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別樣接力讓學生愛上寫作不是神話學科論文
【內(nèi)容摘要】 “接力日記”對于老師來說,易于操作,對于學生來說,參與后變得樂于動筆、喜于表達且善于表達了。本文從舉行“啟動儀式”、建立“接力小隊”、開展“接力寫作”、進行“接力巧評”四個方面具體談談我們的操作步驟、方法。
【關鍵詞】“接力日記” “啟動儀式” “接力小隊” “接力寫作” “接力巧評”
一天,與讀五年級的侄女和她的同學聊天。其間談到“寫作”這個話題,小家伙們一個個異常激動。小項說:“我們語文老師總喜歡布置習作作業(yè)。說實話,要是可以不寫作文,就是讓我抄五遍十遍課文也樂意。一提寫作文,我就頭大。沒勁!”心直口快的侄女接著說:“就是啊,寫作文也就罷了,老師還老叫我們寫命題作文,什么《我們的校園》、《快樂的一天》……太沒勁了!”最后,連文靜的小婕也發(fā)話了:“我們好不容易寫的作文,老師在評價時總會說什么詳略得當、細節(jié)生動之類的。沒勁!”
這一個又一個的“沒勁”,讓我心酸。從孩子的言談中不難聽出他們不喜歡寫作,更不愿意被框在框內(nèi)寫作。在心酸的同時我略感慶幸,慶幸我的學生們因為有“接力日記”,而少了些許的“沒勁”。
“接力日記”是我堅持了十多年的教學實驗。對于老師來說,它易于操作;對于學生來說,它就像一把打開作文大門的金鑰匙,學生使用后,變得樂于動筆、喜于表達且善于表達了。下面我就具體地談談我們是如何操作的。
一、舉行“啟動儀式”--力助遠航
學期初,我精心挑選了九本精致的塑料封面日記本,然后搞個簡短而隆重的“啟動儀式”。我鄭重地告訴學生:“這個學期我們將由原來的一人一本日記本變成多人一個日記本,也就是小組同學一個接一個在同一個本子上寫日記!毙缕妫『⒆觽兊念^挺得更直了。我接著說,“這本子將是學期末你們送給老師最珍貴的禮物。它將永遠珍藏于我的書柜中,成為我與大家一輩子的財富。你們長大了,可以回到我這兒來欣賞小時候大伙兒的杰作……”此時,孩子們的小眼睛唰地亮了。好!情感激發(fā)了,準備就緒了!
二、建立“接力小隊”--高揚風帆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團隊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得到越來越多的廣泛運用。我們的“接力日記”便是基于這樣的思考而產(chǎn)生的。小隊的組織和建設便是“接力日記”正常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其質(zhì)量直接影響到“接力日記”的效果。
組合方式。我們曾嘗試以7-8人一小隊,經(jīng)過一段時間實施后,我們覺得5人一小隊最方便最易于操作。我們曾嘗試讓孩子們自由組合,經(jīng)過一段時間實施后,我們覺得還是在兼顧學生自愿組合的基礎上結合男女性別、能力強弱、個體差異等情況進行搭配分隊更合理。先由學生民主推薦、教師把關確定隊長。通常孩子們會不假思索地選擇“寫作高手”來當這“領頭雁”的。然后我們把其他的學生按習作能力的高低、個體差異等情況分成四大組,接著就是由隊長在這四組中依次挑選四名同學為自己組的二號、三號、四號和五號隊員了。這樣從周一至周五,每天由一個同學完成一篇日記。“接力棒”一個傳給下一個,循環(huán)往復,周周不間斷。為了使這“接力日記”更具激勵性、競爭性,我們會建議各組在安排“接力表”時,可以確定周一由隊長PK隊長,周二由二號隊員PK二號隊員,依此循環(huán)。這樣各組隊員間實力相當,更具可比性,更有競爭力。
小隊規(guī)范。小隊形象的創(chuàng)建能增強小隊成員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并能指明小隊的努力方向。各小隊在“領頭雁”的領下給各自的“雁群”取隊名、編口號、畫隊徽、定隊規(guī)了。如“幸運四葉草”隊的口號是“幸運的我們,有著美麗的幸運草。”“幽幽勒草”隊的口號是“即使在深海里,也無法掩蓋我們搜尋智慧的光芒! “追越之翼”隊的口號是“如果是草,我們就要長成最好的草;如果是樹,我們就要長成最好的樹。而現(xiàn)在,我們就要有追越的翅膀,飛上最高的藍天!”“海洋星”隊的口號是“萬綠中的一點紅,萬花中的一枝梅,萬隊中的第一名!
三、開展“接力寫作”--乘風破浪
。ㄒ唬┰笇憽敖恿θ沼洝
精美的本子有了,精彩的組名確定了,每個人都有了盡情表達自己的舞臺,接下去就是快樂地寫作了!翱鞓穼懽鳌保f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我常常在想,為什么課間孩子們之間的交流總是那樣開朗暢快,連最內(nèi)向的孩子也會與好朋友講講悄悄話。為什么玩游戲時孩子們總會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連最文靜的孩子也會有小點子。那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是最放松、最快樂的。如果,我們能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萌發(fā)寫作愿望,他們沒有意識到“我是在做文章”,“我要做到‘首尾呼應’”,只知道自己是在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思想。說到底就是讓孩子覺得寫這文章就如呼吸般自然,如對話一樣簡單。那么,這應該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快樂寫作”了。
為達到這種理想的效果,我從不約束學生應該寫什么不應該寫什么。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都可以寫,自己的愛憎悲喜都可以表達。孩子們沒有了“命題”的束縛,沒有了“高尚”的壓制,一下子鮮活了許多。
。ǘ⿻䦟憽敖恿θ沼洝
為了尋找寫作的素材,孩子們的眼睛更亮了,校園里的一草一木、周邊的一舉一動都沒逃過他們的法眼;孩子們的心思更細膩了,他們開始用筆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了。習作水平高的孩子因為有“接力小隊”的存在,因為濃厚的集體榮譽感,他們癡癡尋找更新鮮的素材,追求更精彩的文采。本來習作水平一般的孩子也不愿拖后腿,開始暗暗留心身邊的事物,鉚足了勁趕超。而原先習作水平不怎么樣的這些“角落天使”,他們接過“接力棒”后,因為有了“領頭雁”的引路,因為有了小隊的鼓舞吶喊,更是因為有了那么多推心置腹的小老師的幫忙指點,他們想不進步都難。
。ㄈ穼憽敖恿θ沼洝
慢慢地,孩子們開始喜歡上這本子了,那一幅幅靈動的插畫,無一不體現(xiàn)了他們的熱情。一段時間后,孩子們的寫作素材越來越豐富,每個小隊竟形成了各自的“寫作特色”。
人物傳記類:琳洋隊長寫了篇《瞧,這是我們班的“滑稽豆”!》使得風趣的臻譽同學躍然紙上。這頭一開,頓時在隊內(nèi)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才女豆”、“朗讀豆”、“可愛豆”紛至沓來。你們隊來寫個體,我們隊就來寫團體。黃珂隊的隊員猶如情報員,對班內(nèi)的小團體是了如指掌,“丸子軍團”的“韻丸”、“泡泡魚丸”、“六味地黃丸”、“伸腿瞪眼丸”粉墨登場。一學期下來,這兩隊的文章足以匯編成一本獨一無二的《五(1)班人物傳記》。
狀物類:你們觀察人物寫人物,我們觀察動植物去。景涵同學帶著她的隊員們活躍在校園里的每一個角落,細觀察、記筆記、查資料,忙得不亦樂乎。寫罷了銀杏寫茶花,寫罷了茶花寫桂花,把校園里的花草樹木寫了個遍。這么一圈下來,科普知識豐富了,校園里的“植物大譜”也就出來了。宣霖隊的孩子也很有意思,他們覺得這樣單調(diào)的敘述實在不盡興,搖身一變,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起了《一條狗狗的日記》、《阿烏貓的敘述》。
小說連載類:彭越才女聽了作家謝倩霓的報告,竟然帶著她的隊員開始有模有樣地寫小說。他們的第一部小說《琉璃月》講的是發(fā)生在兩個同父異母小姐妹身上的事,那感人的情節(jié)、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確實可圈可點。一部小說出自五個孩子,而且前后銜接那么緊密,那該是怎樣的喜愛、怎樣的鉆研才有這樣的結果。小說《琉璃月》在班內(nèi)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緊接著《夏日》、《云朵》、《梨家姐妹傳》等校園清新小說相繼誕生。宇濤隊竟嘗試寫起了武俠小說《大軍進攻》。孩子們那奇思妙想,那一身的正氣,那嚴密的思維,那活潑的語言都是我以往不曾見到的。每天,孩子們眼巴巴地等著一吐為快,我則眼巴巴地等著一睹為快。
詩歌類:推薦學生誦讀《金波兒童詩選》后,黃珂隊率先掀起了一股詩歌風!洞猴L》、《雨絲》、《聽雨》、《風兒》等一系列小詩如雨后春筍般在同學中口耳相傳!拔覀冏约耗茏髟娎玻 边@是多么自豪激動的事。
提到寫作,孩子的苦瓜臉不見了,他們發(fā)現(xiàn)只要愿意,身邊的習作素材就如源頭活水汩汩而來。我筆寫我心,“接力日記”真正成為了學生的一種快樂活動。
四、進行“接力巧評”--巧借東風
孩子們的寫作興趣激發(fā)了,寫作能力高了。但是,寫作不能只憑一時喜好,它還需要持久的興趣。如何借助東風,讓艘艘巨輪駛得更穩(wěn)更遠呢?我想,“接力巧評”正是我們需要的東風。實踐中,我們嘗試的這些評價方式齊頭并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ㄒ唬┙恿c評,樂傳閱
我們的“接力日記”后面會留有三個互動欄--“同伴的話”、“家長的話”和“老師的話”。日記天天在同學、老師、家長之間你傳我閱,你寫我評。
“同伴點評”!墩Z文課程標準》實施建議中說:“關于寫作,應當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彼自捳f“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瞧一個個當起“小老師”來可是有模有樣的。“橫挑鼻子豎挑眼”,為了集體的榮譽,連一個標點、一個錯別字也難逃法眼,寫起評語來更是一套一套的。而孩子們的寫作興趣和能力就在這一次次的點評中得到了提高。如朱昱羲同學寫了題為《站在臺上的感覺》的“接力日記”,組長彭越是這樣點評的:“作為合唱團的一員,我能理解這種心情,這里昱羲的心理活動描寫很真實,很恰當。文中運用了比喻、夸張等描寫,還用了歇后語,真不錯!要是沒有那么多的涂涂抹沫,本子更整潔點,那就更好了!苯M員許秦嘉的點評是:“你的題目十分有題,讓人一看,就想看下面的內(nèi)容!
“教師點評”。在前面組內(nèi)一個個“小老師”的火眼金睛照射下,小錯誤早已不見蹤影,所以我的點評不是奔著糾錯去的。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寫作欲望,我在點評的時候會以表揚鼓勵為主。如彭越同學開始寫第二本校園小說《夏日》了,孩子在激動的同時還有點擔心。在她的每一個章節(jié)后面我都及時地加以點評激勵!跋姆莻有故事的男生。我很期待讀下一章節(jié)。”“我含著淚花讀完了本章節(jié)。謝謝你帶給我的感動。”諸如此類言語,讓孩子更有信心更有熱情去進行更美的創(chuàng)作了。更多的時候,我與孩子們把這“接力日記”當作是我們心與心溝通的橋梁,是一個傾訴交流的平臺。我捕捉孩子們思想情緒的波動,及時地與他們進行交流。比如有一次,小馨在“接力日記”中說到自己因為胖而很煩惱。我知道這個年齡的孩子對身材開始講究了,對這個詞是相當敏感的。于是我就推心置腹地跟她聊關于“美”的話題。以后,孩子明顯的開朗活潑了許多。有時哪怕孩子們表達的是一些直白的負面埋怨,我也絕不會生氣地加以指責。因此我知道孩子們是把我當朋友看了,他才會這樣無拘無束地表達。
“家長點評”。除了師生互動外,我還借力于家長。讓家長在“接力點評”中寫上那么幾句珍貴的話,助推學生的進步。而家長們通過 “接力日記”可以了解自家孩子和孩子的同學,從而更多更全面地理解孩子,與孩子順暢地溝通。如小威同學在《瞧,我們這一家》中寫了幸福的家長生活,他爸爸當天在“家長點評”中是這么寫的:“你一直都是爸媽眼中的好孩子,有你我們也感到很幸福。加油吧,孩子,家是你永遠的港灣,我們永遠支持你,愛護你。”這樣的溝通這樣的互動,對于孩子、家長都是最需要的。如朱均瑤的爸爸極富耐心、愛心,均瑤小隊內(nèi)每一位同學的日記都經(jīng)過他精心的點評。有時候他的真誠、善意的提醒講解比我這老師還受用。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我們朱爸爸”。
因為有“接力點評”,孩子們每天自然能了解到自己和同伴的生活,欣賞到同伴的寫作風采;因為“接力點評”,老師可以每天與孩子進行心貼心的交流;因為“接力點評”,家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們的思想動態(tài),可以與老師有更流暢的溝通交流。孩子們的習作得到的回應率是百分百的,再加上各種開始的激勵、表揚,孩子們的寫作興趣越來越濃,能力自然越來越強了。
。ǘ┠阕肺亿s,趣無窮
“接力日記”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比的是個人,更是團體。每次我都會以“幾果”+“經(jīng)典句加分”對習作進行評價,“10果”就是最高的等級了,而“經(jīng)典句加分”是可以累積疊加,沒有限制。得“5果”的就屬于優(yōu)秀等級了,可以領取三角樂趣幣,“10果”的就是六角樂趣幣了,而“經(jīng)典句加分”達10分又可另加兩角樂趣幣,20分另加四角樂趣幣。然后按照“果”的數(shù)量、“經(jīng)典句加分”給九隊依次排名,碰到“果數(shù)”相同的,則參考“經(jīng)典句加分”進行排名。每次的第一名所在小隊的全體隊員都可以額外獲得三角樂趣幣,第二名、第三名分別獲得兩角、一角樂趣幣。
學期末,我們會根據(jù)樂趣幣的多少評選出班級十大“才子佳人”,此十位同學的名字將被打印成光榮榜,張貼在班內(nèi)顯眼處,同時頒發(fā)由老師精心準備的喜報和精美禮品。學期末,我們會根據(jù)小隊的總樂趣幣數(shù)量分別評選出“金獎團隊”、“銀獎團隊”、“銅獎團隊”,獲得此殊榮的小隊將獲得由家長代表頒發(fā)的神秘大禮包一份。有了激進、誘人的激勵措施,孩子們的勁頭更足了,團隊榮譽感更強了,習作水平更是一發(fā)不可收拾地提高了。
。ㄈ┙(jīng)典語錄,上墻報
我在班級后黑板的一角開辟了“經(jīng)典語錄”一欄,每天會把一些名人名言記錄在上面,讓孩子們讀讀背背。一天,改著孩子們的“接力日記”,上面的言語令我拍案叫絕。是啊,每個孩子的習作中都有一些可圈可點之處,我何不讓它上“經(jīng)典語錄欄”?當孩子看到自己的精彩妙語登上了墻報,興奮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別的孩子則眼紅羨慕并暗暗使勁。
。ㄋ模┌倩R放,展風采
班級博客:為了提高學生寫“接力日記”的濃厚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建交流展示的平臺。我在新浪建了博客“可愛的小豆豆”,凡是評為“10果”的習作,就展出在博客上。它花費不了你太多的時間,只需要把孩子們的優(yōu)秀習作拍下照片上傳就行了。同時上傳的還有作者和作者所在“接力團隊”的近照。孩子們?yōu)榱擞羞@樣露臉的機會,對“接力日記”就更上心了。習作一上傳,它的讀者可不是小隊成員間的傳閱了,班內(nèi)所有同學、家長都可以一睹風采,在上面跟帖留言。
班級文刊:為了全面展示學生的“接力日記”寫作成果,每學期我會把孩子們“接力日記”上的佳作匯編成冊,請校長題詞、由老師寫序、請家長代表留言,制作成一本精美的班刊《豆豆的軌跡》。為了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寫作熱情,我盡量考慮錄用更多學生的佳作。當孩子們在這本精美的書本里面看到自己的名字,看到自己的文字變成油印的了,那是何等的激動與榮耀。
積極投稿:美麗的文字要讓更多的人分享。“接力日記”這個習作舞臺,讓我們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篇又一篇佳作。我與小作者們一起經(jīng)過細心修改,然后把稿件投到《溫嶺日報》、《臺州晚飯》,我還推薦學生參加各類征文比賽。光上學年,我們班就有十多位同學的習作發(fā)表獲獎。這對學生來說是最大的喜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該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讓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廣闊空間,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蔽覀兊摹敖恿θ沼洝北憬o了孩子們一個自由馳騁的空間,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孩子內(nèi)心豐富多彩的世界,記錄了孩子生命歷程中朵朵躍動的浪花。每一套“接力日記”對于我們來講都是彌足珍貴的,我把它們一一珍藏在我的書櫥里。畢業(yè)的孩子回來看我,我們一同回味這美好的時光。每每看到他們那甜蜜的微笑,那感激的神情,我總是深感幸福!敖恿θ沼洝,我們共同的財富!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2]丁仁森:《以日記為載體,切實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小學語文》2011.6
[3]張麗敏:《讓習作成為一種對話》,《語文世界》2012.11
【別樣接力讓學生愛上寫作不是神話學科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科技論文寫作格式07-19
醫(yī)學科研論文寫作要點07-18
讓學生喜愛寫作的論文07-22
中學科學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體會07-23
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個性論文07-25
學生論文寫作中的選題12-27
讓學生樂于寫作的幾點做法論文08-20
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論文07-23
大學生論文寫作范本07-27
激活學生的寫作興趣的論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