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金色的草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只要仔細觀察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教育學生保護花草樹木,愛護大自然。
2. 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3. 學習本課的11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蒲公英開花與合攏,造成草地顏色不同的原因。
教具準備: 課件、蒲公英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件:詞語搭配練習。 金色的(陽光)金色的(麥浪)金色的(童年)金色的(草地)…… 師:《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寫的是什么呢?
二、新授:
(一) 同學們,你們見過蒲公英嗎?說說你看過的蒲公英。 老師拿出事先準備的蒲公英,拿給學生看。 點評: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挖掘?qū)W生已有的知識。 課文中是怎么向我們介紹的蒲公英的呢?
(二) 自讀課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在書中批注。
學生質(zhì)疑: 老師估計學生的問題有: (1) 鄉(xiāng)下是什么地方? (2) 為什么蒲公英開花的時候,是我和弟弟最開心的日子? (3) 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 我的新發(fā)現(xiàn)是什么? (5) 草地的顏色是做夢變化的? (6)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7) 蒲公英為什么成了我們最喜愛的花? 能解決的'問題,學生提出后當時就解決。
2. 把學生的問題歸納為:草地的顏色變化與蒲公英有什么關系? 出示上面兩幅圖,讓學生觀察,直觀上的不同。 讓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畫畫、動手實驗、查資料等)來解決問題。
3.自由組合,分小組談論。 老師行間巡視。老師把蒲公英的實物交給動手實驗的這一組學生。 點評:老師沒有過多地設計問題來牽著學生,而是讓學生找到有相同興趣的伙伴一起來解決問題。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4.小組匯報學習成果。 讀書小組:直接讀第三段。一個學生讀書,其它學生補充解釋。著重用書上的語言來回答問題。 讀到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時,請畫畫組的同學展示他們的圖畫,并解釋。 可以及時利用剛才出示的那兩幅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隨機出現(xiàn)蒲公英的課件。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動手實驗組的同學來解釋?梢园炎约旱氖之斪銎压硌菔荆部梢阅弥压⒌膶嵨飦碚f明。 結(jié)合學生的小組匯報,看有關蒲公英的課件。其中有蒲公英開黃花、蒲公英種子的畫片。
三、作業(yè)。
仔細觀察你喜歡的花草樹木,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板書設計: 金色的草地 隨意揪 新發(fā)現(xiàn) 最喜歡 早晨 中午 傍晚 綠色 黃色 綠色 細心 觀察
【三年級《金色的草地》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12-18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03-02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模板05-09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通用12篇)05-11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范文(精選7篇)05-09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05-09
金色建筑設計簡歷封面05-06
形容草地的成語02-25
金色的爛漫散文01-02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