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六年級上冊《山雨》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正確讀記“神奇、優(yōu)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
2。感受有聲有色的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3。領(lǐng)悟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xù)學習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及大自然的喜愛,同時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教學難點:領(lǐng)悟作者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師:我們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術(shù)師,他變幻莫測,多彩多姿,昨天,讓我們沐浴著燦爛的陽光,今天,則讓我們享受著蒙蒙的細雨。那你們喜歡下雨嗎?(多個學生說)看來大家對雨有著不同的看法,今天我們一起去欣賞一場奇妙的雨——山雨(板書)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打開課本看到課文,首先,請孩子們自由朗讀一遍課文,當然讀課文是有要求的:
。1)。有感情的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把這場山雨介紹給我們的?(生讀課文)
2、。好了,這篇課文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詞語,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先瀏覽一遍,看看有沒有不認識的或者不理解的可以舉手提出來。(出示課件:詞語)
教師相機正音。理解“啼囀”的意思。
這些詞語都是課文有優(yōu)美的詞語,同學們可以在課后把他們抄寫在積累本上,在今后的寫作中運用上他們。
3。那么,讀了一遍課文,課文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來介紹山雨的呢?(時間先后順序)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所以我們整篇課文可以把它分為三部分。即雨來、雨中、雨后的相關(guān)段落。分別是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呢?
三、再讀課文,品讀課文
一) 學習“雨來”的段落(第一段)(11分鐘)
1、這場雨來的時候有什么特點?(板書:來得突然,來得悄悄)
2、在課文中哪兒找到的?誰愿意來讀一讀。(“來得突然——跟著一陣濕潤的山風,跟著一縷縷輕盈的云霧,雨,悄悄地來了。”)
3、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比指導:
①“悄悄地來了”語氣應輕柔一點,把山雨來時的氛圍讀出來。
、谔崾緦W生看著圖片,感受雨來時的景物美,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來讀。
4、雨是怎么樣“悄悄”地來的?(“先是聽見它的聲音,從很遠的山林里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
、僬垈別學生示范讀這句話。
、谔崾緦W生雨很高、很遠的地方傳來,聲音是由小到大,讀的時候應注意音調(diào)的變化。
③全班齊讀,讀出感情。
5、這場突然如其來的山雨,聲音多么美妙啊,作者在文中也用了他的特殊表達把山雨來時的美妙之聲寫了出來,這句話是哪一句呢?(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有緣而近,由遠而近……)
、佟跋褚磺鸁o字的歌謠”中的“歌謠”指的是上文的什么?(雨聲)
、谧髡哌\用了什么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作者展開了大膽的聯(lián)想,著筆于聲音,運用比喻的手法描寫了雨來時聲音由遠及近、由輕及重的動態(tài)過程,與文章開頭相對應,寫出山雨來時的特點,即“來得突然 ”“悄悄地來”。作者將雨聲比作“無字的歌謠”,突出了雨來時一種逐漸清晰、飄飄渺渺的音韻美,表達了作者對山雨的獨特情感,并給人以無限遐想。
、蹖W生競賽朗讀,教師評比。
④分小組朗讀第一段。
。ǘ 學習“雨中”段落(第二段)(22分鐘)
1、雨,就這樣悄悄地來了。她的到來,給山林帶來了另外一種格調(diào),另外一種美。請大家默讀課文雨中部分,在默讀過程中,有兩件事是需要大家做的,一是思考文中從那幾個方面著手寫雨中山林的美? 二是把文中你喜歡的句子劃出來,小組中四個人互相分享,談談讀后的感受。(這個過程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自主學習分析課文課文,感受語言美。)(板書:音韻美和色彩美)
2、請個別同學大聲而有感情朗讀自己所選的句子和談談閱讀體驗。教師根據(jù)學生所選句子進行指導朗讀,學生讀哪一句,就指導哪一句。(重點是以下兩句)
、儆曷暲,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shù)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yōu)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a、一片葉子,一叢綠草作者又有什么奇特的聯(lián)想呢?(把“巖石、樹葉、綠草”聯(lián)想成“琴鍵”。板書:琴鍵)
b、除此之外,作者還有什么聯(lián)想嗎?(將“飄飄灑灑的雨絲”想象成“輕捷柔軟的手指”,將此時的雨聲聯(lián)想成“一首又一首優(yōu)雅的小曲”。板書:手指)
c、巖石、樹葉、綠草是琴鍵,雨絲是手指,手指點擊琴鍵,琴鍵奏響了樂曲,雨在山中,山在雨中,這不就是一副“山、雨同奏圖“的動態(tài)美圖嗎?這部分描述作者又一次采用比喻的手法來表達自己對山雨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那么我們讀這一句的時候,是不是要讀得生動活潑而富有節(jié)奏呢?請大家來試讀一下。(大家齊讀完畢后,男女學生中各請一位讀)
d、“音符”指的是什么?(指手指觸摸琴鍵時發(fā)出的不同聲音,在這里可理解為是雨絲飄灑在不同的地方所發(fā)出的不同聲音,有落在巖石上的“丁冬”聲,有飄灑在綠草叢的“沙沙”聲……)那么豐富多變的聲音,是不是讓我們有無限的幻想?所以作者說——(生齊說)“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e、多美的句子啊,難道大家不想嘗試著讀一下嗎?(小組比賽朗讀)
、谶@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a、理解詞語:流動、流進
流動: “流動”中的“綠”是一種水淋淋的`、富有動感、極具生命力的色彩,它可以“融化”“所有的色彩”,表現(xiàn)了山雨帶給山林的色彩變化。
流進: “流進”的“綠”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靈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綠”那種讓人難以忘卻的美。
b、我們眼前的顏色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這多么富有生機啊,這樣清新的綠色流進我們的眼里,我們的心里,我們是不是覺得心情很舒暢呢?是不是要用一種舒暢的心去朗讀它呢?喜歡這一句的同學一起來挑戰(zhàn)一下
4、(引讀)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是整個上林都充滿了色彩美。陽光下,山林的色彩層次多得幾乎難以辨認。有——,也有——。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綠得——,綠得——。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流進——
5、小組分組朗讀第二段。
。ㄈ⿲W習“雨后”部分
1。山林中的雨,它充滿著音韻美和色彩美,它讓我們意猶未盡,可不知什么時候,雨停了,下面讓我們?nèi)タ纯。山雨過后,又會是怎樣的畫面呢?趕快去讀讀吧。
① 鳥兒的歌聲為什么那么動聽?誰能用輕松愉快的朗讀把小鳥把鳥兒的愉快讀出來?喜歡寫鳥兒這一句的同學,一起讀一讀吧!
、 雨滴也是一位小小音樂家,大家和它一起來演奏一下。(全班齊讀描寫雨滴的這一句話)
2、寫鳥兒的叫聲與水滴的滴落聲有什么作用呢?(更加突出了山林的幽靜,板書:幽靜)
3、原來是余音未了,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啊,所以作者說——(生接)“仿佛是一場山雨的余韻。”(板書:雨后余韻)
4、下面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回味一下,以句號為分割點,第一組同學讀第一句,到第二句的時候,加上第二組的同學,第三句加上第三組同學,第四句加上第四組同學,讓后剩下的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
四、欣賞圖文,拓展延伸
1、其實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心。你看,雨在我們眼中是多么平凡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啊,可是作者趙麗宏卻可以把它寫得像一首動聽的歌謠,、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對于雨就有不同的體會啊,大家想不想知道,一位考了100分的小作者眼中的雨是怎樣的呢?(出示作品)拿起紙和筆,寫一寫你們眼中的雨吧。ㄗ寣W生聲情并茂地朗讀自己的作品)
2:閱讀推薦:朱自清《春》相關(guān)語段。
五、課后小結(jié)
1。孩子們,我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美,例如,善良的心靈美嗎?文明的舉止美嗎?高尚的品格美嗎?所以請大家用你善良的心,聰慧的眼睛觀察一下你的周圍吧,你就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美!
2。閱讀推薦:朱自清《春》相關(guān)語段。
【人教六年級上冊《山雨》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山雨教學設(shè)計15篇03-03
《天地人》教學設(shè)計03-19
《千人糕》教學設(shè)計03-17
冀教版《用字母表示數(shù)》教學設(shè)計范文04-17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設(shè)計12篇03-03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設(shè)計04-22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教學設(shè)計12-23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shè)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