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本亚洲最大|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亚洲福利精品视频

    <object id="4ihfc"></object>
      
      
    1. <object id="4ihfc"></object>
    2.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制作植物標本的五個步驟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30 20:16:5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制作植物標本的五個步驟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制作植物標本的五個步驟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制作植物標本的五個步驟教學設計(精選6篇)

        制作植物標本的五個步驟教學設計 篇1

        制作植物標本的五個步驟:采集、壓制、上臺紙、固定和貼標簽。

        具體制作方法:

        (一)工具準備:吸水紙、標本夾、采集袋、記錄本、號牌、臺紙(白色、長40厘米、寬27米、卡紙)

       。ǘ吮静杉

        1.采集標本力求完整。(莖、葉、花、果)

        2.采集時記錄要詳細。

        3.及時掛上吊牌。

        4.標本裝入采集袋。

       。ㄈ吮緣褐

        1.修剪:壞的、臟的葉子;葉子易脫落的植物可放在沸水中浸1分鐘再晾干。

        2.壓制:給標本鋪上幾層吸水紙,用標本夾夾住,通風處晾干。

        3.換紙:每天換紙一次,使標本保色。

       。ㄋ模吮局谱

        1.整理標本:將干制的標本整理。

        2.上臺紙:標本平鋪在臺紙上,調(diào)整葉子排布均勻,使同一標本同時看到正面與反面葉的形態(tài)。

        3.固定:用透明膠粘貼標本,透明膠寬度0.6厘米最漂亮。

        4.貼標簽:在右下角貼上標簽。內(nèi)容:標本名稱、采集地點、采集時間。

        主題:

        展植物原色,現(xiàn)濃濃春意。

        目的:學會采集和制作臘葉標本的方法。

        用具:采集箱(或塑料袋),標本夾,枝剪,掘根鏟,繩子,號牌,標簽,容易吸水的紙(草紙或舊報紙),臺紙,蓋紙,鑷子,鉛筆。

        方法步驟:

        一、植物標本的采集(遇到珍貴稀少的植物時,不僅不要采集,而且要加以保護)。

        1.草本植物,應當采集根、莖、葉、花或果實盡可能齊全的植株。

        2.木本植物,應當采集長有葉、花或果實的枝條。

        3.給采集到的標本掛上號牌。

        4.把采集到的標本輕輕地放進采集箱(或塑料袋)內(nèi)。

        5.采集標本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亂吃亂嘗,以防中毒。

        二、臘葉標本的`制作

        1.盡快把整理過的標本放在幾層容易吸水的紙上,使葉、花的正面向上展平(要使少數(shù)葉、花的背面向上展平),然后蓋上幾層紙。

        2.把標本層層摞起來,用標本夾夾好并縛緊,放到背陰通風處。

        3.每隔一定時間,用干紙更換標本夾里的潮紙,同時對標本進行整形,力求標本盡快干燥。

        4.用線或紙條把干燥的標本固定在臺紙上,貼好標簽,再貼上蓋紙。

        評分細則:

        1.標本是否有代表性,可代表植物的特征;

        2.標本修剪的程度,爛葉,黃葉不要但要保證完整性,有花有果最好;

        3.標本壓制是否干燥,是否平整,要求無卷曲;

        4.臺紙上標本布局是否合理,不要過分擁擠,不要東倒西歪,整齊;

        5.臺紙上標本整體外形是否美觀;

        6.小紙條固定是否牢固,是否合理;

        7.標簽上的名稱,特征描述是否恰當,準確。

        比賽獎項設置:

        根據(jù)評分細則評出各年級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

        注意事項:

        1.標本制作整個過程中絕不允許過多采摘植物,要有保護植物,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2.標本壓制、攜帶的過程中小心保護,以免損毀。

        制作植物標本的五個步驟教學設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以蘇教版八年級生物第五單元第十四章“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中的第一節(jié)“五彩繽紛的植物世界”為依據(jù)而設計的調(diào)查活動。本章從認識學生身邊種類繁多的生物的方法———科學的調(diào)查方法和觀察方法入手,安排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同時也是對《生物課程標準》中理解“生物多樣性”的具體落實。

        本課通過調(diào)查、探究及設計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調(diào)查的方法。雖然學生對植物分類知識還不是很熟悉,甚至于有些花草樹木叫不上名字來,但他們可以通過閱讀教材、搜集相關的課外資料、詢問或與他人分享和交流信息達到認識和了解的目的。調(diào)查法不僅是研究生物的方法之一,而且是了解事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因此,本課的設置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未來發(fā)展的需要。

        二、學生分析:

        學生對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調(diào)查,去認識身邊的植物,具有濃厚的興趣和渴望。但初二的學生很少接觸調(diào)查活動,對調(diào)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驟不是十分明確,常常感到無從下手,只有使學生明確了調(diào)查的一般過程和方法,才能保證調(diào)查有目的.地順利進行。

        另外,初二的學生好奇心強但自制力比較差,極易將調(diào)查活動搞成旅游或漫無邊際的游玩,達不到實踐的目的。因此教師必須作好活動前的教育、指導和小組長的培訓等工作,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合作意識。

        此外,學生還沒有學到植物具體分類知識,所以調(diào)查過程中不能過于強調(diào)這一部分知識,只要學生能分清是那一類植物,屬于灌木還是喬木以及植物的名稱及在綠化上的意義就可以了。另外學校正處于剛剛建完不久,還沒有徹底規(guī)劃完善的現(xiàn)實情況,正好為學生參與學校的管理規(guī)劃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條件,所以開展這樣的活動更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社會意識的形成。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了解校園植物,嘗試對植物進行簡單的分類。

        2、知道這些植物在美化、綠化、凈化校園環(huán)境中的作用和意義。

        3、嘗試校園綠化設計,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能力目標:

        1、初步學會調(diào)查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2、培養(yǎng)探究能力、交流與合作能、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實踐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這次調(diào)查和設計活動激發(fā)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yǎng)熱愛校園、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認識校園常見植物。

        2、設計能力的嘗試與培養(yǎng)。

        (二)教學難點:

        1、調(diào)查活動的組織,使活動能有目的的進行。

        2、學生獨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五、教學準備:

        1、調(diào)查范例、調(diào)查報告。

        2、提前一周調(diào)查輔導,小組長培訓

        3、給學生兩天的時間做調(diào)查計劃和標本制作的準備。

        4、自己抽出時間對學校及周緣的植物也做一次細致的調(diào)查,做到心中有數(shù)。

        六、課時計劃: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我們每天都穿行于校園之中,在校園中學習、生活,你了解你的校園嗎? (學生給予教師肯定回答)

        師:那么你知道我們的校園都有哪些植物嗎?

        (學生說出他們認識的一部分植物)

        師:同學們認識的僅僅是我們校園內(nèi)的一部分植物,除了這些,校園內(nèi)還有很多植物,這些植物對校園的綠化又各有什么意義呢?要了解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引出課題——校園植物調(diào)查)

        (二)新授課

        第一課——準備工作

        1、觀看教師準備的調(diào)查范例,大致了解調(diào)查的方法、步驟等。在觀看過程中教師在每一環(huán)節(jié)做詳細說明。

        2、學生分組,討論制定調(diào)查計劃以及調(diào)查表的設計(包括調(diào)查目的、范圍、方法等)教師參與其中并指導調(diào)查計劃的制定和調(diào)查表格的制作。

        3、教師講解采集植物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4、分發(fā)采集工具。

        注:本課的前一天對小組長作好培訓和指導,知道自己的責任和任務,并對小組成員分好工。

        5、以組為單位展示交流設計報告,互補再次完善計劃。

        6、教師評價,補充強調(diào)調(diào)查活動以及標本制作的注意事項,包括以下內(nèi)容:

        (1)調(diào)查的科學性:強調(diào)如實做好調(diào)查記錄及調(diào)查報告的統(tǒng)計。

        (2)調(diào)查的過程中保護好校園環(huán)境(如不要折樹、摘花等)

        (3)強調(diào)小組的合作意識的重要性。

        第二課時——實施調(diào)查計劃:

        1、各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到校園內(nèi)開展調(diào)查活動并做記錄。

        (教師跟隨活動并幫助學生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2、在調(diào)查的同時按照要求采集部分植物準備做標本。

        (教師監(jiān)督,嚴禁學生肆意破壞植物)

        3、調(diào)查結果的交流、討論與展示:

        (1)將調(diào)查報告以組為單位在課堂上交流匯報。

        (2)組與組之間互補,比比看看那一個組調(diào)查的種類數(shù)量最多,調(diào)查報告最完善。

        (3)按照要求對采集回來的植物進行標本制作并附上相關信息。

        (4)最后評選出一個最佳調(diào)查組和最佳標本制作組。

        制作植物標本的五個步驟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nèi)容:教材78~79頁。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學習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

        2、經(jīng)歷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計算過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與同伴共同探討的計算方法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會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會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上次一年級2班的小朋友到郊外游玩,采集回來很多的植物的葉子,今天他們要把這些葉子做成植物標本。(出示78頁情境圖)

        師:快來說一說你觀察到了什么?學生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回答。

        師:聽了這些小朋友說的話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72片長葉能做幾件標本?

        56片黃葉能做幾件標本?

        42朵紅花能做幾件標本?

        二、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解決長葉能做幾件標本。

        師:長葉子標本能裝幾盒?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板書:72÷9

        師:72÷9等于幾?你想怎么樣來計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學具。

       。ń處熝不刂笇,參與到學生的探索活動中,了解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的情況。)

        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來說一說你們組想出了哪幾種方法?

        學生可能出現(xiàn):

       。1)、用小棒來擺一擺。

       。2)、用乘法口訣八九七十二來計算。

       。3)、……

        教師總結:同學們剛才想出了許多的好辦法算出了72÷8的結果,其實我們都是在想幾個9是72,也就是用八九七十二這句乘法口訣來計算。

        師板書:(八)九七十二 商是8

        師:你喜歡用哪種方法來計算?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紅花能做幾件標本,列算式表示出來。

        師:說說你是怎么樣來計算的?

        師:剛才沒有用口訣來計算的小朋友,你現(xiàn)在能再來試一試嗎?

        師:誰能用豎式的方法表示出來?

        3、學生獨立解決黃葉能做幾件標本,集體訂正。

        三、自主練習。

        完成自主練習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每一道題的計算過程。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

        制作植物標本的五個步驟教學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制作植物標本的簡單過程(清潔_____壓平干燥____固定)和方法。

        2、養(yǎng)成耐心,細致的操作習慣,進一步建立喜歡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采集各種植物的植株或根,莖,葉等。

        2、幼兒自帶一本厚書和報紙(報紙拆成書的大小)若干張。

        許多大小不一,形狀,顏色不一的卡紙,透明膠若干卷,干凈的抹布若干塊。

        活動過程:

        1、觀察各種植物,鞏固對植物各部分的了解。

        我們采集了許多不同植物,他們是什么樣子的?

        2、了解保存植物的方法。

       。1)怎樣將各種各樣的植物保存起來,可以經(jīng)?纯茨?

        引導幼兒討論,知道可以把植物及植物的各部分做成標本來保存。

       。2) 出示剛采集的植物。這樣的植物能馬上做標本嗎?為什么不行?

        (3) 提供已干燥的植株比較。請你們看看摸摸,比較他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結;植物做成標本可以長期保存。剛采集的植株里有水分、容易爛,所以要讓植株干燥后才能做標本,做標本的.植物應該是清潔,干燥,平整的。

        3、學習清潔,干燥,平整植物的方法。

       。1)任何清潔這些植物,讓樹葉平整,干燥呢?

       。2)教師介紹材料,出示清潔,平整,干燥植物的方法。

        介紹材料:抹布,書,報紙。他們有什么用?

        示范過程:教師選一片完整無缺的葉子(或植株)用抹布查干凈,翻開書,墊進一張報紙,平整的放上樹葉,再蒙上一層報紙,將書合上。

        教師帶領幼兒耐心,細心的操作。

        制作植物標本的五個步驟教學設計 篇5

        一、活動目的

        在教育實習過程中,為了促進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加學生對專業(yè)知識學習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為以后專業(yè)學習打下基礎,現(xiàn)制定該計劃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及研究自然,也有助于從不同角度認識學生。

        二、活動特色及好處

        1、植物標本制作無需占用學習時間。植物分布各處,極其容易采集,非常安全,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或假期采集,此過程不會超過十分鐘。而標本的鑒定及制作也不超過十分鐘,加起來不過二十分鐘。

        2、植物標本無需占用空間。學生們不用去實驗室,也不用較大的場地,可以在自己的位子上完成。植物標本一般很小,易于攜帶和操作,也可以在家中完成。

        3、植物標本制作不會耗費大量財力、人力及物品。標本制作只需要自然界的植物、廢棄的報紙、一些硬紙、書籍由教師提供,所需的費用幾乎為零,不必為經(jīng)濟問題而擔心。

        4、植物標本制作簡單易行,人人均可參與。經(jīng)過教師的講解,學生一看便懂,一學就會,且給人帶來的啟發(fā)是無窮的,給人帶來的興趣是無限的。

        5、植物標本制作一舉多得。學生首先在采集標本時已經(jīng)開始接觸自然、欣賞自然、熱愛自然;然后制作時要查閱資料或書籍,學會了植物鑒定分類方法,為以后從事專業(yè)研究或工作打下基礎,培養(yǎng)了愛好和興趣;接著動手操作改變了“只說不做或紙上談兵”的尷尬局面;還有學生在制作標本時學會了團結合作的精神。這樣標本制作不止一面,還有很多好處。

        6、植物標本制作采取自愿原則,讓學生自主主動來參與科學的探索。

        總之,該活動需要大家熱情參與,積極配合。該活動操作簡單,易行,且受益廣,能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既了解了多種植物,了解自然,又能學習鑒別植物種類的技能,還能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增加學習熱情,可謂一舉多得。在實習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按照要求操作,然后收集較好的作品,進行展示,并給予適當獎勵。

        三、植物標本制作

        一)工具及材料

        標本夾、吸水紙、臺紙、剪刀、采集袋、繩索、筆、標簽紙、植物圖鑒等。

        二)制作過程

        1)采集標本

        1.盡可能選擇根、葉、莖、花、果。因為花和果實是鑒定植物的`主要依據(jù),同時還要盡量保持標本的完整性。采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連根掘出,如標本較高,可分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別帶有根、葉、花(果),而后合為一標本。

        2.要有代表性。要采集在正常環(huán)境下生長的健壯植物,不采變態(tài)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點的典型枝,不采徒長枝、萌芽枝、密集枝等。

        3.保護好所采集的植株。把采集到的標本放到采集箱里,如植株較柔軟,應墊上草紙,并壓在標本夾里。

        4.要給所采集的標本掛上標簽,并注明所采集的地點、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并且記下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和形態(tài)特征如陸地、水池、向陽、氣味、顏色、花的形態(tài)、乳汁等。

        2)固定

        1、鋪紙。把標本夾的一面放在桌上,上鋪幾層吸水性好的草紙;

        2、整理標本。把采集來的標本放在紙上,加以整理,主要把枝、葉、花的正面向上展平,一部分葉子要反放,這樣正反面均有,不要摘掉多余的葉子,較長的標本可折成兩三折放置,然后放上標簽;

        3、壓標本。再標本上面蓋上幾層草紙,這樣,可使每件標本間隔著幾層草紙置放,最后將標本夾的另一面也壓上,并用繩縛緊,

        4、干燥。拿到陽光下晾曬,每隔一定時間(24小時)用干草紙換去標本夾里的濕紙,連續(xù)換5天左右,標本就會完全干燥了,

        5、固定貼簽。最后,把已經(jīng)干燥的標本分別固定在臺紙上,并換上新標本,標本上要填寫植物的名稱、采集地點和日期、采集人的姓名。這樣,一件臺紙式植物標本就制作完成。

        三)標本保存

        1.避光保存。陽光照射,標本易變色,失去原色。

        2.低溫保存。最好使標本室的溫度不超過攝氏28度,不低于攝氏零度。溫度過高,可使標本變形、流汁,腐爛變質(zhì);溫度過低,可使標本色澤產(chǎn)生變化,皺縮。

        3.保存時間不宜過長。

        4.防止雜菌生長,要避免經(jīng)常搬動。要做好標本柜,把標本分門別類上架保存。

        四、活動安排

        1、25號制定該活動計劃;

        2、26號左右,通知指導老師及相關班級的班主任,獲得他們的支持。并通知組員相關活動計劃,積極準備;

        3、25號-28號,實習老師自行完成制作植物標本范例,去班級演示并講解標本制作過程,并要求學生月假回去采集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自己制成標本,放假來了收。此通知一定要在學生放假前發(fā)放,不得延誤。

        4、11月,學生利用月假時間或課余時間,自行制作標本,可以詢問實習老師。

        5、收集并評比學生制作的標本(附注學生姓名),然后選擇公開地方,如張貼欄、過道處、操場等地方進行集中展示優(yōu)秀作品,并給予一定獎勵(可以是一支筆,可以是與老師的合影照)。

        五、要求(學生自愿原則)

        1、學生自愿報名,若有興趣參加標本制作活動,在實習老師那里登記;

        2、放假時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最好保持完整性,各個器官都有。采集時要注意安全(不強求奇異的植物,以安全為主,懸崖處、水流處及其它危險處的植物不要采集),合法性(不要采集國家保護植物,不要多采,不要破壞當?shù)刂脖坏壬鷳B(tài)環(huán)境);

        3、標本制作所需工具先自己準備,一切從簡,化解不足之處,若確實緊缺,可與實習老師聯(lián)系,共同解決。

        4、按照標本制作過程合理操作,切勿違背實驗的科學性和安全性。

        5、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在家里完成標本制作,也可以來校后完成,可以尋求幫助。

        6、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對采集標本進行鑒定,也可以向實習老師學習鑒定方法。

        7、妥善保存自己的標本,附上姓名后,可交給實習老師。

        8、實習教師需要植物鑒定圖書,并掌握植物鑒定的方法。

        制作植物標本的五個步驟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 植物可以分為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

        ● 不開花植物包括蕨類、苔蘚和藻類植物等。

        過程與方法

        ● 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 用自己確定的標準給植物分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 認識到植物是多種多樣的。

        ● 能夠欣賞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樣而美麗。

        【教學重點】

        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能用自己確定的'標準給植物分類。

        【教學難點】

        理解植物是多種多樣的。

        【教學準備】

        教學用幻燈片:不同種類的植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除了校園里的植物種類,我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植物?生長在哪里?(學生自由發(fā)言,在公園,花卉市場等)

        二、自主探究:

        1、下面這些植物,你們認識嗎?說說它們長在哪?有什么特點?幻燈片放映書中11種植物

        2、讓我們自己確定標準給以上這些植物分一分類

       。ㄒ鈭D:讓學生知道根據(jù)不同的標準可以將植物分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不同的類別,在這一類別中再確定新的標準還可以繼續(xù)往下分,培養(yǎng)學生的分類能力。)

        2、總結:通過共同探究,可把植物分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落葉植物和常綠植物等

        3、觀察開花植物:說說它們的身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預設:開花植物身體分為:根、莖、葉、花、果、種子)

        4、看書P76頁,說說不開花植物有哪些

       。A設:不開花植物有蕨類、藻類、苔蘚類、菌類)

        三、拓展活動

        比一比哪一組認識的植物多,樣式奇特。教師可以以組為單位組織競賽活動:各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寫出知道的植物名稱,比一比,看哪一組寫的多?(意在滲透植物的多樣性教育)

        四、課外延伸:

        找一找校園里常見植物中哪些是常綠植物,哪些是草本植物,哪些是開花植物,哪些是水生植物,哪些是不開花植物?

      【制作植物標本的五個步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網(wǎng)頁制作教學設計11-30

      蚯蚓教學設計 制作蚯蚓觀察盒教學設計02-17

      植物的世界教學設計05-23

      《我的植物朋友》教學設計01-20

      我的植物朋友教學設計06-10

      個人簡歷制作十二步驟02-10

      《制作電子小報》教學設計優(yōu)秀范文04-04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01-12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