上工
后面的 下工
緊跟上去 一行人
踏踏的聲音 走搭石的時候
像輕快的音樂 動作
清波漾漾 是那么協(xié)調有序
人影綽綽 前面的給人
畫一般的美感
誰來讀,讀出詩的韻律美
這一行人在搭石上,不僅走出了音樂美,還走出了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c、一行人走搭石構成了音樂美、畫面美,那么兩個人面對面的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形呢?
男同學交流,從中體會“謙讓美”(板書)
d、如果“青年人”和“老年人”一同來走搭石,又會是什么樣的畫面?
女同學們交流,抓住“伏下身子,理所當然”體會人們敬老的美德。
6、搭石平凡而又普通,但是從家鄉(xiāng)人們走搭石的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中,看到了家鄉(xiāng)人們的善良、和諧、謙讓、敬老,這是留給我們最美的風景,所以說,搭石,構成——。
五、總結升華,布置作業(yè)
1、也許有一天,小溪上會架起橋,也許有一天,人們再也不需要搭石了,但人們走搭石留下的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會深深的烙在每個人的心里,因為——(齊讀最后一段)。
2、美,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象劉章爺爺一樣,從平凡的小事中發(fā)現(xiàn)美,我們都來做生活的有心人,細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看誰能從平凡的小事中發(fā)現(xiàn)美。
板書設計:
21、搭石
擺 整
善良美
走
畫面美 讓
背…過…
謙讓美 敬老美
搭石教學設計范文2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第七冊《21 搭石》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fā)、間隔、懶惰、清波漾漾、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四、課時共計:
2課時
五、教學實施:
第一課時
。ㄒ唬┣榫硨,揭示課題:
同學們,這就是作者劉章爺爺?shù)募亦l(xiāng),那里有連綿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憶起家鄉(xiāng),作者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xiāng)的搭石。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21課《搭石》(板書課題)。質疑。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好讀的詞語或句子就多讀幾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課文讀通順。
2、反饋字詞:
譴責 懶惰 協(xié)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溪水猛漲 脫鞋挽褲 理所當然 倆人
。1)理解“譴責”的意思。
。2)通過理解“脫鞋挽褲”的意思,理解搭石對于家鄉(xiāng)人的重要性。
。3)理解“人影綽綽”中“綽”的意思。
3、指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理清課文思路)
(三)再讀課文,深入體驗:
1、再讀第一段,你能不能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到底什么是搭石呢?
2、搭石在我們的眼里是那么平凡,但在作者的眼里卻是那么美,他覺得,搭石——(引讀)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3、那你覺得搭石這處風景美在哪兒呢?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畫一畫,想象著那是怎樣的畫面,批注你的感受,再讀一讀。
4、交流匯報:
(1)第二段:“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傧胂螅哼@上了點年歲的人可能會怎么想?
、谧穯枺耗悴皇羌敝s路嗎?
③小結:原來家鄉(xiāng)人心里想的是別人。。ㄓ懈星榈睦首x)
。2)第三段:“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僮屛覀円布尤氲阶叽钍娜巳褐邪桑
、趨f(xié)調有序:我們合作讀文,體會“協(xié)調有序”(學生朗讀)
、矍宀ㄑ、人影綽綽:同學們,剛才走搭石的時候,你都仿佛看到了什么?
這就是課文中所說的——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苣芡ㄟ^朗讀把我們帶入到這么美妙的畫卷中嗎?
(四)總結:
是呀,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樂美、畫面美,更有家鄉(xiāng)人們的心靈美,難怪作者說這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
那么,搭石上還有哪些美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搭石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緊扣中心句,想象畫面,感知課文,尋找由搭石構筑的風景,讓學生從鄉(xiāng)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并能進行簡單的仿寫。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導入:
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我們隨作家劉章一起認識了搭石,我們反復詠嘆了這句話──出示: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lián)結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也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
(指名朗讀)。師:小朋友們,這一排排普普通通的搭石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哪些美好的情感呢?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課文的2至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從中感受到了鄉(xiāng)親們哪些美好的情感?把最能打動你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開始吧!
二、精讀課文,體會意境,想象拓展
師:好的,我看到很多語句上都畫上了美麗的波浪線,咱們一起來交流交流。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出示“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指名朗讀。
2、理解“協(xié)調有序”:
板書:協(xié)調有序
師(質疑):這幾句話描述了一個怎樣的情景?(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
師: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在指揮吧。]有)對!其實沒有,這樣的動作,那樣的默契,那樣的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xié)調有序),原來,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xié)調有序。體會得多好!再看看這個句子,你又從哪兒體會到美呢?
3、結合畫面,理解“輕波漾漾,人影綽綽”。
。1)師:“綽”是個生字,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在“人影綽綽”中是什么意思?出示:a寬:不狹窄b寬裕:富裕c形容姿態(tài)柔美
還有一個詞語“綽綽有余”,又是什么意思?
。2)“輕波漾漾,人影綽綽”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
師:用想象豐富,用心來體會這個詞,值得我們來學習。
師:你體會到了水光,人影兩相印的美,像一幅畫一樣,能讀讀嗎?
指名讀。師:有感覺,把我們帶到了畫前,誰能夠把我們帶到畫里?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這幅畫面。
再指名讀。同學們身臨其境了嗎?咱們一起來!
4、美讀佳句,背誦積累:
全班齊讀。誰能讀出詩一樣的感覺。出示: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有序!
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輕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師:小朋友們,劉章爺爺再大山里生活了十三年,每一年都有兩百多天走在搭石上,每一天他要走上62到搭石,他時時看到這樣的情景又怎能忘記呀,讀——生齊讀。出示句子: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師:是的,這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走出了鄉(xiāng)親們之間的和諧美?吹饺藗冏叽钍那榫,看到人們的心靈這樣美,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嘆——(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lián)結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也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還從哪里體會到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呢?
。ㄒ唬┏鍪尽吧狭它c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指名朗讀,質疑:讀著讀著,哪些詞語最讓你感動?
2、理解“踏”:
師:你現(xiàn)在就是這位大爺,您這么急著趕路,一定有什么急事吧?我看到您剛才已經從搭石上過去了,怎么又回來了呢?我還發(fā)現(xiàn)您在這塊搭石上踏了幾個來回,您這是── 師(質疑):你們覺得這是怎樣的踏?
師(朗讀指導):是!正是這個小心的踏,踏了幾個來回的踏,踏了又踏的踏,踏出這位老人的善良,你還能把這種形象讀出來嗎?
3、體會淳樸鄉(xiāng)風,豐滿人物形象:
師(引述):看見上了年歲的老人還這樣的為他人著想,如此善良,你覺得中年人會怎樣做呢?青年人呢?那,像我們這樣大的孩子呢?(更換主語,引讀句子,例:一身風霜的中年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xiàn)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這真是──淳樸鄉(xiāng)風,代代相傳啊!師小結:在這平常的小事中,我們感受到了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心靈,還從哪兒感受到了鄉(xiāng)親們?yōu)樗酥氲拿篮眯撵`呢?板書:為他人著想
。ǘ┏鍪尽叭绻袃蓚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指名朗讀。
2、師(質疑):你從這段話中感受到了什么?
板書: 理所當然
是的,一塊塊普通的搭石,演繹著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樸、善良、謙讓和敬老,也深深地敲擊著我們的心靈!來,讓我們把心中的這份感動,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師:引讀:經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 如果──();假如──()。
3、此情此景,多么感人,讓我們情不自禁地要表達自己的贊美,如果你當時正站在岸邊,你準備用怎樣美好的語言來贊美他們呢?
。ㄉ涣鳎?礃幼,你還真不是劉章的老鄉(xiāng)啊,他們是不會這樣說的,從這段話中找出一個詞來證明。
4、理解“理所當然”:
師(質疑):說說你對這個詞語的理解。(生交流)這里的人把什么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好一個“理所當然”,這里面藏著的不僅僅是一顆謙讓的心,一顆敬老的心,其實這里面藏著的是一種習慣,家鄉(xiāng)的人們還把許許多多美好的行為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假如遇到殘疾人來走搭石假如遇到孕婦來走搭石假如──還有哪些假如呢?小小的搭石上,還有哪些感動我們的畫面嗎?請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寫下來。
(出示作業(yè)紙)小小的搭石,演繹著人間的真情,你們能試著寫一寫:
假如遇到(,)總要(,)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如果遇到(,)總要(,)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碰上趕集的日子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 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假如(遇到孩子上學 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三、總結全文,升華課文人文內涵
1、師小結:
一排排平凡的搭石是家鄉(xiāng)的一道美麗風景,其實比這道風景更美的是走在搭石上的人!難怪作者在最后一段發(fā)出這樣的感嘆——齊讀第5自然段。
2、透過這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
師:一排排搭石,象征著村民們一顆顆善良的心、是傳遞村民們情感的紐帶、更是家鄉(xiāng)人無私奉獻精神寫照
3、課外拓展,感悟情懷:
是呀,本文的作者劉章,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山村,后來在石家莊工作,當他看到熙攘的人流,便不自覺地想到家鄉(xiāng)那潺潺的小溪,看到人們沒有秩序地擠搶公共汽車,便想到了鄉(xiāng)親們走搭石的協(xié)調有序和禮讓,看到馬路上的石頭、樹杈,人們繞著走也不肯彎腰拾起,便想到鄉(xiāng)親們在雨后,主動擺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覺得搭石上有情,有愛,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寫出了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因為他由衷地感受到──“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4、說一說身邊的平凡美。
雕塑大師羅丹說過:“這個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北疚牡淖髡呔褪菑摹按钍边@么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了美!,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像搭石上發(fā)生的那樣平平常常的小事。它們雖小,卻時時溫暖著我們。早上,老師走進我們三1班的教室,看到同學們一張張笑臉,你們非常熱情地歡迎我這個陌生的老師,讓老師的心情放松了許多。這是一種美。乘公交車時人們按順序排隊上車是一種美,在汽車上給老人讓座也是一種美,這樣的美還有很多很多,請同學們也睜大發(fā)現(xiàn)的眼睛,找找身邊的美吧!
四、布置小練筆,留住“美”
師:是的,美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美其實就蘊藏在我們身邊每一件平凡的事物中。讓我們象作者劉章一樣,回去后拿起手中的筆,記錄下我們身邊的美吧!板書設計:
21搭石
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小小搭石尋常景,細細擺放為他人。協(xié)調有序走搭石,謙讓敬老見真情!
搭石教學設計范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1課
【設計理念】
突出課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緊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導學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在感知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設計特色】
以“美”作為全文的主線,以自讀自悟貫穿課堂始終。引導學生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使學生在感受美、欣賞美、發(fā)現(xiàn)美的過程中獲得情感的升華。
【教學目標】
。薄⒏星槔首x課文,感受鄉(xiāng)村人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
。、體會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善于從生活細節(jié)發(fā)現(xiàn)情感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
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感受鄉(xiāng)親的情懷。
【教學難點】
能從生活平常的事物里發(fā)現(xiàn)不平常的美。課前交流
同學們,我發(fā)現(xiàn)你們今天穿上了校服,很美。我還發(fā)現(xiàn)我們的校園干凈、整潔,很美!你們發(fā)現(xiàn)了生活中的美嗎?我們來交流交流。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營造美
點擊課件,出示情境圖(輕音樂起)同學們,你們看,這兒美嗎?這個小山村是作家劉章爺爺?shù)募亦l(xiāng)。這兒有連綿起伏、若隱若現(xiàn)的群山,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憶起家鄉(xiāng),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xiāng)的搭石。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
板書課題
二、圍繞風景尋找美
。ㄒ唬┏踝x課文,認識搭石
。╝)自由讀課文,想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匯報交流。
什么是搭石?誰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師:如果沒有搭石,家鄉(xiāng)的人們怎么過小溪呢?誰也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 一說。
生: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師:“綰”是什么意思呢?
生:卷起來的意思。
師:那就是說,如果小溪里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
生1:脫鞋綰褲
師:人們收工就必須——
生2:脫鞋綰褲
師:人們趕集就必須——
生3:脫鞋綰褲
師:人們訪友就必須——
生4:脫鞋綰褲。
師:人們生病就醫(yī)就必須——
生5:脫鞋綰褲
師:孩子們上學就必須
生6:脫鞋綰褲
師:一句話,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
生齊:脫鞋綰褲
師: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啊,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1:我覺得總要脫鞋綰褲,家鄉(xiāng)的人過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認為會很辛苦。
生3:還會很麻煩。
師: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那還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xiāng)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讀什么是搭石。(生齊讀“進入秋天,這就是搭石”)
師:讀了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1:我覺得有了搭石,人們過小溪就很方便了。
師:不錯,這種渡小溪的方式給人們帶來了方便。
生2:搭石一塊接一塊地鋪在水里,我覺得很美。
師:你體會得很細膩。
師:你們說得都不錯,和作家劉章爺爺?shù)男氖窍嗤ǖ,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寫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生: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師相機板書)
(二)默讀課文,找出能體現(xiàn)美的句子
想不想去欣賞這道風景?認真默讀課文2——4自然段,劃出你認為能體現(xiàn)美的句子,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秋涼擺搭石、老人整搭石、一行人走搭石、倆人面對面走搭石、背老人過搭石)
三、品詞析句欣賞美
(一)引導學生匯報、交流、欣賞(依學生交流的順序)
1、老人整搭石圖
。1)課件出示“老人整搭石”的語句。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xiàn)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你從哪兒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
。2)設境采訪。
老大爺,看你急匆匆的樣子,你這是要去哪呀?那趕緊走呀,為什么還在這兒整搭石呢?
。3)朗讀。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體會這幅畫面的美。
(4)回扣板書。家鄉(xiāng)人這種善良、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品質,就像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2、一行人走搭石圖
。1)課件出示語句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2)匯報交流。
你從哪兒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
生:我從“協(xié)調有序”體會到美。
師:怎樣的動作才是協(xié)調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順序,配合得很好。
師:這是從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
師:你聯(lián)系下文理解了。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咱們合作著讀一讀。
師:(指這組問)你們現(xiàn)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師: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進水里,有信心嗎?
生:有。
(3)師引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腳來
師:后面的——
生2:緊跟上去
師:(速度漸快)前面的——
生3:抬起腳來
師:后面的——
生4:緊跟上去
師:(速度再漸快)前面的——
生5:抬起腳來
師:后面的——
生6:緊跟上去
師:抬起腳來,緊跟上去,抬起腳來,緊跟上去,抬起腳來——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
生齊:輕快的音樂。
師:像——
生齊:輕快的音樂。
師:讓我們繼續(xù)走在搭石上,這邊兩組走前面,這邊兩組走后面。
師:前面的——
生(組1):抬起腳來
師:后面的——
生(組2):緊跟上去(速度漸快,引讀三遍)
師: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指揮吧,(生搖頭)對,其實又沒有人指揮,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xié)調有序
師:原來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xié)調有序
師:體會得好。你們還從哪兒體會到畫面的美呢?
生:我從“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體會到畫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師:“綽”是生字,課前大家查了字典嗎?
生:查了。
師:遇到不認識的字查字典,這是學習的好習慣。它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出示:
綽: A寬;不狹窄 B寬裕;富裕 C形容姿態(tài)柔美
師:想一想,“人影綽綽”的“綽”是什么意思?
生:我認為是“姿態(tài)柔美”的意思。
師:理解了嗎?(生點頭)那么“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想一想。
。4)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 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漾起了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麗極了。
師:體會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來豐富,用心來體會這兩個詞語,這種方法值得大家學習。
生2:我仿佛看見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姿態(tài)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畫一樣。
師:聽你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兩相和的美!像畫一樣——(打開手勢)請讀讀這兩個詞語。
生2: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師:你的朗讀把我?guī)У搅水嬊,誰能把大家?guī)нM畫里呢?
師:(指舉手的生3)你來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像畫面。
生3(聲情并茂地):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師:身臨其境吧?(生點頭)
師:還有想讀的,全班一齊讀。(全班讀)
師:水波在輕輕地蕩漾呀,再讀。(全班再讀)
。5)師:真美!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又像是一首清麗的小詩,你看——(點擊變成詩的語段,音樂起)每當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時候 動作 是那么協(xié)調有序
前面的 抬起腳來 后面的 緊跟上去 踏踏的聲音 像輕快的音樂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給人 畫一般的美感
師:誰來讀?讀出詩一般的韻律美。來,咱們推薦一位同學吧。
。6)導讀。
師:同學們,劉章爺爺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吹竭@樣的情景,讀——(生齊讀)
師:劉章爺爺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數(shù),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過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記這樣的情景,讀(詩變回文中的語段)——(生再次融情朗讀)
(7)回扣板書。
師:是呀,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xiāng)的(指板書)——
生:一道風景
3、面對面走搭石圖
(1)課件出示語句。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2)交流。能談談你對這幅畫面的感受嗎?
。3)創(chuàng)設情境,分角色表演
a、老人和小學生面對面走搭石
b、挑擔的人和空著手的人面對面走搭石
(4)回扣板書
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yè)的人走搭石,走出了謙讓美,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4、背老人過搭石圖
。1)課件出示語句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2)交流:哪個詞語打動了你?(伏、理所當然)師:現(xiàn)在我是那位老人,誰來做年輕人?請個小伙子。(一男生上臺)
師:請你做做“伏”的動作(男生深深地彎下身子)
師:(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輕人的知音,這樣,老人就能輕而易舉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師:(扶起年輕人)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
生:不需要
師:為什么?
生:因為我們家鄉(xiāng)的人都習以為常了,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多好的年輕人,(問另一位同學)老人沒有向年輕人千恩萬謝,年輕人會生氣嗎?
生:不會
師:為什么?
生:因為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哪,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一定也曾經(指課件文字)—— 生齊: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師:因為(指課件文字)—— 生: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 生:年輕人伏下身子背他
師:因為——
生: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透過這個“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尊老愛幼
師:是尊老還是愛幼呢?
生:敬老
師:你們的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書)——
生: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師:透過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當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3)回扣板書。
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當然”,這已經積淀成山村淳樸的鄉(xiāng)風、民風。景美情更美,這更是家鄉(xiāng)的——
生:一道風景
師:讓我們捧起書,讀課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生讀課文的3、4自然段。)
。ǘ┘ぐl(fā)想象,練習表達。
師:展開你們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懷抱著寶寶的媽媽來走搭石——假如——
1、學生口頭說。
生1:假如膽小的孩子來走搭石
生2:假如拿著行李的外鄉(xiāng)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娘家的婦女走搭石
師:假如假如誰總會怎么做,人們也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呢?發(fā)揮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說說你心中的假如吧。
2、交流。
師:咱們來交流交流。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來走搭石,大人總會用強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過搭石,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你的想像真豐富,還用上了文中“假如總會”的關聯(lián)詞,這真是一道令人難忘的風景!
生2:假如遇到扛著一大包行李的外鄉(xiāng)人來走搭石,年輕人一定會接過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還會提醒外鄉(xiāng)人“緊走搭石慢過橋”。
師:淳樸的民風已經在你心中播下了種子,這真是一道感人的風景!
生3:假如有殘疾人來走搭石,家鄉(xiāng)的人會脫鞋綰褲,不顧水涼,小心翼翼地扶他過搭石。
師:還有很多的假如假如家鄉(xiāng)的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也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讓我們由衷地贊美搭石。
3、齊讀最后一段。
四、聯(lián)系實際抒寫美。
1、一塊塊搭石,記錄著家鄉(xiāng)人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組成了一首首動人的小詩,讓我們做一回小詩人,共同創(chuàng)作一首美之歌。
2、出示:
美之歌
美就在那平凡的小事中,美是瑟瑟秋風中伏下身子背老人走搭石,美是見到老師時的一聲聲親切的問候,美是替生病的同學掃除嘔吐的贓物,美是
3、學生自由寫。
4、交流。
五、總結全文崇尚美
同學們剛才贊美了我們身邊的一幅幅美的畫面,構成了一道道社會的風景。老師相信,這風景中有你,有我,有他,有我們班上的每一個同學。
板書設計:
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搭石教學設計范文4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身邊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鄉(xiāng)親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感情。
教學難點則是通過對“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展開教學活動,理解為什么說“搭石”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課題),齊讀。
當你看到這陌生的名稱,你的腦海里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什么?怎么樣?作用?)
2、相信只要大家認真讀課文,這些問題就能在課文中得到解決,請同學們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這些詞語會讀了嗎?(誰來讀?誰還想讀?一起讀。)
4、讀了課文,剛才的問題你已讀懂了哪些?(最好用自己的語言。)(生:什么是搭石?該怎么搭?引導說。師:仔細讀,你會發(fā)現(xiàn)這句話還告訴我們搭石的作用。)(出示:進入秋天)
二、研讀課文,感受美。
導語:雖然搭石與橋有著一樣的作用,但比起雄偉、美觀的橋來,它實在是(怎么樣?引導學生說:普通、不起眼、簡陋)
對呀,它只不過是擺在小溪里的幾塊石頭而已,可是作者沒去描繪古老的橋梁,沒去贊美雄偉壯麗的大橋,而想象起家鄉(xiāng)小河里的那些不起眼的石頭,它們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
作者是這樣說的。(出示課文第二節(jié)的第一句。)一起讀,這是一道怎樣的風景?(先引入文本,找出,再讀。)(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美)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去尋找美,欣賞美吧,默讀課文二至四小節(jié)。發(fā)現(xiàn)美了,用筆劃出,可以在旁邊寫寫從中感受到了什么美,你從哪里感受到了美?
交流: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
、龠@是老人在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美?(善良、質樸、勤勞)
師:能讀出這種美嗎?(出示句子。)
②聽出了你在讀的時候特別強調……,能說說理由嗎?生:說明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
默讀用△標出還能體現(xiàn)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詞語。
A、踩到不穩(wěn)的搭石,老人心想,別人一不小心踩到這塊搭石上,掉進水里,那該多麻煩!我來擺好它吧!真是一位一心為他人著想,會關心他人的老人!
B、自己不是正急于趕路嗎?擺好搭石干嘛還要踏上幾個來回?而且一個來回夠嗎?兩個來回呢?要怎么樣才肯離去?多么認真細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老人!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來讀一讀。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
A、這是一行人在走搭石,感受到了什么美?(出示)
B、多么富有詩意的語言,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這如詩如畫的情景。(配樂范讀。)
每當上工、下工的時候,天邊的霞光倒映在清清的小溪里,溪水潺潺,閃著縷縷的.光彩,一行人走上搭石,動作是……把眼睛睜開看這段話。
C、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美就美在動作是……,美就美在踏踏的聲音,像……美就美在清波……,人影……
D、美美地動情地讀一讀吧,自由讀,誰想讀(個別配樂)誰還想讀,一起讀,帶動學生讀。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
A、這是過搭石的人們,你感受到了什么美?(謙讓,尊老)
B、如果兩人同時過溪時,招手禮讓,假如偶遇老人過搭石,年青人背負過溪,是不是只有一個年青人會這樣做?讀。
從哪里看出不是、總會、總是,理所當然,給理所當然換個詞?很平常,很自然。可見助人為樂已成為一種習慣,讀出這種美。
C、想象一下,還會遇上哪些情況?鄉(xiāng)親們也會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出示,說)學生先說,相互說,全班化,多元化。自己說,相互說,誰來說?
三、升華美“一排排……”
①讀到這里,我們已經感受到了,這搭石不僅僅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石頭,這搭石的確是家鄉(xiāng)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哪。這每一塊,每一排搭石都印著鄉(xiāng)親們勤勞、謙讓、無私、尊老的美德啊,讓我們飽含贊美之情一起讀。
、谶@一排排搭石還是鄉(xiāng)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的情感紐帶,它聯(lián)結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它把人們的心牢牢地系在了一起,讓我們再一次飽含深情一起讀。
③這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默默奉獻,毫無怨言,這不正是鄉(xiāng)親們美好心靈的真實寫照嗎?讓我們再一次由衷地贊嘆“一排排……”。
四、小結、拓展:
、俦酒n文,與其說作者是在贊美搭石,倒不如說他在贊美有著搭石精神的鄉(xiāng)親們呢!(板書人)
、谕瑢W們,有個作家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了美,搭石是那么不起眼,作者卻發(fā)現(xiàn)這么多美好的情感,你我的生活中也處處有美的存在。你發(fā)現(xiàn)了嗎?
請同學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平凡事物中的美,寫一寫。
構成了家長的一道風景
搭石教學設計范文5
設計理念:
本案例的設計,旨在以孩子最感興趣的學習視角──“尋找美的風景”為“教學觸發(fā)點”,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情景創(chuàng)設和教師的語言渲染,讓孩子在感受“搭石”這一生活中的尋常事物所蘊含的不尋常的美的同時,受到心靈的啟迪和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1、學習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lián)系上下文、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xié)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xiāng)親們的美好情感,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學重難點:
1、讀懂文章中的景美,人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小事物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表達美的方法。
課前準備:
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導質疑,自主尋美。
1、根據(jù)學生對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導學生質疑。
2、默讀2—4自然段,尋找美麗風景。
3、交流所尋風景,相機板書:整
走
讓
背……過……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依據(jù)學情,重點感悟)
1、一行人“走”搭石圖。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讀通句子,正音。
。2)引導學生用查字典、聯(lián)系語境、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小結學法。
。3)學生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的方法,嘗試學習,體會“走石圖”的美。
。4)反復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深入體會畫面的美,相機指導朗讀。
。5)變換文字的排列,讀出詩的韻味。
。6)補充作者的生活體驗,配樂情境引讀。
。7)解疑,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2、背老人“過”搭石圖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指名讀。正音:伏。
。2)自主練讀,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
。3)指導朗讀,運用字理、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相機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激發(fā)想象,訓練表達。
1、展開想象,試著用“假如,總是,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2、寫話交流。
3、升華情感,又一次回扣 “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六、總結并預告下節(jié)課學習內容。
板書設計:
搭
石
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協(xié)調有序
理所當然
【搭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搭石教學設計06-26
《搭石》教學設計06-13
搭石教學設計02-29
《搭石》教學設計模板04-12
搭石優(yōu)秀教學設計05-16
《搭石》優(yōu)秀教學設計06-10
《搭石》的教學設計范文11-18
語文《搭石》教學設計01-06
搭石教學設計 15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