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早晨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1.聽聽《快樂的早晨》
2.感受音的長短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聆聽的習慣,初步學會聽的方法。
2.感受音樂的長短。
3.初步欣賞歡快的樂曲《快樂的早晨》。
教學過程:
1.聽音樂飛進教室。
提問:剛才小朋友是怎樣進教室的?
伴你飛進教室的音樂好聽嗎?你感到這音樂美不美?為什么?
2.學會“聽”
提問:
、龠@是什么?(畫一只大耳朵)
②耳朵有什么用處?
師:我們要學會用耳朵來聽聲音。下面考考你們的耳朵靈不靈?
3.感受音的長短
我們只要會用耳朵仔細聽,就會聽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和音樂。
①聽老師敲小樂器,哪個樂器發(fā)的聲音長?哪個樂器聲音短?
如:三角鐵與木魚,小鈴與雙響木等。
、谡埬銈儍扇艘唤M,找小樂器敲一敲,講音的長短。
、劾蠋熢阡撉偕险剝蓚音,講講第幾個音長,第幾個音短?
、芙裉煳覀冇枚渎牫隽寺曇粲虚L——有短—。
4.欣賞《快樂的早晨》
、俾犅犝f說現在是什么時候了?老師吹“水鳥”,再敲三角鐵五下。(早上五點了)
、谡埪犚皇自绯康囊魳,仔細聽是一個怎樣的早晨,你聽到了什么?
邊聽音樂,老師晨景圖上,加上鮮花、樹、草、鳥、太陽。
最后揭題:快樂的早晨。
、勐牭诙闀r,邊聽邊加上小動作圖片,體現活動的情景。
這是一個靜靜的早晨,還是一個歡樂活躍的早晨,為什么?
④聽第三遍時,師生一起邊聽邊即興表演。
師:太陽笑了,鳥兒飛了,草兒醒了,花兒開了,小動物們都來了。
快樂的早晨我們歡迎你。(欣賞樂曲)
學生扮演各種花草樹木及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組成美麗的“景色”,跟著音樂表演。
、菪游飩?yōu)槭裁催@樣高興?
5.小動物們在快樂的早晨也高高興興的上學了去了。
唱《上學》及歌表演。
6.總結:今天我們學會用耳朵聆聽音的長短,又用耳朵認真地聽了《快樂的早晨》。以后我們要學會聽更多更美的`音樂。
7.師生告別,下課。
教學反思: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情緒有點隨意性,上課時有意注意的時間不能持久,最多也只能保持10分鐘左右。因此,要讓他們在唱游課上保持較長時間的有意注意,就要尋找一種能引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
在欣賞《快樂的早晨》時,我按照樂曲所表現的內容,編了一個童話給學生聽:一個清新的早晨,在一片美麗的樹林里,小鳥醒來了,一邊梳妝打扮,一邊唱起了歌,接著又在枝頭跳來跳去,飛上飛下,叫醒了小猴。小猴揉揉眼睛說:“小鳥你早。”小鳥說:“快起床!你忘啦?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再不起床上學就要遲到了!薄澳呛冒桑埬闵缘纫粫䞍!毙『镞呎f邊急忙穿上衣服。于是,它倆又去叫醒小貓、小豬和小熊貓,大伙兒一起蹦蹦跳跳地到動物學校去上學了。
童話講完了,我就讓學生根據《快樂的早晨》的音樂,進行邊聽賞邊表演。學生有了教師所編童話的引導和提示,聽得興致勃勃,表演得自然大方,體現出激動的心情和興奮的神態(tài),從而感受了作品的思想內容,體驗了作品的音樂美,教學效果佳。
【快樂的早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鎮(zhèn)的早晨》教學設計6篇05-06
《大家都快樂》教學設計03-02
《快樂的節(jié)日》教學設計15篇03-02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15篇09-12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10-19
《給予是快樂的》教學設計集錦15篇05-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