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84-86頁。
教學目標:
通過用面積單位測量三角形的面積探索出計算三角形的方法,從而概括出求三角的面積公式,通過間接測量體會數(shù)學的簡捷美。
教學過程:
一、用直接測量法計算面積
1.老師指導學生把給定的三角形畫在繪畫紙(1 ㎝×1 ㎝)上,如下圖:
2.學生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3.匯報,可能說:正好是一個單位的面積太少了,計算三角形的面積也太難了吧。
二、用轉(zhuǎn)化法計算面積
老師引導學生: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為長方形,現(xiàn)在我們?nèi)绾伟讶切巫兂蓪W過的圖形使計算變得比較簡便呢?學生可能說:
1.在直角三角形的右上角再畫一個同樣的直角三角形,就變成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面積是12㎝2,三角形的面積是長方形的一半,是6㎝2。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就不好辦了。
2.在銳角三角形右邊的右邊再畫一個同樣的三角形,就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2㎝2,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半,是6㎝2。
3.還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計算鈍角三角形的面積是6㎝2。
4.在直角三角形的左邊再畫一個同樣的三角形,也是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樣,所有的三角形都變成平行四邊形,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半。
5.在高的一半的地方剪開,上半部分旋轉(zhuǎn)一下,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與三角形的一樣,是6㎝2。
三、概括面積公式
老師適時引導學生用任意三角形通過間接測量法歸納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學生可能說:
1.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用間接測量法測量底和高的長度,三角形也是底和高互相垂直,也應該是測量底和高的長度。
2.用兩個完全同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S=ah÷2。
3.在高的一半的地方剪開,上半部分旋轉(zhuǎn)一下,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它的高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是三角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S=ah÷2。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出示例1:
2.辨認圖形,運用面積公式列式計算。
S=ah÷2
。100×33÷2
。1650(㎝2)
3.做一做:見教材。
五、鞏固練習
練習十六第85頁第1、2、3題。
【三角形面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三角形的面積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通用6篇)05-11
《校園的綠化面積》教學設計03-01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9-21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學設計03-07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模板05-19
《三角形三邊關系》教學設計6篇04-28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設計范文(精選6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