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體》有感3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三體》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三體》有感1
《三體》是十分贊的小說。整個故事大氣輝宏,天體物理知識與曲折的情節(jié)完美結合,看完讓人大呼過癮。
當一個世界用光年來表達距離,用億年來表達時間的時候,我才深深感到自我的渺小,一切一切,在宇宙的進程中,都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東西。
當然,除去那些超贊的情節(jié),我更欣賞小說里應對人性的討論。
當葉文潔向未知的三體世界發(fā)送信息,讓他們來代替地球禮貌的時候,我能感受到她對人類或者說是對人性的絕望,我沒有經歷過X也想象不了X,可是從葉文潔身上,還是能夠看到這場浩劫給人性的重創(chuàng)——多次失望到最終絕望。想到我的一個朋友也跟我說過,單純并不難,難的是你經歷了許多事情,卻還能堅持單純。
文中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瘋狂面前,理智是軟弱無力的!标P于這個,我想了一下。我自我本身是一個喜歡理性的人,盡管理智在瘋狂面前是多么的無力,可是,如果能在一個瘋狂的環(huán)境堅持理智,更是不易。
羅輯,一個被選中為面壁者的普通人。在巨大的壓力下,運用自我的智慧,震懾住了三體人,保護地球免受侵占。之后又作為地球的執(zhí)劍人保護了地球幾十年,被奉為神靈。
可是最終,他又被控訴多年前他的一次暴露一個星系位置的試驗可能毀滅了一個禮貌。那里我不得不感嘆人的善變,當別人需要你的時候,可能會客客氣氣的,當你不再有作用了,便形同陌路。另外,那里羅輯被控訴毀滅了一個禮貌。
人生沒有任何決定是錯誤的,因為你永遠無法明白另外一個選擇是否是正確的'?墒牵傆幸惶,有人會很誠心地告訴你,你一向在做正確的事。我覺得,我們要審慎地做出決定,然后,就去堅持它。
讀《三體》有感2
如果說,這宇宙最偉大的生命,就是人類,但,人類也許可以算最喜歡自殘的生命,《三體》中,地球上乃至太陽系,所有的災難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例如:大低谷時期、降維打擊、大坍縮等等。劉慈欣在《贍養(yǎng)上帝》中寫道:人類該考慮養(yǎng)老了。
所有書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三體》,它幾乎預言了人類的命運,從第一部地球往事到第三部死神永生,它是劉慈欣科幻的巔峰之作,雖無華麗的詞藻,但有許多學術上的問題,值得深思,尤其是天體物理學和天文學。
在《三體·死神永生》中,程心她是一個圣母,但絕不是持劍人的最佳人選。她善良,所以她在關鍵時刻扔掉了啟動引爆炸彈的開關,使人類失去了威懾三體世界的條件,但為什么兩個世界不能和諧相處呢?這主要的原因也可以說是人類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們的驕傲自大,以為在宇宙中他們無敵,其實,如果用0~10級來評價一個文明的話,人類文明只能算0.73級。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fā)出一點兒聲音。他必須小心,因為森林中到處都有和他一樣帶槍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fā)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所有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在《三體·黑暗森林》中,我最贊賞章北海,他才是真正的軍人,我很欽佩他的理智。
在第一部《地球往事》中我很喜歡那個監(jiān)聽員,她很善良,知道珍惜現在擁有的,提醒葉文潔不要回復,犧牲自己保護她愛的地球,但人類從未懂得珍惜,這很令人悲哀。
其實,死亡的目的也僅僅是為了讓人們更好的走在路上。
死亡是一座永遠亮著的燈塔,不管你向哪航行,最終都會向它的方向前行,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這才是死神永生的真正涵義。
讀《三體》有感3
暑假是看大部頭的好時機,今年選的是劉慈欣的《三體》,全書 50萬字分為三部: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體》已獲得科幻類最高榮譽——雨果獎,大劉的粉絲群中既有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又有熱愛游戲的小學生,這本書的藝術水平和人文價值不必累述。
讀這樣的作品總讓人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地球相對于浩瀚的星空不過是撒哈拉里的一粒沙,百萬年的人類文明史相對于百億歲的宇宙進化史不過是白駒過隙。我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句話: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能仰望過星空。大劉憑借他天馬行空的筆墨為我們敞開一個個腦洞:智子、水滴、二向箔只是大劉的衣帽飾品,黑暗森林法則、末日戰(zhàn)役、大低谷才是大劉的精神內核。我同意高曉松的說法:大劉從本質上說是個暗黑的人。所以才會給腹黑的男主人公起名"羅輯",給圣母的女主人公起名"程心".且書中確實是羅輯不止一次的拯救了人類卻遭人唾棄,程心不止一次的毀滅了文明卻最終逃離。
書中的一段段故事看似天馬行空,卻均能在人類歷史中找到相應的史實。比如書中寫三體將人類全圈于澳大利亞,歷史上不就有歐洲移民將印第安人圈于保留地嗎;再比如末日戰(zhàn)役中三體用水滴攻擊人類艦隊并輕松全殲,不正如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刀槍棍棒的清軍對弈船堅炮利的英軍嗎。
書中的時間線也非常有意思,從開始的黃金歲月,到后來的危機紀元、威懾紀元、廣播紀元、掩體紀元,直到最后的銀河紀元,我一直想大劉用"黃金歲月"寫現在時,是不是在向王小波"黃金時代"致敬呢?
看完這本書的感觸是:時代的力量是強大的。在我從小的教育中總是過分強調個人的能力,可真正強大的是你所處的大環(huán)境。我們的父輩祖父輩,其中不少,聰明過人,也就為溫飽掙扎,一生艱難;畹煤貌缓,個人的努力是次要的,時代最重要。時也,勢也。我很幸運的生在這個上升的時代,作為一個凡人也能很好的生活,所需做的只不過順應這個趨勢,自然會與生活中的美好相遇。
【讀《三體》有感】相關文章:
讀《三體》有感05-01
讀三體有感10-27
讀《三體》有感06-08
讀《三體》有感(15篇)10-08
讀《三體》有感14篇06-23
讀《三體》有感(14篇)06-23
讀《三體》有感(13篇)06-23
讀《三體》有感5篇06-23
讀《三體》有感4篇06-23
讀三體有感15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