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年齡解決不了“新增勞動力減少”
中國勞動力的年齡結構會逐漸偏大。但延遲退休年齡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而且只會使勞動力的年齡結構更加偏大。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放開計劃生育。
2014年1月24日,據(jù)媒體報道,人社部新聞發(fā)言人表示,延遲退休年齡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選擇。
延遲退休的問題,從2004年討論至今,已有整整10年。人社部反復地試探,反復地提出。在談到中國人的民族性時,孔子的一句名言常常被引用:“不患寡而患不均。”實際上,這樣引用并不完整,因為后面緊跟著還有一句:“不患貧而患不安。”一個社會,要可持續(xù)發(fā)展,就要消除不安定因素。而在所有的不安定因素中,是否能夠看清未來,或者說對未來的可預期性,實在很重要,但這一點卻不常提及。
延遲退休年齡解決不了“新增勞動力減少”
現(xiàn)在常見的延退理由中,“新增勞動力減少”算是一條。中國16~25歲的新增勞動力其實從2004年開始就逐年減少,但這不是“老齡化社會的加速”造成的,而是長期執(zhí)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新增勞動力(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是使老齡化社會加速的原因之一,有關的高層官員顯然是把因果倒置了。
還有一個社會背景,這就是中國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目前正處于峰值,有9億多,而且這個規(guī)模將一直會延續(xù)到2025年。到2035—2040年,中國老齡化最高峰時,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仍然有8億多。所以,就絕對值而言,與中國的經濟規(guī)模相適應,中國可能并不缺乏勞動力。減少勞動密集型產業(yè)是國際經濟發(fā)展趨勢,用大白話來表述:就是少用人。同時,有研究表明,中國目前有將近1億人處于失業(yè)或就業(yè)不足的狀態(tài),經濟學家專門為此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詞,叫做“總量性失業(yè)”。如果勞動力總量減到8億,正好可以緩解嚴峻的就業(yè)問題。所以,退一步說,中國將來會不會缺乏勞動力?何時會缺乏勞動力?或者從另一個角度說,中國的勞動市場能否容納這么多勞動力?今天看來,至少還是一個“懸案”。
當然,按這樣的發(fā)展趨勢,中國勞動力的年齡結構會逐漸偏大。但延遲退休年齡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而且只會使勞動力的年齡結構更加偏大。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放開計劃生育,僅以常識而言,顯然只有提高生育率將來才會有更多的新增勞動力,F(xiàn)在放開,還來得及,按照中國社會的法律和慣習,16年就能養(yǎng)成一條“好漢”,而到老齡化高峰,至少還有22年。
http://krishna123.com/【延遲退休年齡解決不了“新增勞動力減少”】相關文章:
我國延遲退休可應對勞動力減少08-19
延遲退休年齡201601-12
延遲退休年齡時間02-13
為何退休年齡被延遲?02-03
關于延遲退休年齡07-25
漸進延遲退休年齡02-20
延遲退休年齡2016消息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