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湖南湘西州是少數民族地區(qū),苗族主要集中在花垣、鳳凰、古丈、保靖、吉首等縣市的結合部,自古以來就有“百里苗鄉(xiāng)”之稱。在苗族地區(qū),90﹪以上人口使用本民族語言,按本民族的風俗習慣生產生活,按本民族的禮節(jié)禮儀實現(xiàn)交際和社會活動.苗族兒童入學前受本民族語言、風俗習慣影響很深,入學后要按照學校目標管理、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來約束、規(guī)范自己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苗族地區(qū)獨特風俗習慣與學校目標管理、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有互相沖突之處,有互相斷裂地帶。由于語言、文化及風俗習慣的差異,苗族學生入學后對學校養(yǎng)成教育產生較大的抵觸情緒,甚至產生反感,還給學校的管理、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實施增大難度。這種現(xiàn)狀,直接影響了苗族地區(qū)的九年義務教育,直接影響到了苗族地區(qū)人口素質的提高。以湘西州保靖縣為例,水田河鎮(zhèn)、葫蘆鎮(zhèn)、夯沙鄉(xiāng)是該縣苗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地,三鄉(xiāng)鎮(zhèn)的教育目標管理、教育教學質量都處于全縣的末尾的位置,這是長期捆擾苗族地區(qū)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大難題。加強對苗族地區(qū)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糾正他們的不良行為習慣,是我們苗族地區(qū)廣大教育者面臨的一個課題。
為此,我們課題組從2008年6月—2008年12月對我校在農村生長環(huán)境下的小學生的不良行為現(xiàn)狀及成因進行調查,探索干預的對策。
一、現(xiàn)狀調查:
課題組調查的“不良行為”是指小學生在自身意識支配下表現(xiàn)出來的偏離或違反《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行為。我們采用了走訪、問卷、觀察等方法,對小學生不良行為進行初步調查,并就學習習慣、語言行為、飲食習慣、穿著打扮等涉及學生個人和公共方面的偏差行為以及形成原因在進行了深入調查。
1.小學生主要不良行為現(xiàn)狀調查
我們分別對1—2年級、3—4年級、5—6年級學生分段設制問卷,針對《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20余種行為習慣進行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學生比較突出的幾種行為習慣見表1。
表1學生主要行為習慣統(tǒng)計如下:
調查內容 | 做不到 | 偶爾做到 | 做得一般 | 做得很好 | ||||
人數 | 百分率 | 人數 | 百分率 | 人數 | 百分率 | 人數 | 百分率 | |
待人有禮貌 | 14 | 7% | 36 | 18% | 84 | 42% | 66 | 33% |
講究衛(wèi)生、熱愛勞動 | 25 | 12.5% | 33 | 16.5% | 80 | 40% | 62 | 31% |
生活勤儉、健康有度 | 30 | 15% | 38 | 19% | 72 | 36% | 60 | 30% |
學習積極、善于合作 | 38 | 19% | 60 | 30% | 58 | 29% | 44 | 22% |
講成信、責任感強 | 31 | 15.5% | 65 | 32.5 | 60 | 30% | 44 | 22% |
(1)、有近30%的農村小學生個人習慣較差(做不到、偶爾做到)。學習上,不主動積極,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考試作弊,抄襲作業(yè),課外作業(yè)不能落實、完成質量差,厭惡某個學科,遲到、早退、曠課等等。生活上,用錢無節(jié)制,將錢用于濫吃零食、玩電子游戲、進網吧、吸煙,甚至舉債度日。少數學生養(yǎng)成了自由散漫的習氣,不能吃苦,法制觀念淡薄,有的甚至走上了偷竊的違法之路。
(2)、50%左右的學生公共性習慣差,以個人為核心的金錢觀、享樂觀、名利觀不同程度的存在。他們當中的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正確處理集體與個人利益、他人利益與自我利益的關系,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人生哲學,把自己享樂、名利凌駕于一切之上。如:責任感差,對社會、對他人的責任心不強,不愿幫助他人等;對公共環(huán)境不愛護,隨地吐痰,亂涂亂畫,不愿參加公益勞動等;誠信意識差,說謊現(xiàn)象嚴重;不善于與他人合作、交流,表達能力差;模仿影視中的不良行為,拉小圈子,講粗話,打群架等。
2.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發(fā)展趨勢調查
表2學生行為習慣發(fā)展趨勢統(tǒng)計
年級 | 差 | 中 | 良 | 優(yōu) | ||||
人數 | 百分率 | 人數 | 百分率 | 人數 | 百分率 | 人數 | 百分率 | |
1—2年級 | 12 | 6% | 36 | 18% | 46 | 23% | 106 | 53% |
3—4年級 | 16 | 8% | 40 | 20% | 72 | 36% | 72 | 36% |
5—6年紀 | 22 | 12% | 42 | 20% | 80 | 40% | 56 | 28% |
3. 農村小學生家庭結構統(tǒng)計
表3農村小學生家庭結構統(tǒng)計
家庭結構 | 人數 | 百分率 |
父母均外出 | 50 | 40% |
父母一人外出 | 37 | 29.6% |
父母均在家 | 33 | 26.4% |
單親、孤兒 | 5 | 4% |
苗族地區(qū)小學生家庭結構的特殊性,加之家長普遍對糾正孩子不良行為習慣的重視程度不夠,給糾偏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