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殺手陳立夫
《政治殺手陳立夫》是2012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幸福。
內容介紹
為使陳立夫的不真實的回憶錄不再蒙蔽大眾,筆者寫了這本《政治殺手陳立夫》,將陳立夫歪曲的事實予以糾正,隱瞞不提的壞事寫出來,使廣大讀者認識真實的陳立夫。
這本《政治殺手陳立夫》是關于介紹其生平事跡的專著。
《政治殺手陳立夫》的作者是汪幸福。
作者介紹
汪幸福,筆名辛夫,湖北黃岡市人,F在某機關工作。業(yè)余作家、學者。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浪跡臺灣島》,長篇傳記文學《殷海光傳》、《殷海光與蔣介石》、《林彪與蔣介石》,長篇紀實文學《臺灣九大案紀實》、《林氏三兄弟》、《林家大垮軼事》、《天笑——林彪引出的故事》、《李敖之謎》等。此外,還在大陸、港臺報刊上發(fā)表各類文章數百篇。
后記
有趣的是,陳立夫在他晚年的回憶錄中,只寫了他主導、策劃安慶事件,沒有寫九江事件。他沒有寫九江事件,是因為有難言之隱,因為此次打死打傷的人員,基本上是他們國民黨的黨員,寫出來怕黨內的人罵他。為了不被黨內的人罵,故將這件丑事隱瞞。 3月20日,陳立夫又隨蔣介石到了安徽省城安慶。 蔣介石未上岸之前,陳立夫叫楊虎先下艦去了解了一下安慶的情況,其中主要是看看安徽的國民黨黨部有無共產黨員。楊虎摸清情況后,回到楚同艦上向蔣介石報告說,國民黨安徽省黨部和省總工會中有共產黨,不是共產黨的國民黨人也甚左傾,他們口口聲聲堅決擁護孫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持不同看法的其他國民黨人士覺得很受壓抑,感到不好為國民黨做事。 蔣介石聽了,沒有作聲,但在心里,他對這樣的黨部和工會是很反感的。 坐在一旁的陳立夫立即問他: “你覺得如何處理好?” 楊虎說: “不好處理。因為現在不好區(qū)分誰是共產黨,誰不是。從外面掛的牌子看,是國民黨的省黨部。如果要是搗毀或捕人,人家豈不要罵我們門神打灶神——自打自?” 當時,楊虎考慮自己是安徽人,不愿在安慶搞兩黨對抗,打打殺殺,對此事有些猶豫。 陳立夫見楊虎思想有顧慮,不太積極,將他叫到自己的臥室說: “共產黨與我們不是一條心的,他們主張的共產主義是中國將來的大禍患,混入我黨黨部的共產黨員搞掉一個,國家就少一份麻煩,社會就多一處安寧。你不要猶豫,利用蔣總司令在這里的機會,趕陜采取行動!” “剛在九江搞了一趟,這里又搞,出了問題怎么辦呢?” “有何差錯由我協(xié)同你負責!” “那好,我去辦。” 當時,楊虎還感到頗不好辦的是不知誰是共產黨,感覺行動起來不好下手。詭計多端的陳立夫便給楊虎出主意說: “你也去組織一個總工會和農民組織,與他們對著干,斗爭一展開,國民黨、共產黨就會陣線分明。凡支持我們的,就是國民黨員,不支持或反對我們的,就是共產黨,把青紅幫的人統(tǒng)統(tǒng)納入工會和農民協(xié)會中,以組織的名義帶領大家與他們干。” 楊虎覺得陳立夫的這個點子妙,決定利用一些老關系,在安慶組織“安徽省魯班閣總工會、農民協(xié)會”,并將全市的黑惡勢力青紅幫全部集納到這兩個組織內,然后對他們進行分組、布置任務,將國民黨安徽省黨部、安慶市黨部、省總工會、省農民協(xié)會的牌子及辦公室統(tǒng)統(tǒng)搗毀,人員趕走,不走或反抗的,就毫不留情地予以打擊。 為了鼓勵黑惡勢力和流氓的積極性,經蔣介石同意,楊虎給每名參與者發(fā)4塊大洋,并規(guī)定打成輕傷的,賞大洋100元,重傷者500元,打死人的賞1500元。 這個獎賞一公布,楊虎馬上在青紅幫中組織了1 00余人的“敢死隊”,并決定在23日開歡迎蔣介石的市民大會期間行動。 3月23日,安慶市“歡迎蔣總司令市民大會”在市區(qū)舉行。安慶市市長致了歡迎辭后,便由蔣介石作演講。演講一完,楊虎指揮的“敢死隊”就開始了行動,青紅幫的流氓、地痞們手舉棍棒、梭鏢、大刀,氣勢洶洶地沖到國民黨安徽省、安慶市黨部,省總工會和農民協(xié)會籌備處及市婦女協(xié)會等機關團體,將上述機關的辦公設備、門窗統(tǒng)統(tǒng)砸毀,印章、文件也被搶走,阻止、勸說的群眾,均被打傷,參加全省職工代表大會的代表也被打傷多人。此次行動共計傷30多人,其中6人被打成重傷。 被打傷的人中,既有共產黨員,也有正直的國民黨左派,大多數則是無黨無派的無辜群眾,特別是那些參加職工代表大會的代表,挨了打還不知是什么原因。 搗毀活動結束之后,楊虎按先前的承諾給參與行兇的青紅幫分子、流氓發(fā)了獎。盡管流氓、地痞們?yōu)闋帾劷鸢l(fā)生了爭吵、打架,只要參與打、砸、搶的,基本領到了獎賞。 同一天,蔣介石拒不執(zhí)行武漢國民政府關于組織安徽省政務委員會的命令,自行任命了28名省政務委員,蔣的親信及國民黨右派分子均在其中。 這是陳立夫跟隨蔣介石后,制造的又一件頗有影響的事件。事過60多年后,陳立夫對此事還沾沾自喜,念念不忘。1994年4月,他在《成敗之鑒》一書中寫道: 3月23日,當蔣先生在歡迎他的一次大會上做完演講后,我們的同志就對共產黨發(fā)動攻擊,這是我們第一次對共產黨發(fā)生正面沖突。當時我并沒有在場加入戰(zhàn)斗,但是這卻是我一手促成的,也是我第一個揭開共產黨的`真面目。 從陳立夫的這段自述看,他到晚年似乎還對他當年的這一做法十分得意,而且還有表功的意味在里面。他沒有想到,正是他在大革命時期和抗戰(zhàn)末期,屢屢將流氓、地痞、無賴當“我們的同志”組織起來打擊革命者、愛國者,制造這類傷天害理的黨派斗爭,使國民黨在全國失去了民心,并加速了蔣介石政權在大陸的垮臺。這正像一位哲人所說,政治要走正道,不走正道就是黑暗政治,光明一旦照到黑暗處,黑暗便會消失。 3月26日,蔣介石到達上海。 蔣介石一到上海便抓緊進行清黨活動,陳立夫在這一階段,又積極為蔣介石發(fā)動的“四·一二”政變出謀獻策。 3月28日,蔣介石找到吳稚暉,告知他要清黨反共,要吳立即召集在上海的蔡元培、張靜江、古應芬、李石曾、李宗仁、陳果夫等人開一次“中國國民黨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并在會上通過一個反共清黨的決議。吳稚暉馬上行動,糾集陳果夫于3月28日將上述人員通知到上海莫利哀路孫中山的住宅召開了會議,并在會上通過了《糾察共產黨謀叛黨國案》。當時,國民黨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常務委員共有20人,參加此次會議的不到10人,顯然不合法。插科打諢的跳梁小丑吳稚暉不講那么多,只要反共,并博得蔣介石的歡心,不合法也要弄成合法。他馬上將《糾察共產黨謀叛黨國案》送到蔣介石手里,使蔣介石清黨反共合法化。 第二天,蔣介石發(fā)布命令,解散上海工人糾察隊和紅色工會組織,公開向社會暴露了他的反共嘴臉。 由于蔣介石的一系列反共活動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壞的影響,4月1日,設在武漢的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免除蔣介石所擔任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務,但軍權在握的蔣介石根本不把武漢中央放在眼里,對決議也毫不理會。P7-9
【政治殺手陳立夫】相關文章:
1.殺手锏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