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教學設計及反思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彩虹》教學設計及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認識"虹、座"等生字;會寫"那、到"等7個字。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懂、讀好多個分句組成的長句子,注意分句間的停頓,并能試著讀出問句的語氣。
感受純真的想象世界,體會關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句子、讀好詞語的基礎上,讀好多個分句組成的長句子,能讀出問句的語氣。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感受純真的想象世界,體會關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畫導入,引出課文。
出示彩虹簡筆畫
引導學生用詞語、詞組或句子描述彩虹。
引讀課文。
(1)出示第一自然段。
。2)識記生字"座",詞語"一座房子、一座橋",掌握"座"的量詞用法。
(3)引導學生理解"這座美麗的橋"就是彩虹,讓學生體會課文語言的生動,不出現(xiàn)"彩虹"仍然可以把事物說清楚、說具體。
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引導學生讀課文。
。1)聽范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2)學生自己讀課文。
。3)分自然段展示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學習第二自然段。
學習問句。
。1)出示第一個問句。
引讀短語:
澆花用的水壺
那把澆花用的水壺
你那把澆花用的水壺
讀出問的語氣。
。2)出示第二個問句。
"如果我提著它,走到橋上,把水灑下來,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嗎?"
想一想,"我"在干什么?試著圈一圈"我"的動作。(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是三個連續(xù)的動作。)
"我"真的提著爸爸的水壺嗎?你是從哪發(fā)現(xiàn)的?
"不是我在下雨嗎?"讀出問的語氣。
。3)出示第三個問句。
情境朗讀,讀出問的語氣。體會"我"體貼懂事,關心家人。
。4)把三個問句連起來讀,讀通句子,讀出分句間的停頓,讀好問句。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出示要求寫的生字"到、那",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
關注左右結構的字的書寫規(guī)則。
教師范寫,并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練寫。
書寫的講評與展示。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本堂課我十分重視"讀",以問題為引領,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讀出感受,讓孩子們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那份"讀"的熱情與渴望。有重點地指導學生讀好長句,讀好問句,使學生在充分地讀中內(nèi)化語言,培養(yǎng)語感,加深情感體驗,同時注重學法指導,抓住契機指導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從而達到"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的目標。
【《彩虹》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彩虹教學設計11-20
《彩虹》教學設計01-22
《美麗的彩虹》教學設計02-27
《美麗的彩虹》教學設計11-19
我是彩虹魚教學設計02-01
彩虹色的花教學設計02-21
《畫彩虹》美術教學設計03-10
小學語文《彩虹》的教學設計12-15
《彩虹色的花》教學設計12-05