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教學設計方案集錦10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nèi)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
1、按聲母的順序連線組成動物圖形,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復習聲母。
2、運用事物擺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學的姓,能夠拼讀姓,明確聲母是什么。
4、拼讀音節(jié),區(qū)分平、翹舌音和音、形相近的聲母,進一步練習拼音。
5、拼讀音節(jié),并將同一類的事物連起來。
6、能夠認讀所學的生字,并能給生字組詞。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按聲母的順序連線組成動物圖形,通過有趣的練習形式復習聲母。
2、運用事物擺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學的姓,能夠拼讀姓,明確聲母是什么。
教學過程 :
。ㄒ唬┑谝活}:我會連。
1、卡片認讀23個聲母。
2、講清方法:從聲母b開始,按順序連線,學生用鉛筆試連。
3、問:你是怎么連的?(什么字母和什么字母相連)
4、連成了什么動物圖形。(同桌互相檢查,教師巡查。)
。ǘ┑诙}:我會擺。
1、看圖,猜猜圖上擺出的是什么字母?
2、你能學著他的樣子,擺擺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字母嗎?(鼓勵發(fā)揮想象)
3、讀一讀擺出的字母,可背順口溜。
(三)第三題:我會想。
1、你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同學們的名字嗎?
2、師:每個人的名字都由姓和名兩部分組成,在名字前面的是姓,一般都是一個字,如:,但也有兩個字的姓,如:。跟在姓后面的就是你的名,如:。
3、你能說說自己的姓和名嗎?同學的呢?
4、認讀聲母:g k h j q x zh ch sh,看看哪些同學的姓里有這些字母。
5、游戲,老師報同學的名字,大家立即說出姓的聲母。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拼讀音節(jié),區(qū)分平、翹舌音和音、形相近的聲母,進一步練習拼音。
2、拼讀音節(jié),并將同一類的事物連起來。
3、能夠認讀所學的生字,并能給生字組詞。
教學過程 :
(一)第四題:我會讀。
1、以組為單位出示音節(jié),指名讀。
2、說說每組音節(jié)有什么區(qū)別?讀和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領讀、帶讀、開火車讀、齊讀音節(jié)。
。ǘ┑谖孱}:讀讀連連。
1、自由拼讀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教師正音,強調(diào)沒有標聲調(diào)的,讀輕聲,要讀得又輕又短。
2、看看書上連線的一組詞語,為什么把它們連在一起?
3、學生試著自己連接剩下的詞語,并說說理由,教師校對。
4、說話練習:我把bō luó和yā lí連在一起,因為它們都屬于水果。
(三)第六題:我會認。
1、做摘蘋果游戲:一張貼有生字的蘋果樹插圖,請學生認認這些生字,會念的大聲念出來,并把這個帶生字的蘋果送給學生。
2、領讀、帶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生字。
3、誰能給這些蘋果找找朋友?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素質(zhì)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閃爍、靈魂”等詞語。
2.理解重點句。
。╨)誰也不知道她曾經(jīng)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jīng)多么幸福,跟著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他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理解詞句,領悟課文中心的能力。
2.指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了解小女孩悲慘的命運,喚起學生對小女孩及所有受壓迫的窮苦人的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憎恨。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談話法、引導學生討論,啟發(fā)學生想象。
(二)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討論、感情朗讀。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ㄒ唬┲攸c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ǘ╇y點
從最后三個自然段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ㄈ┮牲c
小女孩死后為什么嘴上帶著微笑?她真的能飛到“沒有寒冷,沒有痛苦的地方”去嗎?
。ㄋ模┙鉀Q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和有感情地朗讀加以深化理解。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引導學生抓重點,悟情感,通過析詞句,議內(nèi)容,領悟中心,引導感情朗讀,升華學生情感。
(二)學生活動設計
討論重難點問題,聽錄音、看投影、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深化理解。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ㄒ唬⿲ 新課,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一定都讀過童話故事,今天,我們學習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所寫的著名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
2.簡介時代背景及作者
安徒生,19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他家境貧寒,14歲開始自謀生計。他一生寫了160多篇童話。他的童話愛憎分明,想象力豐富,構(gòu)思巧妙,情節(jié)生動。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童話就是其中之一。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同桌交流)
2.檢查自讀情況。
思考:本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按什么順序?qū)懙模空n文寫作順序是怎樣的?
(本文寫的是在大年夜一個小女孩流浪街頭賣火柴,冷得幾次擦燃火柴,產(chǎn)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凍死了。全文是按事情發(fā)展順序?qū)懙摹>唧w順序:賣火柴一一擦火柴——人死去)
板書:賣火柴擦火柴人死去
。ㄈ⿲W習“賣人柴”這一部分內(nèi)容
1.默讀思考:讀了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ü适掳l(fā)生的時間是大年夜,地點是街上,當時的天氣冷極了,一幅悲慘、凄涼冷清的景象。)
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況的時候,著重抓住一些細節(jié)描寫。讀讀這部分內(nèi)容,想想這些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是什么?
3.交流(反饋)
a.對小女孩的鞋是細節(jié)描寫。
。ㄕf明她窮得連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跑說明她被人欺負。)
b.課文中對女孩的頭發(fā)是細節(jié)描寫,“頭發(fā)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
。ㄕf明小女孩是一位美麗的小姑娘,但是她卻貧窮,又冷又餓,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美麗。)
c.“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是細節(jié)描寫。
(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告訴人們,資本主義是多么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頭。)
d.“天快黑了,又下著雪”是細節(jié)描寫。
。ㄟ@樣寫能進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憐與孤獨。)
4.指導朗讀。
小女孩是多么可憐,值得同情。在朗讀的時候要讀出這種感情。
5.總結(jié)擴展。
這一段突出描寫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慘,沒吃沒穿又冷又餓,得不到同情和幫助,我們讀了也禁不住萬分同情,那么作者是怎么體現(xiàn)出這種感情,讓我們受到強烈的震撼呢?具體體現(xiàn)在哪幾方面呢?討論交流。
(體現(xiàn)在:(1)運用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2)動用對比烘托人物;(3)語言樸素,感情真摯。)
。ㄋ模┎贾米鳂I(yè)
l.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感情。
(五)教師巡視,學生質(zhì)疑。
第二課時
。ㄒ唬⿲W習“擦火柴”這一部分內(nèi)容
1.默讀思考:課文寫了小女孩幾次擦火柴,各出現(xiàn)了什么幻景?(生答)
。╨)自由讀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
為什么會出現(xiàn)火爐的幻景?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來……嗎?”怎么理解?
(賣不了火柴會挨打。她不敢隨便取,因為火柴是他們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實在冷得受不了,終于抽出了一根,進一步說明她冷,渴望溫暖,所以會出現(xiàn)大火爐的幻景。)
2.指出學法。
剛才學習這一段用的是“讀——想——讀”的方法,先讀課文,弄清寫了什么?再抓重點詞,為什么這樣寫?說明了什么?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幾次擦火柴出現(xiàn)的幻景部分。
3.小組討論學習,完成表格。
第幾次擦燃火柴現(xiàn)實幻景說明現(xiàn)實
第一次寒冷火爐渴望溫暖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
第二次饑餓烤鵝渴望食物烤鵝不見了
第三次孤獨圣誕樹渴望快樂圣誕樹不見了
第四、五次痛苦奶奶渴望幸福跟奶奶飛走了
4.小結(jié)自學情況。
因為冷才出現(xiàn)火爐,因為餓才出現(xiàn)烤鵝,因為孤獨才出現(xiàn)圣誕樹和奶奶,這些幻想都隨火柴的熄滅而消失,使本來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這一段主要寫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產(chǎn)生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顯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5.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ǘ⿲W習“小女孩死去”這一部分內(nèi)容
1.讀后思考。
。╨)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作者為什么要用“兩腮通紅,嘴角帶著微笑”,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tài)?為什么要寫明是在大年夜凍死的呢?
(3)怎樣理解課文結(jié)尾的那幾句話。
。▽懶∨⑺廊サ纳駪B(tài),證明她是在幻想、幸福與歡樂中死去,這就使幻想與現(xiàn)實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比,再加上“大年夜”這本應得到的歡樂和幸福,更增強了這種對比效果,加深了人們對女孩的同情,啟發(fā)人們深思。)
2.指導朗讀。
小女孩凍死了,我們對她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和憐惜。讀這一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讀出來。
。ㄈ﹪@中心,學習表達
1.回憶課文內(nèi)容,歸納中心思想。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及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2.前后桌討論,總結(jié)寫法。
。1)運用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
(2)想象豐富深化中心。
3.學習表述。
這篇文章是童話,也是很典型的一篇文章,讀了之后不覺熱淚盈眶,那么究竟是什么讓我們感動呢?也就是作者如何表述的,我們討論學習一下。
(1)這四次幻想表現(xiàn)了作者豐富的想象,作者以小女孩心理特點和具體環(huán)境為依據(jù),符合小女孩的迫切要求,這樣是合理的,脫離了實際,憑空捏造的想象只給人虛假的感覺,這是我們所要學習的一個方面。
。2)詳細的刻畫,環(huán)境的襯托則是我們所要學習表述的另一個方面,文章細致的描寫(例如:小女孩的頭發(fā)、小女孩的鞋),深刻地寫出了女孩的可憐,環(huán)境的襯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也反映出女孩的可憐凄涼。
對照以上兩點,用筆在書中畫出這兩方面。
。ㄋ模┛偨Y(jié)、擴展
1.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可憐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同時更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我們長在紅旗下,生在幸福中,該怎樣做呢?
(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學習,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2.感動之余寫一篇讀后感,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理解文中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會認“古、詩”等13個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培養(yǎng)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初步情感。
課前準備:
1.每個學生自做一份本課生字小卡片。
2.學生預習:讀讀課文,同學間相互幫助,看能讀懂多少。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學習“古、詩、首”三個字。
1.指名背誦兒歌。
2.指名背誦古詩(隨意)。
3.小朋友們已經(jīng)會背這么多古詩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師寫兩個字看看大家認識嗎?(板書:古詩)
4.學生自學、互學、擴詞游戲。
5.你會背誦5首,他會背誦8首,哪位小朋友認識這個幾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書出來讓學生認讀,也可以根據(jù)班級情況讓學生板書“首”字)
二、學習古詩《春曉》
(一)初讀古詩,正確流利。
1.出示古詩(課件或小黑板)。
2.詢問班級內(nèi)有沒有會背誦的。如有,就請會背誦的小朋友領著大家讀。
3.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眠:讀mián 不讀mín 。聞:前鼻音wén。
4.自由練讀。力求會背。
。ǘ┰僮x古詩,了解大意。
1.請小朋友們再讀讀這首古詩,看看你哪兒讀懂了,還有哪兒不懂。
2.質(zhì)疑。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曉:可以先告訴學生“春曉”是春天的一個早晨,再讓學生聯(lián)系曉的日字旁理解。
。2)眠:可讓學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訴學生是睡覺的意思。
。3)聞:先讓學生看門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問耳朵是用來干什么的(聽)。順便進行擴詞練習。(新聞、聞名、耳聞、見聞)
(4)啼鳥:可以倒過來讓學生理解(鳥啼)。
3.句子比較,初步感受古典詩歌的韻律美:“處處聞啼鳥”和“處處聞鳥啼”兩個句子,在這首中用哪個好?為什么?
4.粗略講講詩意。先讓學生自己說,老師再予以點撥指導。
(三)反復吟誦,感悟意境。
1.感悟韻律。
(1)齊讀古詩。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曉、鳥、少”三個字的韻母都是ao,適當滲透一點押韻的知識。
。3)自由練習朗讀,邊讀邊體會“曉、鳥、少”三個字在詩歌中很順口(押韻)。
2.感悟節(jié)奏。
。1)老師范讀,學生體會老師哪兒的停頓長一些或者拖聲較長。
。2)適當斷句,引導朗讀。
春眠/ 不覺曉,處處/ 聞啼鳥。夜來/ 風雨聲,花落/ 知多少。
。3)學生自讀,體會感悟。
3.想象意境。
(1)課件或掛圖:雨后春天的早晨美麗的景象。
(2)教師描述引讀。
在春天里睡覺真好,不知不絕就天亮了——春眠不覺曉;剛一醒來,就聽到四處傳來鳥兒的啼叫,那聲音真動聽——處處聞啼鳥;昨天夜里刮風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麗的花兒被風吹雨打落下了多少——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背誦古詩。
三、指導寫字。
(一)范寫、講解。
古:橫一定要長,寫在橫中線上方;豎寫在豎中線上,可稍向左斜。
多:此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不能寫成左右結(jié)構(gòu)。關(guān)鍵是注意第四筆——撇的起筆處,應該在田字格中心交叉點稍微偏右一點。處:
1.引導認識“折文”。2.捺要寫出小“腳丫”。(寫捺畫,起筆輕,要出腳,先停停。)
(二)學生練習
小學語文第二冊讀課文識字階段(1~14)
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拼音:
重點復習三拼音、整體認讀音節(jié)、平翹舌音、前后鼻音與輕聲音節(jié),讀準多音字“禁”(第2課)和“重”(第7課)。
識字:
能在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121個漢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運用科學的記字方法記憶字形,認識并會書寫7個新的偏旁部首。
能結(jié)合語境正確辨析常用的形近字。
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在閱讀的過程中自主認讀生字的習慣。
寫字:
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臨摹簡單常用的漢字,在臨摹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書寫的寫字習慣。
繼續(xù)鞏固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重點指導學生寫好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和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字,在臨摹的過程中復習相關(guān)的筆畫名稱和筆順規(guī)則。
閱讀:
朗讀課文或重點段落,基本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按標點正確朗讀。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實驗教材第一冊借生日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運用聽、拼、讀的方法認識12個生字,會在四線格中寫今、正兩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场⑴囵B(yǎng)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和客觀評價的能力。
。、激發(fā)學生熱愛母親的情感意識。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結(jié)合課文朗讀識記12個生字。
【教學準備】
磁帶、書寫課件、幻燈片、蘋果卡片、學生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直接板借,說話導行
板書:
借
。、請小朋友拼讀一下,指名讀,再齊讀。
。、說話:
誰向誰借過什么?談一談。(行為評價)
二、板書生日質(zhì)疑暢說
板書:
生日
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說,想問的嗎?
(可以讓學生談過生日的情形,也可以提問:生日怎么借?為什么借生日?)
三、聽讀課文,識記生字
1、聽老師讀,看誰聽得最認真,同時想一想文中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指名說,鼓勵說完整的話。(結(jié)合板書:小云媽媽)(情感評價)
。、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構(gòu)出不認識的生字,想辦法解決:
、 自由讀課文。
、 談談你碰到不認識的生字,想辦法解決。
3、合作讀課文:
同桌合作讀課文,會讀的同學給不會讀的同學當小老師,看哪個小組合作得最棒。評價一下你的同桌。
。、自愿讀,哪些小朋友認為自己讀得流利了,能勇敢地站起來讀給大家聽嗎?其他小朋友當評委。(激勵評價)
、 學生評價,引導他們優(yōu)缺皆談。
、 結(jié)合正音。
。、領讀:
推薦一位小朋友當我們大家的小老師,把這篇課文有感情地教讀一遍,老師給大家一個建議:拿起書本,尊重一下身邊的小老師。
。ㄔu價小老師,評價自己。)
。、激趣圈詞:
同學們通過讀課文,認識這么多詞語。(幻燈顯示詞語,指名讀后正音,齊讀)可是這些詞寶寶特別調(diào)皮,它們喜歡在課文里躲著,和我們一起捉迷藏,現(xiàn)在我們一邊讀課文,一邊把這些可愛的詞寶寶畫上圈,把它們留住好嗎?
。、小組合作認字。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互相幫助認識這里面的12個字,比一比哪個小組認得多、認得準。
8、游戲識字:
、 現(xiàn)在我們一起玩摘蘋果游戲,選擇一個帶生字的蘋果要會讀,還要說說識記的方法,老師就把蘋果送給他。
。ㄟ\用游戲的形式識記生字,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 這些字可以組成很多詞,現(xiàn)在我們來看卡片,拍小手。男生問,女生答。比一比好嗎?
。ㄈ纾哼@是誰?這是放。什么放?放心的`放。)
四、結(jié)合插圖,再激情感
1、同學們,你們真能干,會認識這么多的生字。這篇課文,不僅字寶寶喜歡你們,里面的插圖也想和你們交朋友,請你們欣賞一下告訴大家,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學生暢談。(激勵評價)
板書:
愛
。、聽音樂。《好媽媽》拍拍手,唱一唱。
。、愛心大行動:
、 找教室中的事物。(如臉盆、畫紙、發(fā)夾、毛巾等。)
、 看一看實物,請小朋友說一句愛媽媽的完整的話。(提供實物資源,愛媽媽的行動指南。)
五、書寫指導
我已經(jīng)和字寶寶交上了朋友,還共同合作知道了許多愛媽媽的行動。在這里面還有兩個親密的朋友想跟你回家,歡迎嗎?還給孩子個性化學習的權(quán)利。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懂得不論做什么事只要有決心,肯下苦工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2、學會13個生字,理解“蜘蛛、重新、打破、從頭、灰心、終于、結(jié)實”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4、注意學生耐挫心理的培養(yǎng)。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體會蜘蛛織成大網(wǎng)的艱難歷程。
2、教學難點:領會課文蘊含的道理,并將領悟的道理指導自己今后的言行。因為從現(xiàn)象抽象出本質(zhì)是一次飛躍,從思想轉(zhuǎn)化為自覺行為既是學習的目的,又是更高層次的飛躍。教學中應充分重視此飛躍的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精讀課文第1段,學會“蜘、蛛、織、陣、絲、斷”6個生字,理解“蜘蛛”等詞語的意思。
3、了解“把字句”的特點。
。ǘ┙虒W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觀察蜘蛛織網(wǎng)的情況。
2、收集有關(guān)蜘蛛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3、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
(三)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1)課前觀察過蜘蛛的同學有哪些?你能說說蜘蛛結(jié)網(wǎng)的情況嗎?
。2)你還收集了有關(guān)蜘蛛的什么信息?能與大家共享嗎?
。3)出示課題。正音:蜘蛛(zhīzhǖ)、織(zhī)。這三個字可以怎么記?——教師補充有關(guān)蜘蛛的知識。
2、聽錄音朗讀
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課文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3、聽后交流。
學生說說自己想說的,提自己想提的問題。
4、學習課文第1段。
(1)自由讀第1段,用數(shù)字標出這段共有幾句話。
。2)齊讀第1句,想想這一句告訴我們什么?
。3)教師范讀第2句,引導學生說說哪些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怎么讀會更好?
(4)學生仿讀,在仿讀的過程中掌握生字的音形義。
(5)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或圖畫,描繪蜘蛛在織網(wǎng)的過程中碰到了什么困難。
(6)找出文中的“把”字句,學著說一句“把”字句。
。7)欣賞課文第一段錄音范讀。聽后仿讀。
。ㄋ模╈柟叹毩
1、隨堂練習。
。1)看卡片抽讀生字、新詞。
(2)口頭擴詞比賽:
織——織網(wǎng)、織布、織衣……
絲——絲線、吐絲、絲綢……
斷——刮斷、打斷、折斷……
。3)把文中的“把”字句改為“被”字句。
。4)說說今天學的生字怎么寫才能寫好?
2、課后作業(yè)。
。1)6個生字看一遍、想一遍、寫兩遍。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學習生字“重、破、冰、終于、實”。理解“重新、打破、從頭、灰心、終于、結(jié)合”等詞的意思。
2、初步學習數(shù)量詞與名詞的搭配。
3、學習課文第2、3、4段,懂得不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決心,肯下苦功夫,就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ǘ┙虒W準備
朗讀磁帶、各種圖片
(三)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1)讀生字卡片并口頭組詞。
。2)盡量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說說蜘蛛在織網(wǎng)時碰到了什么困難?
2、聽第2—4段錄音朗讀,思考:蜘蛛織網(wǎng)時又遇到了什么困難?圈出有關(guān)詞語。
3、學習第2段。
。1)抽讀課文第2段。
。2)請學生想想:蜘蛛在困難面前會是怎么樣?
。3)面對困難,蜘蛛又是怎樣做的?
“重新”是什么意思?
。4)自由讀課文,想想:蜘蛛重新織起網(wǎng)來,又遇到了什么困難?學習“打破”。
。5)“……把網(wǎng)打破了”與第1段的“……把絲刮破了”進行比較,了解“把字句”的特點。
(6)在再次遇到困難時,你如果是蜘蛛會怎樣想呢?又會怎么做呢?
4、學習第3段。
。1)學生運用第2段的學習方法,同桌協(xié)作學習第3段。
。2)學生匯報協(xié)作學習成果。
。3)聽錄音朗讀第1—3段。比較“刮、打、砸”有什么不同?能調(diào)換嗎?
5、學習第4段。
(1)學生默讀課文第4段。注意與前幾段課文比較。
。2)學生說說自己對本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將課文中描寫蜘蛛在碰到困難時的態(tài)度的詞語劃出來進行比較,說說自己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4)再讀課文中蜘蛛怎么做的句子,想想蜘蛛為什么能這樣一次又一次不停地織,結(jié)果怎樣?“終于”是什么意思?能否換個詞語說說?
6、仿讀錄音朗讀第1—4段。
。1)聽——仿讀。
。2)說說讀了這個故事,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ㄋ模╈柟叹毩
1、隨堂練習
。1)7個生字、6個詞語,看一遍、想一遍,抄寫兩遍。
。2)課堂作業(yè)本第92頁第2、3、4題。
2、課后作業(yè)。
。1)用上“終于”,寫一句話。
。2)說說下面詞語的搭配:
。 ) ( )
一陣( ) 一張( )
。 ) ( )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5段。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3、注重學生耐挫心理的培養(yǎng)。
。ǘ┙虒W準備
錄音朗讀磁帶、尋找學習生活中跟蜘蛛織網(wǎng)香類似的例子。
。ㄈ┙虒W過程
1、鞏固練習。
。1)認讀全課生字、詞語,說說自己印象最深的字詞。
(2)上堂課課后作業(yè)情況反饋。
。3)說幾句把字句和被字句。
2、學習課文第5段。
(1)請學生讀一讀第5段。讀后師生評議怎樣讀好。
(2)錄音朗讀指導仿讀。要注意“高興地”三字。
。3)你能說說蜘蛛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織網(wǎng)嗎?織成網(wǎng)后,它心里會怎么想呢?
3、朗讀并背誦課文。
。1)學生試讀,讀后評議。
(2)錄音范讀,學生邊聽邊思考。
(3)教師指點,有針對性地引讀。
(4)優(yōu)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5)學生齊讀、分組讀、比讀。
4、指導背誦。
。1)請已會背誦的學生背一背課文,并說說自己是怎樣背下來的。
。2)教師介紹聯(lián)想背誦的方法。
(3)學生試背。
5、總結(jié)課文。
。1)課文主要講什么?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你想到了我們學習與生活中哪些類似的事情?
(3)你在學習上碰到哪些可囊?是怎樣克服的?如果還沒有克服,你打算怎么做?
(四)鞏固練習
1、隨堂作業(yè)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蜘蛛織網(wǎng)的故事。
(2)學了課文,你最難忘的是什么?
2、課后作業(yè)。
(1)能模仿課文,用“……終于……”的形式編一個小故事嗎?
。2)能將自己編的故事用圖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會簡要復述課文。
2、感受艾迪對愛滋病人的關(guān)心和幫助,進一步認識什么是真正的友誼。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了解主要事件
。ㄌ崆鞍鍟n題)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動人的故事,讀好課題。
2、師:同學們已經(jīng)讀過課文了,老師首先要求大家再快速地瀏覽一下,然后借助課題,用一句話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注意,老師要求借助課題來說。
二、借助主要人物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1、師:通過剛才同學們的概括,我們可以知道,這篇文章是寫事的。那老師要告訴大家,讀這類文章時,我們可以通過研究主要.人物的言行來了解其品行,那么這篇文章最主要的人物是誰?(艾迪)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描寫艾迪言行的句子。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劃出艾迪的語言描寫。
2、師:老師在巡視的時候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找到了這樣的兩句話,指名讀句。其實語言可以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讀課文,找找還有沒有艾迪的語言。
指名答,出示2句間接引語
3、師:同學們都找到了有關(guān)艾迪語言描寫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艾迪為德諾做了些什么事。老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幾句話,思考:艾迪為德諾找了哪些藥方?然后再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他是怎么找的?
4、指名答,隨機板書
5、引讀2句間接引語和§5
6、師:除了四處打聽、翻雜志以外,其實,艾迪還想到了一個為德諾治病的法子,而且他也去做了。是什么?(教師板書)
7、師:艾迪會在信中說些什么呢?接下來,老師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注意,老師要求大家用艾迪的口吻來說,想一想,艾迪最有可能會說些什么,等會兒小組派代表來交流。
8、指名交流。師總結(jié):盡管艾迪滿心希望,一片赤誠,然而結(jié)果卻是(生:查無音信)。
9、師:為了幫助德諾治好艾滋病,艾迪千方百計尋找藥方,F(xiàn)在老師要求同學們根據(jù)板書,連起來說說艾迪為德諾做了些什么。
10、指名交流。
三、借助主要人物的語言,體悟文情
1、師:剛才我們通過艾迪的這兩句語言,了解了艾迪為德諾所做的事情。接著,讓我們來看看第三句,請大家自己讀一讀,我們來交流一下你讀懂了什么。
2、師:自己讀讀這句句子,讀好艾迪安慰的語氣。(自讀,指名讀)
3、師:可是,根據(jù)你們的生活常識,老師想問問大家,艾滋病患者周圍的人會如何對待艾滋病病人?
4、師:是的,正如你們所說,德諾染上了艾滋病后,他周圍的人也是這樣對待他的,找到課文中的有關(guān)句子讀一讀。
5、引讀2句句子,師:正是因為這種種情況,老師請大家想像一下,艾迪除了身體上的病痛之外,其他還有什么嗎?(心靈上的孤獨)。
6、和老師一起來讀讀課文,看艾迪到底是如何倍伴德諾的。(引讀課文)
7、引讀§8、9(生:讀人物語言)
8、師:此時此刻,艾迪的心情如何?德諾的媽媽說的這番話又有怎樣的含義?老師請同桌兩人對讀,仔細體會一下。
9、指名同桌交流讀,說體會。隨機板書
10、老師請男女同學分角色來讀好這兩節(jié),男生讀艾迪的話,女生讀德諾媽媽的話。
11、師:德諾的媽媽之所以會對艾迪說這番話,老師相信德諾在生前一定對他的媽媽曾經(jīng)說過什么。接下來,老師就請你們展開想像,德諾曾經(jīng)對他的媽媽說過些什么,同桌交流一下。
12、引讀:§9、§10
老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這幅畫面,這個情景,然后說說你的體會。
13、師:正如你們所說,德諾把這份友情視如珍寶,他要這份友情永遠地陪伴著他長眠于地下,這樣他就不會覺得孤獨。生命無法挽回,然而友情卻可以刻骨銘心,無限延長續(xù)。
四、理解課題,人文引領
1、師:課文學到這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這篇課文的課題。你是怎么理解的,誰來說說看。
2、師:課題不單單指艾迪為德諾尋找(指板書:治療艾滋病的藥方),還指艾迪給了德諾(指板書:醫(yī)治心靈的藥方),那就是(友情),是這份友情讓德諾感受到了(快樂),不再(孤獨)。
3、師:其實,有許多像德諾這樣染上艾滋病的人,他們可沒有德諾那樣幸運。周圍的人都怕被傳染,所以他們得不到關(guān)懷,更得不到快樂,有許多人都在孤獨中死去。為了幫助這些艾滋病患者,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出示,自讀)
4、那我們又該怎樣對待這些艾滋病患者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有關(guān)于艾滋病的公益廣告語。
5、希望同學們都能像艾迪一樣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關(guān)心和愛護,讓我們的世界越來越美好。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材分析
《鋤禾》是北師大版小語教材的一首古詩。這首五言絕句描寫了詩人所見到的農(nóng)民在烈日下鋤草松土,汗流滿面的情景,以及想到的糧食來之不易,是農(nóng)民辛苦所得的道理。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每行詩的意思和全詩內(nèi)容,懂得農(nóng)民勞動辛苦糧食來之不易。教育學生要尊重農(nóng)民的勞動,愛惜糧食。
3.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內(nèi)容。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并能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意及作者的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并正確背誦全詩。
。常斫庠娭忻總字的意思。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ㄒ唬⿵土暸f知
昨天我們學習這首古詩時,我們與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們來了(出示生字)。
1、讓我們開動智慧小火車,把米粒寶寶送回家。
2、我們的火車一路上遇到了許多詞語寶寶,誰認識他們就來帶大家讀一讀詞。
。ǘ⿲胄抡n
1、 看圖說話,揭示課題。
(課件點擊,出現(xiàn)一幅中午炎熱的情景,特寫一個火辣辣的太陽。) 看圖說話:圖上畫著誰?在哪里?干什么?
2、唐朝詩人李紳看到這樣的情景后,忍不住作了一首詩,就是今天我們要繼續(xù)學習的古詩——《鋤禾》
。、朗讀古詩,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學生齊讀古詩后,告訴學生在朗讀五言絕句是,大部分是在前2個字后有稍長的停頓。接著教師示范讀,讓學生體會古詩的韻律美。然后讓學生練習讀。
二、講授新課
。ㄒ唬⒗斫忸}意,了解古詩結(jié)構(gòu)。
首先解題,“鋤禾”,即給禾苗鋤草松土。
。ǘ、教給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
第一行“鋤禾日當午,”
1、誰知道“鋤禾”的意思?
2、“日當午”是什么意思?(中午太陽曬得最熱的時候)
3、教師講解:古人寫詩時,為了讀起來朗朗上口,往往把詞語的順序進行了位置的調(diào)換,在這一行里,就應該把“鋤禾”和“日當午”
的順序還原,翻譯起來才通順。
4、指名學生翻譯,教師及時補充和表揚,注意要說出“誰”在“鋤禾”。
第二行“汗滴禾下土!
1、教師講解:我們學習古詩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先理解詩句中每個詞(字)的意思,然后再把它們連成一句完整通順的話就是詩句的意思了。
2、指名學生說:“汗滴”、“禾”、“下”、“土”的意思。
3、指名學生翻譯這一行詩句。
。础删浞旁谝黄鸱g并朗誦
。担@兩句詩就寫出了農(nóng)民伯伯勞動的艱辛
第三四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學習方法同第二行,學生對整句話的意思容易理解。
2、“皆”是什么意思? “皆”就是“都是”的意思為止。
3、板書“皆”的意思,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這兩句詩就寫出了勞動成果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勞動成果 讀整首詩的詩意。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在學生理解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焙螅寣W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在家庭和學校用餐時,自己或別人有無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如果有,在學了這首古詩后,你會如何去做?從而讓學生明白節(jié)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道理。
四、讀讀作者寫的另一首詩,同樣表達了作者對農(nóng)民的同情之心。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五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鋤禾》這首詩,明白了勞動成果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勞動成果的道理,請同學們課后搜集一些在生活中珍惜糧食的好方法在一起交流一下。
板書設計
鋤禾
當:正當
餐:飯
皆:都是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指導思想:積極貫徹上海市“二期課改”精神,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素質(zhì)和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通過師生互動,學習并感受古典文化的詩情畫意,初步讓學生學會賞析古典文學作品的藝術(shù)手法、語言特色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努力積淀學生的文化底蘊,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欣賞《長亭送別》中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shù)境界。
2、欣賞崔鶯鶯的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欣賞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教學難點:崔鶯鶯的典型意義
教學設想:
1、以著名學者王國維的名言“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為理論依據(jù),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詞為突破口,通過引導學生想象和聯(lián)想,喚起舊知,喚起生活經(jīng)驗,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更好地讓學生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別”的心情。
2、以誦讀為輔助,以文學鑒賞為紐帶,通過啟發(fā)學生領會多種多樣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領會化用或借用古典詩詞,并且和口語巧妙結(jié)合以營造優(yōu)美的意境,來努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賞析古典文學作品的藝術(shù)手法、語言特色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
3、以碟片《西廂記》(越劇)的播放,讓學生有感性認識和視聽享受,同時,引導學生“觀后感”并提出自己的創(chuàng)見,以此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建議學生課前預習:
1、對照注解和課前提示,通讀全文。
2、熟讀曲詞[朝天子][二煞],背誦曲詞[端正好][滾繡球][一煞][收尾]。
3、了解作者王實甫、《西廂記》的故事情節(jié)和本折《長亭送別》的劇情。
同時思考以下問題:
1.能否按時間的推移和情節(jié)的發(fā)展,用四個小標題把《長亭送別》這折戲概括一下?
2、崔鶯鶯的感情經(jīng)歷了怎樣的起伏變化?她的性格特征是怎樣的?
3、文中哪幾支曲子體現(xiàn)著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的?
4、本折曲詞有幾處化用或借用了古典詩詞并且與口語結(jié)合的?有何表達作用?
教學內(nèi)容和過程:
一、導語:
今天我很高興,能夠在這三尺講臺前與大家見面,并且能夠上一堂課,與大家一起共度一段美妙的時光,所以,我很珍惜這種機會。當我踏上這塊土地的時候,我特別激動,因為我也是安徽人。俗話說,“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是的,看到你們,就像看到我的親人一樣。安徽是我的故鄉(xiāng),績溪是我的最愛,你們是我的朋友。記得著名詩人艾青有兩句詩,“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所以,盡管我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但是我的心卻一直牽掛著故鄉(xiāng)的山水,故鄉(xiāng)的親人,故鄉(xiāng)的發(fā)展?吹桨不盏木薮笞兓,想到它的燦爛前景,我很高興;看到你們在這里安心地學習,想到現(xiàn)在的海灣戰(zhàn)爭局勢,我很擔心。真的。真誠地希望世界和平,真誠地希望愛滿天下!
我們大概都看過電影《泰坦尼克號》吧。為什么這部影片能夠風靡全球,深深地打動無數(shù)人的心呢?它講述的只是貴族少女羅絲和窮畫家杰克的愛情故事,但是它演繹出的卻是一種人性的美,一種無私的愛。
當代著名作家肖復興曾經(jīng)說過:“愛,在幻想里,比在現(xiàn)實中更真實;愛,在回憶里,比在現(xiàn)實中更美好;愛,在舞臺上,比在現(xiàn)實中更有價值!
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在中國戲曲舞臺上曾經(jīng)轟動一時,久演不衰,影響深遠的元代雜劇王實甫的《西廂記》(板書)。它講述的就是相國千金小姐崔鶯鶯與窮書生張君瑞的愛情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要欣賞其中最精彩的一折戲《長亭送別》(板書)。
講到“長亭送別”,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弘一法師李叔同的《送別》。不知在座的同學中有否知道?我很喜歡這《送別》,所以,用小篆寫了這幅字。我?guī)砹,給大家看一下。當然,這次由于比較匆忙,所以這字寫得不甚理想。如果不介意的話,我很愿意把它作為一份小禮物送給你們。我很想在此唱一下,唱得不好,請大家多多包涵。能夠唱的同學就一起來唱吧!謝謝!
。ń虒W設想:通過充滿深情的導語,巧妙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走進學生的心靈。通過循循善誘,讓學生樹立“學習與生活,學習與做人聯(lián)系”的意識,懂得珍惜時間,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通過熟悉的影片喚起學生的聯(lián)想,通過書法作品的展示,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通過唱歌讓學生產(chǎn)生心靈震撼,使課堂成為一個教學磁場,讓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課文情境,為下階段積極參與情感體驗,進行審美評價奠定基礎。)
二、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1、欣賞《長亭送別》中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shù)境界。
2、欣賞崔鶯鶯的人物形象。
三、師生共同研討課文: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情節(jié)線索
要求學生瀏覽課文,用四個小標題概括畫面內(nèi)容,理清情節(jié)線索。
板書:送別途中——長亭餞別——臨別叮囑——惜別目送
2、重點賞析課文,把握兩個目標
(教學設想:著重賞析[端正好][滾繡球],提供范例,不斷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運用“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的名言來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別”的心情,從而較好地把握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特色及熔古典詩詞入曲的特點?膳e影片《泰坦尼克號》中的一個經(jīng)典畫面:夕陽下,大海中,羅絲在杰克的引導和鼓勵下,爬上船頭的欄桿,張開雙臂,閉目呼吸。也可舉學生送別朋友,學生與父母分別的場景,因為有生活體驗,容易引起心靈上的共鳴。)
全體學生朗誦[端正好]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作者選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藝術(shù)效果如何?“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醉”這三句中,你認為哪兩個字用得好?有何藝術(shù)效果?這支曲子在整折戲中有何作用?
明確:景碧云天(烘托氣氛)黃花地(詩情畫意)
西風緊北雁南飛(化用詩詞加深意境)
霜林染醉(促人想象)
情痛(愁苦)
。ㄖv析時一可聯(lián)系相關(guān)詩詞,讓學生知道并理解化用或借用古典詩詞,以營造優(yōu)美意境的方法。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蘇幕遮》、晏殊的《蝶戀花》和張繼的《楓橋夜泊》。課后整理。也可聯(lián)系《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的“這雪下得緊”作為分析的范例,幫助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性和藝術(shù)性。二可插講故事:傳說作者寫到“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時,因為畢其一生,所以,“思盡,倒地而死!闭f明文辭極其優(yōu)美,纏綿悱惻之至,藝術(shù)水平相當高,令人嘆為觀止。)
賞析[滾繡球]
引導、啟發(fā)學生先朗誦再思考這支曲子選取了哪些意象?抒發(fā)了鶯鶯的什么感情?運用了哪些藝術(shù)手法?其藝術(shù)效果如何?
柳絲玉驄疏林斜暉馬兒車兒借景抒情離情難舍
松了金釧減了玉肌夸張身心憔悴怨恨
過渡語:送別途中,鶯鶯不忍遽別的情感怎一個“痛”字了得?這種“痛”包含著愁苦與怨恨。
過渡語:我們賞析了兩段文字,領略了詩情畫意,同學們能否從文中找?guī)拙淇谡Z?再找出一些類似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語句來呢?
例如:“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
“下西風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保ㄤ秩緩埳鷥(nèi)心因離別而產(chǎn)生的惆悵、凄涼之情。)“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薄皽I隨流水急,愁逐野云飛!保ㄤ秩菌L鶯內(nèi)心悵惘、眷戀、失意。)
小結(jié):《長亭送別》一折戲,歷來被譽為寫離愁別恨的絕唱,不僅在于它反映了女主人公勇敢、大膽地追求自由愛情,反對封建禮教的思想,它深深打動人們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特色。最后一幅“夕陽古道無人語”的畫面與“曉來誰染霜林醉”相比,氛圍更加蕭瑟凄涼。離別后,“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讓學生回憶柳永的《雨霖鈴》并且一起背誦。教師展示書法作品。
。ń虒W設想:通過小結(jié),讓學生加深對“情景交融”的理解。通過再次展示書法作品,讓學生增加興趣,獲得美感。)
賞析[朝天子]和[二煞]。了解鶯鶯在“長亭餞別”與“臨別叮囑”的情感起伏變化,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在[朝天子]這一曲中哪個字概括了鶯鶯“長亭餞別”時不得不別的依戀與無奈?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來表達她的這種心理?
明確:恨(依戀與無奈)修辭手法:夸張、比喻、對比。借眼前的杯盤酒菜來傳情,用厭食酒來表現(xiàn)她的愁苦至極。
恨什么?“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從中看出她什么性格?
明確:恨“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指功名。修辭手法:比喻、夸張、對偶。
突出了鶯鶯的輕功名、重愛情的叛逆精神。
。ㄟ@里基本上分析了崔鶯鶯這個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簡單賞析[二煞]
過渡語:曲終人散,四顧無人之際,鶯鶯與張生傾訴私情。同學們能否從這曲中找出一個字來描繪鶯鶯離別之時的心理活動?
明確:怕
“怕”什么?(怕“停妻再娶”;怕“金榜無名誓不歸”。)
為何“怕”?(鶯鶯的擔心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是有現(xiàn)實基礎的。)
小結(jié):
鶯鶯這個藝術(shù)形象的典型意義及時代局限性:鶯鶯的倔強與叛逆的行為表現(xiàn)了她的輕功名,重愛情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們也可以窺見封建時代婦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壓力,以及在男尊女卑的社會里婦女悲慘屈辱的地位。鶯鶯的痛苦是一種不能主宰自己命運的痛苦,所以讓人無限同情;她的倔強與叛逆讓人無限佩服。
最后“惜別目送”部分,哪個字能夠概括鶯鶯當時的眷戀和失意?
明確:念(眷戀,失意)
3、拓展學習視野,欣賞越劇片段。
。ń虒W設想:通過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欣賞越劇《西廂記》中的節(jié)選部分《長亭送別》,進行視聽享受來激發(fā)興趣;通過觀后討論,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提高鑒賞能力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四、結(jié)語:
《長亭送別》給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它是一首真摯的抒情詩,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是一支動人心弦的離情歌。所以,這樣的好作品如果不去看,不多讀,豈不是太可惜了嗎?
五、作業(yè):
1、搜集有關(guān)“送別”的詩、詞、曲、文、賦,能否作專題研究?
2、以“送別”為題寫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能否吟詩填詞作賦?
3、體驗美感,進行美的享受,能否背誦文中較多的曲詞?
4、能否從文中找出幾副對聯(lián)?或者根據(jù)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自擬幾副對聯(lián)?
5、用心讀王實甫的原著《西廂記》,能否寫一篇有見地的讀后感?
。ㄔO想:作業(yè)本著“因人制宜”原則,可以獨立完成,亦可以小組完成,給予充分時間,體現(xiàn)開放性,獨立性,合作性,注重過程,講究體驗,力求質(zhì)量。)
附板書設計:
長亭送別(元)王實甫(《西廂記》節(jié)選)
主要情節(jié):送別途中——長亭餞別——臨別叮囑——惜別目送
感情變化:痛——————恨——————怕——————念
。ǔ羁,怨恨)(依戀,無奈)(擔心,害怕)(眷戀,失意)
崔鶯鶯:輕功名重愛情叛逆倔強
王國維:“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景: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霜林染醉
交融(烘托氣氛詩情畫意化用詩詞加深意境促人想象)
情:痛(愁苦,怨恨)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通過課文中優(yōu)美句子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欣賞春光的美,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滲透環(huán)保教育。
。病W習第一、三、四自然段,能理解長句子的意思,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
。薄⒖磮D(春光圖,畫面中沒有燕子)。
。、這么美的春光圖,誰想用大文學家鄭振鐸寫的句子來贊美一下。
。ㄖ该
讓我們大家再一次大聲地來贊美一番。
。场⒄埓蠹以僮屑氀芯恳幌逻@幅圖,是否還有美中不足,缺少了什么呢?
。▽W生回答)
為什么要增添燕子?
(學生討論)
板書:靜──靜中有動
二、學習第一段
。、那我們各小組再給上節(jié)課畫的畫增添幾只燕子吧!怎么畫?請大家認認真真讀讀第一段,其實呀,這一段讀好了,你不但能畫小燕子,今后寫小動物外形也不成問題。
。、學生畫。
。场⑿蕾p畫面:
師:哪些小組愿意把這副有小燕子加入的春光圖請大家欣賞?
你們能說說為什么這么畫嗎?
重點引導學習:
烏黑光滑的羽毛。
。鹾谡f明顏色黑!肮饣蹦?僅僅只是黑嗎?)
俊俏輕快的翅膀。
。ㄊ裁词恰翱∏巍?我們平時還可以說誰俊俏?作者說小燕子的翅膀俊俏,可見他非常──)
剪刀似的尾巴。
。ㄐ螤睿
。、哦,你們真了不起!讀懂了課文,還畫了這么活潑可愛的小燕子?磥,課文一定寫得很美,誰愿意用朗讀表現(xiàn)燕子的美?
。怠⒄埓蠹乙灿米约鹤钕矚g的方式美美地來讀一讀,并找一找你覺得哪個字用的最妙?
(湊這個字用的好,讓我們覺得小燕子活潑可愛,十分伶俐,用其它詞就沒有這樣的形象,不能刻畫得這樣惟妙惟肖。)
。丁⒖梢姡髡呤窒矏垩嘧,讓我們再一次朗讀,讀出對小燕子的贊美吧!
7、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嗎?
8、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學習第三段
。、師:燕子的外形真美,老師已經(jīng)迫不及待想領略燕子的其它美,你們想嗎?
。病⒄埣毤毱纷x第三節(jié),劃出你認為表現(xiàn)燕子美的句子,再多讀幾遍,想想你能體會到什么?然后可以與同桌交流。
。场W生自由朗讀同桌交流。
。、討論: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帶著它剪刀似的尾巴,斜著身子在天空里掠過,“唧”的一聲,已經(jīng)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高柳下。
師:這是一個長句子,你讀懂了嗎?
主要寫燕子飛到高柳下。
其它詞語呢?寫出了什么?
“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又快有輕的感覺。杜甫曾經(jīng)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薄靶薄弊植坏珜懗鰫毫友嘧语w行輕快,而且寫出燕子飛行的優(yōu)美姿態(tài)。
“掠過”你體會到什么?
“唧”的一聲,已經(jīng)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高柳下。你又體會到什么?
比較句子:
如果把這句子改成“燕子飛到高柳下“,你們還有這種感覺嗎?你們的腦海中還有這飛姿優(yōu)美的小燕子嗎?
因此,我們在寫文章是一定要把句子寫具體,寫生動,文章才有味道,大家才愛看。還有幾只橫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一下水面,那小圓暈就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小圓暈是什么?為什么不用小圓圈?“暈”和“圈”有什么不同?
“暈”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過云層折射出來的七彩圈。
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眼里,燕子點水蕩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暈、月暈。不但作者筆下的燕子美,就連這小圓圈也是美的!讓我們再讀這句話,領略這其中的美。
四、學習第四段
1、剛才我們欣賞了燕子飛行之美,那么停歇時的燕子又是怎樣的呢?請你讀讀第四段,你最喜歡哪些句子?并與同桌交流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交流:
估計:
、 有幾隊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
。鋵懗隽搜嘧语w行是疲倦是休息的樣子,比停恰當)
、 嫩藍的天空,幾痕細線連于電桿之間,線上停著幾個小黑點,那就是燕子。
師:為什么用痕,不用根?
。娋遠,而且多,看不清楚,在藍天中只留下一絲痕跡)
為什么天空不用“蔚藍”,而用“嫩藍”?
師:是顏色淺?是藍得透明?是天空也充滿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感情。這就是我們祖國語言的魅力。
、 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啊!
這指什么?遠遠看上去落在電線上的燕子連同電線,像五線譜。我們來看看曲譜是怎樣的?你體會到了什么?
大家想一想,這會是一首什么樣的正等著我們?nèi)パ葑嗟那V?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三、四段,領略了燕子外形之美,飛行之美,還有停歇在電線桿上時的音樂美。怪不得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作家寫贊美春天的詩文,少不了燕子;歌唱家唱贊美春天的歌,也總少不了燕子?梢哉f,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會失去一半的美。讓我們飽含神情,再次齊讀這三段,把可愛的燕子,把美麗的春天留在我們的腦海里,伴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機,更加燦爛!
六、課外延伸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燕子的外形,飛行時的美姿,停歇時的音樂之美,關(guān)于燕子你還知道寫什么,可不可以把你課外找到的資料與小朋友共享?
同學們,讓我們保護燕子……
以《我是一只小燕子》寫一篇短文。
【板書】
春光 飛行
美
外形 停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生字,并流利、正確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脈絡,了解石猴出世及其生活特點。
3、初步感受古代白話文的特點,領略經(jīng)典名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4.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學生背誦詩歌導入。(3分鐘)
師:朗朗書聲,瑯瑯乾坤。中國文學的歷史河流中,不僅有唐詩、宋詞、元曲,還有明清小說。于是,就有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說來聽聽,你知道是哪幾部嗎?
生:《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
師:非常正確。其中最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是哪一部?
生:《西游記》
師:說到《西游記》,你腦子里一下子會閃現(xiàn)出哪些人物?
生: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僧
師:師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誰?
生:孫悟空。他呀會七十二變,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還有一雙火眼金睛呢。
師: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出生的嗎?
生: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從電視劇里看到的。
師:同學們知識真是豐富,還記得電視劇《西游記》開頭石猴從大海中迸裂而出的情景嗎?我告訴大家那可是在我們北戴河拍攝的啊。
師:你知道孫悟空有哪些名字嗎?生說“美猴王”、“齊天大圣”等。
師:看來同學們對孫悟空的了解還真不少。孫悟空的這些有趣的名字你們都是怎么知道的啊?
生:看電視劇。
師:先前我們對《西游記》乃至孫悟空的了解大多是通過影視劇,其實讀作品可以讓讀者深入到作品語言中去,把自己頭腦中形象與文字的融合起來,可以達到對名著的更深理解。為了更多、更好了解經(jīng)典名著《西游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猴王出世》。
二、學文。
師:看老師寫課題,注意“猴”字的寫法。請大家齊讀。
師:《猴王出世》根據(jù)《西游記》第一回改編,這個改編不是改寫,而是縮寫,是原著第一回的縮寫版。是用“古代白話文”寫的,語言言簡意賅,讀起來卻耐人尋味。(揭題1分鐘)
(一)、自由讀文,初步感知全文。
1、師: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讀文之前請大家明確閱讀提示:
。ù笃聊怀鍪鹃喿x提示):
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找出最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畫出不懂的語句,結(jié)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決。
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師:請一位同學為大家朗讀一下。
指定一生讀閱讀提示。
師:好。下面同學們就帶著這些小任務,朗讀課文吧。
生自由讀文。(4分鐘)
2、檢查讀文。(6分鐘)
師:同學們都陸續(xù)讀完了,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讀得都很認真,相信一定也是收獲多多?伎寄銈冊趺礃?看一下這些詞句能讀得準確嗎?
分別出示:
第一組:
仙胎 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第二組:
石崖 石竅 石灶
第三組:
食草木(食是什么意思?吃) 飲澗泉(飲是什么意思?喝)
采山花 覓樹果(覓是什么意思?尋找)
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 獐鹿為友 獼猿為親
師:看來古代白話文很容易讀懂嘛,大家掌握的多好啊。
第四組:
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指名讀。
師:這三句話有不理解的嗎?
師生釋疑。
師:把這些詞語大家不僅讀得準確,而且知道了意思,待會兒把這些詞語放到文中,相信大家一定會讀得更好。
3、復述、概括。
師:下面我們再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講得是一件什么事?
生:概括這篇課文講的是石猴出世以及石猴怎樣成為猴王的。
師:再次瀏覽課文,哪段是寫石猴是怎樣出世的? 哪段是寫石猴是怎樣成為猴王的? 學生交流,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敘述順序。
(二)、學習石猴出世部分(15分鐘)
1.師:石猴究竟是怎樣出世,請大家到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學生自由讀文。
交流指讀(3生)。
2.師:大家再讀思考:石猴如此出世讓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交流感受。(與眾不同、神奇等)
師:老師也覺得很神奇,這是究竟是一塊什么樣的石頭啊,居然內(nèi)育仙胎,見風化猴?大家不妨來個猜想。
生思考并交流想法。
3.師:其實啊,原著中對這塊石頭描繪得特別具體,豐富,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讀讀怎么樣,看看這是塊怎樣的石頭吧。
生讀原著文字。
讀后交流,你從原著中知道了關(guān)于這塊仙石的哪些信息?
生交流比較閱讀感受。
師:大家說原著好,還是課文好?
生:原著好。
師:為什么?說出你的想法。
生交流感受。
師:大家真的很懂得評價和鑒賞,有機會的話就把原著找來讀一讀,你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精彩之處的。
4.師:請同學們回想一下,電視劇中猴王出世這場戲是怎樣的情景?
生說出情節(jié)。
師:大家再讀一讀課文或原著,比較一下石猴出世與你在電視上看到的畫面一樣嗎? 學生活動:再讀第一自然段, 交流文中描寫的畫面與電視畫面的不同之處。
5.假如現(xiàn)在請你來當導演排練石猴出世這場戲,你將怎樣處理?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師:同學們描繪的畫面感覺比電視上看到的還要有意思,可見依賴文本展開想象,更能給我們提供自由創(chuàng)作的空間。但是有時候畫面也不好實現(xiàn)文本的表達,所以想解讀經(jīng)典,只看電視劇是不夠的,希望同學們有時間多多來閱讀,F(xiàn)在就讓我們再讀文字,感悟古代白話文的精妙所在。
自由讀
指名讀
(三)、學習石猴生活的部分(7分鐘)
師:石猴來到世上,怎樣生活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想象他生活的情景。
指名讀(2生)
師:通過閱讀,你眼前出現(xiàn)了一只怎樣的猴子?結(jié)合你自己的想象說一說。
生交流(活潑可愛、友善、頑皮可愛、有親和力)
師:你覺得石猴的小日子過得怎么樣?
生交流
師:高聲朗讀此段,試著讀出石猴的快樂、自由。
指名讀(2生)。
師:品味語言,再讀此句,試著讀出節(jié)奏和韻味來。
指讀(一生)
師小結(jié):就是這樣的語言,讓我們讀到了一只頑皮可愛的石猴,逍遙自在的石猴。語言和內(nèi)容高度融合,就叫經(jīng)典。石猴就這樣生活了許多年。文中一句話表達——大家齊讀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結(jié)束語:石猴的出世就與眾不同,是一塊內(nèi)預仙胎的仙石迸裂而生,石猴神異的出生方式為后文描寫猴子的神通廣大埋下了伏筆,石猴是怎樣成為猴王?,且聽下次分解!
第二課時
一、 回顧舊知導入:
師: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石猴出世以及稱王的過程,對這只猴子有了初步的印象。這只石猴成為猴王憑借的是什么呢?讓我們更多的去了解它。
二.品讀語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ㄒ唬┚x課文,思考(幻燈片出示思考題,明確閱讀要求)
石猴能成為王,憑借的是什么?
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二)學生自主交流,教師引導
1.石猴能成為猴王,憑借的是勇敢。
。1)課件出示句段賞析“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
。2)眼前的孫悟空讓你感受到了什么?(勇敢無畏,毛遂自薦,聰明伶俐,身手不凡??)
。3)想象當時的情景,讀一讀相關(guān)語句。
2.石猴能成為猴王,憑借的是過人的本領。
(1)課件出示句段賞析。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里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座鐵板橋;
。2)讀句子,注意“瞑、蹲、縱、
跳、睜、抬、觀”這些動詞;
。3)邊讀邊想象石猴進洞的情景;
設計意圖:抓住文本相關(guān)語句品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3. 石猴能成為猴王,憑借的是他的無私。
(1)課件出示句段賞析。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沖貫石竅??也省得受老天之氣!
。2)石猴能成為猴王,憑借的是無私;
。3)通過石猴的語言,你感受到了什么?
(4)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話,讀出美猴王的個性特點。.
4.石猴能成為猴王,憑借的是他的聰慧、機敏。
。1)課件出示句段賞析!澳銈儾耪f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何不拜我為王?”
。2)石猴能成為猴王,憑借的是聰慧、機敏;
(3)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教師先用問題引領學生讀書,把學生的注意力指向文字,用書中的文字回答問題;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在明了大意的基礎上再度關(guān)注語言,關(guān)注文字中的此部分,不至于浮躁;書中的文字也融入學生的語言;讀出自己的感受,將學生想象到的、體會到的,通過朗讀抒發(fā)出來。
三、總結(jié)提升,整體把握猴王形象
1.過渡語:通過學習,我們對孫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誰來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2.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對猴王的印象:
師: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并說出你的理由。
這是一只神奇的猴子,由石卵開裂而生,生即能跑能跳;
這是一只爭強好勝的猴子,群猴不語唯他敢于應答;
這是一直勇敢的猴子,進出水簾洞無人能及;
這是一只識文斷字的猴子,竟認得楷書大字;
這是一只生而知之的猴子,“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隨口道出??
過渡:我們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在我們有滋有味的品讀中,猴王的形象呼之欲出,這就是名著語言的魅力。
3.思考:作者是怎樣塑造出這樣的猴王形象的呢?
交流: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 還有反襯等描寫方法,把石猴寫得非常生動。
師小結(jié):正是因為作者妙筆生花,才塑造出孫悟空這樣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應該得當運用這樣的方法,是自己的作文語言更加生動,更有感染力。
四、拓展延伸,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可以任選一項)課件出示
。ㄒ唬┕适略捨饔。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西游記》,準備好召開一個《西游記》故事會,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ǘ┍缺日l收集得多:收集與“西游記”有關(guān)的典故、俗語、歇后語!
(三)發(fā)揮特長,以你擅長的方式向你周圍的人推薦《西游記》。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原著,讓學生明白看電視不能代替讀書的道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板書設計:
21、猴王出世
花果山:仙石 石猴
水簾洞:天造地設
猴王出世
【關(guān)于教學設計方案集錦10篇】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八篇02-08
關(guān)于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8篇07-25
關(guān)于教學設計方案集錦七篇06-26
關(guān)于教學設計方案六篇06-10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集錦6篇02-04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集錦五篇12-13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八篇10-10
有關(guān)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四篇08-17
有關(guān)教學設計方案集錦五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