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的使用》課程教學設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課時《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一課在教科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一個很重要的探究點。本課的重點難點是:1、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2、二氧化碳跟水和石灰水的反應。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以實驗為主探索性質,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的特點是:
1、激起興趣,人人參與
課的開始,首先播放了一段錄像,讓學生去破解"屠狗妖之謎",并通過實驗的方式去取證,來證明自己的猜想。在這個過程中,我一共設計了六了實驗,實驗的材料如滅火器、氣球、紫色的小花、礦泉水瓶等均取自于學生身邊的物質;通過大屏幕展示后一目了然;實驗操作簡單易行,現(xiàn)象明顯;實驗結論環(huán)環(huán)相扣?梢钥闯,處于極度興奮狀態(tài),都爭著搶著去完成實驗,并能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及時做出分析和判斷,使學生成為主動學習的參與者,而不是被動學習的接受者。
2、 設置問題,實驗探究
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如下的問題: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是怎樣的?你如何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你的猜想?②礦泉水瓶變癟的原因,除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之外,還有沒有其它原因?③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物質都有什么?如何通過實驗證明你的說法?④如何檢驗菜窖的安全性?如不安全,請你告訴農民伯伯該怎么做?這些問題的設計,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開放、自我、探究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得到釋放,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得到發(fā)展,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精神,很多同學的回答出乎老師的'想象。如有的同學"將一瓶二氧化碳氣體口朝下放在燃著的木條上方"來證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還有的同學設計出"將菜窖內放一種能和二氧化碳反應并放生成氧氣的物質"來減少窖內二氧化碳的量。
3、習題訓練,活學活用
作業(yè)的設置,本著使學生在課上學習的基礎上,和生產、生活相聯(lián)系。如;用石灰漿抹的墻壁為什么日久變硬?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前應先做什么實驗?二氧化碳能用于滅火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質?等等,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能用化學知識化碳的功與過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習題是讓學生將抽象化的東西應用到新情境中,用所得的結論去解釋新的現(xiàn)象,既是對二氧化碳性質的完善,又是對它的復現(xiàn),也有助于加深對二氧化碳性質的理解、記憶,增強了用所得結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作業(yè)的設置,還要考慮程度不同的學生,目的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經(jīng)過努力,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
4、查閱資料,評析二氧化碳的功過
既沒有演示天平,也沒有學生天平,如何講授“天平的使用”一課,很難想像。不過,我和同學們度過了難忘而愉快的一節(jié)課!1 天平的放置上課前,教師想到了用人體模擬天平。伸開人體的兩臂,猶如天平的兩臂。教師:正確使用天平的第一步,是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桌面不水平怎么辦呢?老師一邊問,一邊用自己的身體做演示:一只腳放在地面上,另一只腳放在講臺上。
學生1:我們家里的洗衣機噪聲很大,我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四只腳不一樣長,于是,我就把下面的螺釘調整一下,便解決了這個問題。
教師:太聰明了,他由天平的調節(jié)聯(lián)想到了洗衣機的調節(jié),他如果不熱愛生活,不思考問題,是很難想到這一點的!
學生2:我們家里照相機三腳架的調節(jié),也是這樣的!
教師:同學們想象豐富,比喻貼切,學習真有創(chuàng)造性!
2 天平的調節(jié)
教師:第二步當然是調節(jié)天平的橫梁。大家看這里,老師的兩臂明顯的不平衡,且左邊下沉,怎么調節(jié)?(老師一邊說,一邊把前排同學的透明膠帶套在左手的中指上,充當平衡螺母。)
學生3:此時應該將平衡螺母往右邊調節(jié)。這位同學一邊做著調節(jié)的樣子,同時,老師的腦袋也跟著偏轉。
教師:大家知道這里大腦充當了什么?
學生:指針。ㄍ瑢W們異口同聲地說)
教師:腦袋是指針,指針是腦袋!
老師一邊附和,一邊搖著頭,好像指針在擺動。教室里傳來一陣笑聲。
教師:橫梁調節(jié)平衡后,就能測量物體的質量了嗎?
學生4:不行,還有游碼(即游動的砝碼)不在標尺的最左端。
教師:看來,前面的調節(jié)是前功盡棄了。
老師把別在胸前的筆套慢慢移到了最左端,并自言自語地說,哦,原來“游碼”應放在這里!教室里又傳來一陣笑聲!
此時,老師便請一位學生到講臺上重復剛才的模擬實驗。讓大家也來感受“調節(jié)天平”的快樂!
3 天平的使用
調節(jié)好天平后,老師又把沉重的大鎖放在“左盤”,用手拿著面糊瓶(充當砝碼)往右盤里放,又遭到了同學們的強烈反對,老師莫名其妙。
教師:怎么啦?
學生5:砝碼必須用鑷子鑷!
老師又恍然大悟。迅速拿來“鑷子”(兩支筆),鑷住“砝碼”(面糊瓶、黑板擦、橡皮)放到天平的“右盤”里。模擬天平的同學也十分機靈地配合,“指針”隨著“天平兩臂”的擺動而擺動,神態(tài)可掬。然后,不斷地加減“砝碼”,調節(jié)“游碼”的位置,直到“天平”平衡。
同學們又一次開心地笑了!
4 天平的讀數(shù)
最后,老師引導同學們讀數(shù):假如“大砝碼”(黑板擦)的質量為40g,“中等砝碼”(面糊瓶)的質量為20g,“小砝碼”(橡皮)的質量為10g,“游碼”對應的刻度有3大格2小格,那么,鎖的質量應為多少呢?
同學們很快讀出了鎖的質量──73.4g。
教師:看來,通過今天的模擬實驗,大家基本上掌握了天平的使用方法!下次到實驗室里“真槍實彈”地測量物體的質量。(學生熱烈地鼓掌)
你們能總結一下天平的使用程序嗎?
【《天平的使用》課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教學設計03-21
《練習使用顯微鏡》教學設計03-11
課程授權使用合作協(xié)議04-27
天平山旅游攻略04-09
課程授權使用合作協(xié)議3篇04-27
有關課程網(wǎng)站的設計開題報告02-05
課程網(wǎng)站設計開題報告08-20
人力資源管理的天平模型10-06
信心誠心天平簡歷封面12-06
課程畢業(yè)設計的論文致謝詞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