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本亚洲最大|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亚洲福利精品视频

    <object id="4ihfc"></object>
      
      
    1. <object id="4ihfc"></object>
    2.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三國的成語及解釋

      時間:2022-07-18 14:31:14 成語 我要投稿

      關(guān)于三國的成語及解釋

        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關(guān)于三國的成語及解釋 ,歡迎閱讀。

        三國的成語及解釋1

        1、負重致遠: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

        2、樂不思蜀:比喻樂而忘本。

        3、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4、物傷其類:指見到同類死亡,聯(lián)想到自己將來的下場而感到悲傷。比喻見到情況與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傷感。

        5、過五關(guān)斬六將:比喻克服重重困難。這是《三國演義》中描寫關(guān)羽的故事。

        6、吳下阿蒙:吳下:現(xiàn)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xué)識尚淺。

        7、出言不遜:形容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

        8、后患無窮: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9、蔣干盜書:蔣干:《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蔣干盜去書信回到曹營殺自己大將。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

        10、勢如破竹:比喻軍隊一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的順利。

        11、老牛舐犢: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12、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3、扶不起的阿斗:阿斗:三國蜀漢劉備之子劉禪的'小名。阿斗庸碌無能,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興蜀漢。比喻扶持不起來的人。

        14、無計可施:計:策略、辦法;施:施展。沒有辦法可用。

        15、大器晚成: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成器。

        16、虎踞龍盤: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17、不知有漢,何論魏晉:不知道有漢朝,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長期脫離現(xiàn)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xué)問淺薄。

        18、七擒七縱: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dāng)?shù)厍蹰L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19、七步之才:形容才學(xué)高超,文思敏捷。

        20、萬死不辭:萬死:死一萬次,形容冒生命危險。萬一萬次也不推辭。表示愿意拼死效勞。

        21、兵貴神速: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

        22、如嚼雞肋:比喻很乏味。

        23、勿怠勿忘:勿:不要;。盒傅。煌和洝8嬲]不要懈怠,不要忘記。

        24、吳下阿蒙:形容沒有學(xué)識的粗人。

        25、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孫仲謀:三國時吳主孫權(quán)。形容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

        26、車載斗量:形容數(shù)量很多并不稀罕。

        27、顧曲周郎:形容欣賞音樂或聽歌、聽?wèi)蚝軆?nèi)行。

        28、巢毀卵破: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dāng)然不能幸免。

        29、如魚得水: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qū)ψ约悍浅:线m的環(huán)境。

        30、才占八斗:形容學(xué)問高,文采好。

        31、折沖將軍:折沖:挫退敵方的戰(zhàn)車。三國時魏國大將樂進的封號。指英勇無比的人。

        32、無名小卒:卒:古時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沒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33、堅壁清野:指餓死、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zhàn)方法。

        34、初出茅廬: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jīng)驗,比較幼稚。

        35、髀肉復(fù)生:形容長期清閑,事業(yè)毫無成就。

        36、威風(fēng)凜凜:威風(fēng):威嚴的氣概;凜凜:嚴肅,可敬畏的樣子。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

        37、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xiàn),用空想安慰自己。

        38、斷頭將軍:形容壯士英勇不屈,寧死不降。

        39、妄自菲薄:妄:胡亂的;菲。盒】矗p視。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

        40、三顧茅廬:形容求才若渴,后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41、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一切都準(zhǔn)備好了,只差東風(fēng)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準(zhǔn)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了。

        42、超群絕倫: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43、正始之音:①指魏晉玄談風(fēng)氣。出現(xiàn)于三國魏正始年間。當(dāng)時以何晏、王弼為首,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jīng)義,談玄析理,放達不羈;名土風(fēng)流,盛于洛下。②指純正的樂聲。

        44、一身是膽:形容膽量極大。

        45、集思廣益: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46、鞠躬盡瘁: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三國的成語及解釋2

        安營下寨

        近義詞:安營扎寨反義詞:班師回朝

        解釋:安:安置;營:營房;寨:防守用的柵欄。指軍隊駐扎下來。比喻建立臨時的住宿或基地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回:“眾諸侯亦陸續(xù)皆至,各自安營下寨,連接二百余里!

        案兵束甲

        近義詞:案甲休兵反義詞:

        解釋:案:通“按”,手撫;兵:兵器;束:捆束;甲:盔甲。放下兵器,捆束鎧甲。指停止作戰(zhàn)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若不能當(dāng),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兵精糧足

        近義詞:反義詞:彈盡糧絕

        解釋:兵:兵士。指兵士精銳,糧草充足。形容軍隊十分強盛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

        把薪助火

        近義詞:抱薪救火

        解釋:把:握;薪:柴火。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禍患,不但于事無補,反而使事態(tài)擴大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2回:“今求軍馬錢糧,切不可與。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博采眾議

        近義詞:博采群議反義詞:獨斷專行

        解釋:博:廣;議:建議。廣泛采納群眾的建議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登傳》:“誠宜與將相大臣詳擇時宜,博采眾議,寬刑輕賦,均息力役,以順民望!

        布衣蔬食

        近義詞:粗茶淡飯、布被瓦器反義詞:錦衣玉食

        用法:聯(lián)合式;作主語、定語、賓語;形容生活清苦

        解釋:蔬食:蔬菜和谷類食物。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毛玠傳》:“玠居顯位,常布衣蔬食,撫育孤兄子甚篤,賞賜以振施貧族,家無所余。”

        例子:家君在此數(shù)年,~,不過仍舊是儒生行徑。(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才薄智淺

        近義詞:才疏學(xué)淺反義詞:博學(xué)多才

        解釋:。簻\薄。形容人的才智淺薄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8回:“某才薄智淺,不稱其職。”

        操翰成章

        近義詞:下筆成文

        解釋:操:持,拿;翰:鳥毛,借指毛筆。拿起筆來就寫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徐幹傳》:“幹為司空軍謀祭酒掾?qū),五宮將文學(xué)!迸崴芍⒁断荣t行狀》:“幹清玄體道,六行修備,聰識洽聞,操翰成章!

        唇齒相依

        近義詞:唇亡齒寒、輔車相依反義詞:不共戴天、勢不兩立

        用法:主謂式;作定語;含褒義,形容國家、地區(qū)、人際之間的關(guān)系

        解釋:嘴唇和牙齒互相依靠。比喻雙方關(guān)系密切,相互依存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鮑勛傳》:“王師屢征而未有所克者,蓋以吳蜀唇齒相依,憑阻山水,有難拔之勢故也。”

        例子:高麗王倒也識見宏遠,道大宋與遼百年和好,~,不宜改圖。(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十三回)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用法:復(fù)句式;作分句;比喻避嫌

        解釋:經(jīng)過瓜田,不可彎腰提鞋;經(jīng)過李樹下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出處:三國·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例子:俗話說:“~”。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沒有什么可擔(dān)心的。

        孚尹旁達

        近義詞:孚尹明達

        解釋:指玉的色彩晶瑩發(fā)亮,比喻品德高尚純潔

        出處: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問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

        哀感頑艷

        近義詞:哀慟頑艷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作品哀怨、感傷

        解釋:原意是指內(nèi)容凄切,文辭華麗,使愚笨和聰慧的人同樣受感動。后多用來指艷情的小說、戲曲、電影中的感人情節(jié)。

        出處:三國·魏·繁欽《與魏文帝箋》:“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思,凄入肝脾,哀感頑艷!眳窝訚ⅲ骸邦B鈍艷美者皆感之!

        例子:這封信卻是駢四駢六的,足有三千多字,寫得異常的~。(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十一回)

        買賤賣貴

        近義詞:賤買貴賣

        解釋:指低價買進而高價賣出

        出處:漢·張衡《西京賦》:“爾乃商賈百族,裨販夫婦!比龂恰ぱC注:“裨販,買賤賣貴,以自裨益。”

        命若懸絲

        近義詞:危在旦夕、奄奄一息反義詞:

        解釋:比喻生命垂危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6回:“吾今命若懸絲,專望救援!

        傲賢慢士

        反義詞:愛才如命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指看不起有才能的人

        解釋:賢:有才德的人。士:讀書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態(tài)度對待有德有才的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何期逆賊恣逞奸雄,傲賢慢士,故特來見明公。”

        變生肘腋

        近義詞:心腹之患、禍生肘腋

        用法:緊縮式;作狀語;形容內(nèi)亂

        解釋:肘腋:胳肢窩。比喻事變就發(fā)生在身邊。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法正傳》:“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quán)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dāng)斯之時,進退狼跋!

        例子:萬一中外合謀,~,鄭國非公之有矣。(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回)

        超群絕倫

        近義詞:出類拔萃、超凡入圣、超群出眾反義詞:碌碌無能、無名小卒、蕓蕓眾生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形容很不平凡

        解釋:倫:同輩。超出一般人,沒有可以相比的。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關(guān)羽傳》:“當(dāng)與翼德并驅(qū)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例子:陳景潤在數(shù)學(xué)上的貢獻說明他數(shù)學(xué)才能~。

        感恩戴德

        近義詞:感激涕零、感恩圖報反義詞:恩將仇報、忘恩負義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戴:尊奉,推崇。感激別人的恩惠和好處。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駱統(tǒng)傳》:“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例子:偶有一個狡滑的民賊出來,略用些小恩小惠來撫弄他,他便歡天喜地~。(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杰》第三回)

        三國的成語及解釋3

        1、髀肉復(fù)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閑,事業(yè)毫無成就。

        2、后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3、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qū)ψ约悍浅:线m的環(huán)境。

        4、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5、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jīng)驗,比較幼稚。

        6、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7、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計(諸葛亮):指一種作戰(zhàn)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指代人寫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學(xué)問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xué)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絕倫(關(guān)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5、一身是膽(趙云):形容膽量極大。

        16、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形容欣賞音樂或聽歌、聽?wèi)蚝軆?nèi)行。

        17、巢毀卵破(孔融的兩個兒子):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dāng)然不能幸免。

        18、堅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指餓死、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zhàn)方法。

        19、如嚼雞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21、勢如破竹(杜預(yù)):比喻軍隊一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的順利。

        22、車載斗量(吳國的中大夫趙咨):形容數(shù)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斷頭將軍(巴郡太守嚴顏):形容壯士英勇不屈,寧死不降。

        24、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形容沒有學(xué)識的粗人。

        25、想當(dāng)然(孔融):形容沒有事實根據(jù)的主觀臆斷。

        26、兵貴神速(魏國謀士郭嘉):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遜(張郃):形容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成器。

        29、負重致遠(人稱“鳳雛”的龐統(tǒng),陸績,顧邵):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

        30、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三國的成語及解釋】相關(guān)文章:

      出自三國演義成語及解釋12-23

      成語解釋04-27

      成語表里相合的成語解釋12-30

      成語解釋及造句01-06

      戰(zhàn)爭的成語及解釋02-26

      腳高步低成語解釋11-25

      忍尤含垢成語解釋11-26

      事與原違成語解釋11-26

      褎如充耳成語解釋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